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区政府为增强我区的教育综合实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也为了配合我省建设文化大省,于2003年在马坝人遗址和石峡文化发源地——狮子岩旁新建了城南小学。学校占地近70亩,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按48个教学班的规模规划建设,设计标准高、构思新颖、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分明。主体教学楼采用“方圆结合”的设计理念,建筑风格轻巧、明快。 学校从2004年春季开办的10个班,学生400多人,教职工26人,发展到现有教学班28个,学生1405人,教职工68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建有3栋教学楼,共48间教室;三栋综合楼,共35间功能室;1栋办公楼,有20间办公室;教师和学生宿舍楼各1栋;有能同时容纳200多人就餐的学生饭堂1间;有标准的200m环形跑道的运动场1个和3个篮球场。近年来,经过多方筹措资金,分别装备了语音室、电脑室、图书阅览室、舞蹈室、美术室、手工制作室和书法室各1间,多媒体电教室6间,音乐室3间。 学校自创办以来,本着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宗旨,坚持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抓手,努力创建学校自身特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文明班评比、背诵“弟子规”、动手搞卫生、参与学校管理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2007年被评为韶关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开展读书、写字活动。利用课前20分钟,安排到校学生读书、写字,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练字习惯,2008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书香校园。积极开展校本教师培训。通过读书、比赛、研究等途径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教师能力不断提高,被韶关市教育局定为校本教师培训的试点学校。
曲江区第三小学创办于1996年9月,位于马坝镇城东东华围。学校占地面积26268平方米,建筑面积8006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19.1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一至六年级28个,学生1309多人,其中住宿学生158人;教职工84人,其中专任教师共74人,取得专科以上学历有70人,占专任教师94.6%,小学高级教师有65人,占专任教师87.8%。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由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组成,具有符合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的多媒体教室、电脑室、语音室、舞蹈室等18间教学功能室,有标准的200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足球场、两个标准的篮球场和羽毛球场和几十张乒乓球台;学校体育、卫生、少先队工作设施设备齐备,学校藏书量达到生均17册。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一方面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德育工作的突破口,狠抓学校“三风”的形成,学生每学期的行为规范操行评定,优良率达97.3%,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学校多次被区科技局评为“德育先进学校”。 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抓常规打基础,抓教改促提高,坚持走“科研兴教”“特色立校”之路。学校从2001年开始,以英语教学为突破口,努力创办英语、书法特色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发掘英语教师队伍的优势,加强英语教学和课题的研究,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全校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情,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口语标准、基础扎实。学校曾被国家外语研究中心评为“优秀组织奖”先进单位。英语课题研究于2005年7月被评为全国“十五”规划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美术、书法学科竞赛有较强实力,每年派出学生参加区以上竞赛均能获区团体一等奖。学校以听音乐写字为抓手,从2005年5月起全校师生每天坚持15—20分钟练习写字,至今全体师生的写字热情高涨,书法特色已取得初步成效。2006年9月,接受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把马坝镇东片高年级学生撤并到我校就读,近三年来,学生所受教育的环境和所取得的成绩都有很大提高,得到家长的充分肯定。 办学十多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日渐凸显。学校先后晋升为“韶关市一级学校”、“韶关市绿色学校”;学校多次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教学单位、先进教工之家、先进党支部;学校教师中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4人次、市优秀教师5人次;教师获奖或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20多篇,市级30多篇,获区、市级以上教师基本功奖励40多人次。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我校将抢抓机遇,与进俱进,充分发扬我校优良传统,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争创辉煌.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