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山腰中学创办于1996年,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湄洲湾南岸,泉港经济开辟扶植都会中间区;东依泉港科技园区"中间产业区",背靠港口园区,面对金山贸易街,西接宽广,平坦的驿峰公路.地理地位上风凸起,交通便利,七通八达.现有在校生2040人,32个讲授班.黉舍率先在全区实施兼任西席公开雇用制,现聘就西席100多人,具有一支高本质的西席步队.党支部,行政班子连合合作,勤政廉洁,勇于开辟,构成了固执的带领核心.黉舍建立"办理高效,特性凸起,科研先行,质量一流"的办学指导思惟,建章立制,各天性机能部分按章量化评比,以轨制管人.几年的实际,使黉舍的各项办理轨制已更加标准化,迷信化. 黉舍按区委,区当局提出的把山腰中学办成一所省级树模校的近期办学目标,实施"团体打算,过度超前,分步实施,逐年推动"的准绳,前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以高标准打算建成讲授楼,师生食堂,西席楼,门生宿舍楼,行政办公楼,尝试综合楼.具有400米标准活动场,设置有篮球场,排球场和室外活动场合.黉舍具有门生电脑室,西席电子备课室,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养课堂,各种仪器,设备配套齐备.装备音乐,美术公用课堂,设置卫生室,阅览室,藏书楼,开端建立起电教收集,校园"三区"(讲授区,活动区,糊口区)布局公道.绿化面积逐年增加,门路硬化面积不竭扩展,校园德育环境已经构成,育人环境达到优化.在城区中制作出一所设置公道,环境美好,气味恼人的新校园. 黉舍重视走课程鼎新之路,走讲授教研,迷信研讨兴校之路,扎踏实实地推动本质教诲和课程鼎新,教科研活动蔚然成风.黉舍青年西席多,尽力向上,勇于创新,不懈朝长进步,已培养了一股活力兴旺的教书育人新风.西席超周备课,备课组每周一次个人备课,教研组每二周一次教研;长年展开公开讲授活动,春季停止"讲授树模周",春季停止"青年西席优良课评比","多媒体讲授树模周"活动,展开以"说课,听课,评课"三位一体的教研活动,展开"西席指导放门生自主学习","分层讲授,分类推动"讲授测验测验,各教研组建立专题,每学期一次专题教研,并及时汇总讲授经历.讲授成绩博得社会各界的赞誉,吸引了国表里侨胞前来捐帮助学.有一多量讲授论文颁发于市,省,国度级教研刊物.骨干西席插手市,区的讲授比武都获得优良的成绩.德育事情展开得头头是道,丰富多彩.充分操纵校表里德育资本,尽力构建黉舍,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收集.实在展开各个学科兴趣小组活动,用丰富多彩校园糊口,促进门生安康生长,从而全面推动本质教诲.法制教诲,国防教诲,军民共建活动,"爱心助孤寡"活动门生社会实际活动等曾在中心电视台,省,市台报导,黉舍已成为全区德育事情的基地.特别是美术教研组,耐久构造兴趣小组活动,每一年节日,记念日停止校园文明艺术活动,为有艺术特长和欢愉爱好的门生供应活动空间和揭示,熬炼,生长的舞台,几年来,近百人次在天下,省,市,区各级比赛中,比年篡夺大奖,特长生,优良生层见叠出. 2003年来,教诲讲授成绩明显,黉舍前后被评为省级读书树模校,市级"文明黉舍",市级达标初中校,市级本质教诲先进校,市级课程鼎新尝试基地校,市级"先进教工之家",区级"先进党支部",区级"教诲事情先进单位",区级"行风评断先进单位",区级师德教诲先进校, 区级"德育规程办理先进单位",区级"体育卫生事情先进单位",区级"综治先进单位",区级"安然黉舍",区级"创安先进单位",总计17项区级以上个人嘉奖.一分耕耘一分收成,该校从冷静无闻的新校慢慢生长为全区初中讲授树模窗口,现筹办请求省级达标黉舍.
厦门市音乐学校是厦门市政府1990年创办的中等音乐专业兼音乐特色九年义务教育的公立学校。学校坐落在有琴岛美称的海上花园鼓浪屿上,面向国内外招收有音乐专长和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学生,为高一级院校输送了大批文化素质高的音乐艺术人才。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设备完善,各种办学条件达省级标准;校园网、电子备课室、多媒体、音乐厅、专业教室、练功房、计算机室、学生公寓等一应俱全。教学环境优美,教育教学手段先进。 学校有教职工100多人,师资力量雄厚,中、高级教师占一半以上,有一批留洋博士、硕士、高校教授和来自音乐专业团体的演奏家,还有来自上海和中央音乐学院等著名音乐院校的优秀毕业生。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原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郑石生,指挥家、现任华东师大艺术学院院长侯润宇曾任学校校长;著名音乐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生前是学校名誉校长;原市政协主席蔡望怀担任名誉校长。 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设中专、初中、小学三个教学部,学生500多人。学校开设了键盘(钢琴、电钢琴、电子琴)、弦乐(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管乐(长笛、巴松、双簧管、单簧管、小号、长号、圆号)、民乐(二胡、古筝、琵琶、扬琴、竹笛)、声乐等五大类近二十门音乐专业课程,同时开设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合唱、齐奏、合奏、音乐欣赏等课程。专业课实行一对一教学,文化课采取小班制(班生规模在30人左右)教学。小学毕业生监控考试成绩优异,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近六年连续稳居厦门市第二名,曾培养出中考状元。在我校小学、初中学习的音乐特长生,许多人也以优异的音乐专长考入中央、上海等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学校已毕业11届中专生,他们全部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高等音乐院校,部分双学籍学生凭借优异的文化成绩和音乐专长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南开大学、西安交大、厦门大学等著名高校。学校开创了音乐和文化兼容教育的成功途径。十几年来,师生在国际、国内和省、市各类音乐比赛中,捧回了福建省小提琴比赛一等奖、全国卡瓦依杯钢琴比赛一等奖、鼓浪屿国际钢琴节少年业余组第一名,厦门市“群鹭奖”金奖、福建省音乐舞蹈金奖、文化部“蒲公英奖”金奖,第五届北京国际合唱节银奖、第四届国际(厦门)合唱节金奖铜牌、第四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贡献奖等几千个奖项。在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九大音乐学院任教和就读的我校学生近百人,还有许多人在国外留学,他们中的一些人已在音乐领域崭露头角。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等国的音乐团体、学校建立友好关系并代表国家、省、市出访,获得巨大成功。国内外著名音乐家、演奏家经常莅校传道授业,国内外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我校办学情况和业绩。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贾庆林、尉建行、李岚清、罗干、杨尚昆、陈至立等分别到校视察或接见我校师生代表。学校师生经常参加各种重大演出,如参加建国50周年中央电视台国庆晚会钢琴齐奏,晋京参加十六大献礼演出,为香港特首董建华、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演出。
南靖四中位于漳州平原西北部汗青文明古城——靖城、福建省南靖高新技术财产园区内,毗邻万利达电子无限公司和豪华的靖城别墅小区,与国道319线直线间隔300米,交通非常便利。南靖四中建立于1958年,初定名为“靖城初级中学”,1962年改名“南靖县第四中学”,1971年始办高中;2002年确以为三级达标黉舍,2006年确以为福建省课改尝试校,2007年肯定为漳州市举重练习基地。黉舍占地106亩,修建面积20592平方米,现有28个讲授班,门生1302人。 黉舍有一支思惟过硬、布局公道、停业精美的西席步队,教职员工138人,此中专职西席130人,初级西席18人,一级西席48人;省市级优良西席、优良教诲事情者、讲授妙手、学科带头人等8人,省市县级骨干西席35人。 黉舍环境美好,风景怡人。停止2009年黉舍具有两幢讲授楼、一座综合大楼、一座尝试楼、四座西席宿舍楼、一座门生宿舍楼,并租用靖城别墅小区10栋别墅为高中门生宿舍。校园内莳植各种花草树木,绿树葱茏,碧草茵茵,鲜花灼灼,闪现一派勃勃活力;道旁空位莳植龙眼、芒果等果树,着花成果时节,万紫千红,一无所获,为黉舍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全部黉舍集校园、花圃、果园为一体,多次被评为县“环境绿化丑化先进单位”、市“优良青年绿化工程”、市级“绿色黉舍”。 黉舍办学前提不竭优化,比来几年来黉舍主动筹措资金,加大黉舍扶植力度,建设和完美了校园网、计算机课堂(学朝气180台)、电子备课室、语音室、多媒体门路课堂、多媒体电化课堂和理、化、生尝试室、仪器室、藏书楼、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设施。讲授设施完美,仪器设备配套齐备,当代化讲授手腕获得遍及利用,电化讲授慢慢迈向系列化,构成通例化,兼任西席均已把握信息技术利用根本知识和技术,并具有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本用于学科讲授的才气才气纵横,黉舍慢慢建立和完成讲授手腕当代化、黉舍办理当代化。 黉舍一直对峙精确的办学标的目标,以“勤奋、朝长进步、务虚、创新”为校训,全面贯彻党的教诲目标,努力鼎新创新,主动推动本质教诲和课程鼎新。办学以来,黉舍培养了多量初、高中毕业生,为各级各种黉舍、各条战线培养和运送了一批又一批优良人才和合格休息者。他们当中有的成为闻名的专家、学者、传授、企业家,有的走上党、政、军带领岗亭,为故国的繁华昌隆,为群众的幸运安康做出出色的进献。建校以来,多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县市级高考先进校、文明黉舍、“创优评优”先进单位、办好初中先进校、教诲先进单位、初中教诲达标校、高中教诲讲授办理先进校,高中质量达标校。 黉舍订峙以科门生长观为指导,以教诲科研为先导,以深化鼎新为动力,以质量为核心,加强步队扶植,面向全部门生,大力实施本质教诲,寻责备方位生长和教诲讲授的更高质量,鞭策黉舍不竭向宿世长。
邵武第二中学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完全中学。学校创办于1947年,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史,使学校具备较好的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3596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1067平方米(另有茶园45亩,山林毛竹38亩)。学生微机室二间占地160平方米,微机88台,电视机24台(每班配备一台),投影仪24台;学生宿舍60间,计2106平方米;教工宿舍2575平方米;学生餐厅及食堂881平方米;篮球场3个,250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一个。 学校行政管理机构健全:设党支部、校长室、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教研室、总务处、保卫科、工会、团委等,现有22个教学班,学生984人,初中部16个班,高中部6个班,教职工80人,其中高级教师4人,中级教师36人,专任教师64人,本科学历47人,本科达标率58.7%,学历合格100%。 学校倡导"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培养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有崇高理想,让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人格,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实现了创农村一流中学的目标。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取得了一定成绩。 曾先后评为省文明学校、省绿化红旗单位、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省农村中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第六和第七届南平市文明学校、南平市党政工共建先进教工之家,2002年又被中共福建省教育委员会、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会授予"先进教工之家"荣誉称号。 学校团委在2000--2004年连续五年被评为邵武市"五四红旗团委"。
清江中学创建于1992年,校址位于黄石镇清中村,地处黄石、莆田、涵江交界地带,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潜力巨大。 学校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人、中学一级教师25人。学校占地面积16755平方米,建筑面积7264平方米。拥有四层24间教室教学楼一座,新落成的面积2800平方米的综合楼一座,三层24间办公楼一座。两层16间学生宿舍楼一座及两层结构的学生食堂和会议室一座;拥有25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一座,标准水泥篮球场两个,小型足球场一个,体育设施完备。学校拥有配备50台电脑的电脑教室一间,理化生实验室各一间,多媒体教室一间,还有藏书15334册和收集238种的图书室一间,师生阅览室一间。近年来,学校在市区各级政府的关心和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校园环境不断优化。 自建校以来,我们本着“德育为首,素质为核,育人为本”的原则,倡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位教师都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情理相融,让师生都得到和谐发展”的管理理念和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靠科研上水平,靠管理出效益,向教学要质量”的治教理念,建立一个团结廉洁、勤政务实的领导班子和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重视德育工作,构建立体化自主发展的德育模式,以科研教改为龙头,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工作可持续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近五年来,中考成绩居全区乃全市前列,学科竞赛成绩斐然,这里还是孕育清华大学、南开大学骄子的摇篮。2001届学生林齐敏以高分考取清华大学;2002届毕业生许小乔考取南开大学。 学校分别于2001年评为黄石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3年9月评为“区级先进学校”;2003年12月被区委、区政府确定为首批“省级农村示范校”创办单位;2003年12月评为莆田市“安全百日会战”先进集体;2004年10月评为“区文明学校”;2004年11月评为“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 2005年3月评为“综合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6月评为“为实用型人才培养输送生源先进学校”;2005年12月荣获“莆田教育信息网校园网站建设评比二等奖”;2006年6月荣获“莆田市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优秀学校”;2007年4月被莆田市委、莆田市人民政府授予“莆田市文明学校”。
古田七中建立于1973年,黉舍坐落在县城东区,校园绿树环绕,翠竹成荫,校舍布局公道,风景恼人。黉舍在各级党委当局的大力搀扶和教诲部分的精确带领下,全部教工精诚连合,励精图治,颠末三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已建成一 所初具范围的具有必然特性 的独立初中。古田七中校园占空中积39亩(另有20亩当局安排预留地),修建面积953M² 。现有18个讲授班,近千论理门生。师资力量薄弱,教职工七十多人,此中中学特级西席1人,中初级西席25人。自建校以来,恪守“松散务虚,开辟朝长进步”的校训,全面贯彻教诲目标,办学富有特性,教诲讲授卓有成效,不论是中考成绩,还是各种比赛都有获得骄人的成绩。
建瓯市川石中学创办于1970年,是一所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农村普通中学。占地面积28216平方米,现有14个教学班,学生总数700多人,教职工56人。川石中学的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观摩、实践、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地发展,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上不仅学生解放了,教材开放了,而且教学过程也开放了,教学时空也开放了,学生在课堂上几近随心所欲。教室四面皆是黑板,可随时上前演示。学生分组而坐,或交流、或讨论、或争论,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6人方阵"的课桌摆放形式,每个方阵的"圆桌会议"形式,给两排相对而坐的学生互动的便利。自由、开放的空间和氛围,培养了他们的平等、自信的心理品质。教师简单的几句话引导更引来学生热烈的讨论,有时是小组内讨论,有时是全班人都参与;随便发言,不用举手,不用请示,站起来就说,有时呼啦站起来好几个,谁的嗓门大,谁就争到了发言权;老师在同学间走来走去,不时地提个问题,出个难题,引来的是又一轮的热烈讨论。进入个人练习环节,四周的黑板便派上了用场……课堂容量加大了,原来一节课完成三个问题,现在能完成十几个;原来一题只有几种解法的,现在多达几十种。 "先学后教,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是川石中学制胜之法宝。"先学"包括三种形式:一是引领式先学;二是互助式先学;三是自由式先学。"先学"做到放手不放任,自主不自流,互动不浮动。"后教"是在先学的基础上,师生就学生先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所进行的相互学习,相互实践,相互探究。"后教"应做到:不学不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合一。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基本特征有三,一是真实性;二是有序性;三是紧张度。 真实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开展的讨论,学习的结果都必须是真实客观的,不存在做秀等虚假行为。 有序是高效课堂的保证。有序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 紧张是有效课堂的关键。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全心全意是有效课堂的基本标志。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其实就是考试,学习就象考试那样紧张。
枫亭中学位于湄洲湾畔、莆仙惠三县交界处、莆田市南大门的枫亭镇。学校所在地为北宋名臣蔡襄故里——学士里。这里面海靠山,风光旖旎,历史文化悠久。 学校创建于一九二五年,前身是“私立枫江公学”、“私立枫江职业学校”、“私立枫江财经学校”、“枫江中学”、“仙游第六中学”,1969年正式定名为枫亭中学。 学校初建时,仅设两个初中班,二十多名学生,五名教职工。教学规模小,条件十分简陋。经过八十年的奋斗,学校规模不断壮大,至今已拥有四十二个教学班,二千六百名学生,一百八十名教职工;且占地面积一百一十亩,建筑面积六万平方米,成为省内外知名中学。 1985年,学校在教学改革中摸索总结出的“完中带附中”办学经验,受到省、市、县各级教育部门重视,被誉为“枫中模式”,在全省农村中学推广,《中国教育报》发表专文介绍这一做法和经验。 1998年,学校被省教委确认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三级达标学校”,取得全省重点中学地位。 从“私立”到“公立”,由“职业”变“完中”,再由“普通”升格为“重点”,这八十年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饱含着各界人士的多少关爱和历届校友情系母校的拳拳眷意;承载着枫亭人民重视文化教育和办学的无限热情;更凝聚着几代校长、六百多位教职员工为之付出的心血! 改革开放后,我校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以创新精神为主的 素质教育,致力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断创建新的办学特色。所以多年被市、县评为“教育先进单位”、“文明建设单位”、“培养尖子学校”。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单从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学校就向大专以上院校输送了近五千名合格学生;更有参与人造卫星等高尖端研究的科技英才,有对国家作出重大贡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精英,还有众多的教授、学者、企业家、政界名人和各条战线的英雄模范。 现在,学校环境优雅静谧,校园绿化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是莆田市“花园式学校”。教学设施规范化、现代化: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音响系统、电脑室、语音室一应俱全;2003年,千兆光纤接入我校,全县首家实现“校校通”;2004年,学校完成四百米标准操场征地、平整工作。良好的教学和音、体、美等设施为我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04年8月,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伊始就树立“清正廉洁、公正开明、求真务实、诚实守信、潜心事业”的形象,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原理为指导,提出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以学校持续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内求团结、外谋发展,内铸素质、外树形象”的办学原则,坚持走“科研兴校、特色立校、品牌树校”的发展路子,制定出以创一级达标学校为主的五年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 如今,学校全体行政领导团结一致,认真“管好一个部门、下好一个年段、蹲好一个教研组、教好一门课程”;全体教职员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掌握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品德修养,以主人翁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争创一流、齐树品牌的信心,为学校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