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是一九八九年创办的一所农村初级中学,位于大岗镇南面的北染桥附近。招生范围有六个学区,人口一万柒千柒佰肆拾陆人。现有教学班十二班,学生六百多人;教职工35人,其中专任教师32人,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27人,达标率达93.1%。学校占地总面积一万四千九百一十平方米,建筑面积五千六百六十三平方米,其中,有一幢三层十二间教室的教学楼,有一幢三层十二间的实验和办公楼,学生宿舍楼两幢。办学以来,特别是通过"普九"工作,在上级党政和主管部门的关怀下,在当地干群大力支持下,学校具备了"九室两园一场"、实验仪器、体育设施等教学设备配套较完善,有200米环形跑道,学生人均图书量为十二册,丰富了师生的精神食粮,提高了学校的凝聚力。南天中学是教书育人的理想场所:山青水秀,绿树成荫,校园宽阔,环境幽雅。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从严治校,强化管理,形成了"勤奋、严谨、进取、求实"的校风,教育教学质量断提高,人才辈出,桃李芬芳,深受上级和各界人士的赞扬。我们坚信: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南天中学一定会办成一所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学校。
饶平县上饶中学,位于粤东地区的闽粤两省四县交界处,是潮州市边远山区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占地60亩, 还拥有校办农场15亩(位于上饶镇康贝村辖区内),现有三十个教学班,2100人,教职工126人,其中高级教师7人,一级教师57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被授于市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5人。上饶中学始建于1969年2月。办学伊始,在上级只有16000元启动资金的情况下,当地政府发动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上饶老区人民,群策群力,各村献工献料,是年春季办起了仅有初中四个班,高中两个班的一所完全中学。经过十年的艰苦创业,学校从小到大,办学规模逐步扩大,至1979年已发展到初中部12个班,高中部8个班的办学规模。至1979年8月,由于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是年高中停办。 目前,学校是潮州市地处农村的市一级学校,也是潮州市教学优质初级中学,也是潮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也是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单位。 为了更好地改善办学条件,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学校想方设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学校领导班子,克服"等、靠、要"的懦夫思想,敢于图大谋,图远谋,与强势竞争,凭着"四个一点"的法子(争取上级拨一点,动员校友捐一点,寻求社会捐一点,单位自己挤一点),争取资金。目前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的配套方面已经有了较好开局。现有教学楼三幢;教学功能室两幢;办公楼一幢;教师宿舍四幢35套;图书馆一幢,藏书近60000册。已装备现代化教学设备有:150座多功能室一间;化学实验室两间;物理实验室两间;语音室两间;生物室一间;史地室一间;电脑室三间,装配计算机156台;仪器室四间;还有软件制作室、地理园,刘基青捐赠的"弘艺书画室"一间,共有60多幅书画精品。此外,还有待安装的设备的功能室八间,供学生学习用的果园十多亩。现有篮球场1个,2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正在建设中。 在硬件逐步改善的同时,领导班子狠抓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围绕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工作目标,以师生为本,使学校硬件、软件同步提高,因而教育质量和办学综合能力也随之不断提高。说到管理,一是学校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根据目标拟定行动参与的行为准则和奖惩规则,并进行认真的监控督查,促进管理机制运转正常,使教师养成严谨踏实的作风和教风、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进而影响学生,使之养成认真细致的学风。二是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学校在注重经常性必要的思想德育的同时,狠抓养成教育,通过多渠道,运用多种形式,把德育工作搞活,让山区的学生既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又有立志成材、冲出山门、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由于学校真正做到虚功实做,教学质量一年一个台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中考连续10年居全县面上中学之冠。学校邱创瓶、张式坪被评为潮州市十佳优秀班主任,邱秋生、邱创发、刘兴坦、邱东岩老师被评为省优秀教师。学校连续多年被县评为县教育先进单位,学校党支部被县评为先进党支部。1999年以来,有詹华龙、邱前东、邱创瓶、邱创发、张式坪等十多位青年教师获得数理化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有杨耀枝、詹三强等18位青年教师获得教学大比武市一等奖、县二等奖、三等奖;有张海山、许名角、张德智、赖春林等二十多位老师教学论文获省、市县奖励,有刘耿伟、杨焕平等12位老师26篇论文在省级教育刊物发表,广东省书法家张德智老师的书法作品,被中国美术协会、中国诗书画研究院评为优秀奖;张世壁、詹华龙、赖锦锋、张文静、张式坪等36人获得市县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学生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60多人次(其中全国一等奖10多人次),省级奖30人次,市县级奖100多人次,三人获潮汕星河奖。近几年考上县重点高中人数居县面上中学首位。 几年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加强规范管理,构建优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素质,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优质学校相比,仍有不少差距,我们要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把我校办成有特色、有创新、高质量的优质学校。
凤凰中学地处粤东偏远山区,是一所完全中学,建校已近80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传播凤凰山区文明的圣地。办学多年来,我校坚持克服各种资源缺乏问题,坚持以文育人,以读书促进办学,努力打造书香型校园。2003年我校出版了教师论文集《园丁的心韵》、学生习作集《花朵的声音》、《凤凰中学校史》,还与中大学生合作完成校本教材《粤东凤凰人》。2005年初,承蒙革命老一辈对革命老区教育的关怀,省关工委为我校送来一批质量高、时代感强的“朝阳”赠书。这批赠书的到来解决了我校可读性课外资源匮乏的问题,同时也掀起了校园新一轮的读书热潮。乘此机会,我校领导经过讨论制订出《朝阳读书活动实施细则》,将过去良好的读书传统制度化,此举取得喜人效果,现将我校“朝阳读书”活动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总结如下: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为提高读书活动在全校师生心目地位,2005年4月23日学校隆重举行“朝阳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及“朝阳读书活动室”挂牌仪式,提出“灿烂人生从读书开始”的活动口号,校长作重要讲话并向学生推介初中、高中必读书目,同时向全体教师发出“率先垂范,自主阅读”的提倡,在校园内外营造出读书的良好氛围。 活动开展三年来,学校每一学期都把读书活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把它当作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层面——精神文化建设来抓。学校领导还经常亲自指导活动小组开展工作,经常到读书室与学生交流阅读体会,实行人文关怀。学校领导的躬身示范鼓舞了全体师生开展好此项活动的决心。与此同时,学校成立了由文卓彬副校长为组长,林友平政教副主任、语文科组长曾瑞莹老师为副组长,语文组全体教师为成员的读书活动小组,并落实班主任组织协调工作,委派魏国营老师负责图书借阅登记管理。每一学期,朝阳读书活动小组都会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活动方案、读书主题、方法步骤等。如2005年,我校就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读书主题,2006年以“读名人传记,做四有新人”为读书主题;2007、2008年以“知荣辱,树新风”为读书主题。朝阳读书活动小组成立“小说”、“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科普”、“散文”、“课内名著导读”等六个分组,并指定专门辅导老师根据山区学生知识基础及年龄特点指导学生读什么书、如何读书、如何做读书笔记、如何书写心得等,并规定每周一、四下午第八节为辅导老师与学生读书小组成员一起读书、交流心得、检查读书笔记时间。领导的重视,活动小组严密有序的组织,辅导老师到位、用心的辅导,确保三年来我校读书活动有序、实效地进行,全面营造了校园浓烈的书香。二.措施得力,活动丰富朝阳读书活动开展以后,学校对原有部分藏书、省关工委赠书、市百花台职中赠书、师生赠书进行归类整理、登记造册,然后把书目分发到各班,便于辅导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借阅,建立健全书籍借阅制度。目前,我校图书藏书量己达到每生26本以上。同时,学校对原有校园文化进行全面整理,重新布设,突出读书氛围,让名人、警句及师生书法佳作挂在阅览室、走廊、教室内外。总之,学校利用开阔的场地、高树绿荫等优越的自然环境把校园每个角落都变成幽静舒适的学习场所。学校还将朝阳读书活动与学校的教学、德育工作相联系。政教处每学月都组织人力对各班的读书角、黑板报进行检查评比,将评比结果纳入文明班评比条例;为把读书活动引入课堂,教导处具体规定每生每学月及寒暑假的阅读量、读书笔记书写数量,然后进行不定期抽查,把抽查结果作为期末奖学奖教的重要依据。各学期末,学校都对朝阳读书活动进行总结表彰,突出先进,激励后进。我们克服了山区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师资落后的困难,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1.由卢培浩、张炜老师主讲,为全体读书爱好者开设两场主题为“如何选择合适书籍及如何做好读书笔记”的讲座。2.在全校范围内举行《感恩教育》、《享受书香,感悟人生》等多场主题班会,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书香熏陶过程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3.举办主题为《我的家乡——凤凰》的校性演讲比赛。4.每学年举行一次题为“我是‘朝阳’小博士”知识竞赛和《朝阳读书活动》现场作文比赛。5.每学年举行一次主题为《书香伴我行》的手抄报比赛,将优秀作品作出公开展览,由读书爱好者投票选出一、二、三等奖。6.每学期举行一次优秀读书笔记展览,以供交流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收获读书成果。7.利用校园广播和国旗下演讲对读书活动进行宣传和交流,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浓化读书氛围。 8.抓住契机,开展“我为学校整理一本书”活动。2006年台风“碧利斯”损毁了我校700多册赠书。在老师的带动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领回一本受损书籍进行清理。他们绞尽脑汁使清理后的图书焕然一新,有的同学还主动捐赠自家珍藏书籍。这是一场极其自然、深入的爱心教育课,培养了学生爱书如友,爱校如家的情结。三.成果显著,形势喜人首先是读书成风,学习氛浓。每天下午放学后或午休时间,在“朝阳读书室”、树荫下、小溪旁、草坪里,三五成群的同学或捧读名著,或交流心得,或诵读美文,他们每次阅读的时间都在半小时以上。校园环境和谐,少了往日的喧闹,多了一份温馨和宁静。据不完全统计,活动开展三年来,累计全校学生读书达12万多篇(部),书写笔记(包括摘录、心得、感悟)达到l万篇,图书流量平均每天都在50本以上(其中包括学生自行购买的高、中生必读名著)。近期,读书小组将一年来学生的优秀读书笔记结集出版成校刊,名为《朝阳花絮》。为师生的读书活动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在领导的关怀下,通过读书小组成员与其他教职员的通力合作,通过辅导老师的细心指导和各种活动的正面引导下,原来许多“读书无用论者”、厌学者接受了人类文明的洗礼,在“朝阳”暖暖的怀抱中开始慢慢感化,重新确立人生目标。这些改变主要体现在中考、高考连连攀升的报考率及节节向上的成绩上。事实证明,“书香校园”的创办能够大大减轻学校德育工作的压力。三年来,我校涌现了近160宗拾金不昧、助残恤孤、志愿服务等好人好事,而逃学、打架斗殴、沉迷网、盲目追赶潮流等不良现象却大大减少,违法犯罪率为零。“校风严、学风正”、“把孩子送到凤凰中学读书我放心”,家长发自肺腑的心声就是凤凰人民对我校的高度评价。其次,为学生的求知、启智、素质修养的提高开辟一个重要平台。随着读书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同学们的知识面、思维能力、自我价值的定位、写作等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例如高中部的文保松、文军毅同学阅读了科普读物后对物理小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黄映隆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的离心演示器选送参加比赛获得市、县一等奖,省三等奖;而文少华等同学在卢童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的无尘粉笔擦则获得县二等奖。林得福同学参加潮汕“星河杯”潮州市青少年大赛(绘画高中组)比赛,荣获二等奖。三年来,陈金荣等四位同学都获得县初中组作文现场比赛二等奖;文晓贞等三位同学获市现场作文比赛二等奖;林文佳、曾少风同学在“知荣明耻”等县征文比赛中均获二等奖,陈金荣、尤绿柳同学在今年市教育局与邮政局联会组织的“我为学校发展献计策”的征文比赛中分别获一等奖和三等奖。还有文忆銮等7位同学在《潮州日报·中学生作文周刊》、《写作》等刊物发表习作。通过读书活动,许多学生都感到自己知识丰盈了、精神充实了、心理健康了、人生目标明确了,呈现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读高二的陈金荣同学,由于家境困难,在读初二的时候有过辍学的念头,想及早回家帮父母采茶渡过难关。她所在的读书小组辅导老师曾瑞莹了解这一情况后马上进行家访,为她做思想工作,接着帮她借了《简·爱》和《海伦·凯勒》这两本书,与她一起阅读,一起交流,让她深切感受到蕴藏在简·爱弱小身躯里那份强烈的自尊及自强不息的精神;一起赏析海伦·凯勒如何在逆境中诠释生命的意义。后来,这位女同学又主动品读其他励志书籍。后来,她在作文里写道:是朝阳读书改变了我的人生观,确实,在我的生命里不该只有几棵茶树,应该还有大学生活、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2006、2007年她先后参加县、市现场作文比赛均获二等奖,有3篇文章发表在《潮州日报·中学生作文周刊》上。这位同学今年四月被县推荐为“广东省朝阳读书活动优秀学生”,七月在“我为学校发展献计策”征文中获县一等奖。在她的身上,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书的魅力,也明白是朝阳读书活动为同学们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再者,读书活动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修养和业务水平,推动教研发展,涌现诸多优秀个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在读书活动中率先垂范,一边自主阅读,撰写读书笔记和随笔感悟,积累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育人能力,一边在读书态度、习惯、方法、技巧等方面给予学生循循善诱的指点,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三年来,我校已成立一支认识到位、责任心强、善于与学生交朋友、善于引导学生读书的辅导老师队伍,涌现出柯清仪、曾瑞莹、林振弟、黄德生等无私奉献、致力营造读书氛围的优秀辅导员。在课内,这些老师在备课、上课等环节注重课外拓展,大胆将课外阅读积累引进课堂,开创新型课例,其中2007年,林振弟、陈舜梅老师设计的教案和课例参加市比赛均获二等奖;在课余,这些老师利用休息时间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批注学生读书笔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还亲自写下水作文。其中黄德生、陈琼妃老师对学生读书笔记的批注达上万字;柯清仪老师撰写的《母亲是一把锁》等多篇作品发表在潮州日报上;曾瑞莹老师负责统筹安排小组工作,她组织策划的各项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同学欢迎,得到师生一致高度的评价。她还善于提炼总结,撰写的论文《创办书香校园,提升校园文化的育人效应——在山区学校开展“读书活动”的探索与体会》获得2007年潮安县中小校德育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并被收录在潮安县德育科研成果系列丛书中。今年四月,她被县推荐评为“广东省朝阳读书活动优秀辅导员”。我校“朝阳读书”活动开展已近三年时间,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一定效果,但毕竟还是处于摸索阶段。我们将继续在组织形式、活动内容、指导方法等诸多问题作深入探讨、不断完善,并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让我们山区的孩子继续浸泡在浓浓书香中,走近名人,走进名著,遨游在人类无垠的知识海洋里,让心灵应和时代的节拍,早日成才。我校经过认真准备,对照等级评估标准,自评结果为91请给予评估、验收。
梁季彝纪念中学是一所侨捐公办初级中学,其前身是黄连初级中学;1996年底,承蒙旅港乡亲、顺德荣誉市民梁定邦、梁定谋先生带头捐资易地新建,同时更名为“梁季彝纪念中学”。学校占地面积为四万三千多平方米,建有教学楼、综合办公楼、生活楼以及图书阅览室、多媒体电教室、理化实验室、电脑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地理园、生物园、四百米标准运动场等功能场室和校园网络(教室班班有教学平台,教师人手一台办公电脑,学生电脑生机比达7.5:1,教师人人有主页)。学校办学规范为30个教学班,现有学生1400多人,教职工1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人,中级职称教师52人,佛山市骨干教师1人,顺德区骨干教师2人,勒流街道骨干教师15人;全校93名专业教师本科学历(包括在读本科)达100%,研究生学历和研究生课程班结业9人达10%。2007年12月,学校通过了广东省规范化学校和佛山市优质学校的评估验收。
一、学校概况麻园中学创办于1983年,位于风景如画的白水带风景区南麓。学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整个校园绿意盎然、鸟语盈耳、宁静和谐,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近年来,麻园中学加强了教育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校风、学风、教风正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正逐步提高,2008年中考由中下成绩一跃为全区第二。我校现有13个教学班,学生650人。拥有一支面向全国招聘,由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等组成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师风正、素质好、能力强、水平高。目前,学校有教职工38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职工1人;中共党员11人;本科学历28人,专科学历8人,中师学历1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28人。学校有9个多媒体教室,有办公电脑20台,全校电脑总数达到81台,学校图书室藏书15800册,生均24.3册。有物理、生化实验室、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语言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史地室、综合电教室;有理化生仪器室和准备室、体育器材室、劳技室、卫生室、团队室、展览窗、生物园、地理园等;有图书室、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等;教辅室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由于办学条件的不断断改善,2007年11月,学校被评为江门市一级学校。 二、办学理念 “和谐发展、人人成才”新时期学校教育管理,立足以人为本的办学原则,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贯彻“和谐发展,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贯彻人本思想,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发展,达到培育人,发展人的终极教育目标。 三、学校发展目标根据我校目前的实际条件和现状,力争3—5年内把我校建设成为校风良好、管理规范、质量上乘的示范性初级中学;力争到2010年,学校办学规模达到18个教学班,学生人数900人,教职工52人;2015年达到36个教学班,学生人数1800人,教职工100人左右。 四、校训、校风、教凤、学风校训:自学、自护、自强、自律校风:爱校、尊师、勤学、守纪教风:敬业、爱生、勤奋、奉献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五、办学特色在教学方法上,学校坚持因材施教,注重挖掘学生的特长。我校学生热爱乒乓球运动,从小学起,他们就有较好的训练,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因此,我校因势利导,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发挥特长。为了更好地突出我校的办学特色,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办乒乓球特色学校的领导小组。现在参加乒乓球兴趣小组的同学多达几十人,学校配有10张乒乓球台供学生训练。长期以来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广东煤炭地质一五二学校创办于1966年,设有小学部和中学部,为广东煤炭地质局兴办子弟学校,于1999年被评为全国煤炭地质系统标准化中小学,地处广州市嘉禾广东煤炭地质局,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清新县第二中学,成立于1980年,前身是清城镇第三初级中学,1984年易名为清郊中学,1992年6月撤区建县,更名为太和中学,2004年6月被评为清新县一级学校,2005年1月再次更名为清新县第二中学。 清新县第二中学,成立于1980年,前身是清城镇第三初级中学,1984年易名为清郊中学,1992年6月撤区建县,更名为太和中学,2004年6月被评为清新县一级学校,2005年1月再次更名为清新县第二中学。学校现有校长1人,副校长3人,中层干部9人,有60个教学班,学生3573人,教职工192人,其中专任教师169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107人,大专学历6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学校占地面积53000多平方米,建有教学楼2幢,科技楼1幢,学生宿舍2幢,师生饭堂1个。学校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三区分明,整体布局合理。科技楼内设有多媒体室、实验室、计算机室等63个功能室。运动区有400米环形跑道的田径运动场,5个标准篮球场,2间体育器材室。校园及各教室均装置了先进的广播系统。学校按照国家一类标准配备常规教学仪器。图书101555册,订有各种报刊73种。 我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师生团结一致,奋发进取,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教学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优秀教师、"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不断涌现,在全国、省、市、县等级别的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领导班子办学思路清晰,实行分线分级管理,以制度管人,以管理育人,大力抓好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整治学生的仪容仪表、行为纪律,增强学生的法纪安全意识,不断完善学校的内部管理,使我校教学秩序井然,校风良好。于2008年1月,我校通过了省规范化学校的验收,2008年12月通过了市级办学水平学校的认定
罗阳一中是县城(博罗县)内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坐落在风景优美的葫芦岭北面,有22个教学班,在校生1400多人,教职工90多人。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第二届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集体二等奖、县文明单位、县安全文明校园、县实施家庭教育‘九五’计划先进集体等荣誉。 罗阳一中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专任教师中有5人是中学高级教师,90%是中学一级教师,刘伟红、周天来、刘秀婷是市级名教师培养对象,有一批教师已成为县级以上教学骨干或学科带头人。 近年来,罗阳一中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狠抓学校管理。校风学风有了根本的变化,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分别荣获03、05、07年县中考成绩进步奖。近三年,有6人考上惠州市一中,2007年中考,有152人考上县重点中学,其中有56人考上博罗中学,陈瑶同学总分排名全县第七,综合科并列县第一,谢绮珊同学物理科并列市第一。 罗阳一中坚持以人为本,贯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全面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生本教育已经成为罗阳一中的办学特色,在省内产生积极的、广泛的影响。《惠州日报》和《罗浮》杂志对他们的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陈留明校长分别在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珠海市斗门区和金湾区骨干校长教师培训班、广东省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工程”高级研修成果汇报会、博罗县“珠江三角洲经济欠发达地区以生本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区域推进研究”的课题实验开题仪式等场合了作经验介绍。刘晓华老师还作为指导老师被邀请到澳门交流。县教育局组织全县中学业务副校长和骨干教师到罗阳一中现场观摩,广东省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工程”高级研修班的学员、南海市许海中学、增城市二中和小楼二中等外市学校的领导和骨干教师也到他们那里考察学习。增城市教育局姚广耀局长带领业务副局长、教研室主任到罗阳一中考察的时候,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的评价。
中山市南区侨中英才学校位于南区城南一路万科城市花园,校园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育人环境良好,师资优良。 侨中英才学校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恪守“诚信、民主、求实、创新”的校风,发扬“虚心、坚韧、聪颖、高节”的学校精神,努力建设一所环境优美、健康和谐的洁美学校,一所管理规范、质量过硬的优质学校,一所特色鲜明、品牌卓越的活力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