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东丽区民族中学(原刘辛庄中学)座落于么六桥回族乡,于1996年8月从东丽一职专分离独立建制。学校归么六桥回族乡所属,隶属东丽区教育委员会和乡政府双重领导。学校占地面积12338平方米,建筑面积2692.33平方米,有教学楼一座,内设教室16间,微机房两间,物化生实验室三间,图书馆一间。 学校现有学生276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61 人,12个教学班。 学校秉承“质量立校、师资兴校、科研强校、特色亮校”办学理念;以“培养主动学习、全面发展、合格加特长的学生”为目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倡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区初中校中电教课的先进校,教科研气氛浓郁, “十一五”课题参与人达41人,占老师总数77%,占一线老师95%,有八个课题立项。学校突出民族特色。建校以来一直开设民族常识课,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并带领学生到回族村清真寺参观,把课堂设在清真寺做现场教学,2004年下学期作了市级民族常识观摩课,获得领导的好评。学校利用大课间、体育课开展踢踺、拔河、蹴球、民族团结接力等活动。
天津市四十七中学始建于1954年,1982年首批定名为市属重点中学,四十七中树模高中校2002年9月完工,占地130亩(86667平方米),修建面积为38000平方米,耗资1个亿,可包容48个讲授班,2400论理门生同时上课,此中网管中间、尝试室、体育馆、活动场、门生公寓、餐厅等设施可谓一流。 四十七中学建校以来,当真贯彻履行党的教诲目标,对峙社会主义办学标的目标,构成了“艰苦严明,昂贵长处有为”的校风、“勤奋刻苦,主动矫捷”的学风、“自负自强,砺志成材”的校训,五十多年来为国度培养了2万余名优良毕业生。几年来,跟着黉舍当代教诲技术设备的疾速生长,目前我校校园网已构成“一校两区,同一办理”形式,高中部和初中部完成了千兆互联,收集信息中间建设了多台路由器、办事器和互换机;电教中间具有500多台计算机。此中西席人手一台电脑,一个语音课堂,4个学朝气房,门生用机200余台,55个课堂都装置有多媒体收集视频讲授体系。校园收集信息环境的窜改,动员了西席科研需求、讲授办理和校园后勤办事服从的庞大窜改。跟着各种设备及体系软件的利用,我校连续建立了校园网平台,各种多媒体制作体系,办公办理体系,教务讲授办理体系,图书办理体系,校园安然视频监控体系,校园一卡通办事办理体系,财务电算化体系,财产电化办理体系,音乐电铃体系等各项信息利用办理平台。在当代信息环境支撑下,我校西席连络各学科特性和讲授的实际需求,自主开辟讲授软件的征象层见叠出,多人获得国度课题和课件奖,服从颇丰。黉舍共有教职工220人,(在编在岗207人)此中兼任西席153人,硕士以上学历7人,研讨生课程班毕业57人,具有研讨生程度的西席占兼任西席的42%,另有17名西席硕士再读;兼任西席全数为本科以上学历,学历达标率100%。初级西席95人,占兼任西席的61%;一级西席65人,占兼任西席的43%,特级西席2人,市级学科带头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5人,天津市优良西席2人,天津市优良班主任4人,天津市五一休息奖章获得者2人,区名师1人,名班主任2人。黉舍的西席步队年青化,35岁以下的西席有98人,占兼任西席总数的64%。西席布局体例公道,停业档案标准齐备,有专人卖力办理。
天津市宁河县芦台第一中学系市级重点中学,是天津市31所示范校之一。创建于1913年,办学历史悠久,在京、津、唐地区素有盛誉。校园占地117亩,总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学校目前拥有48个教学班,2900名在校生。芦台一中秉承传统的中华文明,瞩望未来教育在发展趋势和教育的根本宗旨,校训:“勤慎朴洁”,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教风:“求真、求实、求新”,学风:“勤学、善学、乐学”。 一流的教学设施,为学校致力于现代化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主要软硬件设施有:1、功能教室:多媒体电教室,语音室,计算机专用教室;2、场馆:多功能礼堂,体育馆,50米泳道游泳池,图书馆,科学馆,艺术馆,田径场。3、信息系统:计算机校园网络系统,电视闭路监控系统,多媒体教学网络平台系统。 过硬的师资队伍,为学校创造新的办学业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共有教职工241人,专任教师163人,大学本科学历教师占95%,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60人,一级教师64人,市、县两级学科带头人25人。五年来,在市级以上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奖者88人,在市级以上学术论文比赛获奖者95人。 鲜明的办学特色,全新的育人思路,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在育德、善行、促能等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成人、成才、成功教育。做到: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90余年来,学校共培养了2万多名初、高中毕业生,很多学生考入北大、清华等著名学府,上千人成为专家、学者,许多人成就卓著。高考成绩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年连续九年一次上线率达100%,择校生上线率98年,以后连年递增,分别为72.8%,77%,81%,83.1%,84%,86%等。学校校风正、教风严,谨慎务实、质朴无华,多次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单位,天津市教育先进校,天津市文明学校,天津市体育传统校,天津市艺术教育特色校等 学校初建为私立旧制,为宁河县中学校。民国二年(1913年)八月,由刘壬三先生创立,公举前清举人张石葛(世阁)先生为校长主持校务。1940改为河北省立宁河县中学。,1948年12月学校更名为“河北省立宁河中学”,1949年称为“河北省立芦台中学校”,1959年1月称为“河北省宁河第一中学”,1961年称为“宁河县芦台第一中学”。1973年隶属于天津市,更名为“天津市宁河县芦台第一中学”至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教育工会再次成立。1979年董希知任校长兼书记,李天才任工会主席,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84年“教代会”成立。1986年王平来任校长张德生任书记。1992年苗天华任工会主席。1992年试行校长负责制。1995年贾凤兰任校长,王平来任书记。1997年庞福德任校长,张圣贤任书记。1999年刘瑞林任工会主席。2004年张锡民任校长。
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建于1974年,1989年迁入现校址, 1999年由完全中学改为全日制普通高中学校,2004年被命名为区级重点中学。学校占地面积53.5亩,建筑面积一万余平方米。现有3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00人;教职工123人,其中高级教师41人,我校教师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国家级裁判、市级优秀教师、市级师德标兵、市级师德标兵、市级“九五” “十五”立功奖章、市级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现有教职工123人,期中专任教师100人,高级职称41人,中级职称32人,研究生学历3人,研究生在学2人,本科学历108人。 柳斌为学校题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就一代高素质的新人。”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求真务实” 的办学理念,坚持 “依法治校,人文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
武清区杨村第六中学坐落在杨村街光明道与泉兴路交口处。学校始建于2002年6月,2003年8月投入使用。占地面积21586平方米,建筑面积9438平方米。楼内设有计算机房(引入宽带网,实行了校内通)、多媒体教室、理化生仪器室、理化生实验室、音美教室、劳技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教职工91名,学生950名。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