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前身为南头小学,创办于1932年,迄今走过了70年的历史。在其不平凡的创业与发展历程中,经历并实现了多次成功的跨越:1994年,成为了广东省第一批“省一级学校”,1998年被教育部确立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1年更名南山实验学校,成为一所下设南头小学部、麒麟小学部、麒麟中学部和鼎太小学部四个分部,120个班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比较完善,建有教室百余间;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自然室、电脑协作室、教师备课间、室内体育馆等。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环境洁净优雅。200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重点课题“网络教育的设计与评价研究“试验学校”。 90年代以来,我校以邓小平“三个面向”的精神为指导思想,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不断的探索中形成了“兴趣.素质.育人”的办学模式,确立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突出个性、培养能力”和“做人一做中国人一做特区现代中国人”的培养总目标。先进的教育思想,超前的办学理念,以及科学、规范的管理与运作,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在师资建设、教育信息化、课程改革实验和艺术、体育特色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突破。 办学特色:一、现代教育技术特色闻名全国。2001年8月,全国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领导小组对教育部确认的"首批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进行了评估检查,对我校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在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建设、软件资源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现代教育技术的实验研究和教学应用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成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窗口和示范学校予以表彰。校园信息网络系统为学生提供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创建信息的平台,提供了学生交互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个别化自主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的环境。另外,还通过INTERNET与全国示范学校实现了链接,共享教育资源。二、实施多层级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作为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南山实验学校把教育信息技术作为教师培训的必修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学校100%的教师会使用计算机,会使用国际互联网,80%的教师会使用软件工具开发课件。多层级的培训,形成了一支现代教育技术的骨干队伍。有30多位教师制作的课件在全国教学课件比赛中获得了一、二等奖,有40多位教师在省、市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其中有的课件还被制成教学光盘在全国发行。 三、开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课题研究与实验。以课题研究为凭借来加速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建设,这是南山实验学校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等多项国家、省级实验课题,植根于校本的“信息环境下的八岁儿童读写实验”取得了丰硕的实验成果。从2000年至2004年3月,教师们所获得的教科研成果近600人次,其中国家级以上的奖励就高达267次。2004年宋鹏君老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加坡教育部和微软公司共同主办的首届“亚太创新教师大会”中荣获“亚太创新教师”的奖,被推荐参加2005年在美国西雅图举办的“全球创新教师大会”进行实验项目介绍,获得最优方案奖。 四、艺术之花享誉中外 美育作为“五育”之一,着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高雅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美育能陶冶学生性情,健全学生人格,调动非智力因素,开发智力,协调生理、心理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995年开始,我校开展了《以美育为突破口的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实验》,把美育渗透到德、智、体、美、劳之中,渗透到学校的整体工作之中,我们做到:“学校有校歌、班班有歌声、学生有特长”,学生做到:“负担轻、素质高、情趣美、特长好”。我们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要求全校师生注意发掘教材的内容美、语言美和插图美,注意仪表美、心灵美、情感美,共同创造校园环境美和生活美,并引导学生把这种兴趣、情感迁移到学习中去,逐步形成学习动力。近年来,我校学生的美术、书法作品和音乐舞蹈节目在区、市举行的艺术活动中频频获奖。2002年刘明鉴等2位同学获“第七届全固中小学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一等奖,邓善允等3位同学获二等奖,王梓丁等4位l同学获三等奖,部分学生的作品已跨出国门,走向世界。2003年粤、港、澳儿童绘画大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2004年5月举办了《童心·视线》学生版画展,参展版画作品60幅。2004年8月第九届全国少儿绘画比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25名。2006年7月,深圳市青少年书法大赛暨广东青少年书法大赛深圳选拔赛圆满结束,我校参赛学生成绩喜人!在我校学生所在的乙组的比赛中,何洁其、蔡林煊获得一等奖,郑重获得二等奖,庞广龙获得三等奖,他们将代表深圳市参加广东省青少年书法大赛。2000年6月30日至7月17日,以我校学生为主体组成的中国深圳少儿艺术团,爱国家文化部委派,先后参加了在乌克兰举办的“克里米亚明珠”艺术节和波兰第23届“比得哥什国际音乐节”。这是多年来,我校艺术团第4次出国访问演出,是继在多哥、贝宁、法国、罗马尼亚、约旦的成功出访后,代表中国儿童前往欧洲进行的又一次文化交流活动,也是我校多年来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丰硕成果的又一次展示。2002年应意大利“佛罗伦萨联合政府”和奥地利"奥地利·中国关系促进会"的邀请,经国家文化部批准,由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为主体组成的“中国深圳少儿艺术团”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地区7个市和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进行了友好访问和成功演出。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孙大使称赞深圳少儿艺术团做了很有意义的工作。2006年7月受乌克兰外交部艺术司、乌克兰国家文化部外事司和“欧洲霍洛维茨国际音乐节组委会”的联合邀请,刚刚成立半年时间的校室内乐团代表我国参加了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举行的世界十大国际音乐节之一的“欧洲霍洛维茨国际音乐节”。在本次音乐节的室内乐大赛中,乐团的孩子们以一组中国民族弦乐作品征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数十位专家评委,喜获少年组金奖(仅两名,与德国参赛队并列),这也是我国参加本音乐节有史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五、体育传统项目屡创佳绩学校高度重视体育,六位体育教师中五位是本科毕业,一位专科毕业。学校有三百米跑道的体育场,有室内体育馆和乒乓球馆,还准备修建一个标准游泳池。一年级到三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形体味,不仅锻炼身体,而且培养了学生优美的体态和气质。体育教学不仅上好常规课,而且大力开展课外活动,组建了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韵律操、艺术体操等兴趣小组。特别是乒乓球队的成绩令人瞩目。2000年7日,第十一届全国幼苗杯乒乓球赛在丹东举行,我校共获得4块金牌,男子甲组团体、男子甲、乙、丙组单打冠军。我校的唐媛同学获亚洲乒乓球赛个人第二,被调入国家青年队集训。我校曾先后受到国家教委、国家体委的表彰,并荣获“全国100所传统体育项目先进学校”的光荣称号。很多家长不怕路远,把孩子送到学校乒乓球队,目的不是为了夺取奖杯,而是要让孩子在训练中经受磨练,在竞争中增强意志与体力。六、科技创新生机盎然今天,在“师生共同发展和成长”的理念下,南山实验的师生们尽情地挑战自我、展现自我,教学教改、教育创新活动呈现一派生机盎然:在历届的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学校获得骄人成绩;我校杨凡、刘诗仪、吴嘉明同学在三届全国的“争当小实验家”比赛中被全国少工委、中国少年科学院授予“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荣誉称号,李子亿同学荣获“小院士提名奖”。张祖志老师被中国少年科学院授予“优秀科技辅导员”,同时学校被全国少工委评为全国争当小实验家科学体验活动“示范学校”。七、教育国际化的探索学校努力建立一支立足特区,具有国际视野,善于利用国际教育资源,汲取各国教育优秀研究成果的教师队伍。2002年起学校先后派出几十名外语教师、非外语专业青年教师分四批到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进行短期培训学习。其他非英语专业教师到欧洲、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考察。学校要求参加外出进修的教师不但要籍此机会努力提高外语水平,还要求教师对东西方文化、教育进行比较,学习借鉴西方学校的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观察西方学校课堂教学、师生关系,了解西方教学的课程教材,课程实施情况。特别是西方学校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以及其教育过程的实在和内涵。培训和考察给老师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开阔了眼界,丰富了阅历。很多老师回国后,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和改进,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学校先后还聘请美国、新西兰等外籍教师到学校执教,接待了英国白金汉郡校长考察团及美国等国家的教育界人士的访问和交流。通过各种机会走出去,请进来加大教师接触国际教育、文化的机会。多年来,在深圳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学校聘请了外教,将国外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教学。我们还支持学生参加国际交流中心举办的外教英语培训班,让孩子在于外教的交流、沟通中感受他国文化,学习“正宗”的外语。学生是教育国际化的主体,学校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使学生有更多机会置身于国际文化背景中。学校少儿艺术团赴国外的访问、文化交流演出和参加国际比赛,学生艺术团的演出受到所在国家人民的欢迎和赞誉,促进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使孩子们从小接触了各民族文化的熏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国际化宽广视野的形成。我们还准备在驻广州英国代办处的协助下,利用2004年暑假接待英国儿童,以国际夏令营的方式促进中外儿童的交流与理解。我校“8岁能读会写”的实验研究,在2002年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得到来自世界各地华人学者的关注,我国台湾省中央大学教授、香港教育学院教授在会议期间专门对实验情况进行了了解,表达和进一步沟通的愿望。
陆河县上护中学创办于1965年,在县教育主管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几经改建扩建,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现学校建有两幢教学楼(共18间教室), 三幢教工宿舍楼(15套家属房),两个硬底化篮球场,还有一幢综合楼正在兴建中(四层共2200平方米),校园面积约为2.6万平方米。本校硬件设施还很不完善,按规范化学校要求,待建项目有校门、围墙、图书馆、操场、跑道、食堂以及校园绿化等。 上护中学现有50名教职工,在校学生800多人,分14个教学班。近年来,全校师生发扬艰苦朴素,奋力拼搏的精神,克服硬件不足,设备落后等制约因素,实施因材施教,因陋就简的方式,仍在教育教学上方面取的丰硕成果。德育工作卓有成效,学科竞赛喜报频传,中考成绩稳步上升。 学校将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高扬素质教育大旗,以坚实有力的步伐,朝着创建一流的现代化学校的目标迈进!学校背山面水、呈阶梯状逐级而建,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划分有序。环境优美,实为培养人才的好去处。2008年3月29日,回陆河参加县庆的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欧阳金谷中将欣然题写了校名。79届校友李木云,把荣获的亚洲杯冠军金牌及获奖证书献给母校。上级党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为上护中学43岁生日献上一份份厚礼。上护中学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基本能满足山区义务教育需求。现有教学班14个,在校师生960多位。在历届班子、师生打下的良好基础上,现任班子带领全体师生继续励精图治,团结拼搏。坚持以人为本,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基;坚持走内涵式教育发展之路,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坚持建设"人文校园,和谐校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镇人民力争把上护中学打造成全县最富有山区特色的新型学校之一,为陆河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陆河县南溪中学创办于1985年,原校址在营下小学。1991年,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同志亲自选定校址,原校名“陆河县河口 镇第二中学”由原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同志亲笔题写,2004年3月更名为“陆河县南溪中学”,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欧金谷将军为陆河县南溪中学亲题校 名,2004年5月被评为“陆河县一级学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24亩,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教职工50人,学生1300人。陆河县南溪中学的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1993年广东省副省长卢钟鹤同志到陆河县南溪中学视察,1998年广东省教育厅长江海燕同志、 汕尾市委书记吴华南同志到陆河县南溪中学视察,2004年5月、2006年4月年广东省科技厅谢明权厅长先后到陆河县南溪中学视察,2006年11月,广 东省政府宋海副省长、科技厅谢明权厅长、教育厅罗伟其厅长、汕尾市委戎铁文书记、王蒙徽市长、刘小静副市长、陈汉群秘书长、市教育局潘永久局长、陆河县委 骆金堤书记、马智华县长、黄国生副县长、县教育局彭金颂局长等到校指导工作。自创办以来,在上级党政的亲切关怀下,陆河县南溪中学全体教职员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谢非同志“发展教育,振兴河口”的指示,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注重素质教育,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后,我们将加倍努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总结经验,在逐步完善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确保教育教学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台 阶。我们深信,有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我们将不负众望,高起点,严要求,创特色,争上流,在新世纪教育征程上阔步前进,为教育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学校概况 佛山市实验学校位于禅城城南新区,由久负盛名的省一级学校佛山市第九小学主办。学校占地面积136亩,建筑面积79000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学校配有最先进的信息化教育设备,拥有现代化的体育馆、室内游泳馆、400米环型塑胶运动场和带空调的公寓式学生宿舍等设施,是一所设备先进、功能齐全、集绿化、美化于一体的国有民办的现代化学校。学校于2……佛山市实验学校位于禅城城南新区,由久负盛名的省一级学校佛山市第九小学主办。学校占地面积136亩,建筑面积79000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学校配有最先进的信息化教育设备,拥有现代化的体育馆、室内游泳馆、400米环型塑胶运动场和带空调的公寓式学生宿舍等设施,是一所设备先进、功能齐全、集绿化、美化于一体的国有民办的现代化学校。学校于2003年9月1日正式开学,现拥有83个教学班,3230名学生,教职员工(含生活老师)384人。 学校聘请曾任同济小学副校长、元甲学校校长、第九小学校长的黄丽萍老师出任校长,还抽调了全国优秀教师、省教坛新秀担任副校长、教导主任,组成学历层次高、业务精湛、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领导班子。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从省一级学校佛山九小抽调的20多位业务精英,有从佛山市及全国各地聘请来的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还有从大专师范学院精选出来的优秀毕业生,组成了一支乐教、勤教、善教的教师队伍。
1、黉舍大要: 陆河县尝试中学创办于2005年6月,是一所县教诲局直属、公办民助的县重点初级中学,是陆河县初级中学教诲讲授教研基地。黉舍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办理标准,校风纯粹,具有一支专业对口、教法高深、敬业爱岗的西席步队。目前专职西席38人,此中本迷信历22人,大专学历16人,初级、一级职称24人,省级骨干西席3人,县兼职教研员4人。 黉舍创办一年来,在县委县当局和县教诲局带领的高度正视以及社会各界热情人士的大力支撑下,全校师生同心同德、昂扬图强,在教诲讲授中获得了令人谛视标成绩: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瓢②末抽考,七年级语文均匀分、良好率、合格率为全县第一,此中均匀分超出县均匀20多分;八年级数学均匀分、合格率为全县第一;在陆河县第五届中门生活动会中,我校荣获初中组个人总分第二名;彭靖涵等5位同窗荣获英语比赛国度2、三等奖;彭冬苗等4位同窗荣获化学比赛国度、市级奖项;张志锐同窗荣获数学比赛国度三等奖;罗易同窗荣获征文比赛省三等奖;黄梦琪同窗荣获演讲比赛市二等奖;余静文等5位同窗荣获作文比赛县二等奖、优良奖;彭仕美同窗荣获语文浏览才气才气纵横比赛县二等奖。同时西席讲授有特性,教研服从多:宫颖教员荣获数学优良课省一等奖;黎雪红教员荣获语文浏览讲授比赛市一等奖;罗复兴教员荣获论文评比国度二等奖;彭武年教员荣获讲授案例评比国度三等奖;黎丽娟等22位教员荣获论文评比市级奖项。黉舍订峙“育报酬本、培养特长、全面生长”的办学理念,以“创特性、出尖子、办名校”为办学目标,以最先进的多媒体讲授设备利用当代信息技术讲授,尽力塑造得才兼备、体格结实,具有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和才气才气纵横型特性的当代中门生。 黉舍轨制健全、办理严格。每周六天事情制,迟早修西席坐班教诲。 欢迎我县优良小学毕业生报考县尝试中学!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莅校观光指导!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