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位于美丽的厚街体育公园旁(厚街镇振华路66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学校占地面积105亩,建筑面积47000平方米,绿化面积3000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38个(校本部),在校生2020人,开设的专业有家具设计(省重点建设专业)、酒店管理(市骨干专业)、会展商贸、计算机及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财务会计等6个专业。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70多人,“双师型”教师近50人。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标准配置教学实验、实训设备。现有实验、实训室22个,功能室10个,各项教学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达1000多万元。
肇庆市睦岗镇大龙小学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大岗镇广东肇庆市端州区大龙管理区。肇庆市睦岗镇大龙小学校园设计理念超前,具有极强的现代气息,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功能齐备的综合楼,标准规范的室内外风雨运动场,大容量的师生食堂和停车场,布局科学合理,外观美丽新颖,她的成立将为渝北教育增添浓墨重彩的一页。图书馆、体育馆、塑胶标准运动场、游泳池、天文台、生态(植物)园、公寓式学生宿舍、舞蹈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创新工作室、电脑机器人工作室等多个功能室。肇庆市睦岗镇大龙小学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全面增强师生素质,全面和谐自主发展”的办学宗旨,以高起点,人本化,有特色的办学理念。校领导队伍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远见卓识。教师群体综合素质好,工作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富有工作激情,全体教师正为争创渝北一流学校而精诚团结,艰苦奋斗!办学理念:小主人成长的摇篮。办学特色:肇庆市睦岗镇大龙小学突出英语、计算机、艺术教育的特色。将课程按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开设。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设置英语和计算机课。在课外活动方面,既重视体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琴、棋、书、画的学习,又重视对外国优秀文化艺术的了解、学习和鉴赏。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学校还将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
广州市萝岗区洋城学校创建于1952年,占地73亩,建筑面积31421.98㎡,运动场面积16000平方米(其中包括400米的塑胶跑道,13000平方米人造草坪),图书室藏书4.6万册,现为18轨制,有5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人数3000余人。 洋城学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学校的现代化进程。确立了“以创新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和“追求规范、发展特色、创造卓越”的工作目标。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入手,通过强化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五桂山学校,前身为五桂山中学,创办于1975年,复办于1992年,位于中山市城桂公路石鼓路段客仁地。2003年8月五桂山镇党委、政府高瞻远瞩,从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入手,撤销全镇五所小学和五桂山中学,组建了涵盖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十二年一贯制的五桂山学校。 学校成立后,镇党委、政府加大了对学校的投资力度。2003年8月,在原五桂山中学的基础上投入2000多万元,按省一级学校标准增建、充实学校各类设施、设备;2004年暑假,又斥资230多万元,建立了光纤校园网;为了使校园更美,让学生能在一个典雅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成长,2005年,五桂山镇政府再投入500多万元,用于校园环境的美化和设施设备和更新。如今的五桂山学校已成为一所融生态校园、书香学园、活动乐园、生活家园于一体的新型学校。她就像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矗立在青山绿水间。 面向新时代,打造教育新篇。学校始终以德育为本,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教育教学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构建高品味的校园文化,不断优化育人环境为依托,不断提高综合办学水平,逐步形成了自己办学特色,闯出了一条有五桂山特色的素质教育之路,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曾先后获得 “市优秀传统项目学校”、“市实验室建设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五桂山学校是一所上级领导重视,行政班子团结进取,教师爱岗敬业,硬件设施完善,校园文化有特色,社会声誉好,家长满意,发展潜力大的一所办学模式独特的学校。因此,在2005年6月16日以高分通过了广东省一级学校的督导评估,成为名副其实的广东省一级学校。 几经风霜,在教育改革的春风雨露中,五桂山人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智慧,终于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之路。
深圳龙岗布吉中海怡翠学校于2010年8月19日民转公九年一贯制学校,占地面积10300平方米,计划设置30个教学班,现有29个教学班,它们是小学24个教学班,初中5个教学班,共有学生1334人,教职工105人,其中专任教师86人。经过两年的翻新改造,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室完善。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开足课程,开展阳光体育,增强师生体质。大课间、体育课百花齐放,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跳绳遍地开花。学校从课堂入手,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合一”现代化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在2012年龙岗区学校中考分析总结会上,被授予2012年龙岗区“中考教学质量进步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布吉中海怡翠学校乘上理想巨轮,正扬帆起航,开拓奋进,迈向学校教育成功的彼岸。
学校坚持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建立了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新体系。初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学生违法犯罪率为以优化管理效能为原则,推行教师聘任制、行政干部公开选拔制、双级制和科长竞岗制,引入适度竞争,激发教师的潜力;完善党支部,发挥党员老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完善学生会、团支部,推行洋思中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自觉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以开展教育科研为手段,营造科研兴校的氛围。2002年,我校承担了国家教育部十五课题的子课题《发达地区农村初中生学习动机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围绕着本课题,学校编撰了两本教师论文集,多位老师与之相关的论文获得各级奖励,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初步构建了符合我校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发展创设学校特色。
学校由祈福集团斥资创办于1996年,是一所含中学、小学、幼儿园的全日制学校。学校座落在“中国第一邨”广州番禺祈福新邨的中心地带,占地12万㎡,校园清洁宽敞,美观优雅。场馆完备,设备齐全,全部达到或超过省一级校(园)规定标准。学校严谨的治学、良好的校风以及鲜明的双语教学课程特色和多元文化教育深受社会、家长的欢迎,吸引了国内外大批学生来校就读,显示了双语教学的旺盛的生命力和国际级学校的强大的号召力。目前有来自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多名学生。 学校坚持教育要“三个面向”的原则,不断完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体制,积极与国际教育接轨,吸纳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和先进教育方法,融汇中西教育精粹,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国际教育中心和美国杨伯翰大学的协助下,创出了崭新的中英文双语教学模式。学校从美国、加拿大等国聘请了100多位高学历、高素质的外籍教师;从国内聘请了420多位高职称、高素质的中方教学人员,在几乎所有学科课程中都分别由中文教师和外籍教师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授课,实施双语教学,并采用了国际上的小班制和英(汉)语培训中心强化训练。学校还与加拿大曼尼托巴省教育厅合作办学,旨在培养高素质的“精通双语、学贯中西”的能够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内外大学输送优秀学生,使他们成为未来的“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杰出人才。 学校实施理事会领导下和校监指导协调下的校长负责制。校理事长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彭磷基教育基金会”会长、香港爱国企业家、广东祈福集团总经理彭磷基先生。校监由留美归国博士担任。校务委员会由中外籍名校长、教育专家担任,中西合璧,统筹协调。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制度管理和人文关怀并重,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人才成长环境。学校建立了“以学校发展为本”的现代化、国际化的管理系统/模式、治理结构和内部制度,组建了社区-家庭-学校互动机制,校内师生的教学、生活、财务、安全、医疗、营养膳食等均有专业部门,遵章负责。良好的校风,和谐的校园,遐迩闻名。 办学至今历时15年,取得了“融汇中西、双语并进”的良好效果和显著的办学成效。2001年获得当今世界上最具权威的国际教育资格评审机构 ---“国际和全美教育资格评审委员会”(CITA)的评审资格,率先成为广东省唯一的国际级民办学校,并于2006年5月通过复评。学校先后通过区、市、省一级幼儿园和学校评审;在2003年广东十佳民办学校评选活动中荣膺“十佳”;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先进民办学校”;被广东省民政厅评为“全省先进民间组织”;被陈香梅教科文奖办公室、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授予“中国民办教育创新与发展贡献奖”;被中国民办教育展研究中心、中国民办教育促进会评为“全国民办教育示范学校”;被南方都市报评为“广东‘十佳’民办中小学校”;被广东教育博览会组委会、广东教育学会、广州日报社授予“广东民办教育突出贡献奖”。
[汗青沿革]文汇中学创办于1991年9月,原名西乡二中。创办之初,只需13名西席,4个讲授班,196论理门生。1993年春季开端招收两个高中班。1996年9月,经宝安区群众当局批准,改名为文汇中学,是区教诲局直属黉舍。1998年开办高中。1998年8月以来,文汇中学进入新的生长期间。1999年6月,经由过程区一级黉舍评价,2002年11月,经由过程市一级黉舍评价。2003年11月经由过程省一级黉舍评价。 [根基环境]黉舍是宝安区教诲信息化树模黉舍,国度教诲迷信“十五”打算重点课题“了解教诲”尝试黉舍和“中小学教诲信息化实际与实际研讨”子课题尝试黉舍。黉舍占空中积33094平方米,修建面积20686平方米;黉舍团体打算杰出,布局公道,校园修建群体犬牙交错,花草树木相映成趣,是一所花圃式黉舍。现有39个初中讲授班,在校门生2145名,教职工 170人。 [设施扶植]黉舍具有当代化的讲授楼、迷信楼,39间课堂都设备有多媒体电脑、液晶背投、视频揭示台等当代化讲授设施。迷信楼内设有藏书楼、理化生通例尝试室和高标准设备的电脑室、地理、汗青室、音乐室、跳舞室、美术室、校园网主控室、演播厅等多媒体服从室,另有校史室、民乐室、跆拳道馆、科技活动室、心机教诲室、植物园、地理园等。黉舍活动区面积达1万平方米,有300米塑胶跑道田径场、足球场,另有标准篮球场5个,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2个,还建有能包容2000人的活动场看台。 [师资步队]黉舍现有教职工170人,兼任西席125名,此中初级西席30人,中学一级西席68人,本科以上学历95人(研讨生3人),前后有5人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学习学习。田介成校长是宝安区首批名校长。[办学特性]黉舍遵守“面向全部,全面育人”的准绳,前后创设了跆拳道和民乐课程,构成了“武有跆拳道,文有民乐团”的办学特性。现在跆拳道已被列为宝安区黉舍的传统体育项目,成为黉舍的一块闪亮品片牌。跆拳道课程自1997年创办以来,参与练习门生1000多人,前后插手2次天下、12次全省、5次市级锦标赛,获得了令人谛视标成绩。共14次获个人总分第一名,2次获第二名;获金牌101枚、银牌73枚、铜牌68枚。二人次获得天下冠军。共有40多人达到国度一级运动员标准,113人达到国度二级运动员标准;并向省队运送了4名运动员,向市体校运送了4名优良运动员。现有一人进入了国度集训队。2005年4月,天下跆拳道协会包含总裁、会长在内的6人初级代表团拜候我校,对我校跆拳道项目标生长赐与了很高的评介。2006年8月,我校跆拳道队员代表广东省队和深圳市专业体校队别离插手了天下大众跆拳道锦标赛和天下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获得2金2银6铜和12个第五名的好成绩。 黉舍在胜利开设跆拳道课程的根本上,又按照本质教诲的需求,在2000年开辟了民乐课程,以民乐教诲为龙头,动员黉舍的艺术教诲。几年来,在教员的悉心指导和同窗们的刻苦尽力下,民乐团获得了杰出成绩。全部学员于2002年寒假,经由过程了6—9级的品级测验,获得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颁布的考级证书;曾代表黉舍插手宝安区“庆贺特区建立20周年”广场文艺汇演,引发遍及的社会反应;特别是2001年除夕,我校50名琵琶、古筝小演员受中心电视台聘请,插手中心台与深圳市当局、深圳市委鼓吹部在“天下之窗”共同停止《相约新世纪,同唱一首歌》的大型文艺晚会演出。群众日报、广东卫视等多家媒体都前后对我校民乐教诲的环境停止了鼓吹报导。另有多位门生考入星海音乐学院附中、沈阳音乐学院附中等黉舍。2005年1月,我校民乐团胜利赴香港圣保禄黉舍交换演出,反应杰出。2005年8月,经国度文明部批准,我校民乐团远赴马来西亚、新加坡演出,获得美满胜利。2006年3月,文汇中学被中百姓族管弦乐学会接收为单位会员。 [黉舍服从]比来几年来,文汇中学的中考成绩令人谛视,一向保持在全区前线。2001年中考总分600分以上的42人,700分以上4人。2002年中考总分600分以上人数第一次冲破50人大关,达到55人,700分以上5人。2003年中考总分600分以上达70人,700分以上5人,800分以上1人。2004年中考总分600分以上达98人,700分以上10人,800分以上1人。2005年中考,600分以上人数达到114人,获得新的光辉成绩。门生在各种学科比赛中获得国度级奖131人次,省级奖7人次,市级奖51人次。黉舍教诲讲授质量完成了一年一个新台阶的超越,获得了杰出的社会名誉。门生家长送来锦旗热忱赞美黉舍“讲授有方,人才辈出”。 同时黉舍前后被评为深圳市绿色黉舍、文明单位、深圳市首批播送操标兵单位、深圳市贯彻黉舍体育卫生“两个条例”先进单位、宝安区教诲事情先进单位、宝安区教诲体系先进党支部,宝安区教诲信息化树模黉舍。曾前后获得深圳市办学效益奖,广东省“九五”普教课题——“中小学本质教诲操纵性战略研讨”尝试一等奖。
平远中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梅州市重点中学,学校创办历史悠久,具有光荣传统,一贯以校风好、质量高、办学有特色,培养人才多而享誉海内外。该校创办于1906年,原址在老县城仁居,1916年,侨贤姚峻修(德胜)先生独资捐建新校落成,学校遂从仁居迁至现址。平远中学从创办至今,曾五次易其校名,三次更改学制。1962年定名为“平远中学”,1978年定为市、县重点中学,1999年被为广东省一级学校。该校历任校长35人,余平同志现任第35任校长。 建校以来,历经世纪风云,造就英才辈出,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北伐军司令姚雨平,国民政府交通部长曾养甫,抗日英雄黄梅兴、姚子青、知名教授吴三立等均在本校完成中学学业。学校定为市、县重点中学以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日臻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每年高考成绩处于梅州市前列。谢万芬、林奎、曾杰、刘文忠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刘建雄、赖小卫、叶财祥、丘君同学成绩优异被北京大学录取。1999年高考中,凌国珍同学以语文900分的优异成绩获全省单科“状元”。近年来,高考成绩逐年攀升,2006年高考本科入围404人,占应届考生人数的73.5%,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目前新老校区占地面积460亩,校舍建筑面积7.78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56个,209位教职工和3078名学生。 多年来,各级政府、海内外校友、侨胞、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的发展大力支持,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拔地而起,先后建成“东楼”、“西楼”、“宪梓楼”、“冬青楼”、“黄华楼”、“焕昌楼”、“校友楼”、“和三楼”、“琼琚楼”、“旅台同乡图书馆”和“九十周年纪念大楼”等。 学校教学、生活设备设施完善,实验室、功能室仪器先进,校园网络系统、广播系统、监控系统设备一流,建有标准的塑胶跑道运动场,各类体育器材齐全。生物园、地理园颇具特色。校园环境优美,绿化覆盖率达95%,校园内绿草如茵,花香漫溢,四季如春,被评为梅州市“美丽校园”。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平远中学迈开了发展的新步伐,占地400亩的新校区于2005年10月动工兴建,2006年8月28日竣工交付使用。该校区整体规划按全国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设计,建设总投资一亿多元。可容纳71个教学班4000多学生就读。 近年来,学校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学校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培育人才,形成“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严、勤、细、实”的教风和“团结友爱,奋发进取”的学风。几年来,学校获得集体荣誉20项,其中省级荣誉4项,市级荣誉5项,县级荣誉11项。有广东省“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先进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第三批“绿色学校”;梅州市“文明单位”、梅州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梅州市“学校法制教育先进单位”;平远县“文明学校”、“先进单位”、“先进党总支”等。 学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年青教师,不断选拔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目前学校有高级教师62人,中级教师53人,梅州市名校长1人,梅州市名教师1人。 学校确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以“育高素质的优秀后备人才”为办学目标,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课程设置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教学方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教育方式从管教型向养成型转变,学习方式由被动型向自主型转变。教学工作的“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德育工作的“阶段施教”已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近年来,省级立项课题1项,市级立项课题12项,县级立项课题20项,获市级奖课题8项,县级奖课题12项。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谢非,原省人大主任卢钟鹤,原副省长王屏山,省人大副主任游宁丰等先后到学校视察。 平远中学,经历了百年征程,铸就了世纪辉煌,迎来了新的希望。正努力构建一流校园环境,一流教育教学设施,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育教学管理,一流教育教学质量,为祖国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作出新的贡献。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