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南沙第二中学建立于1965年,2000年迁入现址,2006年按省一级黉舍标准扩建为完整中学,属市一级公办黉舍。黉舍地处南沙新城中间,占空中积近140亩,修建面积40488平方米。 2000年至今,黉舍前后被评为广州市一级黉舍、广州市绿色黉舍、广州市安然文明校园、广州市任务教诲标准化黉舍、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黉舍、广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首批广州市家长黉舍树模点、广东省黉舍活动场馆向社会开放实倾黉舍、“十一·”五天下教诲技术研讨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讲授有效整合的形式及利用体例体系研讨》尝试基地、教诲部“十一·五”《中小门生体质安康办理与促进研讨》打算课题尝试黉舍”、中国西部教诲参谋单位。教诲讲授事迹丰富,特性光鲜。2007、2008年中考持续两年荣获小我总分南沙区第一名和广州市单科满分;美术、体育术科高考专业成绩名列南沙区前茅。师生插手各种竞(比)赛,获国度级嘉奖14人次,省级10人次,市级39人次,区级145人次。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广东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双重领导的省重点中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众多,设施完善,校风纯朴,学风优良,环境优美,是广东省一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改革创新,办学成绩卓著的完全中学,也是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原广东省副省长王屏山曾在该校任教,并两度担任校长职务。该校拥有一支以本科以上学历为主,以高级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其中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8人,本科学历的147人;广东省杰出教师3名,特级教师13人,高级教师68人,获得省以上表彰的教师达200多人次。 学校行政领导班子组成: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华南师大附中校长吴颖民;党委书记、副校长李璧亮;副校长杨小村;副校长朱子平。 各级领导对该校关怀备至。1990 年 6 月,江泽民总书记亲临学校视察,对该校办学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并作 “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的题词。 1997 年至 1999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教育部长陈至立,副部长吕福源,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等领导同志先后视察该校,充分肯定了该校所取得的优异成绩。 该校自1952 年由中山大学附中、岭南大学附中、华南联大附中、广东文理学院附中四所中学合并成华南师院附中以来,人才辈出,已经培养出两万多名毕业生,据不完全统计,校友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 4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3 名,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院士 1 名,正副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专家学者约二千名。有数以百计的校友走上党政机关领导岗位,有数以千计的校友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近十多年来,华附学生中有40多人次参加国家中学生奥林匹克集训队。至2008年9月止,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8枚,银牌3枚,铜牌2枚;获国际物理1枚,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2枚,银牌1枚,国际天文奥赛金牌1枚,国际天文及天体物理奥赛金牌1枚,还获得国际地理奥赛中国的唯一两枚奖牌;获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金牌1枚;获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1枚;获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4枚,银牌7枚。国际奥赛金牌居全国之首。 20多年来,该校学生高考本科率平均达到98%以上,其中考取重点大学的占85%左右,广东高考状元和单科第一名大部分是该校学生。 华南师大附中之所以长盛不衰、越办越好,关键在于改革创新。早在合校初期的50年代,该校就率先开展了“以‘启发式’教学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改革”;进入60年代后,该校率先实行“课外活动”创新;80年代以来,该校最早在全国普教系统中实施“按程度分层次教学”,即部分学科按学生认知和能力水平的不同程度组织教学。这些改革创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在全国普教系统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为了把华南师大附中办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校,办学质量、水平不断跃上新的台阶,1996年,该校提出了改革的新思路──“1248工程”。 “1”是一个宗旨──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 “2”是两手抓──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建设。 “4”是四个模式:因材施教──个别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立志成才──激励型的德育模式;优质高效──效率与效益型的后勤服务模式;科学民主──舒畅型的学校管理模式。 “8”是“八个一”的素质要求。 近两年来,该校突出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重,以个别化为发端,以个性化为归宿,努力构建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课程体系。随着校园网的建成开通,该校教职工经过全面的培训,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于教学、德育等各个领域已蔚然成风,涌现出一批骨干教师和优秀课例。 该校德育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建立了完善的德育管理体制和一支朝气蓬勃的德育工作队伍,年度德育工作形成序列。高二学生到农村学农,高初中新生学军等专题活动扎实独特。体育卫生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宿舍管理井井有条。学生的体质状况及体育成绩均居广东省中学前列,并向高校输送了许多体育尖子。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鼓励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华南师大附中办出了自己的特色: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注重基础,鼓励冒尖。 合理负担,讲究学法。 内外相促,教学相长。 民主决策,科学管理。 坚持改革,着眼未来。 为了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教兴粤”的发展战略,该校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落实“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的办学宗旨,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注重科研,开源节流”为指导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广东在本世纪初叶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全国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一批又一批政治合格、思想过硬、品行高尚、知识丰富、善于创新、积极实践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把华南师大附中办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中学而努力。
广州市食品集团第一幼儿园经营范围:学前教育.园舍优美,花卉四季盛开,文化气息浓郁。 自八十年代以来,幼儿园一直致力于科学常识教育的研究。文化气息浓郁。幼儿园的培养目标是:“一双探索的眼睛、一双灵巧的双手、一个聪明的头脑、 一付健康的身体、做一个好孩子”。幼儿园的办园目标:创设科教环境、营造探究氛围、体验现代科技、促进教学互动。
黄埔泰景幼儿园开办于2001年9月,是黄埔区第一所经过公开竟投获得承办权的幼儿园。幼儿园的占地面积2725平方米,建筑面2341平方米,现有12个班级,400名幼儿,50名教职员工,教师学历全部幼师以上,40%达大专学历。泰景幼儿园按照市一级幼儿园的标准配备各种功能室及各种设施设备.包括电脑室、陶艺室、阅览室等五年来,在黄埔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呵护,泰景幼儿园以“精心育孩子,全心为家长”的办园理念,不断实践、探索,总结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逐步形成了艺术教育、英语教育、环境教育等特色,得到了各级领导及广大家长的好评与认可。2003年晋升为黄埔区一级幼儿园。2003、2005年分别获得黄埔区青年文明号和广州市绿色幼儿园殊荣。06年获得广州市青年文明号殊荣以及黄埔区“十五”课题科研先进单位并成为北京时代佳音幼儿英语实验园。 办园特色:坚持保教并重原则,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电脑、英语口语、陶艺、舞蹈、络等特色教育。多种服务:幼儿园设有全日制、寄宿制等多种收托方式,寒暑假照常开园,不另外加收留园费 ,并设有校车接送。办园宗旨:精心育孩子 全心为家长。办园理念:用心让孩子成长的更美
增城市第二中学创办于2007年8月,学校位于增江街东方村门口段,是以省一级学校建设标准设计的初级中学。校园占地面积192亩,设计建筑面积75000平方米,招生规模为90个班,学校现有七、八、九年级共76个教学班,学生3720人,教职工230人,教学楼3幢、实验室1幢、学生宿舍楼3幢、教师宿舍1幢、200米标准运动场一个、篮球场9个、电脑室两间及生物室、地理室、美术室、音乐室各1间。行政图书楼、400米运动场、各类功能场室及校园绿化工程正在紧张的建设中。鉴于目前新校区的建设情况,学校实行一校两址,七、八年级学生在新校区上课,九年级学生在原师范校区上课。 增城市第二中学秉承新增城人善于学习、敢为人先的襟怀胆识及勤劳务实、与时俱进、发奋图强、敢于创新的精神相结合的理念。提出以“校人为本,师以敬业为本,生以成才为志”为办学思路,以“诚毅立身。勤新达志”为校训,以“进德修业,见贤思齐”为校风,以“博学笃志、因材施教”为教风,以“弘毅自强、尊师乐群”为学风,实行大众教育,和谐教育,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体艺特色。学校特别重视学科教学,通过综合实践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将课堂教学延伸进社区。学校创办了《梅岭》、《增城二中教研》刊物,成立了文学社、合唱队、舞蹈队、棒球队、围棋兴趣班、志愿者等团体共22个。在创办短短的两年时间里,2人次获得国家级别奖项、2人次广东省级别奖项、50人次广州市级别奖项、134人次增城市级别奖项。此外,我校还被教育局确立为增城市教学领域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的试点学校。 新学校,新面貌,全体师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拓荒者的精神,团结奋进,谱写增城市第二中学的精彩篇章。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