华图教师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2011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专业课试卷答案(3)

2011-03-04 10:05:59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七、案例分析题

32.从正面论,优点有三: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②发挥了语文教学活动的功能;③注重拓展运用语文教学资源。从反而论,不足有三:①在教学内容方面,过分强调“迷住”(吸引)学生,而将许多并非必要的东西纳入课堂;②在教学方法、手段的选用方面,同样为了照顾学生的兴趣,过多地采用了并非必要的上网、看电视等活动;③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还存在着脱离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与思维能力)实际的问题,比如“探究性学生”活动中对“许多人不解的问题”的所谓探究。(6分,写出一点给2分。可从正反两个方面合说,也可单就一个方面谈,只要言之成理就酌情给分)

八、作文

按照一般审题规则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一下。

此次作文题一共有五个语段,前四个是材料,最后一个是提示语。

第一段:提出矛盾,小橡树愁容满面,因为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第二段:给出苹果和玫瑰的意见,其实隐藏着两个常见的人生态度,但恰恰是作文命题者所反对的。首先是苹果的态度,只知道盲目努力,完全不顾其他因素。其次是玫瑰的态度,一味以容易与否来定位人生追求。

第三段:列出小橡树的处理方式,分了三步:①让自己平静下来;②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③确定自己的使命,明确这种使命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很明显,这三步是层层递进的,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第四段:描述小橡树这样做以后的结果,也有两点:充满了力量,快乐地生长。

第五段:是提示语,要围绕成长的需要来确立中心。

将上述各段解读过后,我在想,大多数孩子都能知道,成长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类似这样的思路,关键是如何写得深入呢?我个人以为,根据命题者的提示,不妨围绕以下两个分论点展开:

1、成长,需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2、成长,需要明确自身使命的价值;

这两个分论点都是围绕“确立自身价值”、“寻求自我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这类中心观点的,但又将这类中心观点细化成了两步:

第一步是对内的,即你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别人说什么或做什么,这是针对苹果和玫瑰的意见的。写这个分论点时,要突出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在成长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要突出“自己内心的声音”。

第二步是对外的,即你自身使命感的确立不是一个完全个人的行为,要突出这种使命的社会性,即材料中小橡树说的“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给游人遮阴”,所以,写这个分论点时,要将判定自己的使命与社会需求联系起来。

分这两步论题,应该就能比较深入的将主旨表达出来了。

推荐阅读:

2025年上教师资格证笔

2025年山东教师资格考

2025上广西中小学教师

2025年安徽教师资格考

责任编辑:panlg

热门标签: 福建 教师招聘考试 中学语文 语文专业知识 预测

>>更多 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2025上福建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2025上半年福建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入口 2025上半年福建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公告 2021上海嘉定一中教师招聘公告 2020德阳市青云山路小学校选调旌阳区外优秀教师招聘1名公告 2019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招聘2名公告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