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参通信部幼儿园于 1946年春天建于革命圣地延安,是一所拥有60年光荣历史的幼儿园。新建园所占地约5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 平方米,楼内配有九套教学班、音体室、多功能厅、科学探索城、儿童图书城、蒙台梭利教室等。园内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设有大型攀岩墙、幼儿画墙、绿色长廊、30米长的塑胶跑道和800平米的塑胶地面等。幼儿户外活动范围广阔,有前院、后院和近500平米的楼顶活动平台。精美的造型、别致的装饰、花木绿茵 间充满童趣的现代设施,给幼儿以美的享受。 我们遵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倡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的要求, 以全面发展教育为基础,以科学教育为特色,同时,还进行双语、蒙台梭利、奥尔夫音乐、舞蹈艺术、美术等特色教育,为幼儿提供充分发展空间,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的 宗旨是:关爱每一位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有着五十年光荣传统和骄人业绩的二里沟中心小学,是北京市最早的对外开放学校之一,是海淀区小学中唯一一所联合国教科文俱乐部会员校。 学校位于海淀与西城交界的城区,原为外贸部子弟小学。学生主要来自于周边的建设部、水利科学院、机械研究院等部委和科研院所,具有良好的教养和较高的素质。学校内部不仅拥有现代化的硬件设施,还有优美整洁,富于特色的校园环境及和谐融洽,团结进取的人文环境。 对于一所小学来说,二里沟的办学特色在于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和丰富的对外交流经验。学校为每一位就读于此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如今教职员工在“尊重、平等、服务”的理念指导下,引导着千余名学生在自主、自爱、诚信、健美的校训感召下,创造出无数市优、区优的佳绩,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品德优秀、积极求知、身心健康的合格毕业生,也造就了一批拥有诸多荣誉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我们工作的目标是创办名副其实的“人民群众满意校” 无论从优良的传统还是前沿的办学理念看,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二里沟中心小学将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与时共进、再创辉煌。 我们共祝愿所有就读于二里沟中心小学的孩子,拥有一个校歌里所描绘的金色彩霞般的童年!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是教育部直属大学附中,北京市重点中学,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试点校、田径试点校),是北京市校园环境示范校,正在建设中的北京市高中示范校。受教育部委托试办面向全国招生的高中理科试验班和初高中马约翰体育班,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办高中美术班,在全国有广泛影响。 清华附中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宿舍楼、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及各种球类运动场地;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及计算机、语音、地理、音乐、美术、劳技等专用教室,所有计算机均联入清华大学并进入国际互联网。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位于美丽的清华园,西临著名的圆明园,环境优雅、宁静,文化气氛浓厚,校园广78800平方米,校园绿化1200平方米,生活设施齐全,可使学生时刻感受到强烈的大学氛围。清华附中的各项工作得到清华大学的重视和支持,大学经常派教授专家来我校讲课,大学的实验室、教学设备、图书馆和游泳池为我校学生服务。学校共有教室89间,美术教室10间、舞蹈教室1间、音乐教室4间,生物实验室4间、物理实验室7间、化学实验室5间。我校一半以上学生为住宿生,使学生得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自立、自理和公共交往的能力。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160名教师中,有特级教师18人;高级教师88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海淀区学科、班主任带头人26人。以此为核心,大批中、青年教师已成为各科教学骨干,在全国、北京市、海淀区各项教科研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重视国际交流,聘有外籍教师,为提高学生外语学习的水平和开阔眼界创造了条件。 清华附中在九十五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思想和丰硕的教育成果,形成了三个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条龙”育人: 在清华大学领导下,积极进行附属学校(清华附中、清华二附中、清华附小)“一条龙”整体教育改革的研究与试验,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探索大中小学衔接培养高素质、有特色、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 实施“名师工程”:发挥清华大学等高校著名专家、教授的教育优势和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育人特色,形成高水平“学者教师群”,提高学校办学层次。 开放式办学: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需要,走国际化、开放式办学之路,加强对外文化教育交流,博采众家之长,达到世界水准。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附中的校训。“理想远大、品德高尚、全面发展、学有所长”是清华附中的培养目标。“团结、进取、朴实、奉献”是清华附中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是清华附中的学风。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学校,北京市首批示范高中校。她创办于1950年4月,位于北京市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中心地带(点击进入地图查看乘车路线),校园占地142亩,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相邻,具有良好的人文地理优势,是一所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学校。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大附中在校长刘彭芝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学校先后被教育部、北京市授予“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全面育人,培养学科特长生成绩显著”、“全国劳技教育先进校”、“北京市科技示范校”、“全国现代技术教育示范校”、“全国培训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优秀学校”、“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学校”、“北京市首批示范高中校”、“全国网络文明工程绿色网络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师资力量 人大附中拥有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职员工队伍,师资力量雄厚。出色的教育教学成绩 二十多年来,人大附中在北京市、海淀区的高考升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清华、北大、人大等名牌大学的主要生源学校。中、高考成绩稳居北京市和海淀区前茅。2004年高考,费凡夺得北京市文科状元,王珏、马晨薇并列北京市理科第二名,有81人考入北京大学,62人考入清华大学,49人考入中国人民大学,9人考入复旦大学,另外,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在京招收的8名学生中,有6名人大附中毕业生。人大附中已成为培养我国顶尖人才的摇篮。 人大附中的超常教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培养了许多品学兼优、特长突出、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先后有上千名学生以其杰出的创造力和优异的成绩在各类学科竞赛和创造发明比赛中获奖。郎瑞田荣获第35届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牌;姚健钢同学获第35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满分金牌;肖梁同学在第42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以满分的成绩荣获金牌;严实同学在第七届“雷达杯”中国青少年科学英才奖大赛中获全国第一名。人大附中学生多次获北京市中学生银帆奖、金鹏奖及北京市十佳中学生;多次获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科学论文一等奖;获市级以上创造发明奖100余项,特等奖、国际金奖和银奖共9项,国家金奖6项,获国家专利局批准的专利5项,有3项已被厂家开发生产。全面的素质教育体系 多年来,人大附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90年代初就开始引进和开设了一些新课程,逐步形成了人大附中的特色课,如发明创造课、汽车模拟驾驶课、科学实践课、社会实践课、现代少年课、心理导向课、形体课等。同时,人大附中在课程结构上也进行了改革,开设了选修课和双语教学课,其中选修课120多门:如文学鉴赏、天文观测、化学自主实验、自然辩证法、网页制作、英美文学、英语戏剧,仅外语选修就有英语、日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韩语、意大利语等9种语言课和16门外教学科课。学校还将课堂延伸至大学和国家科研机关的实验室,组织学生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兴隆天文台等实验室学习,选派优秀学生到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实验室,参与破译人类基因图谱的实验。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Nature》431,931-945(2004)登载了我国科学家参与的20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工程之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研成果,人大附中有12名学生和1位老师参与了此项活动。为此,人大附中的校名、学生和老师的姓名由《Nature》杂志刊出,这也是中国中学生的名字首度出现在《Nature》杂志上。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 人大附中大力实施现代教育技术工程,致力于开创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图书馆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的现代化教学环境,占领了国内外中学界现代教育技术的制高点,被评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1999年12月,人大附中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堪顿中心学校进行了基于网络的多媒体交互式远程教学试验。美方将此次活动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全世界直播。美国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等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2000年4月,人大附中正式启动了与堪顿中学的远程教学。两校经常性地通过远程教育方式进行英语、数学和生物等学科的双向教学活动。2001年开通了与日本的远程教学活动,人大附中学生与日本中学生用英语进行了数学学习活动。此外,人大附中还开通了与北京市十个远郊区县中学的远程教学。2005年3月,人大附中承担的国家级课题 “网络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项目——“中学教育示范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人大附中是加入该项目的唯一一所中学。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人大附中与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韩国、泰国、芬兰等国外的多所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成为一所开放性的学校。人大附中国际部招收了1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名学生,并已经开办了英国剑桥高中课程(A-Level)班。 新世纪的人大附中,正以更加雄伟的姿态,向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创世界名校”的宏伟目标前进。
交大附小是一所历史悠久、学习氛围浓郁的全日制完全小学,地处北方交通大学院内。全校教职员工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践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近年来,学校各方面已形成良性发展,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在海淀区教育行列中崭露头角。学校建于六十年代初期,原名海淀区向阳小学,2000年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附属小学。2007年6月与北下关小学合并,现为一校两址。“面向全体、尊重个性,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交大附小的办学宗旨。学校始终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美、学会创新”为培养目标,以人本华、科学化的管理为手段,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有34个教学班,学生总数一千余名。学校的办学特色本着全面发展打基础、培养特长育人才的思想,主要体现在:(1)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2)以“交通”校本科程的开发和实践,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明行为,拓展学生的课余实践活动。(3)以学校“娃娃评剧团”为龙头,在全校范围内普及、开展民族艺术教育。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以教科研为引领,扎实有效地落实课改精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突出成绩:学校荣获海淀区课堂德育先进校、海淀区教学管理先进校、海淀区课改先进校、海淀区科技先进校、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等光荣称号。
北大附中作为北京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北大“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校训作为自己的校训;坚持“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的教育教学指导方针;通过年近40年的努力,形成了重人才能力培养、重人才素质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并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基础教学和素质教育及特长生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北大附中创办于1960年,作为北京大学培养人才的“四级火箭”的基础,她一开始就具有高层次的起点。40年来,她为自己写下了一段虽然短暂却又充满奋斗的光荣历史。 北大附中的办学特色集中表现在教师队伍的高层次上。北大附中有一批学者型的名师、优师,他们为附中教师队伍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思想活跃、眼界开阔、冶学严谨、教学方式多样,着眼于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致力于教材、教法和课程的改革,教学研究风气浓厚。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北大附中培养了一支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视野开阔、理论研究深刻,学科全面、年龄结构合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教师队伍,形成了层次高、教法精、思路活、善创新的教学风格,建立了完整的教学研究系统,编写了具有北大附中特色的教学用书。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出的“名师工程”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培养和引进了一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有相当一批教师在区、市乃至全国教育界享有声望,成为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其中特级教师11人,占教师总数的8.5%;大学正高职教师1人,高级教师77人,占66%;市、区学科带头人20人,市青年骨干教师6人,占22.2%。 北大附中的办学特色还表现在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的高品位上。北大附中教学环境开放、民主,为广大教师发展教学个性与特长,进行教育教学的探索和创新的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如语文课坚持17年的小论文写作,体育文化节的创设,学生自己设计的生物实验,理科试验班在大中学衔接方面的探索,在理科试验班设文科综合课,史地政教师同上一专业课题,数学应用与建模的实践活动等一批有特色的学科教学设计相继诞生、发展、成熟。北京大学“五四”科学与民主精神的熏陶使北大附中在中学界独具魅力。 北大附中的办学特色更表现在培养的学生高素质上。 北大附中的学生思想活跃,富于理想,敢于置疑,勇于创新,教师支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发展。相对较轻的课业负担,使广大学生有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的时间,各学科的教学都努力为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和创造才能的展现提供舞台和机会。这种环境使得附中成为“优秀人才的摇篮”,在为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输送优秀毕业生和培养国际、国内学科竞赛优秀人才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北大附中到目前为止共培养了9位“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和三位“雷达杯”少年科学英才第一名。26名学生获北京市中学生最高奖“金、银帆奖”。上千名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使北大附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综合素质得到合面培养。全校目前有各学科兴趣小组、俱乐部和社团40多个,参加的学生两千多人次。经常组织专家讲座、社会调查、专题采访、学科实验、课题研究、论文报告、编辑刊物、演讲辩论等活动。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使一些在某方面有天赋的学生得到了发挥、发展能力的天地。仅从90年以来,就有上千位同学在区、市、全国的各种科技制作、科技论文、小发明、征文比赛、朗诵演讲比赛、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奖,学校也连续九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活动先进校。1997年北大附中首批成为北京市科技活动示范校,1999年又确定为北京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俱乐部活动基地学校。 面临21世纪对中学教育提出的要求,北大附中将继续遵循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开展创新教育,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把北大附中办成有自己特色、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名校而奋斗!?
北京新东方学校创立于1993年11月16日。经过十余年的奋斗,已经从最初二三十名学员,单一的出国考试培训,迅速发展成为今天全国最大最有名望的集出国考试培训、国内考试培训、基础英语、中学英语、少儿英语、多语种培训等领域为一体的规模最大最有声望的教育培训基地之一。 目前,学校提供40余项培训项目,包括: TOEFL、IELTS、GRE、GMAT、LSAT、SAT、SSAT、BEC、托业.、四六级、考研英语、考研数学、考博英语、PETS、职称英语、成人英语三级、《新概念》英语、英语语法、听说系列、英语900句系列、语音速成、听力强化、高级口译、翻译认证、中学英语、少儿英语、多语种培训等。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新东方学校已经占据全国7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达到45万人次。截止2009年12月,已累计培训学员超过500万人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