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第二中学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环城北路1号,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完全中学,是芜湖市示范中学。学校创建于1947年。现有教职工213人,51个教学班,3016名学生。 芜湖市第二中学是省、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教育部《高中数学教材实验教材》实验学校,是芜湖市首批开展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学校之一,省机关档案管理一级单位,省电教设备一类达标学校。 1998年以来,学校连续三次被评为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学校。先后52次受到先进基层党组织、德育先进学校等各种表彰。从1992年到2002年连续十一年,学校高中毕业班工作受市教委表彰,初中教育质量得到社会的肯定。高、初中生源爆满。 学校努力改革课程结构和改革课堂教学。在构建创新型教学模式,开展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学习,把“管乐”和“健美操”开发成学校课程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学校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学校拥有计算机326台,生机比为9.25:1,本分部都已通过宽带接入国际互联网,并与芜湖教育城域网相连,校园网站已开通。1998年以来,有80节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课件、说课、优质课,在全国、省、市获奖。王静老师的初中历史《戊戌变法》在全国中学历史学科课堂教学录象评比中获一等奖,万青老师的初中语文《敬畏生命》在全国第二届初中计算机辅助教学观摩会中获说课一等奖,郑炜老师的初中语文《木兰诗》在全国第三届初中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观摩会中获教学评比一等奖,邓东老师的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搜索》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中获三等奖,濮珏老师的初中信息技术《信息搜索》在全国届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比中获二等奖。《戊戌变法》、《环境污染》课件经教育部审核,已列入《中小学教育软件(资源)推荐目录(2001)》,并通过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网站和中国基础教育网站向社会公布。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定律》、初中语文《乡愁》被列为省新课程培训录象示范课。1999年以来,我们先后有高中物理《地球内部圈层》等14节观摩课在省、市级以上重要会议上展示。我校安澜中学生管乐团已达200多人的规模,曾在芜湖长江大桥通车典礼、安徽省第十届运动会开幕及省、市各种重要会议上迎宾或汇报演出,在省内产生一定影响。2001、2002年我校连续两年参加省学生健美操比赛,连续两年获得中学组团体第一名,八个单项中的五个第一。学校还参加了《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之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学习》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与教学改革区域性实验研究》三个国家级科研课题研究,其阶段性成果受到有关部门表彰。
芜湖一中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老校,安徽省老牌重点中学(1958年),省首批示范高中。它的前身系创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中江书院(1765年)。1903年,中西文明交汇,中江书院改制更名为皖江中学堂,开始进入办新学的历史过程。“新学百年”有如下重要阶段:皖江中学堂、省立五中、省立七中、省立芜湖中学、省立芜湖高级中学、芜湖市中、芜湖市第一中学等。在两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中,许多知名教育家、思想家、革命家、学者,如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1905年皖江中学堂的监督(校长)严复;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中共早期党的领袖陈独秀(在皖江中学堂执教);著名教育家、爱国知识分子、省立五中校长刘希平;“十月革命”思想的传播者、中共早期党员、省立五中教导主任高语罕、革命家恽代英、沈泽民;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先驱、文学家、省立五中的学生会主席蒋光慈;北伐名将、省立五中的学生会干部曹渊;北大著名教授、红学家吴组缃等,无不在芜湖一中的历史上乃至中国的近现代史上留下光辉业绩。 新中国诞生后,芜湖一中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中国著名数学家钟家庆(56届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54届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65届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奇(72届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周远(55届校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指挥唐贤明将军(67届校友)等,以及一大批在各级国家机关中尽职的领导者和教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精英,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出无数辉煌的成就,而受到党和人民的赞扬。
芜湖一中是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百年老校,安徽省资深重点中学(1958年),省首批示范高中(1999年)。它的前身系创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中江书院(1765年)。1903年,书院改制更名为皖江中学堂。从此这所历史名校进入办新学(中学堂)的历史过程。 芜湖一中的历史是人文荟萃的历史,是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学者留下光辉足迹的历史。历史人物:严复、陈独秀、刘希平、高语罕、蒋光慈、沈泽民、曹渊、吴组湘;现代人物:钟家庆(数学家)、卢强(中科院院士)、顾秉林(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周远(中科院院士)、吴奇(中科院院士)、唐贤明(将军)等无不给这所名校带来光荣与自豪。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芜湖一中励精图治,勇于创新,超常规发展,已形成一流的教师队伍和一流的教学设施。芜湖一中培养的优秀学子受到高校的广泛欢迎。1994年芜湖一中被国家教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学校”(十八所),1997年又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1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高中理科实验班承办学校。芜湖一中学子参加国内外学科奥赛,屡创佳绩,获得大面积丰收,其中信息学国际奥赛已获六枚奖牌。
芜湖三中,位于黄家山麓,镜湖之滨。校园花木繁茂,景色宜人,被授予“省花园式学校”。学校现有37个教学班、学生2200余人,教职工130余人,其中高中级教师占72%。 学校创办于1897年,前身为“广益学堂”,1952年芜湖市政府批准成立“安徽省芜湖市第三中学”,1954年迁址于镜湖之滨的黄家山至今。革命前辈李克农、阿英曾在学校就读,其后走上革命道路。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德育为首,全面优化育人环境;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成果倍出。1999年,学校被市政府、市体委授予“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称号;2000年11月,学校被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委、市教委评为”科技活动示范学校“;2000年12月,学科被市教委评为“办学水平评估规范学校”。1999年学校获中国科技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组织奖”,获中国科协、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第五届评选优秀项目三等奖。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中学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完全中学,是芜湖市示范中学。学校创建于1947年。当时,为纪念著名抗日爱国将领、革命烈士戴安澜将军,学校命名为安澜职业学校,1950年初,改为芜湖市立中学二分部(本部为芜湖市第一中学)。1998年6月,芜湖市第二中学和第十中学合并为“芜湖市第二中学”。原二中和十中校址分别为二中本部和分部。通过挖掘原两校资源,规模效益显现,办学效益提高。现有教职工213人,51个教学班,3016名学生。 学校是省、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教育部《高中数学教材实验教材》实验学校,是芜湖市首批开展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学校之一,省机关档案管理一级单位,省电教设备一类达标学校。 1998年以来,学校连续三次被评为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学校。先后52次受到先进基层党组织、德育先进学校等各种表彰。从1992年到2002年连续十一年,学校高中毕业班工作受市教委表彰,初中教育质量得到社会的肯定。高、初中生源爆满。 学校努力改革课程结构和改革课堂教学。在构建创新型教学模式,开展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学习,把“管乐”和“健美操”开发成学校课程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学校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目前学校拥有计算机326台,生机比为9.25 : 1,本分部都已通过宽带接入国际互联网,并与芜湖教育城域网相连,校园网站已开通。1998年以来,有80节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课件、说课、优质课,在全国、省、市获奖。王静老师的初中历史《戊戌变法》在全国中学历史学科课堂教学录象评比中获一等奖,万青老师的初中语文《敬畏生命》在全国第二届初中计算机辅助教学观摩会中获说课一等奖,郑炜老师的初中语文《木兰诗》在全国第三届初中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观摩会中获教学评比一等奖,邓东老师的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搜索》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中获三等奖,濮珏老师的初中信息技术《信息搜索》在全国届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比中获二等奖。《戊戌变法》、《环境污染》课件经教育部审核,已列入《中小学教育软件(资源)推荐目录(2001)》,并通过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网站和中国基础教育网站向社会公布。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定律》、初中语文《乡愁》被列为省新课程培训录象示范课。1999年以来,我们先后有高中物理《地球内部圈层》等14节观摩课在省、市级以上重要会议上展示。我校安澜中学生管乐团已达200多人的规模,曾在芜湖长江大桥通车典礼、安徽省第十届运动会开幕及省、市各种重要会议上迎宾或汇报演出,在省内产生一定影响。2001、2002年我校连续两年参加省学生健美操比赛,连续两年获得中学组团体第一名,八个单项中的五个第一。学校还参加了《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之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学习》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与教学改革区域性实验研究》三个国家级科研课题研究,其阶段性成果受到有关部门表彰。
芜湖市第十三中学,是芜湖市教委直属的全日制完全中学,创建于1958年,位于长江之滨,青弋江南岸,占地41亩,现有教工86人,其中:高级教师19人,中级教师36人,硕士研究生5人,31个教学班。学校拥有全市最先进的多媒体教室两个,电脑室两个,教学用调频发射电台一个,现代化的语音室及理、化、生各科实验室。学校环境优美,四季花香。 学校以深化教育改革动力,以创办雅思英语特长班为抓手,以构筑素质教育4515工程为基础,努力培养创新人才,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校党支部被评选为全市先进党支部,受到中共芜湖市委表彰;学校集体连续六年被评选为全市“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并获“安全文明教学小区”称号,同时获安徽省公安厅颁发的铜牌一枚。 我校坚持校训“团结 务实 拼搏 向上”,沿着“稳定 质量 特色”的道路前进,在芜湖市创造了十个“最”:(1)最早引进雅思课程,创办雅思英语特长班; (2)在中央教科所举办的全国素质教育英语知识能力竞赛和阅读原著翻译竞赛中,获全国一、二、三等奖的学生最多; (3)出国留学获博士、博士后高学历的师生最多; (4)获国际、亚洲、全国体育金牌的学生最多; (5)涌现出的“国际艺术大师”等特殊艺术人才最多; (6)专家顾问层次最高; (7)在岗教师中的硕士研究生最多; (8)国际交流活动最多; (9)因“综合治理”受市委、市政府表彰次数最多; (10)我市的五个薄弱学校中,我校发展最快。 国家主席杨尚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曾为我校题词;芬兰总统经济顾问海鲁(博导)和加拿大驻沪总领事贝思德亲切会见我校校长;芬兰、加拿大、新加坡的大学校长多次访问我校,向雅思特长班致辞祝贺、赠送锦旗、举办学术讲座,并开展《英语之角》活动。我校的雅思英语教师中,分别经过美国英语学会和雅思新东方学校雅思的专业培训,特色教育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我校正向一流的雅思英语特色教育基地和出国留学人才培养基地而努力奋斗。芜湖市奔腾的骏马正在走向世界!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