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办学十多年来,在邹连文校长带领下,已成为一所依法办学、条件优越、环境优美、理念先进、管理规范、校风良好、教育质量高、社会声誉好、辐射能力强、学生欢迎、家长满意、上级领导肯定的优质民办学校。 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是越秀区属的一所全日制国有民营制初级中学。学校坐落在二沙明珠般的地段,环境优美,绿树成荫, 学校占地面积1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800平方米,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学生共750名;教职工80人。学校有标准的道塑胶运动场,800平方米的多功能体育馆,藏书生均40余册的图书馆,标准的功能室配备。 学校非常重视校园人文环境的精心营造,使之成为一个厚重的文化载体,处处闪烁着“精育人才”这一办学理念的光彩。从输出栋梁的“大门朝晖”到催人奋进的“校训暇思”,从闲暇片刻的“陶园夜色”到培育桃李的“堉石之光”,从雨后现美景的“碧池晨曦”到中大在近旁的“长廊远眺”,从鱼儿冲冰川的“带园烟雨”到高楼揽明月的“台园皓月”,“校园八景”飘逸着红棉文化的气息。用红棉文化打造“小而精,小而全”的书香校园,是读书圣地,育人沃土。
广州市第三十四中学座落于中山五路与解放中路交界处,地铁中央公园站旁。这里,电车、公交车东西贯通,南北畅顺,交通十分便利。 三十四中学建于1956年,办学时间长。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学校的礼堂、课室、音乐室、电脑室、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理、化、生实验室设置了光学、音响、图像、教育工艺实验等方面现代化的轻重设备,并建造了先进的校园闭路电视系统,使学校的电化教育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和网络。为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三十四中学的建筑群高低错落有致,花卉树木映衬生辉,是求学好地方。全校师生以“善思、律己、团结、奋发”为校训,以严治校,教书育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97、1998、1999、2000四年连续获得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2001、2002年获市二等奖。1999、2000、2001、2002年初中毕业班工作分别获二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其中2002年高考录取率达100%,综合评估由全市的53位跃居40位,高考达标比率为全区之冠。参加省毕业会考的优良率、合格率均超省线,是广州市同类学校中的佼佼者。成为社会公认的“加工能力强”的学校,受到市教委的好评。 个性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生命。三十四中学之所以能连年取得好成绩,是因为学校有一支以高级教师为骨干的师德修养好,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他们善于在短期内以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管理风格,净化学生的灵魂,熏陶学生的气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不知不觉地改变价值观念,健全人格,树立远大的理想;他们善于根据“三纲”(国家教学大纲、高考纲要、省会考纲要)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全方位综合训练的教学资料;他们善于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去调控教学行为的运作方式,创造了具有三十四 中学特色的教学模式,为国家培养大批的优秀、合格的人才。 1999年三十四中学凭着敏锐的法律意识,率先组织师生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提出了“转变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大学生同等重要”的教育口号,出现了李珏丰等同学见义勇为的事迹。引起传媒高度关注,争相报道;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组为此作了《善待孩子》的专题报道;广州市教委发文通报肯定学校的做法。三十四 中学给莘莘学子是一个广泛的情感空间,辽阔的治学天地。
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原市第九中学)历史悠久,是"真光"大家庭中的一员,与芳村区广州市真光中学、越秀区广州市真光小学、香港真光中学、九龙真光中学、香港真光书院、真光女书院同出一源,属姐妹学校。 长堤真光中学是一所有着优良传统的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00多人,是越秀区属完全中学。该校具有先进的电教设备,建立了闭路电视系统,所有教室均实现电视联网。2001年又建设电脑校园网络工程。全校有200多个信息点,实现了教学和办公电脑化。学校还有两间共120机的电脑教室;两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有教师电子备课室。理、化、生实验室设电教平台,还有语言实验室等。这些电教设备,对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长堤真光中学是全国千所学习科学实验学校之一,是越秀区"素质教育实验点学校"。该校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作为教学改革的总目标,以"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作为出发点,通过加强必修课,增设选修课,开拓活动课,努力优化教育过程,着力突出"三个优化"(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体现"八字要求"(精讲、善导、启思、巧练),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探求知识,获得和谐发展,逐步构建有利于学生自强发展的具有该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电话: 81842398 地址: 广州市长堤大马路348号 网址: http://gzcdzg.yuexiu.edu.cn学校荣誉 长堤真光中学是"广州市合唱活动先进学校",“市一级学校”。参加广州市学校合唱节连续五届获得决赛一等奖,是市区中学唯一的"五连冠"。该校还被评为"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是首批"绿化示范学校试点单位",市"绿化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重视对学生礼貌礼仪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作为德育工作的总目标,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寓教育于各学科教学和活动之中。
矿泉中学开办于1992年9月,地处三元里大道北站路,校园占地面积11247平方米。教师学历达标(大专)率100%,课室全部安装了电教平台,架通了校园电视广播系统,连通了宽带,建起了校园局域网。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个性见长”的办学思想,按“德育为首,素质为基”的办学思路,采取“管理治校,科研兴校,质量扬校”的办学策略,构建起“科研引领,自主创新”的办学模式,成为一所办学条件好,育人环境美,教师队伍优,教育质量高,社会声誉佳的优质初级中学。学校把德育工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积极寻找德育工作的新视界,积极探讨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课内课外相互联动,学校、社会、家庭横向贯通的“大德育”的管理体系。根据新课程理念,学校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潜在课程为依托,把目光对准学生的发展,所开设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获取亲身体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充分挖掘出师生的潜能。学校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毕业班工作成绩突显,从1995年起我校先后多次获得区毕业班工作一、二等奖,成绩连年超区、市平均分。我校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校园内外活动,获得各级奖励近年大幅度提高。随着区域的调整,我校并入了越秀这一教育强区并顺利通过了市一级学校的评估,晋升为广州市一级学校。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有决心并力求尽最大努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发展。
广州市豪贤中学是一所获市"十五"教学科研规划,构建"美术教育跨学科整合探究"教学模式的越秀区属初级中学,建校于1999年9月。 "严管理、高质量、出特色、育贤才"是豪贤中学的办学目标。在"面向全体、分层激励、培养能力、发展特长"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发扬团结自强、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开展教育,教学科研的实践中,树立了尊师爱生,团结、进取的校风! 广州市豪贤中学占地面积3067平方米,建有专用教室2个,专用功能室5个,中型会议室1个,篮球场一个,并建设了心理咨询室,团队室,教师课件制作室等教育用室。校园环境力求做到墙体地面色调和谐,体现人文精神。建校三年来,豪贤中学的校容校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充实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先后建成多媒体功能室,电脑室,达标的理、化、生实验室,校园闭路电视网络也投入教育教学使用。在市、区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近期还将进行校园扩建工程,进一步改善育人环境。
广州市梅花中学 (原广州铁路第四中学)原属羊城铁路总公司企业办学,2004年12月正式移交东山区教育局管理。秉承铁路优良传统,依托东山区优越教育教学资源,我们致力为东山区提供更多的优质初中学位的一所市一级学校。学校注意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以美育人环境。 学校以“做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人”为校训,以“养成教育”为德育模式,以“赏识教育”为主要方法,重德育工作实效性,校风校纪良好。 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教风严谨、敬业爱岗。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良好,曾连续五年获羊铁教育办毕业班工作一等奖,被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评为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学校。 电话: 020-61338066 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共和西路32号 网址: http://www.gzmhzx.com/学位路段 1.招收东山区户口的铁路子弟(由羊城铁路总公司普教中心安排)。 2.招收东山区电脑派位的学生(2个班)。 3.招收部分非政策性照顾异地生,(直接与学校联系,5月10日起接受报名)。 4.开设北大附中远程教育实验班,在上述学生中择优录取。 (2004年) 学校荣誉 梅花中学,市一级学校,学校环境优美,设施设备齐全先进,教学质量优异,得到区、市领导一致好评。是读书学习的一个好地方。另外,梅花中学积极参与课外竞赛活动,获得多个奖项。如:2005年卡西欧杯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广州赛区)该校初三(7)班的吴杨盈荟荣获三等奖。2006学年第一学期该校参加由广州市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在2006年第四届‘ITT’杯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中共有三位同学获得广州赛区三等奖。师资力量 梅花中学有一群热爱教育事业,准备把一生都奉献到教育事业上的优秀教师。他们团结协作,教育经验丰富。其中,屈笠老师荣获广州市第二届初中数学“十佳”青年教师称号及2006年广州市初中数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美术组被评为越秀区教育局优秀科组,另外:卢兆荣老师被评为区中学美术学科教研积极分子。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