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是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南海市现代教育技术窗口学校。她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诞生于1986年,学校坚持“以德育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的办学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四有”新人。特别是近三年多来,在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扶持下,校园环境和各种教学设施大大改善。如今,我校无论是硬件建设方面,还是软件建设方面都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平,尤其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已走在了全国前列,2001年我校被教育部确认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2年3月12日“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进网络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在听取了我校经验介绍后说:“桂城中学办学时间不长,取得的成绩不小!” 办学条件一流 随着社会的进步,桂城中学原有的办学条件已越来越不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成为影响学习发展的一大障碍。自1998年以来,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从五个方面对学校办学条件进行了改善。一方面根据扩大招生的需要,我们投入五百万元建起了新教学楼、新学生宿舍,扩大了学生饭堂;另一方面投入一百二十万元对旧教学楼进行了改造;第三方面根据学校地少人多的特点,投入八百万元铺设了塑胶田径、足球、篮球运动场地,建成室内体育馆;第四方面投入五百五十万元建成了高档次的学校“三网一终端”,即计算机网络系统、校园电视网络系统、校园广播网和课室终端液晶投影设备;第五方面,根据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我们投入一百六十万元,给教师配备了家用台式电脑、手提电脑。上述五项投入共计2130万元。另外,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大幅度增加,理、化、生实验室改造工程也顺利完成。2001年暑假,学校还投入大约三百多万元改造了校道,装修了学生宿舍,所有的学生宿舍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解决了学生用热水难的问题。大量资金的投入,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现有教职工133人,其中中高级教师82人,拥有南海市学科带头人4人,学科骨干教师1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这是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结构合理、乐于奉献、勇于开拓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领头雁??学校校长毛雨初,1999年被评为南粤优秀校长。 德育特色鲜明 始终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德育工作原则,探索出一条“德育内容序列华、德育手段现代化、德育管理制度化、德育工作基地化、德育评价科学化”的德育工作新路子。在桂城中学的省立项课题《运用电教媒体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成果鉴定书中,专家们指出:“‘桂中德育模式’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2002年3月12日“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进网络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取得圆满成功。 教研成果突出 学校的教研工作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改方针,已成为全体师生的教改知道思想,并已日益深入地落实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学校许多教改课题的研究,不仅已经走在南海市的前列,甚至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比如 “语文网上阅读与写作”课题研究获全国优秀奖,被誉为全国首创,在课题成果鉴定书中,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校试验研究成果显著,在广东地区和全国范围内以及港澳地区都起到重要的辐射作用……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校试验研究工作及其成果达到国内优秀水平。” 课外活动丰富 为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学校扬其所长,因材施教。学校共有20多个第二课堂活动小组,各种比赛、竞赛活动交相辉映,整个桂城中学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2000年学校又兴建了11000平方米的塑胶运动场,大大促进了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当年又新开设了“男拳女剑”体育活动项目,每天下午第九节课,运动场处处可见长拳雄姿,花剑娇影。2000年学校男子篮球队勇夺南海市高中篮球赛冠军,2001年田径代表队又夺得南海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组第一名,队员们在赛场上展现出的“桂中人”精神风貌,受到各级领导高度赞扬。 高考成绩骄人 随着学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学生素质全面提高,高考成绩连年大幅度提高。近几年来,桂城中学先后有2人次夺得佛山市高考理工类状元,有 1人次夺得全省高考数学单科状元,有1人次荣获全省高考化学单科第二名。1999年、2000年、2001年高考我校上省大专线以上的人数连续三年夺得佛山大市第二名。 在十六年的办学历程中,桂城中学形成了“勤奋、朴实、团结、进取”的优良校风,莘莘学子,桃李芬芳,一批批合格的“桂中人”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跨入新世纪,学校正以百倍努力,朝着“把桂城中学办成一流教风、一流学风、一流设备、一流质量的现代化的有特色的新型学校”的目标迈进!
一、 学校沿革 南海中学创办于清光绪33年(1907年),以西湖书院(现广州西湖路360号)为馆舍,名为“南海中学堂”,首任校长为朱世畴先生。1910年,迁往芦荻巷报资寺旧址(现广州西华路460号广州十一中校址)。1912年正式改名为南海中学校。 1922年,南海县当局拟停办南海中学而改办师范。经过多方争持后,南海县确定保留南海中学,师范改建在佛山,但官方每年不再为南海中学拨款。以旅港南海商会首脑李右泉、冯香泉为首的南海殷商,成立南海中学校董会,在其后的三十余年中,负责筹集全部办学经费。 30年代,学校屡获省教育厅嘉奖, 1937年,南海中学成为全国九所最优中学之一。(河北省3所,江苏省4所,湖南省1所,广东省1所)。 抗日战争开始后,南海中学先后迁避于南海泌冲、麻奢、北村、中山前山、澳门等地。 1953年,因南海中学校址在广州市,几经变迁,已属广州市管辖,与广州万善中学合并,易名为广州市第十一中学。 1962年,在旅海外侨胞和港澳贤达的大力支持和襄助下,作为南海中学的延续——南海华侨中学在西樵山凤地落成,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关系而易名为南海红卫中学,1974年又易名为南海西樵中学。 虽然当时办学条件非常简陋,但全体师生精诚团结,努力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83年,实现了“赶超重点中学”的目标,1984年,获得了南海县政府的特别嘉奖。 1983年,在旅港澳乡亲冯景禧、何贤、马万祺、石景宜先生及旅港南海商会领袖同仁的慷慨资助下,南海中学得以复名并于85年落成于西樵山东麓黄旗峰下。复名后的第一、二届学生及教师从西樵中学高中部迁到南海中学现址。 1988年,我校升格为县级重点中学。 1989年,我校老校友、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先生任名誉校长。 2001年,学校在沙头城区创办了南海中学分校。 二、学校概况 复名重建以来,学校在政府、港澳同胞及社会各届的关怀和支持下,不断加大投入,扩建校园,完善设备。现在学校占地333亩,有高中教学班57个,学生3000多人。教学设备设施按国家级示范高中标准配齐。校园环境优雅,生活设施完善。 南海中学自复名重建以来,我校以“任重致远”为校训,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优质教育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制度规范和情感感染相结合的治校方略,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教师留恋,同行称道,领导放心”的和谐校园。努力培养德智双全、文理兼通、学创俱能、身心两健、适应时代生活的高素质的高中生。教师队伍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团结奋发;学生朴实守纪,勤研善纳,治学严谨。现有编制教职工278人,其中教师267人(本部186名,分校81名),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59人,硕士研究生28人;国家级、省级名师培养对象9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市、区学科骨干19人。 现在,南海中学是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一级学校,国家级绿色学校,广东省心理教育示范学校。近年来,我校还还获得了下列荣誉称号:2004年佛山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中小学继续教育先进单位”;2005年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佛山市“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连续8年“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南海区“环境教育先进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2006年南海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优质课堂教学》结题特等奖;2007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佛山市“先进单位”。 近三年,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论文达127篇,学生在参加各学科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22人次,二等72人次,三等奖33人次。 南海中学的高考成绩一直居佛山大市前列。2010年是广东省实行高考新方案的第一年,2010届也是我校近几年来生源起点比较低的一届。尽管有这些不利的因素,在高三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10届考出了骄人的成绩,续写了南海中学的辉煌。 一、各批次上线人数继续处于高位。在今年文科重点分数线比去年高10分,理科高34分的形势下,我校上重点、本科人数仍稳居佛山市前茅。 1、 重点线以上377人,重点率34.43%。 2、 本科线以上989人,本科率90.32%。 3、 总上线人数1091人,上线率99.63%。 4、 本科上线率比09届提高2.49%,总上线率位居南海区第一。 二、总分尖子量多质优。 1、文科最高分张彦656分,居南海区第二,广东省前100名;谭佩珊同学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学生获20分政策性加分,总分652分; 2、理科最高分卢伟俊684分,居南海区前列。 3、文科630分以上11人,600分以上106人。 4、理科650分以上54人,630分以上181人。 5、文理总分630分以上192人。 三、各个单科高手如云。 1、语文朱亮全同学134分(佛山大市第二),崔嘉祺、杨芸芸、叶灿坤126分。 2、文科数学黄锐能同学137分,张彦、崔静仪135分。 3、理科数学吕家亮、高桂铨同学138分,卢伟俊、彭杰彬、李怡坚137分。 4、英语杨梓同学144分,潘汉涛、周洁明、梅鸿辉143分。 5、文科综合李颖茵同学264分,苏锦燕261分,黄梓彬260分。 6、理科综合卢伟俊、何俊明同学293分,潘汉涛、邓尚鹏、李怡坚、陈炯润、梁泳玲、陈椅行、梁光炜291分。 南海中学分校又传捷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师生齐心协力,奋力拼搏,今年高考又取得了优异成绩,再创历史新高! 472名普高考生,上重点线以上人数16人,比去年增加3人;205人上大学本科线,比去年增加8人,占考生总数的43.43%(全省约30.1%),上本科率比去年增加近5个百分点,为历史第二;449人上大学以上录取线,占考生总数的95.13%,比去年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再创南海中学分校历史新高(全省70%)!总分600分以上 18人,最高分646分,居区前列。 84名复读生,63人上本科线,占复读生总数的75%,上本科率创历史新高,复读生总平均分比去年提高82分,其中增加100分以上的同学26人,最多增150分。 在全省各批次最低控制录取线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尽管本届学生起点偏低,仍能取得以上的辉煌成绩,这是上级部门正确领导、全体师生努力拼搏的结果,这也再次验证了南海中学分校 “高进优出,低进高出”的超强加工能力。
我校座落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的陶瓷艺术之都——石湾,位于佛山八景之一的南风古灶之侧,校址在原佛山二中,为区直属省级普通高中。 学校布局合理,动静分明,环境优美。现有26个教学班,学生1400多人。教职工110人,其中:高级教师44人占全校教职工总数40%,中级教师35人占教职工总数32.1%,中、高中级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72%,有研究生4人,市骨干教师2人,市级以上的优秀教师10多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7%,教职工中有党员38人,是一支热爱教育、锐意改革,拼博精神好、思想业务素质高的师资队伍。学校在普通高中教育中发展艺术特色,有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电教室、地理实验室等普通高中的教学设备,同时为发展艺术特色配备了美术室、音乐室、钢琴练习房,添置了美术教学的大批器材和钢琴、二胡、琵琶等音乐器材。现有美术、音乐班6个,学生 300多 人。学校有可供500多人住宿的新学生宿舍。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建设现代化的示范高中为目标,以“关注人,尊重人,发展人,为了人”的理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形成了良好校风和教风。学校教学质量高,高考成绩显著。2005年学校首届高考一炮打红,取得了上重点线20人,上本科线70人,上三A线147人的好成绩,录取率91.2%。高三两个艺术班有18人考上重点线(包括提前批),上本科线以上有40人,上三A线以上有53 人 。在佛山市名列前茅,学校05、06年连续两年获“禅城区高考育才突出学校”称号。05、06年分别在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组)得总分第三、二名;合唱比赛分别获05年市、区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中学组)银奖;07年高考各条线上线率创学校新高。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