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强小学创办于2008年9月,是福田区人民政府投资开办的一所全日制学校。学校位于福田中心区,毗邻福田区委政府,紧靠福田教育局,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宜人,学校是福田区政府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致力打造的一所精品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级20个,学生人数748人,教职员工59人,其中有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省市级优秀教师和各学科带头人。教师平均年龄37岁,学历合格率100%,是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在学校管理上,形成三级网络管理即校级--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教研组)体系,职责分明,分工明确,及时反馈。作为一所新兴的示范学校,我们处处体现一个"新"字: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新的目标、新的风范。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提出"以人为本、优质创新"的办学理念。建校三年来,办学特色日渐凸显。1.加强"小班化教学模式"研究,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2.开展"十项素质修炼"课题研究,形成鲜明的德育特色。3.加强艺术教育,形成鲜明的民乐特色。4.实施双语教育实验,致力打造国际化特色。根据学校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到2015年,把学校建设成为深圳市福田区特色和品牌学校,建成全区一流、市内有影响、国外有交流的现代化精品学校。为此,我们渴望与国际知名学校和教育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与国外教育发达地区名校建立持久的友好往来。意欲寻求出国夏令营、小留学生项目合作,建立稳定的对外交流网。促成管理人员管理经验共享和教师教学经验共享,推进两地学生举办文艺交流会、体育友谊赛、联谊活动、辩论会、研讨会等各种活动,推进学校间全面、经常、制度化的交流与合作。
山南小学1940年开始建成,至今已走过68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历经三次搬迁。我校是一间公办学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1999年进行扩建,于2000年正式投入使用。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总人数501人;教师25人,其中在编教师21人,编外教师4人。小学高级教师18人;镇骨干教师1人。学校逐步完善,多年来为四化建设培养了一批批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占地面积12.6亩,建筑面积3560平方米,绿化面积1600平方米。现有12个课室,2间行政室,有会议室、文印室、心理咨询室、多媒体电教室、音乐室、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安全办公室、体育室、队部室各1间;有1个篮球场,1个足球场,有200米环形跑道, 有60米直跑道以及单双杆等体育器材。学校有一支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教职工队伍。学校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培养“四有”人才为目标,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好地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形成有特色、现代化、高质量、高效益的山南小学教育特色,以适应社会主义中国面临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三水市西南镇第三小学创办于1958年10月,当时称作县民办一小(又称牛皮塘小学),只有一、二、三年级四个班学生共183人,仅有教师几名。校长梁明典同志重视教学和校风的培养工作。学校经过几年的整治,从一间三级四班的初小逐步变为六级七班的完全制小学,学生306人。第一届毕业生升三中人数全县第二名,学生参加县镇足球赛得第一名;到1964年,由李静贤同志任校长,她身先士卒,教师团结,努力搞好校园建设,校风学风良好,升中率较高。1965年——1969年,由陈新同志任校长,他重视抓好少先队工作,大队活动表演均受到县镇领导好评,学生升中考试均取得好成绩。学生入线人数每年都有3—10名。1969年,由陆灼恒同志担任校长,学校更名为人民小学,后来由三水县陶瓷厂接管,又更名为陶瓷厂小学,学校也由六年级七个班三百多人发展到六级12班五百多人。当时师生勤俭办学,继续改建校舍和活动场所,由原来的祠堂改建了两个课室的平房一座,镇政府拨出民房多间作课室。到了1973年,学校正式更名为西南镇第三小学,李静贤同志担任校长。当时增设了初中班。少先队工作成绩突出,各项比赛均名列前茅。1976—1978年由禤志锋担任校长,当时有二年制初中班两个。初中升学、小学升中率高,且学校在西南镇声誉较高。无论县镇大型活动都指定三小出队表演,校风学风良好。1978年到1983年期间,由韩达煌同志任校长,他狠抓基础教学,语数成绩较好,首次县少先队鼓号比赛获得第一名,升重中人数都在16—24名,初中升学率也高。1982年起撤消了初中班,办成完全小学。1983—1985年,校长是唐余庆,他加强道德品质培养和加强教学工作,学生升中率高。1985年—1994年,校长是邓沛钟。他加强德育工作,文体卫等各方面均取得可喜成绩。1987年,学校改建了原来北面的四个课室为现在三层12个课室的教学楼,学校已是一间比较完善的全日制小学,共6个级17个教学班,学生1000多人,当时是西南镇里学生人数为第二名的小学。1992年起,开始试办艺术教育特色学校。1994年9月至2003年8月,校长是关国昌。他注重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和完善各种场室设施,改建校舍,努力抓好校风和学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艺术教育,办好特色学校,成绩突出。1995年,学校被评为“三水市达标学校”。1995年学校还因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的素质教育成绩突出,被市教育局定为“艺术教育试点学校”。全面发展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加强美育教育,加强音乐美术教学,各学科渗透美育等教育。1996年5月,市教育局在我校召开了“艺术教育”现场会,自此以后,学校在艺术教育特色上大胆探索,不断改革,反复实践。几年来,学校的艺术教育取得较好成绩,市镇举行合唱、舞蹈、诗歌朗诵等形式的比赛,均取得特等奖和一等奖等好成绩,学生书画摄影作品参加全国、省、市比赛获奖人数多,等次高。1996年学校与文化馆、文化公园联合举办“三小书画摄影展”是全市首家学校向社会展示师生作品的学校,得到市镇领导的高度评价。2000年5月,三水市教育局正式命名我校为“市艺术教育试点学校”,并授予牌匾,学校并在西南影剧院举办了第3届艺术节,师生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
华岭小学地处炭步镇的西南面,位于华岭村中心,是一所规模较小的学校。华岭小学的前身是建国前的花县第二中心小学,后因文革,改建在位于华岭村中心的“光陆大夫家庙”遗址上,起名为华岭小学,直至1993年,由村民自发筹资兴建了一幢建筑面积为290平方米的三层教学楼。学校背山面北,占地面积2297平方米,现有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5人,有教职工8人,学校内自然环境优越,绿化占地300平方米。虽然学校的办学规模较小,教学条件有限,但能按照上级要求,实施教学,努力提高质量,逐步完善教学设备,为争创现代文明学校努力奋斗。
藏书院小学位于花都区炭步镇藏书院村内,服务半径为藏书村,目前学校共有7个班(包括学前班),有学生92人,教职工9人。学校以“培养全面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宗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勤学、尊师、守纪、上进”为校训,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学校虽然办学规模小,但能力争上游,在各类竞赛中屡获殊荣,历届毕业班均能获花都区教学质量一、二等奖。
沙南小学位于石楼镇最南端的沙南村。全村面积6200亩,常住人口3331人。沙南小学创办于1951年,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从原来只有20多名学生发展到现有8个教学班,336名学生的规模。目前学校在职教师20人人,其中公办教师17人,代课教师3人,学历达标为100%,已获得大专学历的15人,其余的都在参加大专进修。98年8月在石楼教办领导的倡导和支持下,经村两委研究决定对学校进行选址重建。经多方努力,在番禺区政府、人大、教育局、石楼镇政府、人大、教办等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新校在2002年4月正式破土动工。新校占地总面积17982平方米,教学大楼建筑面积5048平方米,拥有标准课室12间,并配套了电脑室、电子琴室、音乐室、舞蹈室、自然实验室、美术室、电教室、少先队队部室、藏书室、阅览室、软件制作室、卫生室,以及250米环跑田径运动场,各场室的设备设施按区一级学校配备。学校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连续多年毕业会考成绩都在镇的前列。在学科竞赛方面,获广州市级奖励的5人次,区级奖励的4人次,镇级奖励的38人次。积极开展全体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参加各项体育竞赛均获好成绩。
我校是炭步镇的一间农村小学,1940年创办,原名“作德小学”,后来又改名“共和小学”,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校舍破陋及规模太小,1991年6月重建,取名“茶塘小学”。茶塘小学占地面积约447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为1058平方米,校内环境清洁,绿树成荫。目前全校有六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0多人,教师10人,其中高级教师5人,初级教师5人。近年来,学校围绕“诚实、勤奋、进取、创新”的总目标,走“科研兴教,质量立校”的路子,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分层推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子沙小学位于灵山镇西北面,创建于1949年。在建校初期是以复式班的形式上课,学生人数只有三、四十人。到1958年才是一所完全小学。现在学校有六个教学班,学生人数是96人。教师是9人,其中公办教师5人,代课教师4人。学校的占地面积在建校初期约300平方米 ,现在是322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从原来七、八十平方米的茅舍 ,到现在是584平方米的两层混凝土结构的教学楼。学校的布局比较合理, 教学区和运动区分开, 学生上体育课时,不会干扰其他学科教学。学校环境比较幽静,周边没有商店及工厂,是适合学生学习的好地方。
大井小学创办于1956年,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占地面积1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1.5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5个,共有学生七百多人,在职教师34人,98年被评为番禺区一级学校,也是番禺区首批的绿色学校。学校拥有一个坚强、团结、务实和有相当管理能力的领导班子。具有良好师德、较高业务水平的稳定的教师队伍;良好的教学设备与条件。班风、学风、校风十分良好。办学以来,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直接指导下,同时也在办学单位的鼎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成绩显著,连年居黄阁镇前列。特别是近几年,连续七年是番禺区的教学质量优秀学校;96、98、2000、2002学年度被评为番禺区文明学校,多次被评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番禺区少先队红旗大队,去年还被评为全国“童趣杯”优秀示范中队。近三年,我校共获各项奖项255项,其中镇级199项,区级43项,市级12项,国家级一项。
板头小学创办于1956年1月,位于南沙经济开发区西部,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有6个班级。学生人数270多人,教职工13名。学校占地7960平方米校舍建筑963平方米。学校有一支较稳定的教师队伍。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