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同和小学创建于1929年,至今已有70多年历史,于1995年8月被批准为首批广州市一级学校,1999年顺利通过复评。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同和小学占面积10258.8平方米,建筑面积6693平方米(全部是1990年以来拆旧房后建起的新楼)。现有24个教学班,1000多名学生。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分开。综合楼内设的十几间功能室,设备齐全,为现代小学生走向成才之路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同和小学开展了教育部重点课题和广州市白云区“主体性教育的实验研究”的教育科研活动。坚持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质量,获得了显著的教学成绩。 如今,跨入广州市省一级学校行列的同和小学已经拥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环境,更有令人振奋的办学成绩。真是“70年老校青春焕发,老树硕果满园飘香。”
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始建于1986年,是广东省一级学校,也是广州开发区萝岗区的窗口学校。校园座落在充满改革开放气息的广州开发区西区,是当时广州开发区为完善投资环境而创办的第一所学校,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学校文化,与开发区的“博纳兼容, 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在一块荒地上起步,现代化的校园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1万平方米,生均占地14.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75%,一直享有“广州市花园式单位”的美誉。建校之初,我们是中学小学幼儿园一起上课,只有几个老师几个班级,到现在,学校拥有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1000人,专任教师63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各1人,小学高级教师46人。 办学二十多年来,在广州开发区这片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热土上,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厚载着政府的殷切期望,用激情、汗水和智慧谱写着理想的篇章。“一小”发展的历史,就是如饥似渴地虚心学习、完善自我的历史;就是开放胸怀、博纳英才的历史;就是开拓创新,闯出自己的办学特色之路的历史;就是办学水平办学质量不断“超越自我,勇争第一”的历史。 2005年以来,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已初步形成了英语教育特色、科技教育特色、信息技术教育特色,培养出了一支爱岗敬业、勇于进取的教师团队,形成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创办历程] 学校创办于 1997 年 9 月,是高明区实施调整学校布局,撤并麻雀小学,新办优质学校的一个成功范例。学生原来主要来源于周边的三所农村小学。办学短短几年,学校便具备了花园式的校园、现代化的设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优良的教学质量,实现了从“普通农村小学”、“区一级学校”到“市一级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 25175 平方米 ,建筑面积 7486 平方米 。现有教学班 25 个,学生 1351 人。校园环境优美,鸟语花香,处处流露出学校建设者的独具匠心,是学生读书学习的好地方。[设施建设] 设备设施逐步完善,计算机等多机一幕进课堂,有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多媒体电教室、电脑室、语音室、射击训练室等教辅室 25 个,教室与教辅室之比达 1 : 1 。现投资了 200 万元安装校园网。有标准的 200 米 环行跑道运动场,独立的标准篮球场 2 个,还有游乐场地、愉快体育场地超过 1000 平方米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师 62 人, 95% 的教师获得过区级以上的奖励,其中获得全国、省、市荣誉奖励的 7 人。教师中有小学高级教师 35 人,一级教师 24 人;本科学历 9 人,大专学历 44 人。参加省、市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训”的有 2 人。一批教师成为区的教学骨干。[办学特色] 学校开办以来,始终紧紧围绕“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宗旨,形成“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风,弘扬“办家长放心的学校、做学生欢迎的老师、做自强进取的学生”的精神风范,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师生,在社会上享有声誉。1997 年至今,学校承担了多个国家及省市级的实验课题: 2001 年 1 月完成省普教“九五”科研课题“中小幼活动课研究与实验”课题实验; 2001 年 9 月后,开展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创新教学与创造力培养研究实验”、广东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儿童英语兴趣教育研究”、“中小学器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实验研究”等课题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学校成果] 学校办学短短几年一步一个台阶稳步前进, 2002 年 1 月成为佛山市一级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佛山市先进集体”;先后获得佛山市少先队体验成果优秀奖、佛山市第一届艺术展演银奖、高明区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等奖项;多年的“六一”艺术节汇报演出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近年,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国家级奖的教师 12 人次,学生 45 人次;获广东省级奖的教师 6 人次;获佛山市级奖的教师 35 次,学生 26 人次。[未来展望] 现在,西安实验小学正朝着更高、更新的目标——“广东省一级学校”,扬鞭奋蹄,快速迈进,努力将学校办成“一流环境、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质量的现代化学校”。
下沙小学位于深圳湾红树林边的全国文明村下沙村内,与香港隔河相隔,风景优美,是一个育人的好地方。深圳市福田区下沙小学创建于1938年,是较早的广东省一级学校,全日制公办学校。学校办学条件一流,生均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均达到国家标准;有标准的教室27间,音乐室、美术室、电脑室、实验室等功能室26间且设备先进功能强大。学校还有200平方米的生物园,200米环形塑胶跑道运动场,900多平方米的室内羽毛球馆和一个约900平方米的风雨操场。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156人,已达设计办学规模。多年来,学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的42人,占总人数的67%;学历达标率为100%;在编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34人,小学一级教师20人。有多名教师被授予区级以上名师称号,其中特级教师1名,国家级骨干教师1名,其他各级名师14名。多年来,下沙小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实践"养成为先、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形成了"严谨、和谐、奉献、勤奋"的校风,"民主、务实、创新、求精"的教风和"自主、勤学、虚心、求真"的学风。学校的管理进入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学科研成果喜人。尤为突出的是学校创出了闻名全市的品牌--队列广播操,形成养成教育特色。学校曾多次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表彰。2001年至2007年连续六年被区教育局授予"广播操优秀学校"的称号,被深圳市教育局授予"广播操标兵学校"的称号;2007年4月被深圳市教育局授予"深圳市广播操标兵(传统)学校"的光荣称号;学校还被评为"深圳市读书用报先进集体",深圳市"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福田区十佳少先大队"、"福田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深圳市首届阳光体育先进学校"。下沙小学是福田区一所崛起的以养成教育、艺术教育为特色的新型小学。下沙小学未来五年办学承诺:总体目标:培养幸福的现代城市人,把下沙小学办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社区认可、市区知名的新型学校。全面实施和谐教育。未来五年我校要致力的十大工程:名师培养工程 民主管理工程 质量提升工程 养成教育工程和谐课堂工程 开放办学工程 书香校园工程 文化校园工程特色发展工程 自主评价工程我们郑重承诺,五年后下沙小学:在全区各项测评中,达到较好水平,学生操行优良率100%;学生近视率控制在10%以下;每一个下沙学生都能做到"四会":会阅读、会一样乐器、会一项体育运动、会调节心情。每一个下沙学生都有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初显特色。通过学校的养成教育,做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在区内产生广泛影响。90%的下沙学生感到课堂学习"快乐",100%的下沙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满意",98%以上的家长对孩子的课堂表现满意。建立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课堂关系。建立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推动学校教育向社区开放、向国内国际开放,为下沙的孩子将来自信地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吸引家长及社区参与学校管理,初步形成开放办学范式,并在区内有一定的影响,学校形象得到明显提升。推动全体下沙学生阅读,让每一个下沙学生都喜欢阅读、会阅读,建成实际意义上的市级以上书香校园。按照"村中城"的文化定位,建设文化校园、品味校园;让每一面墙会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发挥教育功能。努力做到学生学有特长、教师教有特点,学校办有特色;继续保持学生广播操特色,学校形成鲜明的养成教育特色,并在区内产生广泛影响,学校成为深圳市特色学校。
从化市街口街城郊小学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536人,教师32人,小学高级教师30人,占全校教师的93.7%,大专以上学历24人,占全校教师的75%,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街口街城郊小学占地面积只有2531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4.7平方米。学校现有一幢教学楼,建筑面积1556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2.9平方米。学校教育教学专用室场比较欠缺。 为城区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创建广东省规范化学校。在市委市政府、街口街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的重视下,经街道办研究决定,学校进行易地建设,现已征地28亩,按24个教学班的规模建设,计划建两幢教学楼,面积3600多平方米,一幢综合楼,面积2700多平方米。生源除现城郊小学就读学生外,还可吸纳旺城南片和环城路一带的学生。现两幢教学楼基本完工,其它配套工程亦正在紧张进行着。 街口街城郊小学坚持依法办学、民主治校,确立“德育为首,教育为主,五育并举,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体艺为突破口,开展“把微笑带进课堂,让微笑充满校园”的温情教育活动。学校加强了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了学校的内部管理,学校逐步形成了“勤学善思、求实创新”的校风,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师生有多人次获得市以上奖励,学校的研究课题在广州市立项。2005学年、2006学年,学校获得从化市小学教学质量优良单位一等奖;2007学年,学校获得从化市小学教学质量优良单位二等奖,2008学年,学校获得从化市小学教学质量优良单位一等奖。
茂名市信宜市信宜第六小学(信宜六小)是信宜市委、市政府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为发展优质教育,带动全市教育跨越式发展而兴建的一所优质学校。学校座落在信宜市区绿鸭路56号。学校设有小学部和幼儿园,2000年秋季开始招生。 信宜市第六小学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按市委市府的要求,要办成规模化、园林化、优质化、现代化名校。为此,我校吸收了许多名校的办学经验,结合时代的要求和本地的实际,依据新课程先进的教育理念,确立“服务稳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借助信息化技术,努力建造一所具有优质教育品牌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名校。 我校在建筑设计上,花了不少功夫。校园按园林式科学设计,按教学区、运动区等科学规划,校内有宽阔的运动场,大片的草地,所有建筑造型新颖别致,寓意深刻,风格独特。学校绿化面积达80%,树种繁多。教室设计人性化,宽敞明亮。 为了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切实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早上8:30-9:00是学生的锻炼时间,下午4:45-5:20是课外活动时间。下午组织学生参加唱歌、书法、乐器、体育等活动,用更多时间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和特长,陶冶良好的情操。每年学校都举行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等大型活动。 学校为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程设置上没有主次科之分,图画、音乐、体育、思品、社会、自然都是重要的科目。从一年级起成立了书画、手工、舞蹈、乐器、乒乓球、篮球、田径等各类特长班(全免费培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中山市三乡镇平东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创办至今已历近十年,在校学生3000多名。平东学校环境优雅,教学设施完善,被评为广东省规范化学校。 平东学校长期以来以“学生为主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特长,发展个性,输送人才”为办学宗旨,以“师资力量强,教育质量高,办学有特色,学生全面发展有特长”而被社会所称道。
广州市番禺执信中学附属小学创办于2001年,如今已是一所有36个教学班、学生1500多人的高端民办寄宿制学校。学校秉承“舍得、用心、创新”理念,努力践行“多元自主、优质发展”的素质教育模式,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创建全国最出色的品牌学校的征程中成就了辉煌,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同和良好口碑,也越来越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认可和支持。 2005年该小学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8年成为广东省绿色学校;2009学年被团省委评为先进少先队,向中学部输送的学生很多成了学生会和团支部干部,至今已有十几人成为中考状元;2010年被授予全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校长被聘为特约研究员。
聚胜小学始建于1999年,座落于佛山市顺德新城区德民路新区府大楼东侧。由原范沙小学、吉寨小学和南江小学合并后易地新建的全日制城区小学。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500多人,教职工50多人。2002年2月被评为顺德市一级学校。 环境优美聚胜小学座落于顺德城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校园总占地面积30015平方米(约15亩),建设面积12500平方米,绿化面积14400平方米,绿化率达100%。校园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分为教学区、功能区、运动区、生活区、游乐区五大块。校园内绿树成荫、花草茂盛、花香浓郁、书香飘逸,具有优美的育人环境。 设备先进聚胜小学按省一级学校标准起建,教学设备齐全,教学仪器先进。有2个电脑室、2个多媒体功能室、8个多媒体教学平台,有英语活动室、音乐室、舞蹈室、电子琴室、美术室、自然实验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棋艺室、乒乓球室、生物园、儿童游乐园等;学校已建成校园网络,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办公步入信息化;校园中央音响遍布各教室、各功能室。先进的教学设备,为我校教育的现代化,为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了优越的硬件环境。 师资优良我校教师队伍稳定,师资优良。现有教职工50多人,其中高级教师40人,一级教师8 人,学历100%达标,其中大专学历43人,本科学历25人;100%的教师通过计算机初级考试,90%的教师通过计算机中级考试;44人具有心理健康教育C证,5人具有心理健康教育B证。形成了一支“学历达标、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全体教师奉行“形象育人”、“服务育人”的观念,坚持“树人、修己、敬业、乐群”的教风,工作兢兢业业,克已奉公,为人师表、诲人不倦。 学校行政领导贯来敬业尽职,团结奋进。2005年7月新一届学校行政领导优化组合,更具魄力活力,勇于开拓创新,犹如一个坚强有力的火车头,带领全校师生,推动聚胜小学向教育现代化奋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