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春晖学校是在黄埔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亲切关怀下健康发展的一所民办学校,占地面积12000多平方米,在校师生员工1300多人,设有初中部和小学部。校园环境优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备,交通极为便利(位于BRT南湾站旁)。创办八年来,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扎实开展素质教育。尤其是近一年来,学校加大改革力度,增加教育投资,突出德育特色和英语特色,严格教育教学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为了尽力为广州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春晖学校董事会、校委会彻底摒弃了原来的“商业型”管理模式。思想上定格为“事业型”,运作上实行“服务型”,回报上把握“微薄型”,做到真正为广大外来人员排难解忧。为此,学校近一年半时间里用于改善教学条件、校车、提高教师工资等各项投资金额达116万多元。 独具特色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学校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列为首要议事日程,常年开展“十好”活动(即思想好、着装好、到校好、礼貌好、纪律好、作业好、卫生好、团结好、就餐好、就寝好)。班级之间开展“十好”竞赛,学校做到日有检查公示,周评流动红旗,月奖文明班级,学期进行总结评比。同时运用校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墙报等大造舆论,整个校园弥漫着浓浓的正气,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健康成长。 逐步规范的教学管理。民办学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成绩高低不齐,故教学管理成为一大难题。春晖学校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座谈、教师讨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细则,逐步形成了具有民办学校特色的规范教学管理方法。同时学校实行高额奖教金和奖学金制定,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今年7月9日,学校召开了隆重的散学典礼暨期末考试颁奖大会,发放各类奖金3206元,主动到会的学生家长有两百多人,大会规模及气氛在春晖办学史上绝无仅有! 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为了彰显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春晖学校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围绕“十好”开展了一系列的学科活动。学校印发了《三字经》、《增广贤文(摘选)》、组织教师编写了《英语日常用语一日一句》,人手一份;号召学生买字帖、常用古诗、精美散文、文学名著等相应的资料和书籍,开展班级图书角,扎实地把学科活动落实到了实处。早读校园内书声琅琅,“早操英语”场面壮观,课间《三字经》儿歌空中回荡,“校车英语”洒满放学路上。一年多来,学校开展各种大型学科竞赛活动二十多次,尤其“颂祖国迎亚运普通话古诗文朗诵竞赛”、“迎亚运英语日常用语竞赛”、广播体操比赛、文艺节目汇报演出,四次活动均邀请家长参加,竞赛模仿大型比赛八评委举牌亮分操作流程,竞争激烈,群情高昂。“三字经”登场,“增广贤文”角逐,配乐诗亮相,英语口语争锋。或粗犷豪壮,或细语宛转。轻步吟咏,似柔风拂耳;高声朗诵,如天籁齐鸣。很多家长都说:“春晖学校确实是一所好学校!” 持续发展的办学目标。学校董事会、校委会决心不断探索民办教育的新路子,不断增加教育教学投入,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实现在三年内成为黄埔区一级学校、六年能够成为广州市一级学校的发展目标。为外来人员子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莲溪小学清代时期为宿国书院,1950年改为莲溪小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1993年6月完成“危改”,2002年进行扩建,学校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校舍依山而建,成梯级状分布,错落有致。幽雅宁静的校园绿树成荫,鲜花馥郁芬芳,是一个学习的理想乐园。莲溪小学经最近第二次扩建,扩建后占地面积约3154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1062平方米,9个教学班,学生约350人。莲溪小学在村“两委”和上级主管教育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全体教师满腔热情投入工作,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办学取得显著成绩。近几年村投入200多万,配备较现代化的设备设施,设有电脑室等10多个专用室,每个班增添了教学平台。教学设施设备已达到或超过区一级学校的标准。
广州市白云区向阳小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灌村镇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州大道北梅宾北街196号。广州市白云区向阳小学绿化覆盖率达68%的花园式现代化学校。校园环境幽雅,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优美整洁的校园让人深深陶醉、流连忘返。 多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亲切关怀与领导下,广州市白云区向阳小学开拓创新,在办学理念更新、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办学环境、校风、学风、品牌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州市白云区向阳小学秉承"全面发展,张扬个性"的教育理念,以"立足萝岗区,面向广州市,辐射珠三角的全人教育品牌学校"为学校定位目标,遵循"精细高效,博采众长"的学校管理理念与以"面向全体、启发潜能"的教学理念,围绕"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理念,坚持"崇德、尚美、学渊、志远"的校训、"快乐、文明、自信"的校风、"会学、乐学、勤学"的学风和"爱生、敬业、创新"的教风,不仅打造了一支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骨干队伍,而且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品学兼优、综合素质强、发展全面的优秀学生,成为一所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公认的新兴品牌学校。
我校原是设在村祠堂的一所旧校,创办于解放前,原校名为横江小学。随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村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旅港同胞何永先生伉俪热心家乡的教育事业,村委会在何永先生伉俪的大力支持下,于1997年选址重建于此,并改校名为横江民生小学。现学校有7个教学班,学生309人,在编教师11人,代课教师5人。其中行政领导2人;小学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6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学校占地面积为2533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650平方米,有符合标准的各类室场。近几年,我校全体师生在上级的正确指导下,上下一心,群策群力,积极开展学校的整体改革,探索办学特色,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连续被评为区的文明学校、区的“文明单位”和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教学成绩稳步提高,每学年质量都达区的优秀档次。经过不断探索,我校成为了“广州市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基地” 及“红领巾示范基地”。学校在社会上有较好声誉。近三学年我校师共获区以上的奖励共90项,其中国际级4项、国家级的2项、省级奖5项,市级奖35项,区级奖44项,出版了《师生优秀作品选》一书,举办了一次镇级的“环保科技教育成果”展览,连续5年成功承办市桥农村横江片教研会餐活动。
龙溪地区地处广州的西南端,位于广州与佛山交界,明末开始建村,古隶属南海县,1959年4月划入广州市。自古以来,村民以种植水稻、甘蔗、桑树、花卉为业,素有“花卉之乡、盆景之地”的美誉。 龙溪地区民风纯朴,崇文重教,“乐诗书而好文辞”。早在1799年(嘉庆四年),应进士梁云门之邀,江南才子宋湘便在龙溪的镇龙塔留下了“蟾龙砥柱” “南屏”“云起处”等墨宝。1875年(光绪元年),清末进士林耀增在龙溪创办“凤池书院”,自为山长,开堂讲学,教化乡民。这便是今天龙溪小学的前身。 龙溪地区一度私塾林立,乡学遍布。其中比较有名的如秀芳书院,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停办。1930年龙溪小学正式创办,当时有学生60余人,教师2人。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为南海县第三区龙溪乡中心国民校。1952年又改称为龙溪小学。 1991年在区、镇、村三级政府的关怀下,由香港爱国同胞朱恩余先生夫妇捐赠五十七万元,区、镇政府拔款、村委投入和村民集资共一百多万元,扩建改造旧校舍,新校舍1992年正式落成。 2003年龙溪小学被评为区一级学校,学校现占地面积1285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300平方米,校园绿化覆盖率68%。学校教育教学设备不断改善,拥有200米环行跑道及小型足球场一个,篮球场一个,并配备了多媒体电教室、电子阅览室、心理健康咨询室等多个专用室场。目前,学校在编教师25人、学生440余人、教学班13个。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电话:020-81607650?
学校有设小学到高中的课程,相对来说学费会比国内便宜。外教授课,并且教学模式是三种语言:英语,华语,泰语。到中学时可以选修法语课程。可选修二门课外活动比如说:游泳,舞蹈,钢琴之类的。读的是剑桥课程,可以直接与英联邦国家大学接轨。可以做为一个省钱的跳板。学校还包两餐:早餐和中餐 都是严格根据儿童营养搭配(食材比国内要安全)泰国是佛教大国,普通老百姓比较淳朴友善,读书环境还是比较安全。
石湖山小学占地9251平方米,建有一幢三房12个课室的教学楼,建筑面积831平方米。石湖山小学有6个教学班,学生200人左右,11位教师,学校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推进素质教育,秉承“尊师、诚实、勤奋、进取”的校训,积极参加各项文体竞赛活动,取得一定成绩和奖项,教育教学成果达到区教育局要求,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
沙尾一小学成立于1961年,是一所具有45年历史的公立全日制小学。学制六年,现在校学生432人,教学班11个,教师21人。学校位于粤海大道九冲路段东面,占地面积30多亩,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校园秀丽,绿树成荫是一所教书育人的理想学校。完善的教学设备、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学校建有教学大楼四栋、配置多媒体信息教学室、电脑室、实验室、体育室、图书阅览室等。运动场设施完善、建有标准篮球场、羽毛球场、200米环形跑道等。雄厚的师资力量、严格的管理、教师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中级职称的4人,初级职称的17人,学校具有一支高素质的校园管理队伍和班主任队伍。校内严格执行《广东省中小学生管理条例》等管理制度,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为一体的联合管理体系,从严治学、因材施教、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广大教师能积极探索、优化课堂教学,摸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小学教学的模式,并得上级部门和办学单位的肯定。坚持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学校创校以来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德,育,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开设多个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务求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文化知识的一代新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