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头中学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沙头街沙南路62号,与番禺博物馆毗邻。创办于1970年, 1980年搬迁至现校址。2005年12月,晋升为广州市一级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3345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27.5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校园面积的65.95%以上。目前学校共有18个初中教学班,在校学生940多人,教职工61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34人,有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45人,教师学历100%达标。 在番禺区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2000年政府投入2700多万元完成了学校的重建工作,并下拨400多万元完成设备设施配置。随后,各级政府又连续投入了大笔经费不断完善我校的办学条件。目前,我校的各类教学设施齐备,拥有高标准的实验室、计算机室、多媒体电教室、历史室、地理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物理探究室、展览室、校医室、广播室、电子琴室、语音语言实验室、生物标本室、软件制作室、电子阅览室、各类器材室、塑胶运动场、年级专用辅导室等教育教学辅助设施,有校园网和30多个多媒体教学平台,每位教师都配备了专用工作电脑。 沙头中学贯彻“崇文尚礼”的办学理念,秉承中华优良传统,恪守“礼、严、勤 、实”的校训,“尊师、守纪、勤奋、向上”的学风,“爱生、严谨、诱教、解惑”的教风,力求达到 “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发展”的育人目标,并依靠过硬的师资队伍和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多年来在广州市初中会考中取得好成绩,并且逐年提高。2003年排区29名,到2008年跻身区第6名,获番禺区毕业班工作一等奖。2006年12月,我校顺利通过了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样本学校的评估验收,成为广东省中学第一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样本学校。目前,沙头中学正呈现出一派“校园美、秩序好、学风浓、质量高”的和谐发展景象。
市桥侨联中学是广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始建于1983年,因兴建时有不少华侨同胞参与捐资而命名。侨胞们爱国、爱乡的情愫,使我校独具深厚的人文底蕴。学校位于市桥中心城区大北路侨联大街内(番禺宾馆北侧),有多路公交车可达,交通十分方便。 我校按省一级学校标准建设,占地20010平方米,建筑面积13371平方米,园林式布局,教学区与运动区分开,校内绿树成荫,环境宁静幽雅,是学生读书的好地方。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我校建设投入逐年加大,塑胶环形跑道田径运动场、标准篮球场,拥有设备先进的教学平台和监控系统,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办学条件更为完善,既优化了教育资源,又提升了发展品位。 在番禺区“上品教化”理念的指引下,我校秉持“寓文立校,弘道育人”的办学理念,形成“立品教育”文化理念,以“人文关怀、内涵发展、精品校园、特色侨中”为办学思路,以“建设有特色的规范化优质学校”为发展目标,以“自信互助,立品成才”为校训,以提升学生素质为发展核心,构建人文的学校氛围,努力塑造融“内涵、质量、特色、品牌”于一体 的社会形象。 我校现有27个教学班,在职教师93人,整体素质优良,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研究生6人,中学高级教师27人,中学一级教师48人,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全区初中比例最高)。叶常青校长为广州市“百千万”工程名校长培养对象。市、区学科中心组成员10人,区特约教研员5人,市、区级骨干教师5人,区名师研修班成员2人。2014年番禺区优秀科组评选中,我校13个科组全部评为优秀科组,其中,政治、物理、地理、综合实践科组更评为广州市优秀科组。 我校以“立品”为德育理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立德、立行、立情“三维”目标为方向,落实每天十项常规管理,严抓学生规范行为,并积极开展养成教育、生命教育和成功教育,着力构筑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网,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且有个性特长的现代公民。少年警队是侨中学生自律、自护、自理的一支“铁军”。我校是“广州市无烟学校”及“番禺区首批禁毒示范学校”,又是市、区“安全文明校园”。我校首创的“单车考牌”制度受广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追访,作为番禺区一校一品在全区推广。
东风中学创办于1976年,2004年12月评估广州市一级学校,连续五年初中升学质量居全番禺区区首位。学校占地近30亩,建筑面积近16500M2,有2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足球场和体育馆。教育教学设备设施,按省一类标准配齐,有500多个信息点、40多个教学平台的千兆校园网,计算机300多台。图书楼有6万余册图书及电子阅览室、报刊杂志80余种。现有30个班,学生1700多人。现有教师108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中学一级50人,本科学历78人,在读研究生2人,学历达标率100%。近三年,教师获区级以上的奖126人次,其中全国省市论36篇,学校形成了一支专业发展,勇于进取,锐意创新的优秀学型教师队伍。学校的办学理念为:“追救旧越,和谐发展”。多年来,被评为番禺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番禺区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番禺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3年初,被定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课题实践基地,近三年,全校师生共获区级以上奖励531人次,其中国家级47人次,省市级144人次。赖茵怡、罗勇达分别荣获亚太地区中学英语竞赛二等奖,陈嘉劲、胡振邦分别荣获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华罗庚金杯数学竞赛银牌、铜牌,何宇恒荣获12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一等奖。学校素以校风好、学风浓、教学质量高、学生个性特长强“的美誉受社会称颂。
广州市黄埔育才学校(校址是原鹿步小学旧址),创办于2001年1月,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民办学校。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并建有一个总面积为4000平方米的综合运动场。校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是目前黄埔地区环境最好的一所民办学校之一。学校现有学生1500多人,近30个教学班。教职工70多人,教师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0%以上。我校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发挥特长,争取全面发展。学校教室宽敞明亮,教学设施先进齐全,除设有48间标准的课室外,还设有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语音室、体育室、美术室、电子琴室、电脑室、图书室、少先队部室等,均按国家标准配置。 我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坚持三个面向,培育四有新人”作为办学宗旨;把“爱国、勤奋、开拓、创新”作为校风;把“严谨、求实、献身、育人”作为教风;把“尊师、守纪、勤学、友爱”作为学风;把“爱岗敬业、求真务实”作为校训;把“德育摆首位,教学为中心,育人是根本,安全作保障”作为学校二十字管理方针,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方向。 办学六年来,我校的办学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充分肯定,2007年1月,我校在黄埔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全区民办学校综合评估中得到较高的评价。 2007年“六一”儿童节前夕,黄埔区委书记陈小钢、区委常委主任姚森隆、教育局局长章登明等一行13人到我校进行庆“六一”慰问活动,陈小钢书记鼓励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争创黄埔区品牌学校。 学位路段 面向全区招生学校荣誉 学校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道路。开展德育渗透学科教育专题研究,以研促教,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内化学生品质,引导学生走创新、独立、健康的成长之路。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小学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12人,二级教师20人。这中间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锐意进取、敢于开拓创新的新教师,汇通了五湖四海、大江南北的教师体系,是一个较完美的师资队伍的组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