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实验小学位于八角地区,与石景山游乐园毗邻,学校始建于1988年,是一所拥有两个校址、40个教学班,1522名学生,114名教职员工的规模校。 实验小学建校以来,一贯重视对学生的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以“崇尚人文管理,实施有效评价,促进和谐发展”为办学目标,学校采取三路一线的方法:走科研之路、创新之路、健康之路,以学校、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为主线。实行1+1的教育思想: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实行1+1的课程设计:规定课程+ 创新课程;实行1+1的课堂结构:文化课+活动课;实行1+1的兴趣培养:学习兴趣+特长培养。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开设了:国画,小记者,计算机,环保,科技,英语,朗诵等20个兴趣小组,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潜能,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
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始建于1965年,八十年代初被确定为区重点小学。1986年底,被北京市政府命名为“中秘友谊小学”,先后接待了秘鲁、日本、韩国等外宾的访问和教育交流活动,成为石景山区一所对外开放窗口校,以良好的风貌赢得了广泛称赞,为中外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现有35个教学班,1400余名学生,百名教职工。学校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办学宗旨,按照“以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基础,以优质的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心理品质为重点,促进全面育人”的办学思路,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形成了“教育优质、校风优良、环境优美”的三优特色,多次受到市、区表彰奖励,受到家长好评,赢得了社会的信誉。学校一直“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突破口,以培养新世纪人才为目标”,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学校规范有特色、教师达标有特艺、学生合格有特长”的开放型、现代化的新型学校,在北京市颇有名气的一所全面发展突出校。
向阳小学位于石景山区东部的衙门口村内,是一所百年老校,具有悠久的历史。现有教学班19个,学生723人,其中外省市借读生679人,占学生总数的94%。教师46名,其中编制教师36人、外聘教师10人。 本着“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学有特长”的课程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善待每个学生,让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最大化地得到发展、健康成长。依法办学,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有一支结构基本合理、团结合作、相对稳定的领导班子队伍。其中共产党员占75%,中青年干部占75%,中级职称占75%。班子成员分工合作,形成了团结一心、勤政高效的工作局面。有一支朴实肯干、能吃苦、具有较好师德,团结协作的教职工队伍。有较好的体育教学、卫生工作基础,连续几年在全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及冬季长跑比赛、广播操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同时也是健康促进学校。 有较完整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学校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成绩促发展的管理理念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学校内部人文环境优越,氛围和谐。
古城中心小学建校于1960年,经过46年的发展,学校现有教职工100余名,学生近1100名,32个教学班,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是石景山区区域内办学规模较大的小学之一。
石景山区老古城小学始建于解放前夕,坐落在石景山区老古城村前街1号,总占地面积46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80平方米,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人 。 学校自建校以来,办学基础扎实,管理制度健全。本着"教有特色,学有所长,开拓进取,全面发展。"的办学目标,引导教师树立了开拓创新、扎实有序、积极向上的精神。 学校在几任校长的领导下,全体教职员工团结一心,奋勇向前。体现出优良的教风和学风。教师们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多名教师在全国、市和区级评优课、教学基本功、论文、电脑课件制作等比赛中获奖,创造出学校新的篇章! 学校德育教育以科研为突破口,从学生心理出发,开展"自控能力的培养"与"德育与心理相结合"的课题实验,取得了可喜成绩。少年军校现已成为区示范校,曾多次授予首都先进少年军校称号。该校少先队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落实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多次被评为北京市少先队先进大队。教学工作蒸蒸日上,教师们以科研促教改。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参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研究"课题实验等,获得全国中学JIP先进单位、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光荣称号。教师还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探讨,教育教学取得较好效果,该校的教师新秀层出不穷,获得全国的现场教学大赛一等奖。总之,学校自创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全体干部、教师,凭着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艰苦奋斗,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效益逐年扩大,校园环境逐步改善,取得了累累硕果。
红旗小学是一所有着60年悠久历史的学校,学校工作以“师生健康和谐发展”为宗旨,以“科研为龙头、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以“实现学校有序发展”为目标,务本求实,科学、有序、全面发展。 红旗小学是一所有着60年悠久历史的学校,学校工作以“师生健康和谐发展”为宗旨,以“科研为龙头、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以“实现学校有序发展”为目标,务本求实,科学、有序、全面发展。 多年来,学校培育出一万多名学子,他们活跃在全国各地各条战线上,如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唐建、张卫宁等都毕业于我校。红旗小学勇于创新,师资力量雄厚:高级教师65%,研究生学历14%,本科学历76%,区校级骨干教师32%,教师年龄老中青结合。我校连续三年被石景山区政府评为“人民满意学校”。 学校校风稳健,教师严谨敬业,认真负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不放弃一个学生是我校教师的突出特点,也是多年来家长对于我校的评价。孩子在我校能够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学环境独具匠心,处处彰显着温馨阳光的教育氛围;每班教室均配有最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我校学生一年四季在联勤部室内游泳馆上游泳课,学生在游泳活动中培养了坚强、勇敢、自信的品质,体质明显增强,精力旺盛,促进了学业的进步,由国家游泳队运动健将组成的专业教练队伍,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喜爱。我校是石景山区唯一一所体育特色校。 2学校荣誉近几年,学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毕业生情况:2007考入优质中学的毕业生有:佳汇中学: 郭雨璇 靳爱文 于中伟等 ;北京市京源学校: 张晨等;北工大附中重点班: 刘畅 郝星辰 郭东鑫 储晶晶 马晓萧等;高井中学重点班:若干名,人数众多,不再列举。2008毕业生重点校录取名单:北工大附中重点班:王悦然 李冰(九中直升班,全免) 金月月 冯晓斐 时婷婷 李然 王佳星 陈硕等; 实验中学:安广福(全免);高井中学重点班:若干名,人数众多,不再列举; 2011毕业生重点校录取名单:实验中学:项嘉伊、彭鹏等;九中初中部:薄金锁等。 从我校毕业的学生每年有很多考入各类大学、高中示范校,喜讯不断,这里只列举几位,希望红旗小学的全体学生都努力向他们学习: 我校2004届毕业生高宇同学在2007年中考中成绩优异,考取北京八中。 我校2005届毕业生沈光前同学在2008年中考中,考取542分的好成绩,为京源学校中考状元。 我校毕业生徐安琪同学在2006年以15岁的年龄参加全国高考,以总分698分的高分考入北京大学。 我校2007届毕业生郭雨璇同学毕业考试三门总分299分,全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佳汇中学。 我校2011届毕业生项嘉伊、彭鹏等人以295分以上的好成绩,考入实验中学精品班。 这是全体家长、老师、同学们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红旗小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每位学生都为自己是红旗小学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我校学生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广泛学习课外知识,在市区级各种比赛中有几十人次获奖,毕业生的成绩也很令家长和社会人士满意。我校荣获“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百所示范校、北京市少工委雏鹰五彩行动先进集体、北京市首都平安示范校、石景山区教育教学大赛集体最高奖——五星级、石景山区教育先进单位、石景山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石景山区人民满意学校、石景山区教育系统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石景山区红读活动优秀组织奖、石景山区教委红旗团支部、石景山区中小学齐诵大赛二等奖、石景山区科技月活动组织奖”等集体奖项,可谓硕果累累。 红旗小学的教师们正满怀信心的去迎接挑战,迎接未来。全体师生牢记“进步就是成功”的理念,永不满足,争办“人民满意学校”。 3学校文化校徽: 红旗小学校徽外形设计是同心双环相扣,象征着师生同心,在老师的庇护下学生团结友爱;内外环中间内嵌石景山区红旗小学的中英文名称;圆环之中主体是一面飘扬的红旗,在凸显了“红旗小学”这个富含深厚意义名称的同时,也象征着我校师生在教育事业中继续发扬革命先辈努力进取的精神,在新时代攀爬知识的高峰;红旗下面的波浪既是象征着乘风破浪向彼岸奋勇前进的力量,同时体现的是我校的特色工作——游泳特色;最下面的数字是学校的建校年份,体现了我校的悠久历史。校徽的整体设计采用中国红模仿印章的效果,同样凸显学校的一个“红”字。 校训:团结 勤奋 严谨 求实
北京市石景山区炮厂小学始建于1985年,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7312兵工厂院内,学校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是石景山区西部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的一所小学校。 学校现有11个教学班,学生近300人,教职工35人。近两年来学校面貌有了较大的变化,学校教学楼整修一新,铺设了塑胶操场,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安全、合理、优美的学习环境。学校各种教学设施比较先进,各班教室实现了""班班通""。 我们的办学目标是“将学校办成有浓郁文化氛围,师生积极进取,人际和谐宽松,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声誉优良的,让人民满意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校”,办学理念是“以树人为本,以质量为根,以特色为翼”。我们的育人目标是:“五自”: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五会”:会做人、会学习、会做事、会生活、会思考。 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等都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05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 “北京市课改实验先进学校”。
北京市石景山区五里坨小学于1964年建校,位于石景山区的最西部的五里坨村,占地面积10052平方米,是一所具有46年历史的老校。 几十年来,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历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工扎根这片偏僻的土地,艰苦创业,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为石景山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47人,其中专任教师38人,占总数的80.85%,工人3人,占总数的6.5%。年龄结构:47名教职工中35岁以下17人,占 36.2%,35—45岁20人,占42.6%,46岁以上10人,占21.3.%。学历结构:大学本科学历27人,占57.4%;大专13人,占27.7%,中师及以下7人,占14.9%。小学高级教师19人,占40.4%,一级教师20人,占42.6.%。高级工3人,占6.4%。区级骨干教师1人,占2%。校级骨干教师8人,占17%。 我校一—六年级现有学生512名,其中307名为外地务工人员子女,203名正式生中90%以上都是本地普通家庭的子女,家长的职业绝大部分是普通工人,个体户和农村城镇化后低保人员。 学校重视德育工作,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学校坚决贯彻落实《北京市中小学德育整体化纲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实施全员育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社区、家长、学校的教育网络的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学校注重加强教学和科研管理。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实施绿色课堂改进行动,打造高效课堂。以科研引领学校发展,以“攀登英语”、“友善用脑”、“问题学生的诊断及转化”三大课题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出学校品牌。 多年来,学校以学生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学校结合地域、生源、师资、硬件等特点,确定学校特色发展项目---乒乓球运动。几年来,学校从思想教育、课堂教学、竞赛评价等方面促进特色的实施。乒乓球运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自强进取,勇于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学校在1-6年级开设了形体课,使学生有美的体验,有美的气质;在1-4年级开设了武术课,弘扬和继承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强身健体。学校注重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的书香校园。结合校本课程,开展爱书、读书、评书活动,与书为友、以书为伴,陶冶情操,滋润心灵。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提出“健康快乐每一天”的口号,坚持每天组织学生锻炼一小时,每月开展一项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每学期一次学生体能监测及分析,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提升。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校舍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了心理咨询室,在3-6年级开设了班级心理辅导课,配备了心理健康教师,做好个别咨询,进行个案的研究,进行心理咨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日,让阳光撒满孩子心田。学校按照德育大课表,充分利用周边的教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走进社会,提高实践能力。 学校在硬件上达到了北京市办学标准,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 几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全国JIP实验先进学校、全国第四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攀登英语实验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