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明学校是一所全日制民办学校,是深圳市一级学校,现有2600多名学生,学校占地面积三万八千多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幽雅。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新建一栋七层教学楼,总计60多间教室全部安装上了多媒体教学平台,电脑室、物理、生物、化学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心理咨询室、运动场、塑胶环形跑道、武术馆等教学设备按市一级标准配齐,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条件和活动环境。博明学校坚持基础学科教育,突出武术特色,坚持每日英语口语训练;使学生想说、会说、敢说、常说日常英语。提倡文武兼修、培养智勇双全的高素质人才。博明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的方针,让每一个教师认真备课、上课、改作业。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校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学习园、成功园、欢乐园。
深圳市盐田区庚子首义中山纪念学校创办于1911年,是孙中山先生为纪念他领导发动的三洲田庚子革命起义而修建,校名为孙中山先生之子孙科题写。2005年4月盐田区区委区政府决定重建这所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学校,将原东港更名为庚子首义中山纪念学校。 现在的庚子首义中山纪念学校位于盐田区东海道,左揽大鹏湾,右枕梧桐山。校园占地面积约一万四千平方米,建筑面积九千多平方米,设计大气,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融现代简约式建筑与革命历史内涵于一体,在欣欣向荣的盐田港区中,独显出其清静秀丽的风貌和勃勃的生机。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近千名师生。 学校秉承中山先生遗志,“谋建设培人才为富强根本”,“博学”,“奋斗”。以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基础,以优质的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和朝气,敬业乐业。学生文明守纪,乐学多思。教育教学效果显著。 经过九十多年的沧桑,庚子首义中山纪念学校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将继续以中山精神为依托,以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合格学生为目标,发奋图强,努力工作,让庚子首义中山纪念学校这朵奇皅在特区教育的沃土上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广州市八一希望学校前身是越秀区司马坊小学,解放前是一所庙宇,后来改建成小学。1998年以前,司马坊小学的校舍非常破旧,学校占地面积只有1200平方米,两层砖木结构的教学楼布局极不合理,通风、采光条件很差。只要人在二楼走过,就有灰尘往下洒;一下大雨楼下就严重积水,师生要靠搭木板桥进出;碰上停电学生只好点蜡烛上课;每逢雨天白蚁就到处乱飞,学校办学条件非常艰苦。1997年,为了配合教育综合改造工程的实施,区委、区政府拨款近800万,用不到一年的时间重建了司马坊小学。改建后的新校舍占地2724平方米,主楼共六层,设有宽敞的教室、设备齐全的功能室和春意盎然的生物园。学校拥有一个正规篮球场,两个羽毛球场,60米室内跑道及室内游泳池。 1996年,国家计委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决定在全国援建44所“八一希望学校”,其中广东省两所。在1997年建军节前夕,广州的一些老红军提出倡议,希望能在广州建一所八一希望学校。区委、区政府经过审议,报国家计委和军委批准,决定把“八一希望学校”这个校名放在司马坊小学。1998年12月10日,越秀区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举行了挂牌仪式,司马坊小学正式改名为“广州市八一希望学校”,学校的校名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
石门实验中英文学校是由广东省一级学校石门实验学校全面管理的一所民办寄宿九年一贯制学校,将于2016年9月正式开学。石门实验中英文学校位于大沥镇联滘大道南1号,地处广佛黄金走廊,沥桂新城核心地带,距广州、禅城、桂城仅十几分钟车程,地铁五号线将设站附近,交通十分便利。学校将与新建的“南海之门”(南海地标)、九龙公园、广佛智城、香基河基地公园连成一体,成为“广佛同城”的中心区。学校一期占地面积约80亩,小学和初中共设置54个班。二期完工学校总面积约120亩,共设置66个班。教师总人数约190人,非教学工作人员约100人。学校设施完善,设备一流,超省一级标准建设。其中校舍建筑面积达43903.85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达20000平方米,教工宿舍近5500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地11374平方米,室内运动场地2724平方米,其他场室面积达8100平方米。拥有近80间课室,近50间办公室,总投资约3亿元。学校设计美观,充满英伦风格,尽显深厚的文化底蕴;规划科学,教学和生活区分开布局,校内人车分流。高配置的智能化校园网络覆盖全校;教学区所有场室均配备空调;有分别能容纳200人和500人的演播厅、多媒体报告厅;小学部、初中部图书馆藏书达9万册(按30册/生的超标准配置);标准的400米跑道田径场、体育馆(室内篮球、羽毛球场、舞台等)和50米标准游泳池;功能场室充足,理化生实验室10间、电脑室10间、美术室7间、音乐室4间、舞蹈排练室2间、钢琴室18间,合唱室1间,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张扬的空间。生活区功能齐全,配套医疗室、洗衣部,学生就餐环境优越,有两个能一次性容纳2500人的学生餐厅,配备中央空调;每间宿舍安装电话,热水24小时供应。地下停车场可以50个车位。石门实验中英文学校的部分师资和行政班子来自石门实验学校,其中有在全国学科教学中获全国一等奖的名教师,佛山市以及南海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南海区名班主任,还有来自全国各地在职优秀教师,以及来自各著名师范院校的杰出英才,且与英国、香港等地优秀学校建立密切合作交流关系,特聘来自英国的外籍教师执教外语口语教学。教学氛围底蕴深厚,中外融合。学校秉承石门的优良传统,发扬石门人“科学、协作、拼搏”的精神,坚持“全向全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培优促特”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行“以长促长、以长促全”的扬长教育,计划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将学校办成佛山巿乃至广东省的又一所名校。
广州市从化英豪学校创建于1993年,是广州市一级中学,首届广东省十佳民办学校,也是全国第一家实施数字化、信息化校园工程的学校。 英豪学校创建于1993年,是广州市一级中学,首届广东省十佳民办学校,也是全国第一家实施数字化、信息化校园工程的学校。校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绿地面积28万平方米,运动场面积8.6万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4万平房米(共有教室30间),实验楼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共有实验室10间),学生宿舍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教工宿舍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其他辅助设施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英豪学校中学师资队伍完整,在编教师人数13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49人,占36%,中级职称的72人,占52.9%。 高考上线率连续7年达到100%,历届中考成绩远超广州市平均水平。2002年高考英豪学生在考区夺得物理、英语、综合科三科状元,并有四人五科进入广州市百强;2003年王彦夺得广东省高考英语状元,实现了民办学校学生考取全省状元“零”的突破。2004年英豪学校冼丽嘉同学以满分的成绩获广州市中考状元。 英豪学校在国内首创中学生托福班和雅思班,学生学习托福和雅思课程不影响参加国内高考。首届托福班同学以优异成绩全部被英国名校格拉斯哥大学录取,且参加高考均达重点线,我校成为中国第一所高中省毕业生既能考国内重点大学,又可直接升入世界名牌大学的学校。第二届托福班的谭子英同学考出657分的成绩成为全国中学生托福状元。 英豪学校与哈佛、剑桥、牛津、斯坦福等四十所名校建立了联系,我校小学培养上来的学生孙逸潜2000年考上英国剑桥大学,毕志杰2001年被牛津大学录取,黄纬和朱庆恒2003年分别被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录取,另有100多位同学分别考入帝国理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世界排名在北大、清华之前的著名大学,被誉为“世界名校直通车”。
广东省翁源县礤下中学 位于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礤下镇礤下街, 是一所从事教学,自建校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使学校办学规模、办学质量、社会效益不断发展。
深圳市坪山新区坑梓街道秀新学校是一所含、初中和在内的坑梓街道唯一一所九年义务教育全程民办学校。她办学以来,每年创建出不俗的成绩,无论是学校业绩,学生总体成绩,教职工福利等,都在逐年的得到提高。2010年,获得了深圳市教育局、教育督导室的认可,被评为深圳市一级学校
红基学校的前身是紫坭小学,始办于清朝末期,是一所具有一百年历史的村办学校。原校址与宝墨园侧门相对,最初使用祠堂作校舍。1985年,在原番禺县委书记梁伟苏同志倡导、组织下,在紫坭小学校友热心支持下,紫坭小学改建成有教学楼、办公楼、教师宿舍各一幢的花园式的学校,新校当时是番禺最好的一所小学。社会进入新的世纪,梁伟苏先生为了让学校更好地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一代,又以更高的目标办好紫坭小学,他亲自策划并组织人财力,在紫坭村的黄金地段征地42亩,按广东省一级学校标准兴建新校。在新校兴建过程中,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彭磷基先生、黄文仔先生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鼎力支持,新校正式命名为红基学校。学校建成后,区委、区政府,镇委、镇政府以及紫坭村等各级领导对红基学校的发展继续加大了投入力度,使学校的发展势态越来越强劲。红基学校是一所 “古建筑、园林化、多功能”特色,有着丰富中华民族教育文化内涵的现代化学校。学校占地面积约2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380平方米,总投资3500多万元。建有教学大楼、办公大楼、综合楼、青少年文化宫各一幢和教师宿舍两幢。教学大楼包括有18个标准课室和音乐室、舞蹈室、科技劳作室、实验室、电子琴室等教学专用室场;综合大楼建有计算机主控室(包括计算机校园网、信息库)、电脑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电教室、语音室、图书阅览室、美术室、书法室等现代化教学专用室场;教师宿舍共有30个套间,每个套间面积100平方米以上;青少年文化宫设有1000多个座位,可安排大型歌舞、粤剧等演出;还有一个250米的环形跑道塑料运动场和一个25米标准游泳池。校园布局合理,设备先进,环境优雅,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
博罗县龙华中学,坐落于广汕公路旁,创办于1981年,是一所年轻且迅速崛起的县一级学校。几代校友前辈以身垂范,开启了龙华中学“严格、勤奋、求实、创新”优良校风。自学校开办以来,为高级学校输送了大批品学兼优学生。我校在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学生1085人。现在学校校园占地面积3668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002平方米,校园绿化率达69%。校园绿草如茵,树木茏葱,鸟语花香,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文化底蕴深厚,是孕育桃李、读书求学的理想园地。学校领导班子有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人,副校长2人,主任6人。现有在编教职工73人,本科学历37人,专科学历33人,学历达标率达95.9%。其中中学一级教师29人。学校现有标准课室34间,多媒体教学平台10间,阅览室1间,计算机室1间(学生电脑62台,学校办公及计算机教学全部联网并通过惠州教育数码网与因特网互联),有物理、化学实验室各1间,物理、化学仪器室各2间,语音室、音乐舞蹈室、历史室、展览室、劳技室、综合档案室、心理辅导室、体育室、复印室、广播室各1间,有1个地理、生物园。课室教辅室能满足教学需要。物理、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开课率达95%,仪器设备使用率高。体育卫生器材、设备、药品按省标准配齐,常用药品齐全。有标准的2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1个,篮球场4个,排球场3个,羽毛球场4个,乒乓球桌15张,体育器材室2间,体育教学设施配套,能满足体育教学需要。学校有藏书室1间、阅览室1间,藏书总量共27475册,生均25册。报刊、杂志共有150余种,各类教学参考书、工具书共有300余种,能满足师生教学和课外阅读的需要。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主、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发展个性”为办学思路;确立以“质量求存,特色求进,管理求效”的办学理念。把培养“两全一长”的新一代(“两全”是指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一长”是指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实现“六以”(以过硬的师资教育人,以文明的校风培养人,以科学的管理规范人,以优美的环境熏陶人,以先进的理念转变人,以完善的设备开拓人)为办学目标。全校师生都以“团结拼搏、勤奋努力、开拓进取”为校训,注重“两个积极性”的共同发挥,严格落实各项工作管理制度,校风、学风良好,学校各项工作均衡和谐发展。龙华中学在各级政府和市、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设备设施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三年来,学校集体、个人多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或受到各级表彰嘉奖,其中国家级、省级的有20人次。学校先后被评为博罗县“文明单位”、“安全文明小区”达标单位、“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惠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博罗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和镇“先进党支部”,“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2006年至2009年连续四年获惠州市和博罗县“中考进步奖”,中考成绩位居全县乡镇中学前列。忆往昔,我们无怨无悔;看今朝,我们无比自豪;瞻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将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以更加矫健的脚步在“打造教育品牌、建设规范学校、争创教育强镇、培养四有新人”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西江源远流长,茶山苍翠峻美,孕育着绿色的西岸学校。西岸学校占地面积138亩,设计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完备。在这里,师生和谐发展,共同追求人生的梦想。学校以“绿韵人生、实践见长”为办学特色。立愉快课堂为突破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教师遵循“精进、恒远”的办校宗旨,本着“成就孩子的明天”为目标,努力把西岸学校创办成为人民满意的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