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六中创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集全省之力创办的第一所新型中学。在学校厚重典雅的俄式教学大楼奠基石上,镌刻着解放后贵州省首任副省长、老红军周素圆先生亲笔题写的“适应国家需要,培养建设人才”十二个大字。从此,“培养人才”成为贵阳六中的办学宗旨和社会责任。上世纪六十年代,学校成为贵州省首批重点中学,2002年成为贵州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一代代六中人循着“崇尚一流,追求卓越”之路,走上创新攀登历程。 学校遵循“高质量、现代化、国际化”的办学思路,坚持对外开放传统,依托、辐射六中的优质教育资源。1998年创办了贵阳英语实验学校,2002年与加拿大爱加信国际学院合作创办了贵州中加学校,由此,多元体制的办学格局初具规模。 校园占地面积43176平方米,绿化面积7200平方米,校舍面积26605平方米,生均面积达13.98平方米。学校有300米环形道田径场1个,百米跑直线距130M有6道,场中有足球场、跳高跳远沙坑,场外设有铅球投掷区。另有篮球场8个、排球场4个、乒乓球台 10 个。艺术教育专用教室有艺术馆、美术教室、音乐欣赏教室、音乐教室,形体舞蹈教室,教学设备齐全。学生体育活动场地总面积15000M2。体育器械和设备按国家规定的Ⅰ档配备标准配置。学校现有标准教室66间,理化生常规实验室、物理数字实验室、生物数字实验室,生物馆、科技馆、美术馆、阶梯教室、形体舞蹈教室、音乐欣赏教室、网络专用教室、语音专用教室、舞蹈、器乐排练教室、心理咨询室、教师书屋,拥有两个300座多功能会议厅及五个会议室,能充分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学校致力于适应现代教育教学设施的完善和建设, 2005年元月启动校园网建设工程,历时半年,实现校园网络化。目前在全校范围内建设3千兆骨干百兆到桌面的有线网络,特别是在教学楼布设了无线网络,提供了校园内移动上网的条件,实现了全面网络覆盖。完成了48个教学班的多媒体设备建设,每个班级都安装了摄影机、计算机、教学实物展台、音箱、电视盒、网络中控,配置了60座的电子阅览室,所有实验室、专用教室实现网络化,实现了在日常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辅助教学。校园教学广播系统,可满足各年级各班同时进行听力考试等声讯传输。2005年,我校完成了学校结构调整,贵阳英语实验学校从六中剥离迁往新址,初中教育结束。至此,我校赢得高中发展的大好时机。 学校拥有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治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193名教职工中有专任教师170名,具有高级教师资格的89人,中教教师53人。在专任教师中,特级教师1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6人,贵阳市学科带头人2名,省级骨干教师19人,市级名师2人,市级中青年学科骨干8人。学校实施“名师工程”,2004、2005、2006年先后评出18名校级名师,名师群体的形成有利于在教育教学上树立榜样,有助于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有助于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形成学校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学习研究的良好氛围,实现用教师的优势去带动学生的优势,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贵州省贵阳市第五中学,始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光荣传统的老学校,1950年,贵阳市军管会文教接管部设置贵阳初级中学,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长、市教育局局长夏页文兼任校长,何锡周任副校长,招初一新生两班,并接收原市立中学的4个班。1952年,又接收原程万中学的4个班,1956年曾办高中,改为今校名。初中14个班,高中23个班。教职工163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7人,中级教师65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8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市级先进教师多人,普通话国家级测评员1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学校位于交通便利的贵州省贵阳市市中心城基路242号。校园内芳草如茵,树影婆娑,一年四季花开如春,环境十分优美,是市政府授予的“花园式单位”和“城市绿化先进单位”。近年来,学校的办学条件今非昔比,大有改观。1996年在香港邵逸夫先生的赞助下,学校建成了2800平方米的“逸夫楼”。2003年,条件设施堪称贵阳市教育系统一流、拥有2300平方米的体育艺术中心已竣工投入使用。内有多媒体教室、陶艺室、美术绘画室、教师创作室、室内篮球场和形体训练室等,学校还添置了电子钢琴、古筝、健身器材、运动器械和军乐器等,使体育、艺术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增加了全新的、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与活动。去年年底,新建的7000平方米高中教学综合楼已竣工,内有配备全新设备的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网络中心、教室和各类辅助教室等。近年来,学校还多渠道筹措资金300余万元,不断地改善学校软硬件设施;先后完成高初中两幢教学楼的装修,建成3个计算机网络教室,1个教师电子备课室,3个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和校园网。
贵州师大附中,创建于1901年,为贵州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全国首批科研兴教示范基地,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高级中学校长委员会理事学校,全国学法研究名校,贵州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贵州省教师现代化教育实习基地。 创建于1901年,从最早创办的达德学校算起,已历时百年,号称百年名校。100多年来,贵州师大附中经过达德学堂、正谊中学和南明中学、省立贵阳二中、贵阳师院附中、贵州师大附中等几个薪火传承的阶段,成立了享誉贵州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百年名校。 学校现有在职职工263人,其中省级教育名师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6人,省级骨干教师17人,硕士 研究生学历教师68人,特级教师8人,高级教师100人,一级教师85人,专任教师本科学历以上达100%。
贵阳市第三十九中学(原贵铁二中)位于贵阳市富源南路(二戈寨地区)嘉陵巷2号,毗邻火车交通枢纽贵阳南站。学校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988.81平方米,教职工104人。由于铁路主辅分离,我校已于2004年6月正式移交贵阳市政府管理,现更名为贵阳市第三十九中学。 三十九中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教学质量过硬,学校至今已有46年悠久的办学历史,1500多学生,29个教学班。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是贵州省“教育战线先进集体” 、“优化管理先进学校”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贵阳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是成都铁路局“示范中学”,年年都获得成都局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学校”荣誉称号,历年高考本科上线率,均居于全市高中前列。进入新世纪,学校本科升学率都在70%以上,大专升学率均大大超过90%。更耀眼的是:在贵阳市2003年、2004年、2005年高考教学质量评估中,该校连续三年获市教育局重奖,三年都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区一般高中,生动地体现了三十九中高考质量过硬的特点,充分展示了三十九中的教学实力。三十九中教学设施一流,有投资100多万元的校园网,有投资30多万元的7个多媒体教室,有投资30多万元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为方便学生住宿还投资了200多万元兴建了公寓式的住校生宿舍。先进的校园网班班通,多功能电子教室、语音室、微机室、各类实验室配备先进齐全。图书室藏书4万余册。三十九中师资力量雄厚,中高级教师占高中教师的84.3%。该校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他们在省市高中教师优质课大赛评比中,勇夺三个学科第一名,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一流的实力,这就是三十九中高考质量过硬,常胜不衰的根本。三十九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各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能得到迅速提高,体现了该校“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学特色,这就是该校连续获市教育局奖励的原因。近年来,该校的高考成绩尤为喜人,升入重点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档次越来越高,覆盖了北大、清华、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一流名牌大学。例如王鑫(全省高考理科第三名)、周显辉、李超等几位同学,经过三年的努力,他们分别考入了清华、南开、浙大等一流名牌大学。实现了他们上名牌大学的愿望,也实现了将优分学生培养成名牌大学学生的目标。联系电话:0851-8185111(校办) 8185341(教务处)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