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小学地处阜沙镇西北部,现有学生740人,15个教学班,教职工29人。学校自创办以来,牛角村和镇政府十分重视学校的发展。尽管镇村都是市经济欠发达的镇区和贫困村,但镇村两级政府都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探索一条穷地区办“大教育”的成功之路。牛角小学地处阜沙镇西北部,现有学生740人,15个教学班,祥等一批大学生和社会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赢得了牛角村和邻近村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许,在市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发展成为沙田水乡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 学校自创办以来,牛角村和镇政府十分重视学校的发展。尽管镇村都是市经济欠发达的镇区和贫困村,但镇村两级政府都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探索一条穷地区办“大教育”的成功之路。1999年,牛角村征地33.3亩,投入840多万元,易地重建现在牛角小学。近两年,镇政府倾情教育,千方百计筹措资金200多万元,投入牛角小学创建市一级学校建设。如今,牛角小学环境幽雅,文化氛围浓郁而有特色,教学设备设施齐备,按市一级学校的标准要求配备功能场室,配置实验仪器、图书、体育器材和卫生器材。学校除建有15个标准教室外,还因地制宜,建有电脑室、多媒体多功能室、电教主控室、科学探究室、舞蹈室、美术室等功能室,使课室与教辅室之比达到市一级学校的有关要求。学校建有200米的环形跑道、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等,为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现有藏书16150册,图书人均二十多册,各种书刊均能满足师生阅读需要。学校拥有先进的校园多媒体网络,有足够的电脑网络终端,并通过光纤与互联网连接,并接入市教育局信息中心资源库和协同办公系统。建有无纸网上办公平台,教师两人一台办公电脑,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有7个电教平台,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课堂。目前,学生与计算机的人机比为7:1。先进的信息技术装备,为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大涌镇岚田小学位于岚田村西南面、北倚卓旗山,历史悠久。始创于1923年,1985年由李华叶、林少芳伉俪慷慨捐资70万港币新建校舍。1991年被确定为中山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1997年晋升市一级学校。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从2000年开始,办学单位投资近200多万元用于增添设备和规范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一个传统的旧式学校,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新型小学。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由过去占地面积5160多平方米扩展到现在的15092平方米。该校以现代教育意识整体规划建设,使学校环境创设突破传统观念,将生态环境与育人环境相融合。该校教学设备先进,有能容纳600多人的大型礼堂,有标准的200米环形运动场跑道,3个灯光篮球场及3个羽毛球场,1个综合性科学园,配备了图书室、电脑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电教室、广播室、语音室、实验室、仪器室、美术室、舞蹈室、音乐室、体育器材室、劳技室等多种功能室。 学校现有教职工22人,大专学历占90.9 %,本科占18.18 %,小教高级教师占22.7%,小教一级教师占59%。全日制在校学生530多人,12个教学班。 学校将教育信息化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先后建成了电脑室、电教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建立了校园网,增置了刻录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音像视频压缩转换工具等,安装了电子防盗系统,并对各功能室进行改造、装修及防盗,对教学仪器设备进行增添,各项建设都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利用笔记本电脑与便携式投影机组合,解决了电脑进课堂的问题,利用光纤上网,解决了搜索资源的网络瓶颈,扩展校园网络,为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学校确定了“建设与培训同步,建网与建库同行,建网为了用网”的实施策略,加大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形成校长授课,骨干带头,全员参与,互助互学的培训氛围,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师电脑操作技术和运用能力。为了加强应用,我校积极推行电子备课,发挥电子备课室的利用率,开展同级、同科集体备课,定期交流,教师在交流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在课堂中,教师善于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合理地加以整合,将现代教育的技术手段恰到好处地加以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自主搜寻优秀课件,汇集、搜集优秀教案、论文,及时把握国内外教育动态,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变革与创新,走进教育现代化的新课堂。 学校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两心教育”(爱生心和责任心)和“六个意识”(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创新意识、改革意识、服务意识和策划意识)的培养, 深化师德师风教育。同时大力推进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建立教师学习的提高档案,扎实搞好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了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富于教育智慧、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学科发展前沿的师资队伍。 “科研促教,科研立校”是学校一贯坚持的办学理念。学校一共有四个立项课题,学校的市立项课题“小学语文开放性作文教学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课题探究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逐步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语文科组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文艺演出、辩论赛,组织学生开展编书活动,系列实践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激发同学们的写作欲望和写作热情,让学生感觉到写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汇报课上学生们唇枪舌剑、口若悬河,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受到专家一致好评,引来了市内兄弟学校的交流与互访,学生作文也时常在报刊杂志上刊登。 学校严抓学生的德育管理,根据学校的实际,提出了“教书先教人,育人先育德”的办学思想,整体构建了学校德育网络,从严管理,依法治校,关注儿童主体潜能的发挥,。积极发挥德育实践基地的教育功能,定期开展德育实践活动,隆都民俗馆、大涌颐老院、扬丽蓉烈士陵墓成为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好地方。在慈善捐款、慰问孤寡老人、学雷锋献爱心等系列活动中,同学们积极踊跃,充分体现了全体学生的真、善、美。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创设教育情景,让枯燥乏味的说教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活动,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 艺术教育和第二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另一个亮点!艺术科组师资雄厚,共有5位教师,其中本科学历3人,舞蹈专业教师一名,声乐专业教师一名,其中4位教师各精通一种乐器。学校开设了舞蹈、合唱、二胡、电子琴兴趣班。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开发了孩子们的心智潜能,为学生个性特长和人格的健全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 为了保证学生的每日体育活动时间,学校每天都开展大课间快乐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成了学生自由快乐的舞台。在快乐课间活动中,我们主要强调一个“动”和“乐”字,在多样有趣的体育活动中,引导学生从单纯地追求增强体质,向健体的大目标延伸。提倡把课间活动真正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需要、兴趣,具有新颖性、娱乐性、合作性、观赏性。每逢第二节课下课后,就是全体师生15分钟快乐课间活动,现在每班各具特色活动内容主要有:跳长绳、跳橡筋绳、传球接力、投篮、迎面接力、呼拉圈、舞蹈、各类游戏、全体男生的少年拳等。热烈飞扬的精彩场面,汇成了快乐的课间、礼仪的课间、智慧的课间、创新的课间……课间活动使校园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以前统一规格化的要求,变为师生自主游戏和全校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活动中,师生同乐,热情高涨。这样一来,使原本枯燥、单一、打闹的课间一下子焕发了活力!学校还成立了篮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和田径队,有专门的辅导老师定时间、定地点、有计划地开展训练活动。作为市的田径传统项目训练学校,我校每年举行学校田径运动会,历年参加镇田径运动会,多人多次打破镇各项比赛记录,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我校不但注重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更注重教师的身体健康。我校工会工作以“五彩缤纷的康体活动”为龙头,把这一个增强教师凝聚力的“教工之家”办得有声有色。教师们劳逸结合,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岚田小学“求真、务实、团结、创新”的优良校风营造了学校“健康有序、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形成了“民主、有序、和谐、高效、奉献”的管理氛围!学校用科学、民主的管理理念,正在不断地规范各种管理制度,促进了动态管理模式的形成,使学校向着“重素质,树精品,创特色,争一流”的办学目标奋勇前行!
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第四小学(火炬四小),原名陵岗小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农村小学。一九九八年九月由原陵岗小学、五星小学、窈窕小学等三所小学合成并更名而成为一所区属小学,学校现有学生950人,分设二十个教学班。 火炬开发区第四小学位于火炬开发区陵岗村,占地面积约26亩,建筑面积共7500平方米,绿化面积8850平方米;现有教学楼、科教楼各一幢,按省级标准配置建设的教室和电脑室、阶梯综合电教室、体育室、音乐室、科技活动室、劳技室、图书室、教师办公室等共28个。同时配有200米标准环形塑胶跑道的运动场1个,3个篮球场、6个乒乓球场、植物园、劳动实践基地等。学校有先进的有线电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电脑联网办公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共有电脑121部,22个多媒体教学平台。配备有先进的彩色印刷、速印、复印、数码摄影、课件制作、软盘制作等设备。 “创设绿色书香校园,构建和谐创新四小”是火炬开发区第四小学的办学理念,坚持“外树形象,内强管理,科研兴校,争创一流”的办学思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严谨治学,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学校打造成“教师安心、学生开心、家长放心、党和政府满意、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化小学。 近三年来,围绕办学理念,火炬开发区第四小学实施了四大战略。科研兴校战略,结合实际申报国家、省级三大课题,涵盖管理、班主任队伍建设、学科教学三大板块。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塑造思想灵魂的大阅读战略;以“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为理念的大课间活动战略。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打造高素质师资的大练兵战略。 四大战略的实施,让全校师生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拥有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拥有了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拥有了提高专业素养的途径和方法,也拥有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专业技能。 展望未来,火炬开发区第四小学信心满怀,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必将成为火炬开发区第四小学构建和谐创新校园的更大动力,激励火炬开发区第四小学再创佳绩,为开发区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的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座落于中山市板芙镇,创办于2004年秋,前身是中山市一级学校。在此基础上,同方再次斥资把它兴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学校。学校配置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建立了校园网络,每个教室都配置了电脑、投影仪、展示台等多媒体设备。教师办公电脑化。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为学生更多、更好、更有效地获取知识提供了保障。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在学校实施了人才战略工程,采取了教师引进和培训提高并重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吸引了一大批的优秀骨干教师(包括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应届毕业生加盟学校教师队伍,培训提高了现有教师队伍素质,全校上下增强了质量和品牌意识,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通过深入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进行师德建设,使教师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思想状况进一步呈现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大家对学校在新形势下的快速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我们的教学成绩在板芙首屈一指,连续三年被评为“教学质量优秀奖”,包括今年,连年中考上重点高中率在中山位列前茅。
中山市横栏镇六沙小学成立于一九八五年,员工人数约为叁拾捌名。六沙小学座落在风景秀丽、富饶的广东省中山市,主要经营58655、24210小学教育,地址是横栏镇六沙村。 六沙小学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恪守“诚信、民主、求实、创新”的校风,发扬“虚心、坚韧、聪颖、高节”的学校精神,努力建设一所环境优美、健康和谐的洁美学校,一所管理规范、质量过硬的优质学校,一所特色鲜明、品牌卓越的活力学校。
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习惯简称为“海洲中学”,也简称为“海中”。海洲中学位于中国灯都——古镇镇的西北部的海洲村,与江门市新会区及佛山市顺德区相邻。 学校创办于1979年8月。1969年海洲三间小学办初中部,1979年这三间小学的初中部合并,校址在海洲村昆山的山坡上,故取名为海洲昆山初级中学(简称昆山中学),当时只有初一和初二级。1994年下半年,原海洲中学改名为古镇高级中学,它的六个初中班合并到海洲昆山初级中学,1996年海洲昆山初级中学改名为海洲初级中学(简称海洲中学)。1998年,古镇政府投入1860多万元,于海洲海兴路新建了海洲初级中学。 1999年9月15日,学校整体搬迁到新校址,占地面积438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641平方米。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教工宿舍楼各1幢,有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1个、大操场1个,篮球场5个。学校交通方便,环境优美,设施先进。 海洲中学经过多年发展,成绩斐然。2000年被评为中山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002年被评为中山市课程改革实验样本学校,2003年被评为中山市规范学校,2004年被评为中山市一级学校,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6年被评为中山市绿色学校及中山市安全文明校园、2008年被评为中山市文明行为规范学校;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获奖;在初中教学质量评价中,从2006学年起连续被评为市先进学校一等奖,2008年、2009年中考教学质量评价更是10个中考与会考科目全获先进学科一等奖,学校总体名列全市第3名。2011年中考排名第2名。 学校以创建中山市示范初中为办学目标,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任务,加强师资建设,强化学校管理,构建起了以教育科研为动力,队伍建设为基础,科学机制作保证的素质教育新体制框架。并构建了海洲中学教师发展学校,设置三坊三吧(即青年教师工作坊、骨干教师成长坊、教育名师培养坊、学历进修吧、心灵氧吧、健康服务吧),从而推进优质化工程,全面提升学校影响力。 海洲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农村初级中学。2010年9月有19个教学班,在校生996人;教职工64人,其中教师61人,行政领导6人,中学高级教师有3人,中学一级教师有36人,90%以上的教师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师资力量雄厚。 ( 2010年10月9日 )
位于东升镇接龙路37号,是一所公办的小学。该校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教学设施完善。 接龙小学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以“小学校办大教育,条件差教育质量要优的高标准”,实现“科学管理,办学规范,氛围和谐,特色鲜明”的办学目标。以思想教育为核心,抓好德育工作;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积极推进新课改;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归宿,办出学校新特色,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乐学,教师善教,家长放心的育人摇篮。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