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西峰小学坐落于美丽的西子湖畔,始建于1902年,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不少名人如练知轩、马长冰等领导都曾在这里放飞他们童年的梦想。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1180人,在职教师50人,教师大专、本科学历达98%。作为一所鼓楼区"篮球、腰鼓特色校",曾多次荣获市、区文明学校,省一级鼓乐团等殊荣。学校遵循"依法治校、以人为本、科研兴校、民主合作"为办学理念;以"贯彻方针、推进素质、培养习惯、争创特色"为办学目标;以"注重基础、培养能力、学有所长、全面发展"为办学宗旨,以"人人会打腰鼓 人人会打篮球 ,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为办学口号;以"热心教育、精心育人、开拓进取、敢于争先"为工作精神;以"文明、团结、勤学、守纪"为校风;以"关爱、博学、严谨、开拓"为教风;以"尊师、乐学、慎思、创新"为学风。与时俱进求突破,深入细致抓落实,使这所百年老校显得更加朝气蓬勃,生机无限,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福州市钱塘小学位于秀丽的屏山山麓、西湖湖畔,创建于1962年(前身是一所私立第一高等女学校,也叫勤业学堂),现有教学班68个,学生3650名,教师158人,其中本科学历占70%,特级教师1人、小中高2人,小高职称52人,占32.9%。省、市、区骨干教师76人,占全校教师的48.1%。校园占地面积16.7亩(11138.9平方米),建筑面积22176平方米,生均6.1平方米。教育教学设施完善,拥有多功能厅、学术报告厅、自动录播厅、电脑教室、心理咨询室、音乐室、舞蹈房、美术室、自然实验室、自然仪器室等专用教室,所有教室通电视、通广播,通宽带网络,满足课堂教学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要求。总校拥有南北两个教学区,一座跨街天桥横跨南北,除学校本部外,还辖有屏北、文博两所分校。近年来,先后被认定为省首批重点小学,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校,省教育教学窗口示范学校,省小公民道德教育先进校,省绿色环保学校,省诚信教育进校园示范基地校,已经连续九届被评为省文明学校等称号。 学校以“管理一流、设施一流、师资一流、质量一流”为发展目标,以“对学生发展负责,为学生成材奠基”为办学宗旨,以“负责、超越、个性”为校训,努力打造五大校园,即:文明校园、书香校园、科研校园、数字校园、个性校园。对学生的发展,我们提出了“一个中心”(打好小学生做人和终身学习的基础);“两个基本点”(夯实最重要的学习基本功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五个一”(一手好字、一笔好文章、一口标准普通话、一项特长、一个健壮体魄)的具体目标。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我们不断追求高水平、高质量、高品味的教育,形成了“守法、勤奋、开拓、进取”的领导作风,“爱生、敬业、博学、创新”的教风,“尊师、励志、乐学、创造”的学风。学校积极探索并构建了“合格+特长”的育人新模式,在全力推进课改的同时,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创出富有鲜明个性的钱塘特色——书法,育人性格;铜管乐,添增素养;思维训练,多元开发;“三棋”训练,提高品质;武术,健体强身,由此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 近三年来,学校获国际、国家和省、市、区奖共有347项,教师个人获得全国奖132人次,省级奖173人次,市级奖126人次。其中,教师公开教学获国家级奖36节,省级奖40节,市级奖63节;学生一万多人次在国际、国家、省、市、区各类竞赛中获奖,部分学生还代表福建省、福州市走出国门,在菲律宾、日本及香港地区等国际比赛上获得了金、银奖。 我们坚信,钱塘的未来将更远大,钱塘明天将更美好。
学校地处元帅路39号。学校有教职工33人,学历全部达标。95﹪具有大专专科学历,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5人,初级教师18人。2007年9月根据福州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并经区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福州市则徐小学更名为福州市达明小学。省长黄小晶同志为此还专门发来了贺信。省长校友关于“以学校更名为新起点,发扬优良校风,争取更大成绩”的谆谆教诲激励全校师生以更高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投入学习和工作中。 学校传承则徐精神,开创达明新篇章。把“以德治校、以质强校、以特兴校”为办学思想,抓重点,促焦点,显特色,立足实际,面向社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和素质教育的办学方向,学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06年3月获市第十一届文明学校。2006年3月获福州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获鼓楼区首届篮球锦标赛暨人才选拔赛第五名。2006年获鼓楼区首届篮球锦标赛暨人才选拔赛男子三人组第四名。2006年7月鼓楼区暑期青少年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获全国教师三笔字书法比赛组织奖。2007年6月获福州市少先队红旗大队。2007年获鼓楼区第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形式多样奖。2008年3月获得福州市巾帼文明岗2008年6月荣获第二十一届《双龙杯》全国少儿书画大赛三等集体奖。2008年6月荣获鼓楼区“激情迎奥运、欢歌颂祖国”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二等奖。2008年8月荣获“第五届新世纪全国教师三笔字书法作品大赛”教师参赛组织奖。2008年10月荣获鼓楼区少先队礼仪规范大赛优秀奖。 达明小学始终坚持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开发以则徐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校本课程基础上,继续丰富、完善教材内容。创造了“铸则徐魂,立报国志”的系列德育工作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品牌。学校认真实施素质教育,体、艺活动蓬勃开展。学校长期坚持以古筝演奏为主要代表的艺术教育,很好地传承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定期组织各项比赛和活动展示,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古筝班队员用自己精湛的演艺技巧多次参加了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任务,2008年3月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特约理事、国家一级指挥卞祖善教授来我校为古筝班同学讲学指导,并观看了我校的古筝班的同学演奏,给予高度的评价。古筝教学成为学校德育活动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立足于本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对不同层次的教师确定不同的培训要求:新教师重于“入格”培养;青年教师重于“升格”培养;骨干教师重于“风格”培养。其目标是建立起一支“师德过硬,专业优良,教学个性突出,有研究潜质”的教师队伍,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聘请专家,组织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引领教师开展对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讨论,努力探索教学实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探索活动课教学的原则和评价体系的建立。数学教研组2006年12月申报课题《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与学研究》被福州市教育学院立项。近两年来,我们获得一定的成果:吴琳炜老师的《可能性》获得市级课题研究公开课评比三等奖。刘雪琳等5位教师的论文分别获得市级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2008年8月经福建省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会组织专家论证。我校申报“数学学科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课题已被列入学会“深化发展性教学研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实验课题的子课题。同时学会批准我校为课题实验基地校。此后,学校根据学会课题管理的有关规定实施已确定好的实验方案,积极落实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2008年11月21日,福建省课题基地校首届现场会在福州市钱塘小学召开。我校教师林晓榕在鼓楼区进修校林瑜老师与我校校长高晓丽的指导下执教了一节展示课——《利率》。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语文教研组承担《有效利用课内语文学习资源》省级研究课题。综合学科承担《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小学综合素质发展》市级研究课题。为确保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制定了教师发展性评价手册―-―《阳光旅途》。学校将其作为的课改特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以此为载体,充分挖掘和发挥教师的潜能,为每一个教师个性的健康发展构建了可操作性、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师们的执着追求迎来学校教育又一个丰收年。
福州市马尾实验小学创办于1928年。悠久的办学底蕴,上级领导的关怀扶持,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与学风。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取得可喜成效。连续获省、市文明学校,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班子群体素质优良,多年来,坚持把握“三个面向”的办学方向,以“以人为本、以德育人、依法治校”的原则,实行科学、规范、民主的管理,营造和谐、优化的育人环境。教师队伍年轻化、素质高,大专以上学历占教师人数90%,省、市骨干教师16人,教育、教学论文30多篇在CN刊物发表。学校以“勤奋、友爱、创新”为校训,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近两年,先后有两百多位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类竞赛中获奖,输送的毕业生质量得到中学领导、老师的充分肯定。 学校设施较为完善,建有省级示范图书馆、计算机室、游泳馆、专用音乐、美术室、多媒体教室等,所有教室均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及广播系统。此外还设有150米塑胶跑道,标准篮球场、排球场、儿童娱乐场等。 学校的办学质量得到了上级领导和马尾各界人士的普遍赞誉。1999年学校评为“福建省示范小学”,跻身于省市办学先进学校的行列。如今,我们与时俱进,努力朝着建设“阳光实小、科技实小、魅力实小、现代实小”的目标阔步前行。
福州市台江第五中心小学是省示范小学。学校坚持“全面发展打基础,发挥优势办特色,因材施教育特长”的办学思想,曾获得“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世界冠军的摇篮”、省“道德教育先进试点校”的称号,两次被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文明学校”。 学校从1965年起开展羽毛球训练,三十多年来先后为国家队、高校体院输送了近300名学员,有5名校友获得世界冠军。在素质教育中,该校进一步发展这一办学特色,让每位学生入学后都能得到羽毛球运动普及训练。在普及的基础上,发现苗子,重点培养。1998年11月,国家教育部总督学柳斌莅临学校视察,并欣然题词——“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育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学校鼓励教师承担教改试验任务,引进国家级、省级、市级共8个教改试验课题,并取得突出的成果。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曾多次报道。
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创办于1941年,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1852人,教师70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24人,具有本科学历的3人,大专学历的36人,学校教学仪器和图书配备均达国家1类标准。学校除了有标准化的教室外,还设有电脑室、多媒体教室、音乐室、美术室、自然实验室、多功能厅和现代化图书及音像图书馆,闭路电视系统和有线广播系统。 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实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实施科学的目标管理,以教科研促教学,造就了一大批省、市级名师,造就了一大批探究型的教师,促进师资队伍的全面优化,实现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85年以来,学校参加国家级《现代小学数学》教学实验,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现代小学数学》实验课题全国先进单位。90年以来,学校参加国家级《汉语拼音直读法》教学实验,两次被评为中央教科所重点实验课题全国先进单位。2001年9月,我校将在一年级开展国家级《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实验。该项课题由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主持,《现代小学语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和促进的研究”课题组编写。它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语文教学改革。2001年5月“心手相牵”国际项目启动,我校成为“福建实验学校”十二所中小学之一。 教科研实验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精于教学的探究型的管理者。校长陈茂和在数学教学、艺术教育上都有很深的造诣,兼区骨干教师的导师。书记兼副校长方忍在语文教学上享有盛名,指导的青年教师个个出类拔萃,现为市骨干教师的导师。副校长刘一旗以及领导班子其它成员全是来自教学第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原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 教科研实验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象陈朝蔚、黄清萍、陈雪玲、陈秀岚、刘洁、郑林、陈少丹、王咏、邱岳、陈凝等省、市级特色教师,探究型的教师。教科研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多年来,鼓二小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大量优秀加特长的学生。无论是福州一中、还是福州五中、福州延安中学对鼓二小的生源质量无不赞赏有加,无论是上级主管部门还是社会舆论、学生家长对鼓二小的生员素质,无不称颂赞誉。鼓二小办学的质量已经进入市、区一流的行列。 艺术教育在鼓二小的全面展开,形成学校办学的又一特色。我校组建全区第一流的学校军乐团、民乐团、交响乐团。在全省首次举办了校园艺术节,首次举办了校园音乐舞蹈节,艺术教育之花在校园盛开。 近五年,学校共获国家级荣誉称号11项,被评为省、市、区精神文明学校,省级“五有五无”学校。
学校布局合理,美观的两座教学大楼内设有37个教学班,共有学生2089人,学校建有电脑室、多媒体室、电子备课室、市级达标图书馆等,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每间教室,为学校争创一流学校提供了良好条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自身素质、文化氛围、教学质量、管理模式使我校受到上级关注、家长好评、社会荣誉。学校以“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创新人才”为办学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以德树人,依法治校,以科研为先得,积极参与市级、省级、国家级课题研究,被授予市级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试验校,国家十五规划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地方)资源开发及师资建设”课题研究实验校。 学校重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全校各科教师以全新的教育观念,既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求知识,又教育学生认认真真地做人,还培养学生琴、棋、书、画等乐趣,一届一届学生在湖滨小学这沃土上茁壮成长起来
学校在福州的于山北麓,五一路东,座落着一所百年老校。它就是当今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省级示范学校------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它建校于1870年,现校园占地9066平方米,建筑面积9420平方米,可容纳36个教学班。现有学生1883名,教师100名。在一百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站在福州市基础教育的前列。学校坚持探索“德育首位的特色优势、科研兴校的质量意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这一办学思路,在内涵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向管理上要效益,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争创省会一流教育。几年来,学校教育硕果累累。二000年评为“省示范小学”之后,二00二年又顺利通过“福建省文明学校”验收。学校还先后荣获“福州市文明单位”、第一届省“绿色学校” 、通过了“福建省素质教育督导评估”、通过了“福建省课改评估”。“中国who合作项目健康促进学校(金奖)”、“福建省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等荣誉称号。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我校发挥全体教师整体素质高的优势,逐步形成英语、体操两大特色。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学校教育还有许多新的课题等待我们去探究,我们将继续探索“德育首位的特色优势、科研兴校的质量意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这一办学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锐意创新;突破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校园、一流的设备、一流的质量而不懈努力!
福州市仓山小学创办于1952年3月,原名福建军区干部子弟学校,后更名为福州军区干部子弟学校,隶属福州军区干部部管理。校址:南台岛仓山区立新路25号。建国以前,这里曾办过日本儿童小学和福建省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建校初期,学校按部队团级编制。校部设教导处、总务处,教职工40余人,学校教育经费由军区干部福利费项目开支,教工享受供给制待遇。生源主要为军队团级以上干部子女。 1965年学校移交地方管理,校名改为福州市仓山小学。文革期间曾名红卫兵小学,1979年恢复为仓山小学。并经省教育厅审定为首批办好的省重点小学之一。1994年定为福建省小学名校。2003年以高分通过福建省示范小学评估。2006年又以高分通过福建省示范小学复评。校部设教导处、总务处,教职工40余人,学校教育经费由军区干部福利费项目开支,教工享受供给制待遇。生源主要为军队团级以上干部子女。
福州金山小学以“办一流教育,创一流名校”为办学指导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会电脑、懂外语、能审美、炼体魄”,这具体明白的校训;“以科技、外语、审美为龙头,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先导,打好基础、培养特长、全面发展、争创一流”, 这清晰的办学指导思想,融入先进的办学理念,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全校教职员工在“建构和谐校园环境,营造浓厚校园文化”的工程中谱写着崭新的篇章。 一、 优美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文化气息 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草掩映、盎然生色,而这一副副美景又与一个个充满温情的风景标示牌、警示牌相映成辉,营造和谐完美的育人氛围。 校园里的走廊、围墙、阶梯,都成了渗透校园文化的重要场所。丰富多彩的德育墙,优雅的文化长廊,每个画面都在诉说一个动人的故事,津点一个哲理;楼梯英语,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学习外语的乐趣。 “两园一馆”带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去探索科学的奥秘。生物园里,学生感受着种植的快乐;地理园中,孩子们在领略世界各国奇特地貌;模拟生态馆,孩子们经历生态道德的启蒙,正与大自然的冰川、河流、植物、动物们进行亲密的交流。静谧的图书馆,为学生汲取知识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人文管理谱和谐,教书育人展风采 学校淡化管理者的角色和地位,服务育人为先,把师生真正地当成服务的对象,营造了具有亲和力的人文管理氛围。110多位教师,朝气蓬勃,团结奋进。他们学历高,年轻有为,国家级骨干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市名学科带头人,十佳教师,省优教师等等头衔和称号,在向人们昭示金山小学教师的风采。 三、多元发展显特色,构建文化添内涵 学校为使学生多元发展,开展了“班班树品牌、班班有特色” 活动,以“班班有歌声”“班班有美展” “班班有小制作”“班班有健将”等为载体,提升班级个性形象,积极蕴育班级文化因素。把审美与健体融为一体,坚持让每位学生每周一次学跳健美操,并至少能掌握一套集体舞动作。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师生同乐,载歌载舞,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坚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是学校的一大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不断提高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各种社会意识。在实践活动基地,孩子们积累了生活经验,增长了见识。 此外,学校与日本那霸市、澳大利亚部分学校建立姊妹校关系,相互之间,往来沟通,增进友谊,增强了学生国际理解意识。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