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七中始建于1987年,地处有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福宁大地,背靠风景秀丽的龙首山麓。学校占地60多亩,校园依山面海,风景秀丽,环境幽雅,是学习求知和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 现任校长 王旭波:中学高级。男,1959年7月10日出生。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专业,霞浦县政协委员,现任福建省霞浦县第七中学校长。 主要业绩:从事教育工作近30年,忠诚敬业,严谨治学,勇于创新,有独特的治校谋略和较高的领导才能。曾长期担任霞浦一中高三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并从事中学教学研究,均取得优异成绩。自2001年担任霞浦县第七中学校长以来,创出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坚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从严治校,重教。 以愉快教育整体改革实验、创建"文明学校"和"省示范小学"活动为主题歌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爱国主义系列化教育、"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的"双好"活动和"家校共学,军校共建,社区共育"活动为主旋律的德育工作;以足球和航模体育传统项目为协奏曲的活动构成学校鲜明而突出的三大办学特色。学校确定了"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宗旨,制定了"霞浦实小素质教育发展目标",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个性心理、劳动技能、体质体能、审美塑美、特殊才能七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发展目标。学校确定了科技、健康、体育、艺术四个校园传统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注意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创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热情帮助学生"树立爱学志向,培养乐学情趣,提高会学能力",激励引导学生学会"做学习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做集体的主人",激发学生满怀信心地进取,主动生动地发展,愉快健康地成长。学校坚持素质教育发展目标,把握特色,落实课改,不断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师生整体素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办学效益。
南平市第五中学前身为省立南平小学,创建于上世纪30年代,解放初改名文宣小学,1975年改为东风中学,1978年定为完全中学,并命名为南平市第五中学,1982年改为初级中学。 学校位于南平市中心的梅山岭,占地面积4559.25平方米,现有18个班级,学生八百余人,教职工66人,师资力量雄厚。其中高级教师14人,中级教师41人,初级教师11人,省级骨干教师培训2人,市级骨干教师培训7人,区级骨干教师8人。学校建有教学楼2座,7层综合楼1座。教学实施日趋完善。设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仪器室、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语音室、体育室、音乐室、教工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图书馆(现有藏书二万余册)。学校办学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社会需要育人。”建校70余年来,师生共同奋力拼搏,开拓,进取,曾荣获区、市级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普法先进单位、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综治创安先进单位、素质教育合格校,95年获省级文明学校殊荣。近年来,教师积极撰写课改、教改论文、参加教学比武、制作优秀课件、说课竞赛、师德演讲等,师生在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中获奖,如雨后春笋。教学中涌现出不少学科带头人。如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已阔步迈进市、区教育先进校行列,中考近几年都名列市区前茅,取得了可喜成绩。2001年吴凡同学摘取延平区状元桂冠,学校为社会各界培养输送了许多美术、体育、音乐方面的特长生,98年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吴建华同学获得举重项目冠军,并荣膺“宋庆龄教育奖励基金”。近年来,学校工作思路明确:“以法治校,以制治校,狠抓质量,促进发展”。学校办学有特色:内部管理规范,社区共建是亮点。南平五中在社会上的声誉与日俱增,并获得领导、社会各界、家长的好评。 今天,“励志、求实、创新、奋进”的校训凝集着全校师生的精神力量,激励着全校师生扬起奋进的风帆,为之努力,再创辉煌。
建瓯三中创办于一九七四年,九六年被确以为省三级达标黉舍。在下级党委、当局和教诲主管部分的带领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撑下,经师生近三十年的艰苦创业,黉舍生长敏捷,办学范围不竭扩展,黉舍现有38个讲授班,门生2100人,校园占地三十多亩,修建面积一万八千多平方米,理、化、生尝试室、语音室、美术室、音乐室、电脑课堂 、质料室、阅览室等讲授用房根基齐备,一九七五年斥地的校办农、林场,现有柑桔园、油奈园共25亩。投资近400万元兴建讲授楼的投入利用,极大地改良了黉舍的办学前提。 在三十年的过程中,建瓯三中逐步构成了本身的办学特性。建立”不求大家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办学指导思惟,重视以报酬本,着眼”统统为了门生,为了统统门生,为了门生统统”,使学子们在黉舍里如沐东风,能充分阐扬本身的本性,揭示本身的特长,成为”合格+特长”的有效之才。三十年来,共培养了初、高中毕业门生万余人,他们现在都是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此中另有很多已很有建立,成为享誉国表里的办理人才、专家、学者。 黉舍带领班子成员绝大多数是既精于讲授又长于办理的骨干西席,有激烈的奇迹心和任务感,是一个负重拼搏、廉洁营私、连合合作、勇于创新、主动朝长进步的带领个人。黉舍师资力量薄弱,现有教职工134人,兼任西席121人,初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77人。兼任西席中既有一批实际功底踏实,学术上有成就,很有盛名的西席,又有一批承前启后,精通停业的中青年骨干西席,另有一批充满活力,崭露锋芒的青年新秀。 比来几年来,西席中有二十多人次获省、地、市表扬,有20余人被确以为省、地、市学科带头人,有60多篇教诲讲授论文在国度、省、地、市刊物上颁发或交换。近三年来,高中会考合格率在98%以上,黉舍中考、高考成绩明显。2004年中考上一中耳目数比率居城区同类校第一,此中我校林娜同窗以687.5的高分勇摘市中考状元桂冠。2004年高考应届本科上耳目数初次冲破百人大关,达140人,增加率为160%,增加幅度居南平市达标校第一。比来几年来,黉舍获得了”南平市文明单位”、”福建省体育达标先进单位”、南平市、建瓯市”体贴下一代事情先进单位”等名誉,并被定为”建瓯市市直构造党建事情树模点”。 目前,建瓯三中正朝着一流师资、一流质量、一流设施的重点中学的目标迈进,“生命不息,妥协不止!”三中人如是说……
福建省福州则徐中学创办于1993年,原为市属公立初级中学,1993年中共福州市委、市政府以家乡伟人、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为学校命名,1999年省教委授予首家“福建省初中示范校”的称号,2003年国家禁毒委授予“禁毒教育示范校”的称号。2001年因全市中学布局调整,现隶属晋安区。福州则徐中学占地面积25亩。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学校大门口镌刻着郭化若将军题写的“福州则徐中学”六个大字,教学楼前小花园中央耸立着一尊半身林则徐塑像,基座上镌刻着前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同志题写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七个金字。花园左侧建立有“则徐精神代代传”的展览馆,馆名由福州市人大副主任、晋安区委书记陈吉题写,花园的假山前有一面黑色大理石碑石碑上镌刻着由林则徐后裔著名书法家沈觐寿题写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花园右侧画着题为“则徐精神,薪火相传”的壁画,校园内呈现出浓厚的传承则徐精神的文化气息。福州则徐中学内设施齐全,有塑胶跑道、室内体育馆、室内游泳池、电脑室、语音室、百兆光纤网络等,所有班级及理化实验室内均配备先进的多媒体设备。
厦门市槟榔中学坐落于厦门市槟榔西里,北接水波粼粼的筼筜湖,西临绿草茵茵的南湖公园。学校创办于1990年,是一所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起来的年轻学校。学校占地27.09亩,建筑面积15043m2,环境优美,布局精巧,走进大门,12棵假槟榔树、250m环行塑胶跑道和足球场赫然眼前;由教学楼、综合楼、办公楼组成的学校建筑成环行布局;教学设施完备:理、化、生实验室,电教室、多功能梯形教室、电脑室、音乐室、电子琴室、美术专用室、语音室、科技活动室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图书、阅览室报刊、藏书丰富;四机一幕进入教室,由计算机网络、音视频管理中心、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音像阅览室、资料室组成的校园网,构成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为现代化教学的开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35人,其中中、高级教师84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51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6人;先后有多名教师被确认为福建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市区学科带头人,市区拔尖人才;形成了以高级教师为主要骨干,中级教师为主要教学力量的师资队伍。目前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1773人。办学21年来,厦门市槟榔中学为高一级学校和社会各界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和建设人才。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以及全校师生的开拓进取、努力拼搏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96年至今,连续16年获得市、区"初中教学质量优秀奖";2004年开始,本着"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优质+特色"的办学目标,扎实开展科技教育,并形成了"科技教育"的办学特色,获评首批"福建省科技教育基地学校"、"厦门市科技教育基地校",荣获"福建省科技教育突出贡献奖"、"福建省卢嘉锡科技教育奖"等;此外,学校还先后被评为"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初中示范校"、"福建省素质教育先进校"、 "福建省教育系统先进教工之家"。近年来,厦门市槟榔中学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树立"以人为本,立德为先,全面发展,求实创新"的办学理念,秉承"立德树人"的校训,弘扬"勤勉、笃行、和谐、创新"的校风,坚持"以加强德育工作为首要任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营造既有全员、全方位管理,又能促进师生健康成长和崇高追求的精神家园"的办学指导思想,以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价值观构建学校现代管理模式,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在全体教职工身上得到充分体现,并不断发扬光大;学校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日益提高,学校以校风好、学风浓、质量高,倍受学生、家长的青睐,广受社会的好评,成为特区教育园地上一朵绚丽的奇葩!目前学校正继续朝着"优质+特色"的目标奋勇前进!
闽侯县第三中学,简称闽侯三中,坐落于锦江之滨316国道与京福高速公路南屿段东西侧,旗山南麓的南旗村太平山上。校园面积5.6万平方米。校内古木参天,花草娇艳,古木成荫,令人赞叹不已。2006年10月23日至24日,闽侯三中接受省二级达标学校评估专家组为期两天的评估验收,并以91分顺利通过验收。 其最早前身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全闽大学堂(堂址在今福州市鼓楼区三牧坊),后曾改名为福建高等学堂(1903年)、福建高等学校(1912年1月)、省立第一中学(1914年1月)、省立第一初级中学(1927年1月)、省立福州初级中学(1929年1月)、省立福州中学(1929年8月)。1938年因抗战,省立福州中学遂迁往沙县城关。 1939年其高中部留在城关,更名为福州高级中学,1946年迁回福州三牧坊,复名为省立福州中学,1952年定名为福州第一中学,而其初中部则迁址沙县洋溪,名为福州初级中学,并于1945年由沙县迁往闽清六都,7月更名为闽清中学。 1950年闽清中学迁来闽侯县南屿镇现校址,易名为福建省闽侯中学(简称闽中),成为闽侯专署领导下的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1954年其高中部迁往闽侯城门,更名为闽侯第一中学,留下的初中部则更名为闽侯第二初级中学(原洪塘的闽侯第二初级中学亦合并过来)。1956年增设高中部,改名为闽侯第三中学。1969年曾更名为闽侯南屿中学,1980年复名为闽侯第三中学至今。 早在50年代初期,除接纳本县生源外,还招收永泰、洪塘和建新等市郊学生,设有高考会场。当时闽侯三中就以师资力量雄厚、校风严谨、学风优良、艰苦奋斗的精神著称。
建宁职业中学(建宁第三中学)始创于1974年,前身为水南中学,1976年开办普高,1984年设职业高中班,逐步发展为一所集初中、普高、职高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校,是我县唯一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中等职业学校,也是我县唯一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学校曾获省绿化先进单位,省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省“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94年以来连续获得市、县文明学校,市养成教育特色学校,县社会综治安全先进单位、县教育局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荣誉。 学校位于城关水南街80号,校园绿草如茵,花木葱郁,环境优美,是一个风景怡人的学习场所。校园占地面积3363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9333平方米,绿化面积5186平方米、学生活动面积8786平方米。 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设施齐全,生活设施配套完善,有实验楼一幢,内设理、化、生各类实验室,实验设备达省颁标准;藏书2万余册;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建立了焊接室、电子电工电拖实验室、烹饪室、金工室等专业课实验室;建立闽江源服饰有限公司校外实训基地。有计算机房2间、多媒体教室2间;有语音室、钢琴室、美术室和排练厅等专业课教室,铜管乐队达省标Ⅱ类。2004年以来,新建了学生公寓、教学楼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可容纳千人食宿。 学校治学严谨,在职教工119人,专任教师108人,本科学历71人,中级职称44人,高级教师16人。在校学生达1400余人。 三十多年来,建宁职中秉承厚德载物的教育理念,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先的办学方针,把尊重人、理解人、服务人、发展人统一起来;坚持“服务社会,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把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学习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厚德善学、技精业专”的校训精神,激励着每一个职中人追求卓越,不断超越。 学校坚持“服务社会,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开拓创新地办好教育。坚持科学发展观抓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开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烹饪专业、服装制作与营销和综合课程班。整合教学资源,实行开放式办学,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办学模式。成人班有会计专业、农广校高效果树专业。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计算机模块培训和计算机等级培训考试,学校每年为社会各行业培训2000余人,实现职业教育的功能化和社会化。为了拓展办学空间,与沿海学校和企业进行联合办学,实行校企挂钩,订单培养,为毕业生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毕业生供不应求,100%就业于沿海一、二类企业。 此外,建宁职中(三中)是我县两所完中之一,初中和普高正乘改革东风,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1999年恢复普高办学以来,为福州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江西理工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漳州师院、三明学院等省内外大学院校输送了大批合格新生。2006年高考取得本科上线42人,专科上线率75%、高职单招上线100%的优异成绩。学校自创办以来先后为社会输送全日制毕业生近1万名。 学校领导班子立足现在,谋划未来,制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建立建宁职教中心,实现达标学校,预征土地50亩,校园建设全部翻新,一所富有时代特色的花园式学校正拔地而起。
连江二中创办于1956年9月,地处闽江口琯头镇蝙蝠山上,这里依山傍水、绿树成荫、层次分明,习习和风吹拂着校园,显得格外清新宁静。这里是学子文化的圣地、精神的家园、成材的摇篮;建校以来,“以天下为己任”的校训在七棵古榕树前熠熠生辉,在一代一代人中薪火相传。 50年多年的历程,如歌的岁月,我们学校已逐步走向成熟。学校目前是一所省级三级达标高级中学,现有18个普高、职高教学班,学生1000多人。学校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70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0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0名,中级教师53名,省市级骨干教师15人。师资力量雄厚。学校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制高点,以农村示范学校为标准,配备多媒体教室,多功能语音室、电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学生公寓和体操练功房等教学设施,图书近4万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 学校目前是一所省级三级达标高级中学,现有18个普高、职高教学班,学生1000多人。学校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70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0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0名,中级教师53名,省市级骨干教师15人。师资力量雄厚。学校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制高点,以农村示范学校为标准,配备多媒体教室,多功能语音室、电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学生公寓和体操练功房等教学设施,图书近4万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 现已建成塑胶跑道,带有正规足球场。
平和县育才中学创办于1996年,校址在县城小溪镇西环路。 1995年1月,学校开始筹建,校园面积29.95亩。1996年9月首届初一年招生179人,4个教学班,教师22人,教室设在教学楼一楼。在教学楼尚未竣工的情况下,边施工边上课。教学楼于1997年6月完工,教室20间。 1997年12月,香港维德集团庄启程先生捐资50万港元,资助学校综合楼--启程楼建设,共15间,集办公、实验、电教等为一体,改善了办学条件。 2001年10月,学校建教师宿舍楼16间,以及食堂、小卖部等,学校初具规模。 2002年5月,学校增设高中部,同年9月招生158人,4个班。2003年招生241人,2004年招生333人,高中部学生数量逐年快速增长。学校2003年开始作为全国普通高考平和县考点。 2004年2月,学校被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完全中学,并进行完中校筹建,目前学校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学生数1600人,27个班级,教师102人。新增校园面积72.06亩,新的高中部教学楼(19间教室、2间办公室)和梯形教室(六角楼)已建成投入使用。 十年的发展,十年的跨越,育才中学从初中校发展为县城新完中,发展前景广阔。育才拥有雄厚精干的师资力量,务实求真的办学特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几年来,学校被评为漳州市"校园建设与管理先进校",漳州市"初中教育教学管理达标校",县"文明学校"。学校的办学特色--高考艺术类学生已成规模,逐渐显示出优势。学校一如既往坚持"靠质量求生存,凭特色谋发展"的兴校之本,为学生提供"让您满意,助你成功"的满意教育,成为县城的一所新兴的完中校。 2008年育才中学并入平和第一中学,成为平和第一中学的分校。 学校历任校长 任职时间 学校名称 职 务 姓名 1996.8-2001.8 平和县育才中学 书记.校长 林冠宏 2001.9-2005.1 平和县育才中学 书记.校长 赖建三 2005.2-至今 平和县育才中学 书记.校长 黄伯亮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