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县实验学校创办于一九九四年九月,是一所集小学、初中为一体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的新型学校。校园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现有36个教学班,学生1736人,教职员工143人。学校先后被评为 “省一级学校”、“市文明单位”、“市行为规范示范校”、2009年被评为“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2011年评为韶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单位”、2010-2011学年度教学工作“优胜单位”。学校依循“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基本方略,按照“严谨笃学、与时俱进、转变观念、锐意进取”的总体要求,以“为学生的一生奠基,对民族的未来负责”为办学宗旨,凸显“实验性、示范性”的办学特色,弘扬“今天我以实验学校为荣,明天实验学校以我为荣”的精神风范。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学历层次高,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硬,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校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自编礼仪读本,开设礼仪课程,成立“公益中(团)队”,开展系列礼仪教育活动,积极创建礼仪校园。师生“个个彬彬有礼,人人笑脸相迎”,展现出文明、儒雅的精神风貌,培育了“何宇华、张志芳、谢志鹏”三位见义勇为少年,仁化电视台、韶关电视台对他们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也相继作了新闻报道。学校高度重视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把“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摆在学校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完善学校教科研体系,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学校还立足课题研究开展校本教研。2011学年,先后承担了省级实验课题3个,市级实验课题 3个,县级实验课题7个。其中“初中化学目标分层教学”课题实验荣获市一等奖、“小学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荣获市二等奖、“学生互改作文实验”获县一等奖。。近年来,学校还开展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自主尝试、练测结合”、“研究性学习”等模式的研究与实验,继续大胆追求,不断发展。学校坚持面向全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素质练习、田径、球类、民间体育、体育游戏、小型体育比赛交错开展,整体推进阳光体育活动。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成立了琴、棋、书、画、歌舞、电脑制作、新诗教育实验等20多个课外兴趣小组。广泛开展 “ 英语周”、 “ 小科技活动周”等“五个一”活动周,丰富了课余生活,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狠抓教育教学的管理,在划片招生,没有寄宿生、减轻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学校中考仍然屡创新高,先后培育出4名市、县中考状元。2011年中考全县前10名我校占4名,前20名我校占8名,成绩可喜。十五年的实践和探索,实验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走出了一条既顺应时代发展又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之路,办学成果得到了家长、社会各界和教育部门的高度赞誉。学校正在为创建省一级示范性学校目标而奋斗。
即乐昌市第一中学,位于乐昌市佗城北路10号,是一所声誉粤北的省重点高中。 学校占地12000平方米(约180亩)。目前,学校有教学用房总面积16139平方米,生均8.73平方米。有教学、行政、生活用楼;学校有计算机246台,电教平台9个(4个5小),科学楼中设有理、化、生实验室、电脑室、电脑主控室、软件制作室、劳技活动室、天文观测台,还装配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有700多个座位的多媒体报告大厅,练功房和教工之家。校园网和监控网已投入使用,各部门和级组基本实现了电脑办公。校内有地理园275 ㎡;生物园1400 ㎡;400 m 跑道运动场(足球场)1个;标准篮球场10个、排球场2个、标准羽毛球场2个、乒乓球室4间。图书馆藏书6.8万册,达到生均37册。 乐昌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28年,历史悠久,曾七易其名,九迁其址,历经沧桑,改革多变,始呈今日之规模! 1929年初报广东省教育厅核准确立为“乐昌县初级中学”; 1978年定位为乐昌重点中学; 1994年易名乐昌市第一中学; 1999年评定为韶关市一级学校; 2002年评定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乐昌市第一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出了“思想性、基础性、启发性、整体性、发展性”的教学原则,采用“面向全体、分类指导、分层提高、整体推进”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学校竞赛获奖成绩斐然。高考成绩名列韶关市八县三区之冠。为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合格新生,因此,于1999年被评为韶关市美丽校园;2000年,学校团委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团委,同年学校被评为韶关市“全国教育统一考试定点考场”管理质量奖;2001年,被誉为评为乐昌市“二五”依法治市先进单位,同年评为韶关市教改先进单位。 乐昌市第一中学是一所让学生向往、得家长信赖、受社会好评、使政府满意、享誉乐昌、蜚声粤北的好学校。目前,乐昌市第一中学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加大投入,改善条件,正朝着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目标迈进。
光阴荏苒,盛事如约。弹指一挥间,留下您深深足迹和青春梦想的母校—乳源中学已走过了70年的辉煌历程。2011年12月10日,她将迎来建校70周年华诞,这是母校的节日,也是乳源中学每位校友的节日。学校将举行热烈而隆重的庆典活动。母校诚邀各位校友届时拔冗莅临母校出席校庆庆典,与我们畅叙别情、共襄盛会、共谋发展! 薪火相承,辉煌跨越。创办于1941年的乳源中学,历经70年岁月洗礼,培育了3万多优秀学子,经过一代一代师生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学校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韶关市德育示范校、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学校现有学生2700多名,教职工200名,占地面积70000多平方米。今天的乳源中学把“为国家培养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作为办学宗旨,把“一切为了学
南雄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82年,是南雄市的一所市属重点普通高中,2003年高分通过“广东省一级学校”评估。学校现有53个班,学生3500多人,校园占地192多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有教学用楼5栋,建有教学中心,信息中心,艺术中心,田径中心等楼馆,基础建设颇具有规模;有400米标准运动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运动设施;学校藏书达81000多册,电子图书20000多册;学校建成了320多个信息点,1000兆宽带接入,100兆交换到桌面的完善校园网,拥有"一个中心","二个库","五大功能室","七个子系统",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平台。 学校认为,以奥运会为载体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奥林匹克精神,最终使他们形成和奥林匹克主义所倡导的相一致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学校通过校园环境建设,努力营造出浓厚的奥运氛围。学校在校门附近设置了一幅彩喷奥运宣传画;在运动场四周构建了奥运长廊,介绍奥运会各项目;在教学楼层设计了奥运知识走廊,向师生介绍奥运的发展历史,各届奥运会的基本情况。 学校充分运用奥运作为德育的载体。通过宣传栏、广播站等形式大力宣传奥运会上的人物事迹,感受他们身上的可贵体育品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品质;围绕“人文奥运”,通过主题活动,开展了“做有责任的人”、“好习惯、好人生”等一系列文明礼仪教育。 为切实推进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学校根据《北京奥运会中学生读本》,把奥运知识和新课程改革中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开发了《南雄一中奥运校本教材》,并计划单独开设每月2课时的“奥林匹克教育课”。 学校成立了南雄市田径训练中心,实行从小学——初中——高中的“一条龙”培训体系。学校重视将奥林匹克教育和发展竞技体育,群众性体育结合起来,将优质设施服务于社区,在节假日对社会开放,满足周边群众健身需求,发挥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翁源中学创建于1950年,先后更名为八泉中学、育红中学,1981年定名为翁源中学,定为县重点中学。校园占地面积94105平方米,建筑面积59032平方米。现有教学班62个班,学生3214人,教职工266人。 学校以"造就健全现代人、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宗旨,确立了"放飞每一个人的理想、拓展全体学生的才智"的办学理念和"三重一化"(重基础、重能力、重发展、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建立了校长室--年级组--班主任垂直管理和党政、部门、科组互相协调、密切配合的纵横管理体系。 在高考史上,学校考出省、市总分、单科状元16个,其中单科省状元8个、总分省状元1个。近年来,教育教学质量连创新高,前三批入线率连续十三年居全市县级重点中学之首。连续多年评为韶关市高考优胜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心理健康示范校、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广东省信息技术实验学校,2007年11月,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2008年4月,被批准为广东省第一批国家组示范性普通高中。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