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新店中学,地处风景迷人的海湾型城市厦门的东部区--翔安新区的中南部,北依香山,南濒九溪,依山傍水,环境宜人。她-- 浸透了四十四个春秋的风风雨雨。1959年9月创办于同安县洪厝村,次年3月迁至同安县新店村,冠名"同安第五中学","租借的民用平房1座,教职工3名"是学校当时的全部"家底"。1970年8月增设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2002年12月,经厦门市政府批准,更名为厦门市新店中学。 创校至今,已培养出来的17000余名初、高中毕业生遍布祖国和海外各地,他们中有硕士、博士、博士后(如洪宗烈博士、李清彪博士、洪天真博士、郭春席博士、郭劳动博士等),也有省、市、区社会各阶层的领导干部。历届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养师德、铸师魂、炼师能",加强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取得可喜成绩。1986年高考,洪天真同学(现为博士后)以居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获得了县"柯朝阳奖学金",这是新店中学第一次获此殊荣;1999年高考,张辉极同学又以居全区第四名的高分荣获了区"柯朝阳奖学金";98年中考,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管理目标综合率达15个百分点,高考的管理目标完成率达286%;99年高考的管理目标完成率达267%,实现"双超"。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在现任校长蔡丰收的领导下,本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更多合格加特长人才"的办学宗旨,以"诚信、协作、勤奋、创新"为校训,确立了"立足社区校情,强化依法治校,坚持质量第一,树立名师品牌,依托教师特长,逐步形成特色,创设人文校园,打造学校精品。"的办学理念,发扬"团结、务实、廉明、高效"的领导作风,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品位工作,优化内部管理,有力促进了"文明、守纪、勤奋、进取"的校风和"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的快速形成和稳定发展,并以创建为契机,以创建为动力,不断增强全校师生积极创建文明学校意识,掀起"从我做起,人人动手创文明"的创优质、创文明活动,学校德育形成特色,推动学校取得了近几年来高考、会考的优异成绩--(1)高考:2001年超额完成重点本科管理目标,专科目标完成率达125.97%;2002年专科以上录取人数达325人,居全区第三名,取得我校近年来高考的重大突破;2003年又一次取得丰硕成果,本科一批录取人数达15人,本科二批录取人数达129人,专科上线人数达313人,居全区第三名。(2)会考:2002届,平均及格率为99.49%,优良率为85.56%。其中高一年历史学科均值居全区第二名,计算机学科合格率达100%,高二年生物、政治学科优秀率居全区第一名,生物学科合格率达100%,物理学科均值居全区第二名,合格率达100%;2003届,平均及格率为99.74%,优良率为88.39%,比前一届又有所提升。两年会考平均及格率为99.62%,平均优良率为86.95%,达到省级达标校的标准。 "小荷才露尖尖角",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学校进一步拓展自身的教育特色项目--体育教育,取得突出成果:在市中学生运动会上,96年学校首次组队参加并获得团体总分第五名的优秀成绩,97、98、99年均夺得团体总分第三名,2001年夺得团体总分第五名;区中学生运动会上,97、99年两次摘取团体冠军,2001年获得第二名。99年高考,24名体育考生中,有21名分别考取了华东交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体育学院等高校体育专业;2003年高考,又有12名体育考生考取了上海体院、北京体院等著名体育高校。 学校一贯重视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并举,以人为本,首开"十佳中学生"评选活动先河,创办了高中生党校,成立爱心社,创办校刊《智慧之光》,深入挖掘校本教材《写字》、《国防教育》等,组建了体育、美术、音乐、航模、摄影、集邮、书法等兴趣小组,取得良好成绩:近三年来,获得全国各类学科知识、艺术、书法竞赛、联赛奖项的有9人;获得省级奖项的有13人,市级的有55人次。 为此,学校被上级誉为"山沟沟飞出的金凤凰"。 学校现为全区办学规模较大的完全中学,现有教学班48个,在校生总数2613人。教职员工171名,专任教师157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4名,中级职称54名;具有研究生教育学历的1名,本科97名,专科58名;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12人;校园占地面积100余亩,教学楼、教师宿舍楼各两座,实验综合楼、办公综合楼、学生宿舍楼、食堂宿舍综合楼各一栋,总建筑面积18525多㎡。几年来新建了综合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布设了校园广播网、局域网、程控电话等设施,学校各处室、年段均配齐了电脑、打印机,基本实现了电脑化管理。2003年兴建了300M标准运动场和70M雨盖跑道,改造了校门和校园主干道,绿树、花坛、草地、雕塑点缀其中,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学校近几年来先后获得区级"文明学校"、"厦门市全民健身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行办法》先进集体"、"省一级档案管理单位"等称号,中学生团校获得省级"先进团校"称号;2001年团委会被评为市级"五·四红旗团委";2002年"离退休教工之家"被授予区级"合格离退休教工之家",实验室通过省级验收获得"优秀"等级,学校通过了市级文明校验收评估;2003年党支部获得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我们坚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厦门市新店中学必将迅速成长为屹立在厦门东城区--翔安新区的一株光彩夺目的教育奇葩。 55人次。
同安一中创办于民国13年9月,原为同安初级中学。 民国20年改名为县立初级中学,民国25年因经费困难而停办(其间曾改办简师和商业职业学校,各培训学员一期)。民国29年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时曾亲临同安视察,应同安县父老的要求,在原县立初级中学的基础上创办集美中学分校,次年改名为同安初级中学。1952年改为同安第一中学。1953年与同安第二中学(高中部)合办为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1959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中学,1979年重新确定为福建省第二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前身是1924年9月创办的同安公立初级中学。1952年增设高中部。1958年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99年12月被确认为省一级达标中学,现为厦门市教育局直属学校。 学校坐落同安北郊,福厦公路从校门前经过,距离厦门本岛大约40几分钟车程。依山傍水,环境清幽。197 0年学校迁入现址,系厦门师范学校原址,地处同安区文化旅游带,毗邻千年古刹梵天寺,背倚轮山,远眺双溪入海,校园错落有致,风景秀丽。
厦门市槟榔中学坐落于厦门市槟榔西里,北接水波粼粼的筼筜湖 ,西临绿草茵茵的南湖公园,南与厦门教育学院为邻。学校创办于1990年,是一所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起来的年轻学校。学校占地23亩,建筑面积8500m2,环境优美,布局精巧,走进大门,12棵假槟榔树、250m环行塑胶跑道和足球场赫然眼前;由教学楼、实验楼、教学辅助楼和行政办公楼组成的学校建筑成环行布局;教学设施完备:理、化、生实验室,电教室、多功能梯形教室、电脑室、音乐室、电子琴室、美术专用室、语音室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图书、阅览室报刊、藏书丰富;四机一幕进入教室,由计算机网络、音视频管理中心、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音像阅览室、资料室组成的校园网,构成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为现代化教学的开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12人,其中中、高级教师67人,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骨干教师13人;先后有多名教师被确认为福建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市区学科带头人,市区拔尖人才;形成了以高级教师为主要骨干,中级教师为主要教学力量的师资队伍。目前有2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1500多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