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爽县职业技术黉舍位于太和古洞风景区前,交通便利,环境美好,是一所园林式的整日制公立黉舍。 黉舍设有15个专业,在校生近6000人。黉舍具有一支讲授经历丰富、实操才气才气纵横强、布局公道的师资步队。近三年来当局大手笔投入近6000多万元,着力改良办学前提。目前,讲授设备设施、各种场室齐备,活动场合及糊口设施配套充盈,能满足6000在校生的学习糊口需求。2010年黉舍被评为国度级重点中等职业黉舍。 黉舍为破解贫苦家庭后代读书难的题目:1、落实国度助学金轨制,对1、二年级乡村和都会经济困难的门生每人每一年补助1500元;2、耐久与市老促会展开教诲扶贫活动,对革命老区门生实施优惠收费;3、对持有低包管的贫苦生实施“零学费”入学。 目前,国度正大力推动职业教诲鼎新,推行中职生直降高档学院政策,对泛博寻求长进的中职学子供应了更加宽广广大旷达的生长空间。 黉舍订峙“仁爱为教,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重视抓好门生职业品德教诲和专业技术培养。近几年,我校均保持较高的失业质量,大部分门生一毕业月支出就在1500—2500元之间,毕业生失业率达98%以上。 清爽职校是一所充满生机、生长潜力强的山区职教名校。
佛冈县琶江中学位于在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龙山镇龙学路27号,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为主线,办现代化新型学校。建立起团结拼搏、朝气蓬勃、充满战斗力的领导班子。着力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短短的几年,佛冈县琶江中学便培养一批能挑大梁的安教乐教的教学骨干。学校抢占现代教育技术这个制高点,以此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十几年来通过加强对教师的全员培训,使教师先后掌握了Windows98、Word、Excel、Powerpoint等电脑操作基础知识和Authorware、Photoshop、Flash、Frontpage、方正奥思、洪图、几何画板等多个多媒体创作工具,一半以上教师能制作CAI课件和网页。从推广五机一幕进课堂到开展多媒体组合优化课堂教学实验,到进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实验 ,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带动了该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创新和进步。在网络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模式正在推广,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清新县第二中学,成立于1980年,前身是清城镇第三初级中学,1984年易名为清郊中学,1992年6月撤区建县,更名为太和中学,2004年6月被评为清新县一级学校,2005年1月再次更名为清新县第二中学。 清新县第二中学,成立于1980年,前身是清城镇第三初级中学,1984年易名为清郊中学,1992年6月撤区建县,更名为太和中学,2004年6月被评为清新县一级学校,2005年1月再次更名为清新县第二中学。学校现有校长1人,副校长3人,中层干部9人,有60个教学班,学生3573人,教职工192人,其中专任教师169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107人,大专学历6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学校占地面积53000多平方米,建有教学楼2幢,科技楼1幢,学生宿舍2幢,师生饭堂1个。学校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三区分明,整体布局合理。科技楼内设有多媒体室、实验室、计算机室等63个功能室。运动区有400米环形跑道的田径运动场,5个标准篮球场,2间体育器材室。校园及各教室均装置了先进的广播系统。学校按照国家一类标准配备常规教学仪器。图书101555册,订有各种报刊73种。 我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师生团结一致,奋发进取,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教学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优秀教师、"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不断涌现,在全国、省、市、县等级别的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领导班子办学思路清晰,实行分线分级管理,以制度管人,以管理育人,大力抓好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整治学生的仪容仪表、行为纪律,增强学生的法纪安全意识,不断完善学校的内部管理,使我校教学秩序井然,校风良好。于2008年1月,我校通过了省规范化学校的验收,2008年12月通过了市级办学水平学校的认定
连州中学坐落于连州市北郊幽雅秀丽的燕喜山上,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背倚巾峰的燕喜山具有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连州中学的前身就是1882年在这里开办的巾峰书院(1894年易名为燕喜书院),1902年改办为连州中学堂,承传了深刻的文化底蕴。1939年获批准为省立中学,称“广东省立连州中学”。2000年,评审通过为清远市一级学校。连州中学走过一个世纪的曲折历程,经受了 磨练和考验,光荣传统和优良校风闪耀着灿烂的光辉,为民族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了代代英才。参加过广州起义和百色起义,曾任红八军代理军长的冯达飞和受国务院嘉奖,参与我国首次南极考察立功的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大队长刘永诺就是逾三万连中校友的优秀代表。连州中学一贯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获得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信任。九十年代以来,学校坚持“弘扬燕喜文化,夯实基础求突破,立足山区创优质”的特色思路,强化现代制度管理,加大建设投入,先后兴建了图书馆大楼、科学馆、 教学大楼,继续兴建综合校务大楼及学生住宅楼,充实教学设施,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在高考、中考和各学科竞赛中都取得优异成绩。1999年黄立平同学和2001年吕金燕同学先后考取清华大学。连州中学的体育工作有扎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发展。近年新建了多功能体育馆、400米跑道田径运动场以及室外各类球场、射击场,重新修建了游泳场。群体运动活跃,竞技体育屡创新绩。1982年起,学校被命名为“广东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获得多个省级奖项。
清新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90年11月,始称清郊区完全中学。1992年更名为清新县第一中学。2003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投入1.2亿多元扩建学校,学校规模实现了大跨越,占地面积由原来的92亩增加到近400亩,校舍建筑面积由原来的4万平方米增加到9万平方米。2007年创建成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现有120个教学班,在编教职工513人,在校学生6691人。 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分明、井然有序。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学校管理人文化、教学优质化、设施现代化、环境园林化。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474名,其中研究生学历17人,特级、高级教师91人,省、市级骨干教师90人。近三年,在教学研究成果和教学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奖励的有45人次,荣获省、市级奖励的有75人次,荣获县级奖励的有109人次,荣获县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有369人次。 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和领导下,学校秉承"一切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办学宗旨,推行"有教无类,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全面+特色,优质+特长"的育人风格。 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被评为省绿色学校、省现代教育教学实验学校、省一级学校、省教学水平优秀学校、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安全文明学校、省体育特色学校、省青少年发展能力评价课题研究实验学校、省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市"三八"红旗集体、省市"巾帼文明岗"。 2008年以来,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和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重新调整学校的办学思路,从单一的精英教育向精英教育和普及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转变,调整管理模式,下移管理重心,实行层级管理,增强了学校管理的有效性。确定了以打造区域名校为奋斗目标。 近几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2009年重本、普本、上线总人数"三线飘红"的基础上, 2010年高考再次实现大跨越。2011年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重本上线39人,增长率21.88%,本科以上上线701人,增长率为44.86%。2012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本科以上人数672,完成任务数的109%。近三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各种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以上奖励9人次,省级以上奖励108人次,市级奖励204人次,县级奖励276人次。 为适应我县经济的高速发展,我校提出了建设"管理优良、质量突出、特色显著、区域一流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凸显体艺特色教育,建设"体艺"特色影响力巨大的广东省名校。我校将不断为社会培养"志存高远,人格健全,基础厚实,特长明显"的人才。
英德市第二中学努力探索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名师育人、情感育人等多种育人方式,使教学管理上了台阶,取得较好成绩。学校2005年被评为清远市一级学校,今年年底,他们将接受省一级学校评估验收。教书育人,教改为重。针对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科基础不平衡等实际情况,英德二中适时提出“以学生基础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校本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改革为载体、以优质课堂为目标”的教学新思路,形成了“校风正、教风严、学风好、质量高”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好成绩。 学校结合“洋思模式”和“衡水经验”大胆尝试,成功构建和实施了“三读”和“六步教学法”。“三读”,是指早读、晚读、课前读;“六步教学法”:是指课堂教学中“明确目标—学生自学—教师点拔—师生互动—巩固提高—课堂小结”六个步骤。 管理育人,从实从细。英德市第二中学立足长远发展,采取“五管齐下”即“全程管理”、“细化管理”、“规范管理”、“学生自主管理”和“量化管理”等强化管理。 班级的管理工作着重在细节上下工夫,让级长和班主任对学生身心健康、学生考勤、饮食卫生、疾病防治、校园卫生、课间值日、安全防范、校产保护等工作进行跟踪,做到“事无巨细”,保证学生们得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扎实推进“规范管理”,全面提升办学效益。根据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结合学校实际,英德二中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广大师生组织纪律观念、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是清远市政府2006年十大民心工程之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清远市第一中学协助管理的一所全日制寄宿制民建公办学校。学校按省一级学校的标准建设,校园占地面积300亩,建筑面积183300平方米,多媒体教室、大型图书馆、标准综合性运动场、国家标准游泳池、风雨体育馆等现代化建筑展现了学校高规格、高质量的办学风采。学校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建筑群落气势恢宏,格调高雅,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是莘莘学子求学读书的理想学府。学校已开办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在校学生3000多人。学校坐落在清远市文化园区,位于清城区东城街,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相邻。学校有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舒适典雅、温馨如家的学生宿舍;质量保证、服务周全的学生食堂;装备精良、挥洒你青春激情的运动场馆;设计独特、藏书丰富的综合图书楼;功能齐全、配置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教学用室;科学设计、全面发展学生技能的科学实践楼。先进的教学设施,大气典雅、优美和谐的校园风貌,是莘莘学子求知求学的理想处所。学校会让每一个孩子学得舒心,让每一位家长放心。学校的教师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坛精英和重点师范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学校专任教师全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这批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风范、扎实的业务功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他们必将会成为清远教育战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清远市第一中学派出领导干部和骨干教师协助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强强联手,更显优势!名校名师育桃李。学校将奉行“悦学达天,守真自强”的校训,以“爱校爱生,善学善导”的教风,着力把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建设成为清远地区的现代化名校,为本地培养二十一世纪现代化人才。我们坚信:今天会让您的孩子以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为荣,明天我们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定会以您的孩子为荣。开拓进取的清实人愿为创造您孩子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28年,1995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7年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和第一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是清远市一所有着80多年历史的基础教育龙头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性学校”、“省安全文明校园”、“省书香校园”、“省文明单位”、“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省先进集体”、“省德育示范学校”、“省汉字规范书写特色教育学校”。学校以“清正立身、跬步致远”为校训,在“求全思优、德智人生”的核心理念,“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发展、感受幸福、走向成功”的办学宗旨和“精干、精细、精品”的管理原则指导下,努力实现“树全优教育品牌、创现代一流名校”的发展愿景。 2014年,学校共有教职员工334人,其中高级教师104人(含省教育专家、省名师、特级教师共7人),中级教师135人,拥有研究生学历教师近30人。 学校于2013年10月搬迁至清城区东城学贤路,新校用地面积13331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7978平方米,建有行政楼、文体楼、体育馆、教学楼、科技楼、教工宿舍、食堂和学生宿舍等建筑,建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探究实验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图书馆和师生阅览室、生物园和地理园等。学校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完善的后勤保障设施设备。
简介 佛冈中学 1 历史:佛中是一所拥有七十多年历史的古老圣殿。 成立于1932年是一所完全中学(重点中学) 佛冈中学创办于民国21年(1932年)春,创办人是当时的县长李本清(广东省电白县人)。地理位置 校址在府城吉河书院(即今佛冈中学),校句为佛冈县初级中学。当年,经考试招收初中一年级1个班40多人,春季始业。师资力量 首任校长郑镱初(本县龙南人,北京大学毕业),总监朱墨缘(本县迳头人,留日生),教师有朱厘夫、刘定轩、郑产国等。规模 1997年佛冈中学校园面积5362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098平方米,教学楼三幢,学生宿舍楼二幢,教工宿舍楼8幢,综合楼1幢,学校藏书4万多册,有400米跑道运动场1个,水泥篮球场3个。特色 "佛中"创新出特色 以特色促发展”的发展方针全力打造学校品牌。经过学校全体师生的探索和 大胆的创新,该校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特长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 特色。三年来,佛冈中学的学生参加各项各类竞赛成绩突出,获国家级奖38 人次,获省级奖129人次,获市级奖135人次;一大批教师被评为国家级、省 级、市级优秀教师或先进工作者。荣誉 2005年佛冈中学的梁文王景英语900分成为广东省高考单科状元,高考总分880分成为我市的高考状元;最近市委对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实绩考核,该县以总分第一进入优秀行列。 关键人物:范桂宁 1990年至1994年的短短五年间,佛冈中学曾四度更换校长,学校发展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在这关键时刻,范桂宁欣然接受组织的任命,出任佛冈中学校长。他的这一抉择,当时许多人为他捏一把汗,但性格刚毅的他坦然一笑就走马上任了,一干就是十年,为佛冈中学的发展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