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荣根精神”是学校经过多年的磨合、培养、倡导、完善、系统地提炼出来的,是学校教育文化的精髓,是荣根人共同创造的一笔精神财富,也是学校办学理念、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治校策略:“以德建校,法情相济,学生至上,员工为本”。校 训:“忠于祖国,服务人类”。校 风:“敢于竞争,富于创新,善于协作,乐于奉献。”教 风:“敬业,爱生,严谨,求实。”学 风:“尊师、好学、主动、探索。”价值取向:“努力奋斗,顺其自然,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工作作风:“标准高,要求严,工作细,到位实。”教职工的座右铭:“对孩子们全面负责,为孩子们终生着想。”忠于祖国,服务人类: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生活目的,看问题要站得高,思考问题要想得远,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断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使自己心胸开阔,目光远大,情操高尚。敢于竞争: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敢字当头,不畏强手,不怕困难,不强调客观原因,充满信心,全力以赴去夺取胜利。富于创新:不墨守成规,不自以为是,敢于突破旧观念、旧习惯的束缚,对新信息新事物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不断强化创新意识,自觉培养创新能力,遇事积极动脑,寻求最佳解决的方案,在创新教育中显身手,展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善于协作:团结同事,热爱学生,尊重家长,礼待来宾;不背后非议他人,不打听传播他人的隐私,不猜疑,不妒嫉;要与人为善于,宽厚待人,包容体谅同事,人人奉献爱心,十分多惜和积极营造祥和温馨的人际环境。乐于奉献:提倡“努力奋斗,顺其自然”的价值观,保持“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的良好心态,提倡“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的共产主义风格,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工队伍。新的教风和学风的特点,一是非常重视教与学的关系,重视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情感投入,人际沟通。二是突出了教师的“创新”和学生的“探索”,这二者结合起来,就会产生教学共振。办学目标:校园校舍园林化,设施设备现代化 ,教学手段信息化 管理决策科学化,教育特色明显化。用五年时间建设成为质量一流,初具规模的现代化省一级学校。培养目标:为培养敢于竞争、富于创新、善于协作、乐于奉献、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一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深圳市龙园外语实验学校由深圳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国有民办学校,由著名的深圳马荣教育机构承办。学校环境优雅,现代化程度高,按省一类示范学校教学设备配置标准装备现代教育设备。有多媒体教学校园网络、电教中心(红领巾电视台、网络中心)、计算机室、语音室、科技教室(劳作室)、多功能音乐教室、自然实验室、舞蹈形体教室、美术室、书法室、陶艺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使用率达到100%;设有田径运动场(PU塑胶)、少儿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游泳池等。设有寄宿部。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学校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了教室的色彩、规格,室内布置规范、适宜,每个班、每个教室、每间办公室都能享受国际互连网,较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2002年10月,学校被定为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项目学校。目前,学校承担《学校优质教育的建设》等多个课题的研究。学校深化课程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在探索研究中创造性地建构了独具特色的外语校本课程,英语特色明显。 2001年9月,吸收整合课程理念,开展“数英整合实验”、“英语分层教学”的研究。2003年9月,学校引进了“国际课程”。整合多种学习方式,形式多样、生动活泼。2004年2月,与英国国际教育机构合作,启动了留学英伦活动,构建国际教育交流平台。
深圳市大望学校位于罗湖区东北隅之大望村内,坐拥梧桐山色,目览东湖美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沁心怡人的书香气息浑然成画,堪称现代都市版的“世外桃源”。 其前身“深圳市大望小学”,是时任大望村党支部书记的赖德谦先生于1988年9月亲自创办的一所边村小学,总占地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两排厂房式的低矮楼房、一个小型的泥地操场、六个年级200多名学生以及14名教师构成了她全部的风景,但她义无反顾地一肩扛起培育大望人后代的教书育人之重任。1996年,罗湖区政府以援建同富裕工程的名义,增建了一幢建筑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的五层教学楼(现初中部),暂时满足了当时的发展的需求。2001年,经历了大望村搬迁计划论证后,大望小学得以原地保留。经过老校长邓伟乔(现任大望学校支部书记)近四年的奔波努力,他在2003年向政府提交的改造计划正式获得批准立项。同年8月,大望小学终于拆掉使用了整整十五年的破旧教室,开始了新校园的建造。2004年10月18日,卢鉴钊接任大望小学校长,继续艰辛的校园改建工程、配套工程及基本校园文化的构建。2005年8月,大望小学的教学大楼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一所占地1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7000平方米,布局合理的,具有浓厚现代气息的新校园跃然展现于人们眼前。2005年9月30日,新校舍正式搬迁投入使用,从而结束了两年多在铁皮房上课的状况,更结束了大望小学“没有现代校舍,缺少教学配套设施、无正规运动场”的历史。2005年11月2日,大望小学通过了罗湖区一级学校等级评估,摘掉了学校苦苦企盼了整整十八年的无等级学校的帽子。2006年5月,为解决大望、梧桐片区居民子女初中就近入学难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探索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办学模式,罗湖区政府郑重决定:将原大望小学改制为一所小学初中一体化的“九年一贯制”试点学校,并更名为深圳市大望学校。二、办学概况 深圳市大望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71人,其中小学部1-6年级14个教学班675人;初中部7-9年级6个教学班296人。暂住户籍学生835人,占学生总人数的86%。 学校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专任教师59人,专任教师本科学历39人,研究生2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25人,中学一级教师3人,中学二级教师3人,小学一级教师17人。教师平均年龄34岁,年龄配比梯度、学科配置较为合理,满足教育教学的正常需要。 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相对独立,自然分隔。学校行政、生活用房配备较齐全,各项设备设施较完备。整个校园环境优美雅致,幽静和谐,绿树成荫,四季常青,绿化覆盖率超过30%。运动区中近200米环型塑胶跑道环绕的运动场内设有2个篮球场、1个排球场、配备8张乒乓球台;教学区内有3间科学实验室、1间科学器材准备室;2间美术书法室、1间科技室、1间舞蹈健身室、2间音乐室及2间美术音乐器材室;1间综合电教室和1个可容纳一百五十人的多功能报告厅;学校网络中心、广播室及校园电视台等配置齐全。学校拥有140平方米的学生阅览室和58平方米的教师阅览室,藏书16976册,生均超过17册,报刊杂志60种,各种教学参考用书近1000种,工具书123种。良好的现代化设备设施为师生成长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物质保障。 三、办学业绩 近年来,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展现出了蓬勃之势。教师在市级以上各类刊物发表了论文、案例15篇,参加区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奖近300人次,其中获国家、省级以上奖项8人次,市级25人次,区级近260人次。 学校的素质教育和阳光少年培育工作卓有成效。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400余项,其中获省级以上奖励45余人次,市级100余人次,区级230余人次。学生的学业成绩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学校先后被评为“深圳市教育先进单位”、“深圳市办学效益奖”、“罗湖区教育先进单位”、“健康促进学校铜牌”、深圳市“安全文明单位”、“深圳市节水教育模范学校”、“深圳市广播操标兵学校”、“深圳市水资源保护宣传基地”、“深圳市护齿教育基地”、“少先队罗湖区红旗大队”、“广东省巾帼文明岗”等光荣称号。 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学校“以师生发展为本,让师生享有自信与成功”的管理宗旨使和谐校风蔚然而成;“苔花虽小也学玫瑰开”的办学精神更使学校增加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2006年的《罗湖教育》、2007年的《中外教育研究》、2008年的《基础教育研究》等杂志先后介绍了我校的办学成果及阳光少年培养经验。一所曾经与“边弱”划上等号的乡村学校,如今正以全新的姿态焕发着青春的活力。 四、办学策略 办学理念——以师生发展为本,让每个人都享有自信与成功。办学精神——苔花虽小,也学玫瑰开。治校方略——以情感凝聚人心,以制度规范人行; 以目标激励人气,以民主管理学校; 以科研促进发展,以品位赢得声誉。管理思路——建章立制,细节着手,强化管理; 关爱为本,凝聚人心,提升品味。师德修养——真心对待事业,真诚对待同事,真爱对待学生。激励机制——人尽其才,人显其能,制度规范,人文关怀。 五、发展愿景 学生有素质,教师有能力,学校有品位管理:力求制度健全,规范有序,民主和谐,效率显著;师资:力求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学生:力求品行端正,热爱生活,自信自强,身心健康;校园文化:力求格调高雅,精雕细刻,书香浓郁,润物无声。
2000年5月20日,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诞生在雄伟的南山脚下,旖旎的珠江口左岸。它是北京、香港科技和深圳市政府三方合作的深港产学研基地的基础教育发展项目,是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和北京附属联合创办的集、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寄宿制国有民办学校。 建校之初,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挥毫题词“继承北大传统,创办一流名校”加以勉励。自此,北大精神扎根南国发荣滋长,琅琅书声伴随特区天籁齐鸣。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东依科技园,西眺伶仃洋,北出南头关,南抵蛇口港,是南山区一所全新的现代化、花园式学校。南山区山海景致迷人,半岛风情浓郁;经济文化繁荣,科技、教育力量雄厚;深圳湾大桥从海上飞跨香港,沿江西部通道贯穿珠三角腹地。在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强劲支撑下,南山区政府继续解放思想,锐意突破创新,以国际化眼光定位城市发展模式,以率先姿态倾力打造广东省教育示范强区。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坐拥如此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卓越的人文地理环境,可谓物华天宝,钟灵毓秀。 经历十二年风雨彩虹,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在特区教育这片肥沃的土壤里,已经根深叶茂,华盖擎天。她以“培养人格健全、学力宽厚、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为目标,高屋建瓴,特色彰显,开拓了“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首届十佳民办学校”“国家首届教育科研百强校”、“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 “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深圳市2011-2014年(高尔夫)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南山区教育现代化示范校”的辉煌之路,沃灌着一颗颗在北大文脉的熏陶中、在自主发展的精神家园里健康成长的快乐心灵,造就出一批批思想活跃、富于理想、敢于置疑、勇于创新的莘莘学子。如今,在已经毕业的初中生、高中生当中,有六十多人以优异成绩先后考入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图兰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外知名学府深造,有二百多人考入国内北大、清华、中国人大、香港大学等重点大学学习。在多年成功的素质教育实践和跨越式发展中,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成果亮点纷呈,2006年、2009年、2011年被评为“深圳市高考工作先进单位”,历年中考成绩始终位居南山区前茅,成为南山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校园安全工作先进单位”、“深圳市安全文明校园” 、“广东省巾帼文明岗”,荣获“南山区教育系统十二五规划卓越奖”、“第26届大学生运动会特别支持奖”、南山区教育系统大运工作先进单位、第九届学生网络夏令营学校组织奖、深圳市中小学校园网评比优秀奖、2011年度“南山区教育系统校车管理先进单位”。今天,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以其自身强大的优质教育品牌优势和扎实办学形成的良好社会声誉,在深圳特区民办基础教育领域成为一面领军的旗帜
深圳市盐港中学是在原田东中学职高部和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学校中学部基础上组建的一所综合学校。新学校继承了原田东中学职高的办学理念,并发展了原深大二附校中学部的办学特色,是一所集初中、职高、普高为一体的综合完全中学。学校位于盐田区中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清静,教育教学设施齐备齐全。400米标准塑胶跑道的标准运动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1000余床位的学生公寓(带空调),可为高中学生提供优越的住宿条件。学校以"因材施教,发展适合每个学习者的特色教育"为办学理念,以"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实现发展每个学习者的特长"的人才培养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学校一方面以"面向社会,服务企业"为宗旨,开展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就业创业的指导;同时又高度重视学生文化课的学习,优化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在艺体教育方面颇具特色,现为"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会员学校"、"广东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和"天津工业大学毽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的特色教育成绩斐然,学生高考进步率每年均居全市前列,近五年来先后荣获"深圳市办学效益奖"、"深圳市高考工作进步奖"、"深圳市高考工作学科特色奖"和"深圳市高考工作先进单位"等集体荣誉。近三年来,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本科上线率均高于市平均水平,专科平均上线率达90%以上。参加职高类高考的考生上线率均高于市平均水平。09年参加全国职业类相关竞赛活动,获一等奖20人次,二等奖60人次。我校至今开设有《计算机应用》、《港口与仓储》、《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2010年起与企业开展汽车、烹调、美容美发等专业的联合办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