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农中学2005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成为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目前是全省办学条件较好、办学规模最大、办学历史最长的民办全封闭寄宿制完全中学。学校坐落在省城贵阳中心城区的白云区繁华地段,距与贵遵高等级公路相交的贵阳绕城高速公路曹关出入口不到1公里,距贵遵高等级公路的沙坡出入口仅4公里,离贵阳市行政中心约5公里,交通便捷。 兴农中学创办于1993年,现有64个教学班、3301名学生、364名教职员工(其中专任教师158名)。校园占地近150亩,校舍近90000平方米,有初中、高中、预科、补习部教学楼各1栋以及信息实验大楼、图书馆、健身房、浴室、食堂综合楼、5栋教师公寓和可供4000余学生住宿的8栋学生公寓。各种教学生活设备设施基本齐全,校园绿化、美化、硬化、文化、洁化,环境优美。教师百分之九十以上从省外教育发达地区引进,无人情往来的拖累耽误,学校强化管理,教师不能在校外补课,专心致志教书育人,学校实行分层教育、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2000年前,学校为中等专业学校输送了340多名学生。2000年有高中毕业生以来,为高等学校输送了二本以上学生近3000余人,连年有考入北大、清华、浙大、复旦等院校的学生。2009年928名学生参加高考,二本以上上线550人,其中一本上线225人,600分以上8人,北大、清华各1人;2010年1055名学生参加高考,二本以上上线711人,其中一本上线294人,600分以上6人。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社会认可。 17年来,学校致力于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夯实基础。现在,学校进一步以教职员工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服务态度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参与教育竞争,着力打造民办品牌学校。
贵阳一中新世界国际学校是由“贵阳市第一中学”和“香港新世界房地产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倾力打造的一所信息化、现代化、具有国际办学水准的寄宿制民办学校,同时还是中美高中生交流基地学校、北京景山学校网络联盟共建校和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师生为本,高效开放,尊重个性,全面发展”。 学校占地80余亩,现有35个教学班,1500余名学生,教职工16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11人,高级教师28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市级教育名师4人,省市级骨干教师6人,市区级骨干及教育名师10人。学校有万兆校园网络为核心的数字化校园系统,包含智能化办公、校园一卡通、安全防范、自动课堂录播、智能广播、校园电视、信息发布等;多功能的综合馆和标准田径运动场、理化生数字实验室和传统实验室,电子钢琴室、音乐教室、书画教室、心理咨询室、微机室、陶艺室、钢琴房、开放图书室等;整洁宽敞的学生食堂满足了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温馨舒适的学生公寓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以“科学与文明”为主题规划和建设的校园,让学生置身于隐性的育人大课堂。
开阳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40年,已有71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承载着厚重历史走向辉煌的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 学校位于县城东部,依山傍水,毗邻开阳县历史文化公园、城市主题广场、环湖风景区。校园环境高雅幽静,是莘莘学子接受优质教育的好地方。 学校现有学生近6000人,占地面积408亩,校舍建筑面积65000平方米 ,绿化面积21580平方米。学生宿舍4幢,专用食堂1幢,有教室112间,实验室30余间;各类体育设备设施齐全,拥有国家C类8跑道塑胶标准运动场;健身室、舞蹈室、音乐室、书画室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学校是“贵州省现代技术实验学校”,拥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有多媒体教室5间,多功能教室6间,计算机教室4间,数字化语音实验室2间,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各1间。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8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研究生3人,研究生结业2人,本科学历248人。专任教师246人,其中高、中级教师168人,国家级先进教师4人,省级骨干教师10人,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县级学科带头人和县级骨干教师60余人。 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走在教育教学发展的前列,“廉洁、勤政、务实、创新”的学校领导班子,团结一致,锐意进取,内强管理,外树形像;坚持以 “德育为首、全面发展”为办学特色,以“科研促教、质量立校、发展兴校、特色强校”为办学理念;以“环境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为办学目标,打造“敬业、奉献、求是、创新”的教师精神,坚定“胸怀奋斗目标、健全人格品质、发展个性特长、端正学习态度、讲究方法技巧、树立必胜信心”的学生信念。
贵阳市景阳中学创办于1993年,是一所贵州省创办最早的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全日制寄宿型民办学校。她坐落于贵阳市北郊30公里处的扎佐镇开发区,占地面积60余亩,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校园规划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环境幽雅,是一所园林式学校。景阳中学位于贵遵高速、贵毕高速扎佐出口的交汇处,交通便利又远离闹市区,是广大有志学子梦寐以求的求学圣地。办学19年来,为全国各级各类的军事院校培养了一百多名优秀人才,为全国其他大专院校输送了3000多名大学生,被当地教育同行和学生家长誉为“状元学校”、“军校摇篮”。景阳中学现有教职工118人,在校学生1076人。专职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名,特级教师5名,高级教师19名。 春风化雨育桃李,迎来芬芳满校园。景阳人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原则,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着力打造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博观众取,厚积薄发,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朝着创建贵州省示范性高级完全中学的目标挺进,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阳七中坐落在贵阳市的“华尔街”中华北路云岩广场上,她创办于1955年。半个世纪的文化积淀中有10年的改革和崛起,1952年作为贵阳市唯一的初级中学率先推行向教学一线及班主任教育教学倾斜为主的“岗职对应,一岗多责,评聘分离”的人事制度改革。10年的辉煌和成绩凝聚成了“七中文化和个性”,并成为贵阳市教育局英语教学实验基地、贵州省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贵州省教育学会美术教研基地、团中央“少年科学院科普实验基地”、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委员会“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特色学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学术交流中心授牌为“21世纪优质教育项目学校”。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中北校区、瑞北校区)占地共978亩,在编在岗教职工2065人,离退休教师168人。现有国家级骨干297省市级骨干97人,市区学科带头38人,高级教师7人,中级16人。学生6920余人,66个教学班。 学校自1985届初中毕业生制造七中“夏季神话”后,2000届辉煌再现。2001届、2002届、2003届、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届连续四届中考状元的产生及更多的学生从这里“习德奋进”跨入省级一、二类示范高中,2005届又以全市最佳平均成绩领先,再次彰显七中团队敬业精神。十年中的每次足迹始终伴随着七中踏实进取的教育激情,在不断发现、反思、认知、升华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中,构建了学习型学校共同体,七中以严谨治学的师资队伍著称,又以严格要求、个性发展见长。 现任校长、省十届人大代表、心理学硕士、副教授、中学高级教师郭子仪,秉承学校50年的发展校史,立足弘扬96年教改以来的机制创新和渐进式的规模办学,确立了“人格大于知识”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在一校三址的规模办学过程中,以德育为核心,以教学为生命,以科研为底蕴,以心理咨询、健康辅导为特色,通过了联合国子课题《教师素质培养提高与优质教育研究》、北师大“十五”国家课题《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研究》。承担了西南大学国家“十五”课题“学生人格健康的教育教学研究”的子课题研究。学校成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委员会理事单位,并正在申办中国教育学会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校的工作。 贵阳七中是为适应教育发展,深化教育整体改革的试点学校,1996年该校实行“民办公助”办学体制改革以来,始终坚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发展特长教育。 几年来,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全体教职员工奋发努力,使学校面貌一新,各项工作 迅速崛起,得到社会充分肯定,现已发展成为近30000名学生,1600余名教职工集普通教育,职业高中为一体的综合型学校,该校不断引入先进、灵活的教育管理机制,创建了一支敬业、高效、稳定的师资队伍。学校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由专家指导办学,特聘知名教师和社会名流进行教学把关和特长指导,从而增强了教职工的 紧迫感和责任感,优秀教师不断崭露头角,教育教学工作硕果累累,学校跻身贵阳市先进学校行列。为加快学校发展步伐,他们多方筹资使“三机一幕”、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多功能电教室、电子备课室、演播室等 现代教学设施不断完善,2001年5月建成开通的校园网络给师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育信息及更加广阔的视野。 学校坐落在繁华宽广的中华北路中段,仅拥有6460平米的教学用房,但院小天地宽,99年又创办了“贵阳 七中分校”。由于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完成国家规定课程的同时开展特色课和活动课辅导,有针对性地 聘请外籍教师向学生开设英语口语及听力训练课,增设电子计算机、音乐鉴赏、美术实践(陶艺)、形体礼仪 及心理教育辅导等课程,逐步形成“整体优化、全方位发展”的办学特色。 目前,该校在参加全国及省市各类竞赛中已有350余名学生获各种奖励。160余名同学取得经国家考核的计算机等级证书,教学成绩稳步上升,位居本市前列。2000年全校毕业生的人均升学成绩495分,88.7%的学生升入 重点中学继续位居贵阳市前茅水平。 学校充满活力,先后荣获体育卫生工作评比一等奖、科技活动先进单位、市 教师技能考核先进单位、市中小学生“百日冬锻”跳绳、踢毽比赛一等奖,并同时获得中小学生“班班有歌声 ”校园歌曲演唱、创作比赛一等奖和市中小学教师“园丁杯”歌咏比赛一等奖,2000年荣获贵阳市首届中小学 生中华诗词吟诵比赛一等奖。十余名教师获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光荣称号,化学教研组被评为“三、八红旗集体”。四名教师参加了21世纪人才工程国家级教师培训,参加教师优质课评比 已有二人获国家一级一等奖,三人获省级一等奖,2000年参加市中学教师优质课评比有16名教师分获一、二、三等奖。 贵阳七中抓住办学体制改革的契机,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以科研促教、科研兴校,正在探索教育事业自身 发展的新路,以实现“设备现代化,队伍高水平,质量上一流,市级特色校”的办学目标。
贵阳远洋中学是经贵阳市教育局批准兴办的现代化、全日制、寄宿制民办完全中学。学校坐落在清镇市老马河畔,遥对红枫湖,风景秀丽迷人,环境优雅舒适,是万千学子求学升造的理想场所。学校离贵阳市区19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各类设施均按省一类示范高中标准进行建设。教师主要从湖南等省省市级示范高中中挑选而来,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教育教学成果。 目前,远洋中学在科学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正向着建立高效率的管理机制、造就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营造高品味的校园文化、建设高标准的教育设施、培养高素质的年轻一代的目标起航,力争进入全省示范性中学行列。 学校规模 学校拟招初中教学班6个,高中教学班16个,学生约计1100人,教职工100余人。学校现占地面积168亩,建有教学楼、实验楼、标准跑道田径场、图书馆、学生公寓、餐厅等建筑,总投1.3亿元。各类设施均按省级一类示范性高中标准进行建设。 师资力量 教师将是远洋中学最宝贵的财富。学校将致力于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教学型、研究型、创新型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教师主要是从湖南省,市级示范(重点)中学中引进的有多年毕业班教学经验的优质中青年教师。 环境特色 学校坐落在红枫湖畔,风景秀丽迷人。校园内绿草成茵,四季飘香。校园建筑现代气派,布局合理。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完善的教育教学设施,高质量的教师团队,合理的学校布局,幽雅的校园环境,为万千学子求学读书、实现理想提供了优质可靠的腾飞平台。
我校创办于一九九六年八月,八年来,我们本着“给孩子多一双眼睛看世界!”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以教研促进教学,以管理促进质量,以创新促进发展。坚持以英语教学为载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渗透。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遵循语言发展规律,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语言的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和运用英语,培养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进一步学习外语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学生的学习发展要求。在原有的“儿童外语习得式教学法”、自编教材及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目标化教学,确保教学成果;运用ISO9001:2000国际标准化体系进行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各年龄层次班级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2004年6月我校学生在贵阳市“新世纪杯”口语大赛中取得一个二等奖,二个三等奖,七个优秀奖的良好成绩。同年7月,我校在花溪上海外国语大学承办了第一期“新世纪英语夏令营”获得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我校首届学生参加2002年全国高考,其中5名同学考取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华南师范等重点大学,英语单科成绩均在120分以上。2004年中考,我校参考学生英语平均成绩为142分(总分150分)。1998年,我校通过教育部中英中心认证,成为贵州省首家承办剑桥少儿英语学习系统培训考试机构,至2004年9月已成功举办十三次剑桥少儿英语过级考试,从1998年至今共有6000余人次参加考试,1000余人获得一级证书,400余人获得二级证书,100余人获得三级证书;2000年,我校被评为贵阳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2002年,被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授予贵州省首家“外国语实验学校”;2002年我校在小河区开办“兴隆新世纪中英文幼儿园”,以质量过硬的硬件设施和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获得家长的信任,每年都能完预定的招生计划并在社会上获得良好口碑;2003年经贵阳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12年一惯制、寄宿式“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在贵州省风景名胜区花溪成立,2004年“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携手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立了“上海外国语大学?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成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在祖国西部地区建立的第一所实验示范性学校和教育科研基地。5月,我校获邀进行花溪区公务员培训,并且编著《花溪英语九百句》教材,受到花溪区公务员的一致好评。
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创建于1958年,隶属于贵州省人民医院,是省属的唯一一所培养卫生护理人才的省级重点中专,2010年3月,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五十多年来,在各级党政部门及省医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经过护校历届教职工的艰苦创业,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开拓创新,实现了学校的两次整体搬迁,一次联合办学,现有两个校区的大好局面。 学校特色: 1、我校是省属唯一一所培养卫生护理人才的省级重点中专,现已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地方性特点骨干专业。自1958年学校创办以来,就依托贵州省人民医院,以“前院后校”为办学模式进行护理人员的培养。省医院党委高度重视我校中职教育发展,从政策、财力、人力、场地、设备等各方面对我校给予大力支持,使学校拥有“学校、实训基地、医院、”的实质性“校企合作”一体化的实训办学优势; 2.、领导集体坚强有力、德才兼备、领导有方。省医党委书记赵莉同志直接分管我校的具体工作,以医院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来对学校领导班子实行建设和要求;从2006年起,省医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李俊华同志担任我校校长,以医务人员特有的严谨和责任感对学校领导及干部实行管理和部署;学校中层干部在省医人事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竞聘上岗,组成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特别能吃苦的管理队伍,形成一支踏实进取的教师队伍; 3、教育师资力量雄厚,双师型教师是主力军。我校现有教师162人,其中“双师型”教师116人,占72%。我校教师学历均达到本科以上,其中研究生学历者12人,具有高级职称者63人,专业课教师均是医院一线医护人员及学科带头人,医院的各种先进医疗设备等能在相关专业教师的协调下对学生开放,这极大地提高我校教学质量与水平,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 4、办学渠道多层次、多形式, “进口旺、出口畅”。护理人才作为国家紧缺型人才,我校重视并加大了培养力度。我校先后与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阳市广播电视大学联合开办了高级护理班,与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阳医学院联合办学,设置了高职对口护理大专班,3+2高级护理班,以及西部护理专业紧缺人才“订单”培养,毕业生遍及全国,就业率均在95%以上; 5、“生命周期模式”课程体系,独秀我校专业教改亮点。按照“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和21世纪护理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课程体系,按照“生命周期模式”,如孕期、新生儿期、儿童期、成人期、老年期,将临床护理课整合为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成人护理学”和“老年护理学”,新的课程设置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思想,体现了“ 以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此项课程体系设置为我校护理专业所特有。 学校占地面积165亩,建筑面积约65000㎡。现有从中专到本科的多层次办学模式,生源来自全国十余个省份,毕业生遍布全国各省市,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学校历经五十余年风雨,熔铸了“勤奋、严谨、博爱、创新”的护校精神,为社会培养了数万余名优秀的专业卫生护理人才,成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以院办校为特色的专业性中专。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金峰校区坐落在有“中国避暑之都”美誉的林城贵阳,新校区——金海校区座落在我省贵定县盘江镇,与著名旅游景区贵定“金海雪山”、“中华布衣第一寨——音寨”比邻而居。学校现有2个教学点,即省内黔西职中、省外重庆三峡信息科技学院;有县级以上教学医院13所。伴随教学规模的扩大,我校也实现了办学形式多样化、办学渠道多极化。我校先后与省电大、市电大联合举办高级护理班,并于2003年,在省教育厅、卫生厅、省医领导的关怀与帮助下,分别与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阳医学院联合办学,设置了高职对口护理大专班、3+2高级护理班、办学层次稳步提升。
贵阳一中贵阳一中简介1906年,清前礼部尚书李端棻与唐尔镛、华之鸿、任可澄、于德楷等贵州名仕于贵阳府中书院的根本上,创办了贵州通省公立中书院(贵阳一中的前身)。1950年与省立贵阳中学、私立中山中学、国立师院附中、伯群中学等四校归并,始称贵阳一中,目前是贵州省独一的省级一类树模性高中。百年来,黉舍构成了奇特的黉舍文明,为国度培养了大量优良人才。老一辈无产阶层革命家周逸群,两院院士乐声璕、熊 毅、肖序常、沈德忠,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陈祖武,永磁专家夏平畴,文坛名流谢六逸等都曾是贵阳一中的门生。2005年当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贵阳一中新校建成并投入利用。新校位于贵阳市金阳新区兴筑东路,东接金华湖,南望石林公园。校园以山为界,拥南北二湖,环水背景,二峰相连,花草碧绿,春鸟秋蝉,四时不断。校园占地465.47亩,有行政讲授楼、科技艺术楼(含天象馆、地理台、天然生态馆、民乐室、书法室、美术室等)、音乐厅、多服从体育馆(含恒温泅水馆)、藏书楼、后勤办事中间(含门生公寓、食堂、超市、医疗站等)、国际部。黉舍有先进的数字化校园体系,二期工程完工后,能够满足6000人住读。黉舍为特大型全投止式独立高中,近5000论理门生。在岗教职工353名,此中特级西席11人、国度级骨干西席5人、省教诲名师5人,市教诲名师2人、省市级骨干45人、国度级裁判1人。黉舍现有5位带领,下设办公室、教诲处、讲授处、教务处、信息科研处、学管处、总务处。有共产党员176人,此中,退职党员143人,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40%,设5个党支部。有民盟和民进党派。黉舍全面贯彻党的教诲目标,全面实施本质教诲,面向全部门生,以教诲讲授高质量享誉黔中。重点大学上线率均在60%以上,本科上线率在90%以上,均匀每一年有一名高考状元出自我校,均匀每一年全省高考前十名占三分之一摆布,均匀每一年考入北大、清华的门生数占两校在贵州省招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摆布。黉舍在省级以上各种比赛中,老是贵州省获奖最多、最高的黉舍。在贵阳市中小门生活动会上,黉舍已8次蝉联市个人总分第一名。黉舍主动摸索多元化办学的形式,与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等相干机构建立了合作项目,为门生的生长供应更宽广广大旷达的空间。黉舍以全面进步教诲质量和办学程度为主旨,以实际当代教诲为主线,对峙鼎新抢先,构建特性办理体系;对峙担当创新,构建“一中特性”的新型黉舍文明,打造“精英教诲”、“特性教诲”、“多元教诲”,实施质量强校、文明立校、办理治校、名师扬校、科研兴校计谋,将贵阳一中办成地区上风较着,教诲当代化程度抢先的海内一流、国际知论理黉舍。校训 勤慎俭朴 发奋图强校风 崇德瀹智 寻求出色教风 敬业失职 精益求精学风 自发 勤奋 结壮 活泼办学理念:以报酬本、办事创新、开放办学、共谐生长培养目标:“健全品德、自主生长、求真向善的将来人”黉舍德律风:(0851)7986565地点: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友情援助,中国校园网 http://cnxyw.org/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