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洁华幼儿园作为清华大学附属幼儿园,座落在举世闻名的清华大学校园内,自1948年建园,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清华大学十分重视幼儿园的工作,把幼儿教育作为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的重要内容。目前,清华洁华幼儿园是全国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基地、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北京市社区儿童早期教育示范基地、北京市“食品卫生A级”单位、海淀区示范园。2007年4月,幼儿园又被评为“北京市示范幼儿园”。从此, “清华幼教”跃居北京市乃至全国优质幼教行列,掀开了创建“清华幼教优质品牌”的新篇章。幼儿园占地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人均绿地8平方米。园内高雅宽敞的过厅把幼儿园分为功能不同的两进院落,古典与现代融为一体,红墙与绿草相映成趣。楼内设多种幼儿专项活动室,计算机房、幼儿阅览室、电子琴室、图画室、科学探索室与配备现代化电教设施的36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体现了对幼儿精心呵护与现代教育的统一。幼儿园招收1.5—6岁幼儿近1000名,共计33个教学班,12个早教亲子班。拥有174名教职工,教师队伍100%具有专业学历和职称,92%为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拥有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2名。我园高度重视在园每一名幼儿的的健康与安全,将科技创安与人防相结合,坚持保教并重原则,全面、严格落实幼儿卫生保健及营养膳食等工作。在园幼儿身体健康,活泼,体能发展达一级水平。“中西合璧,古今贯通”是我园办园特色之一。我们坚持依法办园、依法治教,认真、严肃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吸纳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并充分利用清华园独特的家庭及社区资源,历经四年研究与探索,形成了具有清华幼教特色的园本课程——“网络式主题活动课程”。新课程在确保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幼儿的自主学习与探索,更加注重对幼儿兴趣、主动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园从整体优化入手,逐渐形成“教研兴园,科研兴教”的发展思路。几年来,幼儿园承担了国家、市、区多项重点课题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200余篇论文、案例获奖或发表。2004年以来先后出版《清华幼教》理论篇、实践篇、家教篇系列三本书;《幼儿成长档案》托小中大四册家园共育用书以及《清华幼教园本课程研究与实践》上下册,具有相当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清华幼教60年发展至今,历经了中国幼教百年的三分之二历程,期间有几代幼教人的不懈追求与执着努力,更得到大学、教委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厚爱。清华大学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幼儿园也把眼光投向世界和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专业理性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伴随着爱心与对事业的执着将共同鼓舞我们为“潜心创清华优质幼教,全心为祖国人才奠基”的崇高目标而不懈努力!
北京市顺义区西辛小学位于顺义区西辛小区,顺西路12号,始建于1996年9月,六年一贯制小学,属于区教委直属单位。2006年,西辛小学学校开设教学班31个。教职工总数90名,专任教师70名,其中小中高专业技术职务1名,小学高级职务57名,市级骨干教师4名,区学科带头人2人,园丁新星3人,区骨干教师11人。学校占地面积14470平方米,建筑面积5548平方米。体育场面积6000平方米。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育人为本,以德立校,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坚持“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的基本理念,不断实现着“创建一流的育人环境,锤炼精干的教师队伍,培养自主的学生群体。” 的办学目标。学校的校名含义是:西城雏鹰飞,辛苦育英才,小童立鸿志,学成报未来;校训是“文明、健美、乐学、进取”;师训是“用心教书,以爱育人”;师魂是“提升自己的气质,让形象神采飞扬;提升自己的表达,让语言充满赞赏;提升自己的接纳,让等待出现奇迹;提升自己的心态,让阳光谱洒众生;提升自己的人格,让情感产生认同;提升自己的关怀,让体贴渗透日常。”教风是“敬业、乐教、勤学、善思”;学风是“自主、乐学、实践、创新”。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始建于1923年,前身为志成中学。李大钊、邓萃英等建校董事们提出的办学宗旨是:“改变民族落后,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栋梁之才,有志者事竟成”,这种“为中华之崛起而教书”的情怀成为三十五中的文化血脉。 在多年的传承与创新中,学校积淀形成了“励精图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有志者事竟成”的志成精神,培养了宋平、王光英、李锡铭、王光美、邓稼先、王歧山、陶西平等杰出优秀人才,成为一所全面育人、特色鲜明的示范性学校。 2009年9月,温家宝总理到三十五中调研时,提出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两个深层次问题——杰出人才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成效,并指出“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围绕总理的两个问题,朱建民校长带领全校教职工且行且思:学校如何奠基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同时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兼顾教育的人文性与社会性?学校明确提出:中学教育不能只管学生三年或六年,而应该培养他们具备未来二三十年社会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由此,三十五中确立五大办学理念——“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教学观;“教师第一”的教师观;“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绩更重要”的教育观;“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基”的学生观;“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也是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的课程观。 回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遵循人才成长发展的规律,三十中要培育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中国情怀、具有国际视野、具有正义感与责任心、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的创新型人才的“五有”人才。秉承“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育发展教育”的大教育观,我们主动整合各界资源,有针对性地为不同潜能的学生定制课程“套餐”和培养方案:与中科院合办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探索“六年一贯制”和“二四制”课程改革,创办中美双文凭国际高中课程班…… 2012年入选自主排课与会考实验校,2013年推行“学部制”“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学长制”改革,三十五中在改革创新中阔步向前!
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享有良好声誉的“朝阳区区级示范校”,始建于1983年9月(原名为北京和平街四中),是由惠新里高中部、安苑北里初中部和朝来校区组成的一校三址的完全中学。 26年来,化大附中以先进的办学理念,良好的校风建设和高水平的办学质量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累累硕果,被评为“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北京市教科研先进单位”、“北京市卫生先进单位”、“全国射箭重点学校”、“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功勋集体”。 在新的发展时期,化大附中确立了“以德立校为办学之本、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办学思想;制定了“厚德、勤奋、强体”的校训;明确了“登高望远、历练内功、严谨治学、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 化大附中高度重视队伍建设,通过外出培训、请进专家指导、教师基本功达标、名师工程建设等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教学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专业化强,自身素质高,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富有创新精神,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在未来教育中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研究型教师队伍。到目前为止,学校有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0人,区级骨干教师5人,区级优秀青年教师1人。校级名师2人,学科带头人20人,校级骨干教师27人。 化大附中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在一支敬业爱生、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的辛勤工作下,初、高中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今年的高考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被朝阳区教委评为“高考教学工作优秀学校”。安苑北里校区和朝来校区的中考成绩不但实现了三年发展规划的既定目标,而且较学生入口成绩的基础上有了大幅提升。 化大附中注重校风建设,努力创新德育工作的新途径,着力构建“以德强队,以德促教,以德抓学”的德育思想体系,形成学生塑品德,教师重师德,干部讲公德的大德育观。通过在初、高中开展“三个迈步”、“三项宣誓”系列教育活动和加强学生的常规管理工作,使学生在思想上、作风上、行为习惯上和学习积极性上取得很大的进步。 化大附中注重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着力打造适应学生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每学年都开展校园合唱节、秋季田径运动会、春游、军训、社会实践、知识竞赛、音乐欣赏会、篮球联赛、健美操比赛、舞蹈队、长跑队、合唱队、美术小组、学生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设有学生通讯社,招聘喜爱新闻、写作、美术和摄影的同学为通讯员;学校每周一期的《化附周刊》和校园网经常刊载学生的文章、美术和摄影作品,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窗口,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化大附中是摄影特长校,每年都组织摄影特长生赴各省市自治区和京郊等地进行采风活动。同学们拍摄的摄影作品, 在国际、全国、市、区各种大赛中获得了289个奖项。其中,奥运题材的摄影创作活动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众多媒体进行了报道。化大附中拍摄的送展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的DV摄影作品“我的北京,我的家”,获奥林匹克博物馆颁发的奖杯,参加拍摄的师生获得了由奥林匹克博物馆馆长亲笔签名的纪念证书。 2009年,是伟大祖国建国60周年。化大附中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实施2009年——2012年新的三年发展规划,紧密团结全校师生员工,用勤奋工作和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谱写化大附中更加美好的新篇章!
北京市西井中学位于石景山区西井路,坐落于中关村科技园石景山园北区东南方,北临永定河引水渠,西距八大处公园不足两公里。周边有十多条公交线路通过,交通便利。校园占地面积1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600多平方米,拥有教学楼、综合楼、室内操场以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校园干净整洁,宽敞明亮。 北京市西井中学是于2007年7月,由北京市苹果园中学在全面整合原北京市西井中学的基础上新组建的一所初中校。学校成立后,和苹果园中学实行一体化管理,资源共享,联动发展。学校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平均年龄不足35岁,年轻而富有活力。 苹中分校成立后,将秉承苹果园中学的优良办学传统,依托苹果园中学强大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资源,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以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宗旨,以发展学生全面素质为根本,以外语教学为特色,以培养和发展学生文体特长为突破口,坚持“对每个学生负责,助每个学生成功”的办学理念,坚持“全面发展,特色立校”的办学方针,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经过3—5年,把苹中分校打造成为区域内一所优质初中学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