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中学创办于1991年9月,坐落于汕尾市中心城区的海平路,是建区后新建的第一所完全中学,建校初学校只有387名学生,29名教职工,经过18年的艰苦努力,学校已发展成63个教学班,4368名学生,占地面积16992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80.44%,办学规模扩大了近十倍。现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创建学校。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图书馆藏书140525册,报刊杂志300余种;学校拥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满足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建设要求符合省定标准的专用教室、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历史室、地理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综合档案室、心理辅导室、生物标本馆、劳动科技活动室、生物园、地理园,建有宽带网络系统、双向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广播系统、人机对话系统,教室多媒体平台60套,1000兆校园网覆盖到课室、各办公室和教职工宿舍。全部实现了网络化、现代化教学,是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实验学校。学校管理特色鲜明,以“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文明人”为育人目标,以“自强不息,明德砺志”为校训,以“实验性、示范性、开放性、创造性”为办学特色。管理做到科学化、民主化、人文化。学校领导班子团结、精干、高效,校长文学荣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名校长培养对象、特级教师。学校确立了“人文立校,科学树人”的理念,重视教师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把“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团队”作为教师发展的目标,先后培养了1名特级教师、2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南粤教坛新秀”,区以上骨干教师32名。教师来自全国26个省区,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233人,专任教师228人,本科学历154人,专科学历62人,高级教师46人,中级教师106人,教师学历100%达标,初中教师65%具有本科学历,教师平均年龄32岁。学校办学成绩显著。培养了学生党员82人,高考成绩从1998年开始连续8年居全市第一,其中有6人考入北京大学,2人保送入中山大学;2008年高考取得了优异成绩,各批次的入围率及600分以上比例均列汕尾市各县区重点中学第一名,王晓萍、张威两名同学以631分的成绩并列全市文科总分第一名,并有5个单科成绩全市第一名。中考成绩每年保持全区第一,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学校教学教研成果突出。教师每年都有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出版了教师论文集《教育教学论坛》、《在路上,我们在行动——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学生作品集《青春,我们一同走过——中学生创新作文集》和《学生美术作品集》;出版了《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教学情景创设能力培养与提升》等教师个人专著5部。学校有国家级研究课题2个,省级以上研究课题9个。学校每年举行一次大型的科技文化艺术节,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和艺术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近三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获国家级奖项66人次,获省级奖项21人次。重视校本课程开发。学校挖掘教师的科研潜能,开发了“国学选读”、“数学与生活”、“物理创新”、“化学与生活”、“生物与环保”、“摄影基础”、“雕塑基础”、“吉他基础”等十几种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全部纳入课程计划。学校先后被评为城区“文明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十佳文明学校”、“基础教育先进单位”、汕尾市“文明学校”、“实验仪器达标先进单位”、“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先进单位”、“ 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 广东省群众体育达标先进单位”,是华南师范大学教学实践基地;学校党支部连续十年被评为区“先进党支部”。 新城中学坚持开放性的办学理念,与华师附中、广雅中学、汕头市金山中学、江苏省栟茶中学等省内名校和一些省外名校建立了较稳定的教学交流机制。新城中学是一所新型的文化校园。十七年来,学校一直在着力造就一种文化:明德砺志、自强不息的文化,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文化,尊重规律、严谨务实的文化,科学创新、和谐发展的文化。这种文化构筑了学校的品位,形成了巨大的魅力,在整个汕尾市甚至粤东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海丰县梅陇镇梅陇中学,坐落于海丰县重镇梅陇镇内,前身私立梅峰初级中学创办于1942年秋,校址在梅陇西山梅峰古刹(现梅陇镇西兴社区内),1952年更名为海丰县第三中学。2001年12月通过等级评估,成为海丰县一级学校。 梅陇中学质量立校创特色 面对竞争越来越严峻的办学形势和生源综合素质较差的实际,海丰梅陇中学提出“不求人人上大学,先求个个健康成长”的教学思路,加强师德教育,加强常规管理,加大教研的力度,对内挖潜,外争生源,分层教学,分类培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该校强化“质量立校”的意识,实施教研兴校战略,每位行政领导下到各科组挂点指导工作。每次教研活动都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期末有总结。学校实行每学期的公开课、优质课比赛、说课比赛、优秀论文评选、课件制作评比制度化。同时运用激励机制,规定凡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或参加市级以上比赛获奖的优质课、优秀课件等,均给予奖励,对获奖的教育科研成果给予奖励。三年来,学校教师在国家级、省市级或县级获得的奖项总共达200多项。 针对学校生源较差,素质参差不齐,后进生面广的实际,该校准确定位自己,提出了“不求人人上大学,先求个个健康成长”的教学理念并付诸实践。在教学中,“突出一个主体,做到二个允许,三个尽量,围绕一个核心进行学习”,即:以学生为主体;允许学生用各自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学生能看懂的尽量让学生看,学生能说的尽量由学生说,学生能做尽量让学生去做;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为核心;在生活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人格健全成长,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在这个基础上,学校进行分层教学,分类培养,开展特长教育,使不同特点的学生,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在各学科竞赛中脱颖而出。三年来,300名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得了县级以上的奖项。
汕尾中学创办于一九四二年,历经坎白中学、海丰县第二中学、汕尾中学三个生长期间,汕尾建市设区后,从一所镇级中学转制为县级重点中学。 2003年8月被汕尾市教诲局评定为“市一级黉舍”。黉舍占空中积37000平方米,修建面积313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6%,现有40个讲授班,门生总数3000多人。校园邻远洋滨,分红讲授区和活动场两个区,动静相映成趣。校门两侧棕榈树矗立俊岸,朝气兴旺;校园绿草如茵,树木丰荣,环境清幽;登楼眺海,波澜壮阔,心潮彭湃。办学六十余年来,培养出一多量优良人才。黉舍具有课堂40间,尝试室5间,多媒体服从厅1间,讲授平台5个,说话尝试室2间,电脑室2间,电子阅览室1间,各室内置设施齐备;藏书楼1座,图书阅览室1间,给师生供应了一个博学多才的六合;行政办公楼、年组办公室、音乐跳舞室、美术室、卫生保健室、档案质料室、展览厅等服从室包罗万象;具有活动场15000平方米,配套300米环形跑道附设100米直跑道,独立的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各一个,并完成四周绿化,扶植三层看台一座,是黉舍体育活动的场合,也是郊区大型集会、文娱汇演、体育比赛的抱负场合;建有门生宿舍楼1幢,西席宿舍楼4幢,120套,妥当安排教职工的住房。
几度春秋,几度风雨,海丰县赤坑中学(原海丰四中)历尽沧桑而弘歌不绝,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 赤坑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学校傍山而建,环境优美,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建成了教学楼、综合楼、多栋教师宿舍楼和学生宿舍楼,总建筑面积达9000余平方米。学校教学设施比较完善,配备了较为先进的功能室、电脑室、实验室。学校现有教学班36个,其中高中班9个,中职班1个,初中班26个,在校学生近2200人;教职工103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25人。 近年来,学校稳步发展,特别是学校新班子上任以来,以“办好赤坑中学,造福家乡人民”为己任,努力探索学校管理的新模式、新路子,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全校师生以“修身、进学”为校训,发扬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围绕“办好初中,发展高中”的办学思路,坚持德育为首,建立学科渗透,校内外结合,多层次、全方位的德育工作体系;坚持教学为主,积极开展各项教改活动、强化教学管理,关注青年教师的能力培养,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让教师成才。 如今,学校优良校风不断发扬,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上新台阶,赤坑中学将在更高的起点上,以更大的自信昂首阔步走向未来。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