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是一所享誉中外的著名中学,先后被授予“北京市首批高中示范校”、“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全国劳技教育先进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等称号,2007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是一所民办全日制寄宿学校,现有小学部、初中部。初中教育、教学由北京十一学校承担。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长由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北京市模范校长、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金初担任,校长由北京市优秀党支部书记、北京市教育之星、原北京十一学校党总支书刘桂林担任。
北京尚丽外国语学校创建于1993年,是北京首批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的全日制寄宿学校之一。董事长兼校长郑洪栋先生多年留学英国,并获硕士学位,且具有丰富的教育和管理经验。 培养目标: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学校设有小学、初中、高中学历阶段,并以英语为特色。学校不仅开齐开足国家教委规定的课程,确保教学质量,使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而且还进行“3MI英语教学实验”,为学生创设英语环境,开发语言智能,强化英语学习,使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很大提高。 教师队伍优秀。学校聘请优秀教师任教。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业务精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管理严格,得到家长的高度称赞。 特色鲜明。学校从小学开始实施“3M广英语教学实验。在“多课程、多感官、多朗读,学中用、用中学”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保证实验顺利、高效地进行。学校还聘请美国、英国、加拿大籍教师来校任教,创设英语教学环境,实施互动教学,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大幅度提高,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扎实,重视特长。学校以教学为中心,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优质高效地实施教学大纲和教材。在开齐开足国家教委规定的课程外,还开设多种选修课。兴趣课,如计算机、足球、美术、舞蹈、奥数、科技、手工制作。钢琴等,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特长。 德育效果显著。学校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追求教育的实效性,立足教会学生作人。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计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真、善、美,使学生自主、活泼、健康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教学设备齐全。教室内配有现代电教设备,有计算机网络教室,钢琴房、形体房、图书馆等,为学生的学习和特长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环境幽雅,空气新鲜,生活舒适。学校位于香山南路,五环西侧,占地 70000平方米。校园树木成荫,幽静素朴,空气新鲜,是学习的好地方。学生宿舍为标准问,一屋四人,有空调和卫生间,宽敞舒适,生活方便。
我校是北京市第一所由国家政府投资兴建的特殊教育学校,是北京市正式批准的唯一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全日制寄宿制学校。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整洁,教学设施良好,有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综合楼及各种教学附属设备,配备有食堂、200米跑道操场。学校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设备。校园局域网已正式开通,并于今年建成校校通工程,为今后实现教育网络化打下基础。 目前学校专任教师的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全部教师均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 在课程设置方面,以普通小学的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学校的特点和条件开设了语、数、外、计算机、美术、体育等课程。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康复工作,配有较先进的测听室、语训室和个训室,在低年级开设了语训课,并有专职的语训教师。
红英小学创建于1961年,是一所全日制小学。学校环境优美,设备设施一流,拥有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学生电子阅览室、语音教室、形体教室及多媒体教室等。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学校建成了校园网,部分班级实现连接因特网。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建立了自己的资源库,达到了资源共享。学校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提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学会健身”。以建立“知心家庭”为契机,坚持全面育人,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处处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喜人景象。
北京市上庄第二中学是海淀区教委领导下的一所初级中学,学校地处中关村北部新区上庄镇中心,交通便利。 学校有一支爱岗敬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校园占地面积80多亩,办学条件优良,硬件设施齐备,学校备有400米田径塑胶运动场、教师电子备课室、学生机房、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理化生实验室、音美专业教室,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和特长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学校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中学义务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四有新人”为办学宗旨,恪守“思考、探索、创新,求实、勤奋、进取”的校训,努力营造“勤奋好学、文明向上”的良好校风。 多年来我们为普及义务教育而努力工作,每年都向市级重点高中、普通高中、中等学校输送了大批人才,学校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培养,积极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他们在海淀区体育、美术、科技及学科单项比赛中获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学校连续9年被评为海淀区“双拥模范先进单位”,2002年评为“首都军警民双拥工作先进单位”, 2005年评为海淀区“接收来京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先进学校。”
北京一五四中学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学,现有高、初中教学班26个。学校位于西城区百万庄南街,西邻钓鱼台国宾馆,北邻中国新闻社,交通十分便利。 学校有着一支团结奋进,勤政务实,廉洁奉公的领导班子;有着一支乐业敬业,为人师表,爱生奉献的教师队伍,教师中高级教师占35%,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多次获得区教学优秀奖。近几年来,学校连续获得区文明单位,局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教学管理达标校,健康促进银牌校,青少年教育综合治理优类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实验校,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西城区心理教育实验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全面育人,办有特色"的办学方针,教育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高考上线率达80%以上,其中40%以上学生考入大学本科;初中毕业生中80%以上学生考入普高,其中30%以上考入市、区重点高中。 学校有合唱团,管乐队,篮球、排球、田径运动队以及多个课外活动小组,在市、区、局组织的各类学科、文体、科技等竞赛中,该校教师、学生都有多人次获得团体和个人的优秀奖、一、二、三等奖,学校连续多年获区爱科学月活动优秀组织奖,并被区命名为科普教育基地,被市科协聘为北京市教育科协会员。 该校有着被市督导团誉为"一般校的一把尺子"的优良的办学条件。近年来,在区政府、教育局的关怀和支持下,学校加大投资,充实和改建了理、化、生实验室,语音教室,计算机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学校有可容纳100多人学习的图书馆、阅览室;有可容纳500人活动的礼堂;各教室都配备有闭路电视、广播、投影等现代电化教学设备;整洁、优雅的教学楼,绿化、美化的校园。 在新世纪中,学校将以教科研为先导,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善于学习、敢于创新、重视实践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比邻昆玉河、世纪城,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校园占地60亩,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完备,建有标准400M塑胶田径场、多功能健身房及各类运动场地。 学校秉承国务院参事、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刘彭芝校长提出的"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的办学思想,与人大附中共同践行刘彭芝校长提出的"优质学校应努力实现社会责任最大化"的理念,全面加强学校管理、着力教师队伍建设,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建设成为区级优质学校,从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我校作为人大附中教育实验体成员校,教师们积极参与人大附中的教学活动,到人大附中听课学习、与人大附中教师共同备课、参与校内各类大型考试的命题、阅卷等工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发展、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引进了北京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项目--"学习者分析"、"学与教策略",并召开了现场研讨会,推出了示范课,得到领导、专家和同仁的肯定。 依托人大附中的优质教育资源,我校加入了刘彭芝校长任主席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共享经联盟整合而来的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并积极参与到联盟的各项活动中。引进了肇基数学教育模式,根据数学教育专家张肇基先生多年的教学经验提炼升华出来的这种教育方法,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因材施导、因材施练、因材施考。学校还引进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旨在为老师们搭建研究学习的平台,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目前,我校已开设了韩国语、机器人等50多门选修课,选修课教师团队由人大附中、人大附中第二分校教师及外聘专家组成,形成了多元开放、课内外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大大提升了学生素养。 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让学生的才华得到展示,个性和特长得到发展,兴趣和爱好得到激发,目前学校共有各类社团20多个,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在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的亲切关怀下,我校建立了赴人大附中访学的制度,每学期选派品学兼优的学生到人大附中学习深造,这一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如今,人大附中第二分校以人大附中为依托,确立了"传承创新、特色优质、成就师生、造福社会"的办学目标,努力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优质学校,相信人大附中第二分校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