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沙溪镇云汉小学位于沙溪镇云汉村,拥有优美的教学环境和现代化教学设施,教学理念先进,管理制度健全。 云汉小学塑造出有自身特色的学风、教风、校风。校风为“启智育人,育一流人才,志存高远,胸怀世界”;学风为“学而虚怀,思而能静”;教风为“严谨治学,关爱学生,学了孩子的一切。各班教室布置得井井有条,班级氛围浓厚,展现了特有的校园文化面貌。
【学校概况】沙溪镇象角小学,创办于1932年,是一所将近80年老校。1983年,阮伟雄先生和众旅外乡亲连袂返乡观光,目睹原校舍残旧,赶不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于是,他们迅速发动海外华桥,港澳同胞、踊跃捐资,慷慨解囊,集资53万元于1985年建成现在新校区。新校区占地16亩,校舍建筑面积2千多平方米,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30人。教学功能场室齐全,教育教学设备完善。有24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良好的学校环境与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办学特色】学校以“办优质学校,育智慧人才”的办学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形成“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的教师工作理念和“每天进步一点点,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形成了乡土名人文化校园特色。 【德育特色】学校以“培养有修养的现代公民”为德育目标,以“四大体系”(德育育人的课程体系、德育育人的环境体系、德育育人的活动体系、德育育人的评价体系)为主线,通过阮章竞诗画社创设浓重的乡土名人文化,让学生德育于无痕之中,并把提升学生个人修身活动教育渗透到美术、书法、舞蹈、器乐、合唱、乒乓球、篮球、英语、奥数、三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等兴趣活动之中,使男学生个个成为“现代绅士”、女学生个个成为“现代淑女”。 【教学科研】学校以“打造有效课堂”为目标,通过“十大课堂教学艺术”打造“有效教师”、通过有效课堂研究培养“有效教师”、通过校本名师评价激励成就“有效教师”提升加强教学科研究工作,健全“立项——实施——过程监控——评价——推广应用”的管理体系。几年来,素质教育硕果累累,师生在全国、省、市各类竞赛中成绩显著,均取得骄人的成绩。学校先后荣获“中山市交通安全教育文明学校”、“教育部规划课题优秀实验学校”、“中山市无烟学校”、“中山市绿色学校”、“中山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沙溪镇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沙溪镇教学常规先进单位”等殊荣。 放眼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全校师生正以高昂的热情、执着的信念、脚踏实地的作风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正朝着“市一级学校”的目标迈进!
中山市沙溪镇下泽小学已有百年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清光绪三十、三十一年间,下泽村人筹办了新式学堂——明新学堂,1912年更名为丽泽山堂。 “下泽村庄,教育早昌盛;壮哉吾校,气象辉煌”,这是下泽小学创办初期校歌歌词开头的一段,它恰如其分地反映出当时下泽乡教育的状况和面貌。 1931年,陈宽、林瑞荣、林文焕、林文焯、余福海、萧天昌等旅美乡亲,胸怀“兴学强国”的抱负,热心改变家乡教育事业的面貌,慷慨解囊,筹建下泽乡校。翌年,工程开工,落成开幕。 然而,学校创办不到六个年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下泽学校受到日寇的控制和蹂躏,1941年还被日寇占为军事据点,学校被迫全面停课。 1945年,日寇投降,学校归还乡民手中。面对被日寇肆意破坏,百孔千疮,面目全非的学校,在当时经费缺乏,复办也是千头万绪,学校处于停办的状况。对家乡时刻梦萦魂牵的旅外乡亲,为使学校早日复办,立即在海外积极筹集资金汇回家乡,重整校园。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国家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实行公办、民办相结合。乡政府发动群众,想方设法,很快就建起了一座包括教师办公室及六间课室的民办小学,在群众中挑选民办教师,日常经费也由乡政府及群众自筹,而行政工作及教学业务则统由公办小学领导。当时,学校改名为“沙溪小学”,并在1968年加设初中,1985年又撤除了初中。在80年代,学校由“沙溪小学”改名为“下泽小学”,并一直沿用至今。 六十年来,下泽小学为教育人才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由于日久年深,校舍残旧,危象纷呈,且结构简陋,配套不全,人多室少,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远远落后于时代。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在海外侨胞、港澳乡亲和各界热心人士的支持下,尤其是在澳门中山隆都同乡会会长卢伟硕先生的鼎立资助下,1993年修建了下泽小学新校舍。 至此,下泽小学翻开了新的篇章,向成为高质量、声誉好、有特色的现代化学校大步前进。
沙溪镇圣狮小学创办于1910年,新圣狮小学位于以上水平。现有学生439人。 圣狮小学一直遵循“养成教育为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设现代化学校”的办学宗旨,不断营造“勤奋、文明、健美、开拓”的校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3年,新一届班子成立后,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目标,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教师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内部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学校连年被评为“市规范学校”、“市一级学校”等。
中山市沙溪镇乐群小学的前身为永厚环同志学校,位于乐群永厚环村,创办于是1916年。当时,学校有旅美侨胞蔡口均先生接管该校,学校一切经费、设备均有侨胞集资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中山县十二区第二中心小学(简称为二小),后又改为沙溪镇乐群小学。 1990年,在海内外乡亲和各级领导的共同努力下,共筹集资金86万,重建一幢四层楼房的教学楼和丽珍礼堂。2000年村委又投入60多万建成科学大楼,现校舍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设面积3000多平方米,学校设备较完善、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好地方。 乐群小学一向认真贯彻当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完整的现代化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这一办学理念;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有特色的现代化的学校”这一办学目标,依靠社会办学力量,全校师生将满怀信心,藉创新的理念追求卓越的精神,以科技创新托起明天太阳,拥抱新的辉煌。 办学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有特色的现代化学校。 办学理念:以完整的现代化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 校风:文明 尊师 守纪 爱生 勤教 乐学 校训:文明 尊师 守纪 勤学 友爱 教风:严密 慈爱 乐教 创新 学风:勤奋 专心 灵活 进取
濠涌小学的历史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初,1929年名为溪侣小学;1939年易名为濠涌小学;1946年改名为大同小学,期间,办学性质为私塾学校,以祠堂为址;1950年至1951年名为沙溪区第十九小学;1952年复名为大同小学;1965年拆卸旧祠堂,修建新校舍。1991年,旅美华侨方卓鲲先生伉俪、方华安先生伉俪、方俊英先生伉俪、旅港同胞方若愚先生、方锡喜先生等人领头慷慨捐资,共筹得22.4万美元、22.3万元港币以及人民币6.8万元,易地修建新校舍,名为濠涌小学。 濠涌小学是一所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学校。学校占地面积33亩,建筑面积4176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503人,教职工27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大专以上学历占100%,其中本科14人,在读本科4人。教室中,“比师德,讲正气,重科研、竞贡献”蔚然成风,是一个教风严谨、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教师群体。濠涌小学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作为办学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路,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办学单位加大经费投入,用于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学校现有电教室、电脑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各一个;装配有学生电脑56台、教师电脑27台,图书室藏书8000多册,实验器材已按市一级标准配备齐全。在镇村的关心下,近年投资了140多万元兴建一栋四层130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建立了校园信息网、更新电教设备。濠涌小学被评为市红旗大队,市五星级队室,交通安全文明学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山市巾帼文明示范岗,现为全国十五课题——“优质课题教学研究”实验基地。2007年11月22日,濠涌小学顺利通过市督导小组的评估,升格为市一级学校。 相信在教育改革的滚滚大潮中,濠涌人将以满腔的热忱和百倍的信心,昂首阔步,迎接更加灿烂的春天。
中山市沙溪镇港园小学位于沙溪镇港园村,该校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教学设施完善,教学理念先进,管理制度健全。 港园小学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恪守“诚信、民主、求实、创新”的校风,发扬“虚心、坚韧、聪颖、高节”的学校精神,努力建设一所环境优美、健康和谐的洁美学校,一所管理规范、质量过硬的优质学校,一所特色鲜明、品牌卓越的活力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