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原122中学)是1958年建立的一所完全中学,学校西临北京气象局,东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波光粼粼的昆玉河从校园外缓缓流过,整洁宽阔的紫竹院路由门前横贯东西。校园周边肃静穆然,风景宜人。由原北京市教育局局长、著名的教育家韩作黎同志题写的校名悬挂在校门横眉上,令人对这所建校近半个世纪的老校肃然生出敬意。从校门口信步而入,先映入眼帘的是连荫成行的雪松和整洁的甬路,教学楼前红砖铺地,三棵高大葱郁的雪松点缀其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寓意不言自明。 学校占地40亩,有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楼内设施齐备。新建11000平方米封闭塑胶操场,并配置了各种健身器材和篮、足、排球场。 学校师生1400人。教师中有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优秀骨干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等。学校有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热爱、关心集体,对工作认真负责,有很强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在他们中间,有不少人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市“紫禁杯”模范班主任及海淀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青年教师功底扎实、锐意改革,不断地开拓创新。曾在海淀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学校有2名教师获得“全能奖”,6名获一等奖,学校获团体优胜奖(普通学校中唯一获此奖项)。一些教师已在区级各类评优课中崭露头角,在区级研究课、观摩课评比中也多次获奖。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精湛的加工能力保障了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中考、会考和高考成绩喜人,中考及格率、升学率均达到满意程度,相当数量的学生考入清华附中、首师附中等市区重点中学和本校高中。高中会考通过率一直都超市区。高考近四年连续上线率超过90%,其中不少学生考入了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体现出一所普通校在生源一般的情况下较强的加工能力。 在“敬师长、爱学习、强体魄、学做人”的校训和“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德育为首,办有特色”的办学思想引导下,通过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在新的领导班子的精诚团结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原122中学)以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闪光的育人智慧点燃了孩子们生命的心灯,照亮了学子们锦绣的前程,同时也加快了探索普通校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步伐,为素质教育的准确定位和大力实施指明了方向、找到了颇具操作性的方法。 在德育工作中,始终坚持德育为先、以德为本的治校方针和育人原则,既不盲目跟风,也不浅薄浮躁,反映出优秀教育工作者所应有的品行和策略。在老师们的不懈的努力下,122中的德育之花开遍校园、德育之树四季常青、德育之果香飘处处:曾被紫竹院街道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海淀区评为警学共建先进单位;被北京市评为家教工作先进单位;被评为海淀区家教工作先进单位。在学生中涌现了张乐声、扈邑和梅东雨三名“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勇救冰河中的落水儿童,受到市区领导的高度赞扬,多家报刊竞相报道,社会舆论高度评价学校在育人方面的功绩。 经过四十多年的时间,北京海淀实验中学(原122中学)教学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步入新世纪,学校进一步把着眼点放在了如何把学生塑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教学课程改革实验中,积极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为师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在未来的三到五年期间,积极创造条件,在上好每一节必修课的基础上,在初中开设了外教课,在高中开设内容丰富的选修课,在教学方法方面力求多样化,探索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创设师生双向交流的环境。随着办学成熟度和加工能力的提高,122中的教学声誉逐步提高,不少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读。目前,学校还拟出规划,力求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和教科研工作制度化,使学校教学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在体育方面,作为市级排球项目传统校,在女子排球连年获得骄人成绩的基础上,学校体育工作一直是高度重视的重要部分。除了每年的运动会外,学校经常组织各类比赛,极大地活跃了学生校内生活,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这里,培养的是“合格+特长”的学生;在这里,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尊严,每一个生命都是一座瑰丽无比的宝藏;在这里,人人有才,人人成才,“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誓言,代表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在这里,学生的自身价值和生存一一能够得到最好的体现,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最好实践者。走进新世纪,校长又明确提出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有北京海淀实验中学(原122中学)特点的毕业生,即:品德良好、创新发展、心理健康、体魄健壮、有主动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善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有独立思考的自主学习能力,努力达到会做人、会学习、会健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能生存、能合作、能竞争、能创造。为此,全校教职工正朝着这一目标努力。 昨日的辉煌与灿烂已淡淡过去,希望与憧憬正随着明日的朝阳一同从地平线上慢慢升起。在继承传统,并使之发扬光大的基础上,学校正以现代大教育观下的“人本”思想为依托,以“做人”教育为前提,又以素质教育所推崇的“个性化成才”理论为指导,以完善教学质量为出发点,走出一条“以德生智,以智养德”的创新之路,从而打造出自己独特的教育品牌,在海淀美丽的昆玉河畔,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丰富与发展积累经验、树立典范!
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建于1960年,地处海淀区学院路地区,毗邻诸多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学校现有38个教学班,学生1460余人。是一所有着优良传统的完全中学。 多年来,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百炼成钢 铸就梦想”的学校文化引领下,倡导“人本、和谐、务实、创新”的办学理念,弘扬“敬业奉献、博学善导、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精神,以“社会称心,家长放心,教师舒心,学生开心”为宗旨,艰苦奋斗、彰显特色,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有力的干部队伍,为学校发展引领方向。学校现在的领导班子结构合理、敬业奉献、各司其职、锐意改革,既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又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尤其是在纪世铭校长和孙玲书记领导下,班子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学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 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现有教职工128人,其中有一批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及先进工作者;申报了多个市区级研究课题,多名教师参加了市区级论文竞赛、海淀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教学设计大赛、区级公开课、研究课展示活动,成绩优异。学校还聘请了特级教师组成了“教学专家组”。一批教师以精湛的业务、渊博的学识和博大的胸襟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喜爱。特色的课程教育,为学生发展提供保障。 “高效阅读”课题实验是我校语文“以科研促课改”的新举措,学校每周一节的高效阅读课,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ESD(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学校重点研究课题。1998年参与以来,研究成果丰硕。学校被授予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学校”和“节能减排示范学校”, 编写了8本相关校本教材,有多篇优秀论文和教学案例获奖。节能环保已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是北京市首批科技示范校、全国无线电测向重点单位。多年来,学校开设了极具特色的无线电测向和定向越野课程,培养了大批无线电测向人才,学生在全国、市区级各项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丰富的课余活动,为学生才华展现舞台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要求及个性特长成立了魔术社、话剧社、街舞社、动漫社、文学社等多个社团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体验性、创新性。同时配合各种节日及重大活动开展了形成多样的教育活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为灾区人民捐助“爱心卡”活动;“奥运讲坛”宣传、演讲、争当优秀志愿者活动;开办科技讲座、法制报告、体育节、文明礼仪大讲堂等,同时班级的歌咏比赛、个人的才艺表演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风采的舞台。在活动中学生逐步实现由接受教育向自主教育转变。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生学习创设条件。 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占地面积51.8亩,环境幽雅,文化氛围浓郁。时尚的美术教室、画廊;专业的科技教室、走廊;生物分子组培实验室和温室花房;超前的新概念互动教室;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数字化图书馆;面积达748平方米学校食堂,都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北京市第六十七中学位于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西部,著名的皇家园林旅游区颐和园与香山之间,东邻颐和园,西倚玉泉山,环境优雅,地杰人灵。学校始建于1954年,历经五十年,由当初的一所中等学校发展成为规模较大、设施完备、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好的完全中学,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学校现有面积33亩。1985年彻底改造了旧校舍,兴建了7000余平方米的教学楼、实验楼和其他配套设施,配备了七个理化生实验室和十几个专用教室(语音教室、录象教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打字教室、电工教室、手工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等);2000年全校安装了音视频双控闭路电视,2003年修建了塑胶操场。如今的校园,假山喷泉、草坪碧毯、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教学区、运动区、家属区布局合理,堪称“花园式学校”,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现有教职工150人,其中高级教师31人,中级教师50人,占教师总数的75;本科学历教师95人,研究生学历15人,区学科带头人7人,区语文、政治、数学、外语、物理等学科的兼职教研员5人。全体教师恪守职业道德,治学严谨,敬业爱生,勤奋工作。 学校现有在校生1600余人,大部分是总参三部、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中央党校、国家安全部、309医院、中国林业科学院等党政军机关大院干部、职工子女。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学生文明守纪,勤奋好学,校风良好。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特色办学、科学育人”的办学方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宗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社会、家庭密切配合,教学加工能力不断增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初、高中绝大部分同学从进校到毕业都在原有基础上有大幅度的提高。高中毕业生考取大学比率每年都超区平均值。 近年来,我校学生在科技文体竞赛中约有600人次获奖,在学科竞赛中约有26人次获单项奖,学校获市、区级一、二、三等多项集体奖,体现了我校面向全体,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办学方针。 96—98年我校连续三年被评为“海淀区精神文明校”,99—01年被评为北京市精神文明校,97—02年被评为市级无烟校、市级社区家庭教育先进校、区级军民共建先进单位、区级环境保护教育先进校,2000—2002年评为区“绿色学校”,连续十五年被评为“海淀区科技先进校”,2001年被命名为区级“艺术传统校”。良好的校风校貌赢得了家长的信赖,社会的赞扬。
北京市永定路中学成立于1974年1月,位于海淀区西南部, 学校毗邻西四环中路、西长安街五棵松至永定路延长线以北,航天部第二研究院北侧,是一所公办完全中学,占地面积约1万2千平方米。学生来源主要为周边的机关单位、科研院所、新建居民社区、部队干休所等,学生家长中的绝大多数为一般工薪阶层。学校现有教学班35个,其中高中班18个,初中班17个,在校学生1130人,在职教职工140人。学校一贯以"办人民满意学校,对学生发展负责"为办学宗旨,以面向全体、关注个体、重视基础。帮助学生打好人生底色,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努力让每一名学生享受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为办学指导思想。提出以我们的智慧与能力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以我们的信任与关注分享每一名学生的进步与成功的工作定位。学校追求的目标是政府放心、百姓满意、学生喜欢、教师向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懂得尊重、热爱劳动、知晓感恩。学校高度重视学习型学校的建设,重视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干部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课堂教学实践是教师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对此,学校积极引导教师扎扎实实走教、学、研之路,认真开展有效的行动研究,努力为教师营造向上的学习环境,达到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的有思想的工作状态,促进教师健康成长。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化教学研究,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充满生机。学校现有市级学科带头人1名、区级学科带头人5名、区级骨干教师15名,有海淀区兼职教研员多名。教师队伍教育思想端正,年龄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乐于奉献。学校教学设施先进,管理严谨有序,在搞好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现教学主楼、实验楼、图书馆、资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现所有班级均为数字化多媒体教室,在海淀区教委的支持下,所有一线教师均配备了手提式笔记本电脑,校园网、教师电子备课室、办公区无线上网设备、学生多媒体网络机房等,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和现代化的办公条件,也为教师更好的发挥个人潜能提供了平台。学校校风优良,学风朴实,教风严谨,硬件设施先进,校园环境优雅整洁,文化气息浓郁,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已逐步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海淀区委、区政府,海淀区教工委、教委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各项工作健康和谐发展,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秉承"文明、守纪、勤奋、创新"的校训,依法办学,工作扎实,成绩显著,并获得以下荣誉:2004年学校被海淀区教委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先进单位"。被海淀区教委和首都师范大学课程中心确定为"首都师范大学课程改革试验学校"。2006年被海淀区评为"创建学习型学校"先进单位;被北京市评为"文明礼仪示范校";被北京市教育工会评为"优秀教职工之家";被海淀区人民政府评为"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被海淀区教育工会评为"先进基层工会";被海淀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海淀区平安校园";被海淀区教育委员会评为"海淀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项目校"。2007年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实践创新活动先进单位";被海淀区教委评为"随班就读工作优秀学校"。为了解并舒缓学生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健康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有5名教师经过学习已获得了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每天向学生开放,心理教师轮流接待自愿前来倾诉心声的同学,努力为他们排解忧虑和困惑,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2007年学校被海淀区教委评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学校"。
清华志清中学创建于1989年。学校坐落于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地带,欧美花园式校园风格,清新典雅,绿树成荫。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南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接体育大学,东伴城市轻轨,西依圆明园。传统的人文精神和现代的科技信息在这里交汇;清华、北大学子洋溢的学习气氛和联想、方正企业精英放射的技术光芒在这里融合。 学校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办学理念,结合自身特点,形成“育人为本,以人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新理念;汲取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博采西方现代教育的精华,中学西学,即体即用;以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性格,求真、务实、创新的精神”为已任。办学十余年来,学校培养了两千余名毕业生,其中考上清华、人大、上海交大、同济大学者不乏其人,赢得各界人士好评。 学校在积极发展普高教育的同时,适应社会不同阶层对多种教育的需求,迎合世界一体化发展对国际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努力走国际化办学的路子。学校经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部的考核批准正式注册为其海外学校(注册号:879355);学校还具有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单位资格和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
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幼儿园位于北京海淀区海淀街道。是一所公办的幼儿园。专业从事感统训练、学能训练、注意力训练、多动症训练、学前教育等。以"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让家长满意放心"为中心宗旨,崇尚"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育理念,潜心教育研究,创出了独特的感统学习能力提升训练系统、注意力训练系统、创意思维训练系统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