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始建于宣统二年(1910年),当时由李鹤鸣在法租界紫竹林借用校舍三大间成立初级小学,命名为培德小学,招生6个班,学生100余人。民国二年(1913年),学校扩招高年级,8月间由直隶教育司批准立案,谕令照章改称为私立紫竹林高等学校。后由法国人杜保禄捐给学校土地十亩零四厘(6693平方米),又另募来建校资金,于民国三年(1914年)5月小学楼房落成,改称天津市私立老西开初高等小学。民国六年(1917年)继续创办中学。民国九年(1920年)呈直隶教育厅,转呈教育部批准立案。 学校自建校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均由李鹤鸣任中小学校长,学制为初小四年,高小两年,初中三年。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由法国天主教会接管,签约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1951年中学部并到法汉中学,小学部并到西开小学。1952年由国家接管,改为天津市五区第七小学。1956年改为西宁道第二小学。1958年与西宁道第一小学合并,定名为西宁道小学。1959年更名为南营门小学总校。1961年更名为南营门街小学六分校。1962年复名为西宁道小学。2003年4月与天津市和平区中心小学合并定名为和平区中心小学。
汇才中学成立于1993年,为一所私立完全制中学,拥有一个校园,位于东城区永外大街。汇才聘有特级、高级教师160名,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由资深的教育专家承担。汇才吸引了来自北京和全国其他省、市的初、高中1400余名学生就读。师资力量 汇才以其独特的魅力凝聚了一批来自京城内外的名师,其中有正、副教授10人,博士、硕士26 人,市区教研员36人,市区学科带头人13人,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58人。特、高级教师占任课教师近90%。汇才的这批中、老年教师是教学领域的顶尖高手,几十年的教学研究使他们在各自的学科中各怀“绝技”。 汇才同时拥有一批年富力强、勇于开拓的青年教师,他们主要承担音乐、美术、计算机等科目的教学工作,全力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教学实绩 汇才独创的教育模式确保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汇才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精耕细作、扬长避短。专职班主任制度和小班授课是汇才“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基础。汇才教育教学的一系列个性化创新举措加上专职班主任工作的高效实施,保证了每个孩子茁壮成长,成绩稳步升。 汇才中学自创办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陶西平同志,原北京教育局局长、现北京教育学会副会长侯维城同志以及众多有关部门领导,在汇才中学的创立与发展过程中都给予学校极大的帮助和充分的肯定。《北京市教育年鉴》年年将汇才中学同其他重点中学一起收录其中。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和西城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一致认为,汇才中学办学目标明确、教学质量过硬,是一所让家长和社会放心的高质量学校。 2002年汇才中学被中国科协教育专家委员会指定为全国第一所教育专家指导校,2004年汇才中学办学成果得到北京市教委充分肯定,被教委誉为北京市先进民办学校。2005年汇才中学在全国值得信赖的教育品牌评鉴活动中荣获品牌教育最佳成就奖,并被评为影响中国北方的十大中小学品牌。
北京师大二附中始建于1953年,是一所校园优美、设备先进、师资优秀、校风好学风正、教学质量高、在社会上享有很高声誉、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市重点中学,是北京市首批重点建设的普通高中示范校之一。目前学校已形成一校三址的发展格局,即高中部、初中部、国际部。 学校在管理上的特色是“人文管理”,具体表现是“学校管理要‘目中有人’,重视观念的定向和指导作用,发挥情感的亲和力与凝聚力,营造博爱思想的高品味文化氛围”,核心是“人本”与“和谐”。 学校坚持“尊重学生自主,倡导人文教育,重视环境熏陶,强调道德实践”的教育主张,形成“人文素质教育”和“自主性发展”的育人特色。 学校实施“欣赏型德育”,倡导德育的人文性,自主性,强调通过立美创造实现德育过程德美交融,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完成道德自主构建;学校倡导“有效教学”的理念,保持优质的教学质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情感需求、认知需求和升学需求。 学校开展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交流活动,不断开阔师生的国际视野,引导师生关注人类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不断提升跨文化意识,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探究意识和鉴别能力。 我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秉承“三兼优一发展”的育人目标,既继承了优良的传统,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科学、有效、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使这所传统名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教育特色 人文教育、自主发展教育理念 构建学生的健全人格 打好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主张 尊重学生自主 倡导人文教育 重视环境熏陶 强调道德实践培养目标 三兼优一发展 :优秀的初中毕业生,经过三年的高中培养,应当成为人格发展和身心发展兼优,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兼优,人文素养和科学(自然)素养兼优,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高中优秀毕业生。发展特色 发展以人文教育为基础 育人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管理以人为精神为主导。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