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镇中心小学坐落在享誉美名的珠海御温泉度假村对面,始建于1950年,新校区于2011年2月落成使用,资源整合了原斗门中心小学,新乡小学和大濠涌小学。现在学校占地6万平米,建筑面积11380平方米,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标准的400米运动场,总投资4000余万元。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00人,教职工78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我校按省一级学校标准配备,功能室齐全,设备先进。学校的绿化种植,美花装点,净化治理,文化渗透,创建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育人环境,校内处处设景,花坛、绿地竞相辉映、布局合理、精巧构思、步入校园会有清逸、洁雅之感。 学校一直重视教学质量,坚信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坚持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安全为第一的办学宗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始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自2004年以来,我校每年均获“斗门区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称号,更可喜的是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区级以上数学竞赛,均100%获奖并获得团体优胜奖。 “与时俱进,争创一流,改革创新,乐于奉献”成为学校不变的信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是每位教师永恒的承诺。在今后的学校建设发展中,我们不断加强“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培养,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实验。学校管理力求规范、科学,再创斗门小学新辉煌,谱写斗门小学教育新篇章,办出一所具有时代特色的、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
斗门区井岸镇第三小学位于井岸城北,原名“精华学校”,始建于解放前。1984年,学校进行拆建,1985年9月经斗门县政府命名为“井岸镇第三小学”。在上级党政领导的关怀重视下,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经过89年、95年的两次扩建,学校现占地面积808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547平方米,绿化占地2653.7平方米。有教室20间,教师办公室5间,学校开设20个教学班,共有学生999人,公办教师56人(其中本科学历以上有11人,大专学历以上有35人,中师中专学历有1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有小学高级教师48人,小学一级教师8人)。学校环境幽雅整洁,教学设施齐全,设有多媒体电教室、电脑室、图书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实验室、体育室、卫生室、仪器室、少先队部室等十多个功能室,为我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下良好的基础。 一直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质量立校,特色强校”为办学理念,以“学校管理高层次,校园文化高品位,教师队伍高素质,全面育人高质量”为办学目标,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扎扎实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全力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 我校德育工作从1992年至2008年多年获市、区德育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1996年和2006年均被评为区文明单位,1997年被评为市文明单位。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由1992年至2008年分别获区教学质量一等奖11次,获二等奖2次,1997年和1998年均获市教学质量进步奖,2004年获市教学质量三等奖,2005年获市教学质量二等奖。从2001年至今,我校被斗门区进修学校定为为教师培训和科研基地。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先后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数学教学综合评价的方法与策略”、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珠海市“运用发展性评价促进中小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近三年来,我校教师有150多人次所撰写的德育、教学论文分别在省、市、区评比中获奖;学生有600多人次在全国、省、市、区举行的各项竞赛活动中获奖。我校为区高一级中学输送了大批品学兼优的人才,受到上级奖励,家长好评, 赢得较高的社会声誉。 学校注重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全面发展。1995年至2008年参加区少儿花会汇演每年均获上级奖励;学生参加省、市、区美术、体育等艺术比赛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井岸镇第一小学原名为坭湾小学,始建于1950年,由当时南潮、坭湾、尖峰、建新四条自然村合建,1992年8月更名为井岸镇第一小学, 2005年被评为省一级学校,现有教学班三十七个,学生一千九百多人。 学校占地面积20亩,校园分教学区和运动区两部分。教学区由教学楼、实验楼和综合楼组成,功能室和教学设备、设施,按省一级学校配备;运动区由田径运动场、篮球场、游泳池及器械运动区组成。 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为办学宗旨,在新课程的引领下,牢固确立 “全面发展,德美见长”的办学理念,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上升。一直被评为区、镇教学质量一等奖和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德育先进单位,被评为市、区文明单位等,创建市、区两级巾帼文明岗,先后被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学习技术的心理探索》实验学校、“生本教育”实验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区美术学科教研基地、区数学学科教研基地、区德育工作示范学校、禁毒示范学校等。 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我校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先后成立了作文、数学、英语口语、书法、美术、舞蹈、合唱、管乐、古筝、小歌手、环保时装、田径、篮球等兴趣小组。经过多年的努力,学生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多次在全国、省、市、区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东围小学属于农村小学,地处白蕉镇东围村,比邻城东商贸城。始建于1950年,曾经附设有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至1982年方撤消附设初中。学校占地面积为5890平方米,有两幢两层的建筑面积为956平方米的教学楼,含普通教室9间,多媒体室1间,电脑室1间,教师办公室1间,生活用房240平方米,其他用房120平方米。 学校拥有开拓进取、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和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6人,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13人,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已评为小学高级教师15人,一级教师1人。学校设有教学班6个,学生243人。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目标,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学校的办学规模虽然小,但学校的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教风正、学风好,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我校英语教学有特色,英语学科的检测成绩连续几年位于镇的前列。学科竞赛成绩显著,参赛的学科竞赛无一落空,且获奖率高。近两学年来,还获得了区的五年级数学竞赛团体奖、三年级数学竞赛团体奖和四年级数学竞赛团体奖。学校非常重视教学教研和“校本培训”的开展,近三年来,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或获得区级以上的奖励,其中在国家级发表的论文就有四篇。
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矿山小学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矿山居委会。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矿山小学占地面积约大,有教学楼、大操场、多媒体演示台、等离子电视机、计算机网络教学,还配备了多功能厅、书法教室、艺术教室、音乐教室、生活教室、自然科学教室、医务室等多种教学设施。采取小班制教学模式。 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矿山小学以科研为先导,借实验促发展,多种改革、实验并进,多种办学模式并存,创全面发展之优,示素质教育之范,实现教育现代化。在教学中积极优化教育思想,探索科学育人模式,培育现代人必备的思想、文化、身心素质。同时,注意优化课堂结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质量扎扎实实地不断提高。突出英语教学和书法教学特色;通过增设英语活动课时和聘请外教担任活动课的同时,学校开辟英语广场为学生应用英语提供空间,整体环境的布置,学生置身于英语的陶冶氛围中,使其在英语的对话和知识上都有超前、超高的收获。坚持上足、上好硬、软笔书法课,学校聘用全国书法协会会员任教,全校每一位学生通过书法课的学习,字体漂亮、工整。其中有一批学生在各级各项书法交流和比赛中崭露头角。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矿山小学以“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办学宗旨,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学为主线,以实验促发展,多种改革实验并进,多种办学模式并存,创全面发展之优,示素质教育之范,实现教育现代化。在教学中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更新教育理念,探索科学育人模式,大胆进行双语教学实践,培育现代人必备的思想、文化、身心素质。同时,注意优化课堂结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质量扎扎实实地不断提高。
灯笼中心小学坐落在磨刀门水道西岸,民风纯朴,风景秀丽的灯三村,在珠海市第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上婚嫁”灯笼沙旅游区的南面,创建于1952年8月,原名“下六联小学”,60年代末,改名为“红三小学”,80年代初更命名为“灯三小学”,2006年1月晋升为斗门区一级学校。2006年乘借创建教育强镇之机,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改善灯笼地区基础教育状况,推进城市化进程,经市政府立项批准,由市、区、镇共同投入2300多万元以灯三小学为母校兴建灯笼中心小学,新建的灯笼中心小学于2008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2009年4月15日把灯一小学、灯笼小学、灯三小学三所麻雀学校合并到灯笼中心小学,2011年1月通过斗门区规范化学校评估。 多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紧扣时代脉搏,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改革与求实同步,以质量高、有特色为目标,认真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不断探索管理方式,努力优化育人模式,在变革中求发展,于创新中求质量,实现了师生共同成长的良性发展。现在,校园占地面积41875平方米 ,建筑面积 10143.8平方米 ,环境优美、整洁、典雅,空气清新,小河流水。学校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分开,动静相宜。拥有行政办公室6间、教师办公室6间、教室30间、多媒体电教阶梯室、电脑室、图书室、档案室、自然科学实验室、实验仪器室、体育器材保管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还有标准食堂、宿舍等生活配套设施;有17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电教平台、教师办公电脑38台、学生学习电脑56台,开通了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网和学校资源库,每个教室都可以全天候畅游互联网。安装了全程监控系统和红外线报警防盗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 学校现有13个教学班,学生527人,平均班额40.5人,最大班额55人。教职工42人,在编教师 35人,其中,中级职称教师32人,占91.5%,初级职称教师3人,占8.5%;大专以上学历30人,占85.7%,在编教师平均年龄41岁。规划可容纳30个教学班,约1200人,绿化面积约20000平方米。按边使用边建设完善的原则,今后继续建设各种设备、设施,将成为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的一座规范化、示范性的花园式农村学校,灯笼地区最漂亮的一道风景线,争取办成政府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向往,独具特色的农村规范化小学。
斗门区五山中心小学是珠海市人民政府为提高珠海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水平,投资3000多万元按省一级学校标准于2003年9月创办的规范化学校,2005年创建为省一级学校。学校整合撤并了原五山镇中心小学、荔山小学、虎山小学、南山小学、三里小学、夏村小学和网山小学等7所小学。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教育教学设备设施齐全,建有4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和风雨球场,常规教学仪器按省一级学校标准配备,各类功能室齐全,教育信息化水平较高。学校配备计算机170台、教学平台27(套)。2005年,建成十兆校内办公网,所有教师用机及学生机房均可接入珠海教育城域网,实行无纸办公。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加强内部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特色立校,品牌强校”战略,把体育和艺术教育作为创办特色学校的突破口,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展示才华的舞台,努力创办特色学校,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学校开办至今虽只有短短的9年,但据统计,仅近3年,师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区以上奖励已达854人次。学生男子足球队曾代表市参加“达能杯”中国赛区比赛取得全国第四名,学生舞蹈获全国蒲公英青少年艺术大赛金奖,多次获区德育先进单位和区教学质量奖。2009年3月荣获广东省安全文明学校称号。五山中心小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办学特色的日益彰显,充分体现了农村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所取得的成效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拱北小学原来是一所普通的村办小学,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古老的海滨小城,拱北小学已发展成为珠海市目前最大的城区小学。1994年12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研中心确定拱北小学为全国第一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试验学校,同年被评为珠海市一级学校。 1996年被评为广东省百所电教实验学校,1997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1998年被评为广东省健康促进学校,1999年被评为珠海市绿色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拱北小学校长陈青与珠海市香洲区教育局教研室黄达共同研究的《多媒体熟语识字法》,借助孩子在入学前已经掌握的部分词语和句子,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师生通过各种情景和丰富的形式熟读课文,认读文中的生字,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自主练习和教师的指导、测试,学会其中的生字。通过这种识字法,学生可以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小学六年的识字任务,为学生大量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拱北小学的教学楼共有六层,以高,中,低年级按次序分楼。操场的则是安排给教师居住的宿舍。操场跑到呈环形,总长200米,跑道前后都设有篮球场,跑道中央是塑料草坪的足球场。
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七小学是2005年7月正式成立的一所新校, 2007年6月被评为珠海市一级学校。学校完全按照省一级24个班的教学规模建造而成,占地总面积1025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8426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36个,学生1948人,专职教师94人。教师平均年龄31岁,学历达标率达100%。学校现有教室36个,功能室18个。结合当今社会对人才观的要求,结合我校的生源特点,学校形成了"用‘爱、自信、责任"谱写明天"的办学理念,确定了"把关注教师自身发展与关注学生整体发展统一起来"的办学目标。让每位教师"工作着,进步着,快乐着";让每位学生"学习着,成长着,快乐着",为学生、教师的成长搭台铺路。我们把教师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做有"爱、自信、责任"的现代新型教师。提出了"爱"的八字方针、"自信"的五项硬功、"责任"的"六个一"要求。除落实常规的教学管理检查外,根据教育教学质量标准,我校的"教学质量检测",打破了过去惯性的只关注"语、数、英"的笔试、忽视"体、音、美"等的检测模式,建立了我校特有的教学质量检测模式。通过月执行力考核、学期教师工作评价的建立,落实了对教师的目标管理,明确了工作的绩效导向,使教师们充分认识到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地重要,树立了教师们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爱"、"自信"、"责任"三大教育系列是我校结合办学理念形成的德育核心体系。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分层、分阶段逐步实施,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爱心、自信心、责任心"之教育目标。2006年2月,我校结合学校"用‘爱、自信、责任"谱写明天"的办学理念,开发了《运用"三心"教育促进小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德育校本课程和《开发校本综合实践课程、促进小学生综合学习力的研究》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近三年来,学校用理念办学已经成了全体师生、广大家长的共同愿景,教学质量一直在稳步提高,实现了办学理念与教育行为的完美结合。2007年10月,我校在香洲区教育局首届"办学行为、办学效益评估"中,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成效。由于我校办学特色突出,办学成效显著,2008年5月,珠海市"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现场交流会"在我校举行,香洲区仅有四所小学将在会议中进行展示,而我校是唯一在现场进行汇报的学校。学校获团体奖共26项;教师获奖共110项,其中国家级奖21项,省级奖3项;学生获奖共168项,其中国家级奖5项(有2项金奖),市级奖125项。区级以上奖项共305项。我校将朝着"求发展、显特色、创品牌"的三年发展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在稳定中求发展迈进,努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已经成为我校教育始终坚持的发展之路。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