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市中学诞生于一九五八年,最早的一个雏形是在樟市小学附设初中一年级,只有一个班,教师二人。五九年上半年又从樟市小学搬到樟市大队江屋村。下半年又从江屋村搬到樟市大厦,此时,樟市中学开始独立,成为全日制初中,体制是民办公助。有初一、初二两个班,教师五人;六0年上半年,樟市中学又从樟市大厦搬到公社的招待所;六三年从公社招待所搬到蚁公坝,有四个教学班,十二个教师;六五年下半年,校址又从蚁公坝搬到白石下,并把“樟市中学”改名为“樟市农林中学”,有六个教学班,实行半农半读;六七年七月,校址又从白石下搬到原樟市卫生院旧址,校名由“樟市农林中学”改为“樟市中学”。在短短的几年内,校址变迁了六次。六八年下半年,学校由普通中学改为普通高中,由民办公助改为公办。初中班撤回各大队办。樟市中学只招收了两个高中班,学生一百多人,教师九人。七0年下半年,高一招收了四个班,共有高中六个班,学生近三百人,教师十二人,高中二年制。七九年,由于全县学校收缩,又把高中班转到原曲江四中(乌石中学)。本校又成了普通初中学校,初中制改为三年制;八四年,各大队(除群星)停办初中,学生分流在樟市中学和樟市二中。樟市中学有十个教学班,学生有五百多人,教职工三十多人,八四年后,学生来源是:与樟市二中划片招生,或是以考试成绩均分,同等成绩就近人学的原则招生。二00四年春,根据上级有关精神,把樟市中学和樟市二中合并,校址定于原樟市二中的校址.校名为“樟市中学”。学校2005年被评为曲江区一级学校;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规范化学校。2012年计划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目前,学校占地面积4102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079平方米,学校的教学区、住宿区、运动区相对分开。学校建有2栋教师家属楼(30套),1幢教师周转房(10套),2栋学生宿舍楼(可容780名学生住校),1栋教学楼和3栋综合楼, 1间物理实验室,1间化学实验室,1间生物实验室;1间52+1的电脑室,1间52座的语音室,16个篮球场,1个3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10张户外标准乒乓球台。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七年级5个、八年级5个、九年级6个),在校学生746人,58位教职工,其中行政人员七人(1正、1副、一名教导主任、一名政教主任、一名办公室主任、二名总务主任),教师平均年龄36岁。教师高级教师2人,获区学科带头人2人。曲区名教师2人;教师队伍学历逐年提高,年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
新丰县马头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创办于1956年,曾三易校名、四迁校址,至今已走过了56年的光辉历程。学校位于马头镇湖塘村,占地面积52002平方米;现有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12人;教职工108人,专任教师98人,其中本科学历3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学校各种设施设备均按“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台账指南”的要求配备。学校坚持“教学相长、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崇真、明德、知行、尚善”的校训,倡导“健体立志、多思好问、治学唯真”的学风和“修德敬业、精教勤研、育人至善”的教风,致力打造“立德、笃学、求实、创新”的校风。学校设有校长室、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办公室、党支部、团委、工会等处室和党群组织。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9年12月通过了韶关市人民政府督导室“义务教育阶段规划化学校”督导验收;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获新丰县“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三等奖或优秀奖;学校坚持科研兴校,课题研究成果突出,已结题的国家级语文科课题、市级英语科课题均获市科研成果二等奖;有23篇次的教师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在省级正规刊物发表或获国家级一、二等奖;有8篇次的学生文学作品获省级奖励或在省级正规刊物发表。校训:崇真 明德 知行 尚善校风:立德 笃学 求实 创新教风:修德敬业 精教勤研 育人至善学风:健体立志 多思好问 治学为真
翁源县坝仔第二中学 位于广东省翁源县坝仔镇坝仔街, 是一所从事普通中学,自建校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使学校办学规模、办学质量、社会效益不断发展。 学校现有职工人数69名
大桥中学是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大桥镇的一所县属普通初级中学,位于乳源县大桥镇,创建于1965年,其前身是大桥农业中学,1969年更名为大桥中学。2009年春季,获香港欧晖集团远东有限公司捐助而更名为“大桥欧晖中学”。目前,学校设有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数为1200余人,其中内宿生人数为800多人,教职工87人。学校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目前,学校设有21个教学班,师资力量雄厚,后勤保障有力。学校占地面积30719.5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30.4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8291.45平方米有课室21个,功能场室18个,学生宿舍3幢。校园建筑布局错落有致,别具一格;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各有所属而又和谐统一,校园环境洁净宜人。
1944年,珠玑中学创办,原校址在珠玑古巷沙角何姓旧址。1945年春,学校迁往邓坊苟石。 1945年8月,抗日胜利,又从邓坊苟石搬回珠玑沙角原址。1946年,解放战争期间,被国民党政府下令停办。1957年9月,又在珠玑沙角原校址复办珠玑中学。1960年,珠玑中学并入湖口中学。1964年秋复办,校址仍在洋湖沙角。1968年秋开办了高中班。1972年9月,珠中又从南山搬入珠玑龙门圩(现在的珠玑小学),与社办的五·七中学合并,校名仍然为“珠玑中学”。1975年,学校走所谓的“开门办学”的道路,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活动,开办了学校农场。1982年4月杨康华副省长到珠玑中学视察。1983年秋,学校开始停办高中。1984年秋以后成为初级中学。1987年8月,杨康华副省长再次视察了珠玑中学。1987年1月,韶关教育工作会议在南雄召开,珠玑中学作为会议现场参观点之一,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1995年,学校隆重举行51周年校庆。1999年,香港铭源基金主席何铭思,捐资30万在老校址兴建了“珠玑楼”,并把珠玑中学列入了一年一度的奖教奖学计划。后(2006年)又捐资100万兴建了现在的“铭源楼”。2003年,学校被评为南雄市一级学校。2005年,学校被评为韶关市一级学校。2007年8月,珠玑中学和珠玑中心小学互换。搬入新校址。2008年9月,珠玑中学和梅岭中学成功合并。2009年4月,香港稻香集团主席钟伟平先生捐资50万人民币装修钟伟平综合大楼。2009年5月,原韶关政协主席卢道平先生捐资50万人民币装修卢道平教学大楼,并改名为“道平楼”。学校目前的基本情况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校有26个教学班:初一级9个班,初二级9个班,初三级8个班。在校学生1477人。有专任教师108人,其中,教师党员39人(占36℅);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82人;拥有本科学历人数达76人,专科学历28人,学历达标率达96.%,各专业的教师配备较全。2005年被评为“韶关市一级学校”。 新校园占地总面积61266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达39.9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21711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4.14平方米。新校园把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合理分开。拥有一栋食堂、宿舍综合大楼,一栋具有现代化设备、多功能的 “铭源楼”(里面有多媒体厅,化学、生物、物理实验室准备室,学生、老师电脑室等),一栋有31间教室(含教师办公室)的教学楼,一栋领导办公、资料打印等的道平楼,及含有图书馆阅览室,美术室、艺术室等多功能钟伟平综合大楼;再加上原珠玑小学已有的教师办公大楼(现教师集体宿舍大楼)、两栋教师家属住宿楼。教育教学条件基本完备,学校已初具现代办学规模。
韶关市曲江区第一中学创办于一九八九年九月,是一所公办高级中学,韶关市一级学校、市绿色学校。学校面积56000m2。06年拥有48个教学班。有五十多间多媒体课室和一个400米运动场(运动场与教学区分离)。 校训:尊师、爱生、勤勉、自强、务实、创新 建校18年来,凭其"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科学的管理"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教学环境 曲江一中坐落在马坝马鞍山脚下,环境幽雅,校园内建筑错落有致,虽密而不狭,配套实施比较完善,拥有男女生宿舍,能容纳三四千人同时住宿,校方严格管理,务实教学。 学校内有 教学楼一栋楼体有四曾高能容纳十八到二十个班,坐南面北,每天早上,朝阳斜照在教学楼正面,琅琅书声和着朝阳散发着勃勃生气。教学楼的教室一般作为毕业班,教室内配有多媒体设备。教学楼左后方与综合楼相连,由侧与教研楼相连,为高三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但一楼较多蚊虫,原因是楼后与地面相差两三米,并且种有草 综合楼一栋楼体高六层,一二楼为校务用楼,校长办公室在二楼与副校长办公室、教务室相连。一楼左边为教导处,右边是多媒体教室,教室能容纳两三百人。多媒体教室与校医室相连三楼以上为高一新生教室(高一的学生挺幸福的) 教研楼一栋高七曾,设有多个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并有音乐室两和计算机机房,但由于办学经费紧张的关系,实验设备较为陈旧。 住宿环境 有男生宿舍两栋均为五层,一层有十间宿舍,每间宿舍大约容纳12人,均带厕所及冲凉房,楼顶建有热水设备,但阴天特别是连续阴天,兼且在冷天就会比较麻烦。内有监控设备,但还是请入学的同学小心自己 的随身财物。并且会在十一点后停电,若有夜盲的同学自备手电,又因为学校禁止学生用电,所以手机、mp3这类用电器还是不要带的好。像现在这个季节可能会遭遇连续南风天,衣服一个星期不干是常事,学校无相关设备,望同学多自备贴身衣物。 女生宿舍与饭堂为一体楼,楼高7层,一层为体育教学楼,内有羽毛球场。二楼及三楼均是饭堂,饭堂内均设有小买部。可以代充手机电池(又可以带手机了,不过可能会有牵羊现象,还是不带的好)一体楼完工于04年,比较新,宿舍环境也不错,夜间也无停电一说,但是禁止男生参观。 注意的是:宿舍会在十一点关门,早上、中午会在上课后关门,需要回去拿东西的要有班主任签名才可以放行。要是中午休息过头了,可能会存在被关在里边的危险,要是遇上政教主任的话会很麻烦的, 运动场所 校内拥有篮球场三个,造于04-05年。校工篮球场两个,比较旧。羽毛球场两个,乒乓球台六张(固定)在马鞍山脚足球场2个。中午可能会有禁止运动的规定,请爱好运动的同学择机而行 下午去爬爬山是可以经常实现的 学校地址 马坝镇环山北路33号 正校门在马坝往韶关路段入韶钢路段对面,后门位于马鞍山下,所谓开门见山,环山路在马坝往韶关路段过了体育馆,烈士陵园,下的十字路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