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52年,河北省示范性高中。新一中于2005年8月31日正式投入使用,校区占地248亩,建筑面积61000平方米。现有在职教职工315名,其中专任教师275名。有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109名,一级教师154名,一级以下38名。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28名,本科学历247名,专兼职教师全部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现有64个教学班,学生3301名。 学校坚持“全面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践行“敬业、笃学、远志、厚德”的校训,秉承“治学治心、育人育德,亦师亦友、陪伴成长”的办学理念,实施“严谨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人文活校”的发展战略,以“理念先进、特色明显、管理严格、学子向往、百姓满意、社会认可”为办学目标,严格学校内部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勤学、乐学、好学、善学”的学风,“严谨、求实、爱生、奉献“的教风和“文明、和谐、勤勉、务实“的校风。
河北冀州中学创建于1945年8月,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学校,是河北省124所重点中学之一。坐落在碧波万顷的衡水湖畔。学校占地面积226亩,建筑面积47000平方米,布局合理,环境幽雅,具有浓郁的现代化气息和育人氛围,具备省内一流的教学设施和教育技术手段。 学校为全日制高级中学,现有45个教学班,在校生6500多人,教职工391人,其中特级教师8人,高级教师73人、中级教师10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河北省骨干教师4人,外籍英语教师2人。 学校设办公室、教务处、教科处、政教处、总务处;校级干部5名,中层干部18名。 学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改革,严格管理,各项工作成效显著。被衡水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被省教育工会命名为“模范教工之家”,被省公安厅授予“文保系统先进保卫组织”称号,被衡水市教委命名为“德育示范校”,连年被衡水市教委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会考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高考上线人数、上线率一直列衡水市前茅,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近三年来;学校有9名学生考入, 771人进入本科以上分数线,应届本科上线率列全市第二名。有5个学科进入全市前三名。教科研成绩喜人,三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课题1个,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多个,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衡水市教委聘任的20名特邀教研员中,学校有6名教师被聘。 学校坚持“民主、人本、和谐”的办学理念,大力培养青年教师,锻造名师,打造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资7000余万元,建成,并且在办公楼,宿舍楼,教学楼等地安装了空调,为师生提供优越的工作学习条件。 2008年,被“中教决策中心名校工程建设委员会”“国教研教育科技研究院”授予“全国名校”的称号,使冀州中学在历史名校林立的现在脱颖而出。 冀州中学是“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中学”,并且被评为全国百强中学。
开滦二中创建于1947年11月,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校风的省重点中学。 学校坐落在唐山市古冶区,原校名为"新生中学"后更名为"河北唐山市第十二中学"和"开滦矿务局第二中学"。1978年被确定为河北省第一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9年12月开滦改制后,现名为开滦有限责任公司第二中学,简称"开滦二中"。 学校分为东西两个校区,现有高中教学班44个,小学初中部有教学班13个,全校学生3000人。任课教师187人,在高中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5名,省特级教师6名,高级教师65人、一级教师44人,并有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型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在上级领导和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下,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办学效益稳步提高,逐步形成了"以章治校,以情感人,德育导向,五育协调"的办学特色,为市、省和全国煤炭系统的基础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已发展成为一所师资力量强、教学设施好、教育质量高、校园环境美的能起示范作用的唐山市一流中学和基础教育初步现代化的窗口学校,被誉为"人才的培养基地"、大学生的摇篮"和"河北省企业办学的一面旗帜"。多年来屡获上级表彰并取得了诸多荣誉,曾多次被集团公司评为"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和"素质教育规范校"等;被唐山市命名为"文明单位"、"高中工作先进校"、"素质教育示范校"、"花园式单位"和"勤工俭学先进单位";被河北省命名为"文明单位"、"改革开放教育先进单位 "、"普九先进校"、"落实体卫两个<<条例>>优秀学校"、"安全防范先进单位"、"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和"园林式单位",并于1995年被省政府重新确认为达标的重点中学;被原煤炭部命名为"双文明红旗单位"、"标准化学校"和"绿化造林四十佳"。 学校规模较大,校园占地面积为122726m2,校舍建筑面积为38828m2。建有教学楼、科教楼、实验楼、办公楼、图书馆、健身房、宿舍楼、学生公寓、大小食堂、学生浴室和大型标准运动场等。且具有性能先进、配套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教学仪器、电教设备、体、卫、音、美、劳等教育器材均按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一类标准配备,理化生演示试验和分组试验开出率为100%。各种生活设施功能齐全,教室装有电扇或空调。着眼于21世纪,学校近几年加快了基础设施改造和教育现代化步伐,先后建成了体育馆、实验楼、青年教师公寓等;与社会融资建盖了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建成和正在兴建多媒体教学网和校园网,图书馆实现了微机管理,向学生开架借阅;学校加大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先后建立了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室、教师软件制作室和多媒体教室,"微机进入课堂"处于领先地位,运用CAI深化教改以被公司、市、省所瞩目,并多次在全省和全国性研讨会上介绍经验。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向三维动画发展,按学科形成了系列化并建起了教师软件资源库。学校任一学科均把计算机技术引入了课堂教学。
涞源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51年,是河北省重点中学,河北省示范性高中。涞源县第一中学是河北省重点中学,始建于1951年,省级示范性高中。现有60个教学班,3828名学生,261名教职工。位于涞源县城阁院路224号 建校五十五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全新的教学观和育人观,探索出了一套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管理模式。形成了一个团结、务实、廉洁、创新、高效的领导集体;锻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为国家输送了23000多名各类人才;100余名学生考取了博士、硕士研究生;近60人赴美、日、英、澳等国留学深造。 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教育科技局的直接领导下,学校全体师生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办学条件逐年改善。新建了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家属楼;装备了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开通了校园网。目前,学校占地面积已达到85.19亩,建筑面积27800平方米。2005年,县委、县政府决定,把涞源一中建成花园式的、保定市一流高中。三年内县财政拨款3000万元用于一中拆迁扩建,现已投入900多万元。拆迁扩建工程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拆迁占地18亩、现已完工,用于兴建综合实验楼、学生综合餐厅。二期拆迁占地约120亩,兴建运动场、体育馆、艺术楼和学生公寓,此项工程2007年实施拆迁扩建,2008年完工。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省级"安全文明校园"、"省级会考优秀考点"、"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及市级"规范化学校"、"保定市名校"、"高考进步单位"、"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进步单位"、"德育示范校"、"艺术十佳学校"、"卫生先进单位"、"规范化考点"等荣誉称号。2006年1月学校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验收,9月,又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被保定市教育局授予"培养拔尖优秀高中毕业生先进单位"称号。
泊头市第一中学 ,是河北省的普通中学,是 “ 河北省示范高中 ” 、 “ 河北省文明单位 ” 、 “ 河北省园林式单位 ” 、 “ 河北省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 。前身为冀中区第三中学,诞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为适应革命需要而创办的干部学校,几经搬迁,1954年落址泊头。 学校占地227.4亩,建筑面积3.5万多平方米。整个校园,树木成行,绿地、花园遍布其间,春来花香四溢,夏日绿树成荫,秋至梨园、枣园硕果累累,环境优雅怡人。学校现有高中班40个,学生近3000人,教职工212人,专任教师120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24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河北省优秀教师3人,还有6名同志被授予省优秀园丁、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11年,该校建立了一个人工草坪和塑胶跑道。 泊头一中有一个团结、进取的领导集体。全体教职工以崇高的爱岗敬业精神,努力实践“严谨、博学、善教、爱生”的教风,培养学生“刻苦、多思、尊师、守纪”的学风,努力创建“管理严谨、素质全面、个性突出”的特色学校,不断提高着一中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成绩连年在沧州市各县(市)重点中学中名列榜首,并取得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改善办学条件的双丰收。1990年落成标准田径场,1994年竣工的5560平方米的教学楼在全国中小学邵逸夫捐赠项目评比中得第四名,获一等奖。[1] 1997年建成的学生宿舍楼5400平方米,1998年启用的建筑面积为5490.88平方米的科技实验楼,与此同时三幢教工住宅楼8860平方米使90户教师改善了住房条件,又破土动工的学生宿舍楼将使全部学生住宿,实行封闭式军事化管理。 泊头一中的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厚爱,先后被省教委授予“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河北省校园环境管理先进学校”、“河北省改革开放教育先进学校”、“河北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河北省电化教育先进单位”、“河北省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优秀单位”、“河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河北省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学校”、“河北省园林式学校”,还是国家体委、教委命名的田径项目学校,连续两届被评为沧州地区和沧州市十佳学校。
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坐落于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北环路,紧邻开平温州商城北门,对面为开平区著名宗教建筑玉清观。建校于1956年,是河北省示范性高中、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学校占地面积81亩,有30个教学班,教职工180人,在校生1500余人。二十三中学原为开平小学附设初中班,实行两部制,有四个教学班。1958年从开平小学脱离出来,改名为开平中学,由二部制改为全日制。1963年达到20个教学班,改为市教育局直属的唐山二十三中学。1970年9月,开始招收建校以来的首届高中班(两个班,1973年1月毕业),发展成为完全中学。1983年被确定为区重点中学。1999年将初中分离出去,成为独立高中。2001年4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河北省示范性高中”,2006年11月被命名为“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把“以人为本,健康和谐,持续发展”作为办学理念,秉承校训“严、爱、实、拓”精神,不断强化“管理立校、科研兴校”的发展思路,教师以“希望在每一个学生,成功在每一节课”为教育理念,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章治校、以情感人、五育并重、务实开拓的教学特色。教学成绩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准上。高考连创佳绩,多次被市政府命名为“高中工作先进单位”。先后承办了唐山市历史研讨会和高三英语教学研讨会,该校教师在会上所做示范课受到高度评价。近5000 m2的科技楼内拥有现代化的多学科实验室,两个多媒体网络教室在业余时间也对学生开放,成为校园绿色网吧;500m2的图书馆实行微机管理,对学生开架借阅。学校建有艺术楼,内设舞蹈厅、画室,供艺术特长生学习训练。教师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每个教室都配备多媒体,与互联网连接。此外,学校环境幽雅,生活设施完备,宿舍整洁规范,透射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据有关资料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128名,其中,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7人;有高级教师63人,中级教师92人。有34名研究生,其余教师均为本科学历。多名教师的教学论著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在省、市教学比赛中获奖;有4人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14人荣获省、市优秀教师等称号。2008年11月,在深圳举行的全国第六届信息技术整合课比赛中,该校6名教师参赛,5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学校拥有大量名师,如:国家级骨干教师金子安、省级骨干教师郭晓红、省级骨干教师陆晓强、市级骨干教师张迎红、市级骨干教师胡艳娥、市级骨干教师王树奎、区级骨干教师曹树东等。学校实行奖学金制度,每学期拿出固定资金,用于奖励成绩优秀和取得显著进步的学生;开展校园之星的评选活动,促进全面发展,鼓励竞争,激励学生奋发有为。学校设有科技小组。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节目组举行的“天降鸡蛋”大赛中23中代表队荣获冠军,在唐山市第七届优秀教具暨科技大赛中夺得4个奖项;英语小组获得唐山市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英孚英语短剧小品大赛第一名;陈力宝同学的唢呐独奏在首届全国青少年艺术推选大赛上荣获民族管乐组金奖,刘伟同学获声乐组金奖,陈力宝还被全国红领巾艺术团吸收为正式团员,现在他已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学校多次被命名为市、区高中工作先进校、素质教育示范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先进党支部、高考先进单位和校园建设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河北唐山一中,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友谊路2号。 校园占地7公顷,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楼二座,办公楼一座,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各一座。标 准400米运动场一座,1250平方米游泳池一座。教学班45个,全部是三年制高中,在校生2300多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14人,在120名任职教师中,有特级教师11人,省级以上优秀教师16人,高级教师65人。 唐山一中作为河北省首批重点中学,以师生素质高、教学质量高、高考升学率高在省内外闻名,多次受国家教委和省市领导机关的表彰。 被誉为“大学生的摇篮”. “全国重点高中教育科学研究联合体河北分部理事长学校”“全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实验基地” “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全国劳动技术实验学校” “河北省文明单位” “河北省德育工作示范学校” “河北省电化教育先进学校” “河北省先进民盟支部” “河北省第三产业先进学校” “河北省绿色学校”。 河北唐山一中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翔云道369号 。校园占地7公顷,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学校有教学楼三座,办公楼一座,科学馆、 图书馆 、 体育馆 各一座。标准400米 运动场 一座。教学班66个,全部是三年制高中,在校生2300多人,学校有教职工214人,在120名任职教师中,有 特级教师 11人,省级以上优秀教师16人, 高级教师 65人。 河北唐山一中被誉为“ 大学生 的摇篮”.“全国重点高中教育科学研究联合体河北分部理事长学校”“全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实验基地”“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劳动技术实验学校”“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德育工作示范学校”等。 现任校长 刘长锁 , 博士研究生, 副教授 ,民盟盟员,河北唐山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民盟唐山市委主委(不驻会)、 唐山一中 校长。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建立于1902年,于2012年举办了110年校庆。唐山一中是华北五所重点高中之一,具有舒适的教学环境,强大的师资力量。为国家提供了一批又一批人才。110年校庆中,很多毕业同学又回到唐山一中,看着焕然一新的母校,深情地唱起了颂歌
在石家庄市省会迎宾大道——裕华西路坐落着一所花园式的学校,她就是河北省重点中学,河北省艺术特色高中——石家庄市第六中学。这所拥有五十四年悠久历史 的学校,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她在共和国的红旗下诞生,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前进,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六中 1955年建校,占地105亩,办学环境优雅,建有初高中教学楼、实验楼、美术楼、音乐楼、图书馆、400米跑道的塑胶运动场、体育馆和学生公寓,是市区 少有的大型学校之一。现有72个教学班,303名教职工, 4000余名学生,设有初中部、高中部、艺术部,是一所初高中兼有,文理艺并存的完全中学。 六 中建校55年来,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形成了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作风,严谨、博学、善教、爱生的教风,诚实、刻苦、尊师、守纪的学风;在队伍 建设上,学校领导一直坚持树师风、铸师魂、强师能,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执教有方、业务精良的教职工队伍,有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76人,其中全国五一 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优秀教师3人,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优秀教师5人,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47人,硕士研究生18人,在职研究生48人,他们教学观 念新,教研气氛浓,奉献精神强,教学成绩好,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科研教育教学三统一的教师群体。 作为河北省批准的第一所艺术特色高中, 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六中始终把艺术教育摆在学校发展的前列。几年来,已有一大批毕业生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 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全国知名高等院校。在搞好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六中大力推进艺术教育的普及工程,力争做到“人人会画一幅好画,个个会用一件 乐器”,形成了寓艺于教,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为了谋求艺术教育的更大发展,六中制定了“依托高校,开放办学,相互交流,促进发展”的创新思路,新的思路 打开了新的局面。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六中始终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推进均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使每 一名学生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的办学道路。正确的办学思想,鲜明的艺术特色,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一 流的师资队伍,完善的教学设施,保障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使教育教学质量得以大面积提高,实现了“文理并重上质量,发展艺术创品牌”的育人目标, 中高考成绩年年传捷报,岁岁上台阶,09年再次被评为“石家庄市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成为全市唯一一所连续14年荣获高考奖旗和奖牌的学校,被评为全 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学校、全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河北省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河北省教科研先进学校、河北省足球项 目传统学校、河北省绿色学校、石家庄市文明单位等。 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在“对民族的美好未来负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六中人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唱响了“和谐发展,健康成长”主旋律,务实创新、团结拼搏,努力将六中办成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
蔚县第三中学是河北省重点中学、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1956年8月创建于县城南关关帝庙内,时称“蔚县城关镇高级小学附设初中班”。伴随教育事业的发展,三中校名几经更改。1957年10月更名为“河北省蔚县第二初级中学”,次年9月改名为“蔚县第三中学,并开始招收高中生。1960年4月更名为“蔚县城关中学”,1966年10月又改名为“蔚县红卫中学”。1978年3月更名为“蔚县城第三中学”,2001年6月改为今名“蔚县第三中学”。 三中创建之初,虽以古刹为校舍,以关墙为院墙,条件艰苦,设施简陋,但上有政府扶植督导,内有师生精进努力,与时俱进,飞速发展,校风优良,业绩骄人,深得社会广泛赞誉,被县人视为最高学府、明星学校。时至今日,三中已为国家培养出近两万名初、高中毕业生,为清华、北大、浙大等国家级重点大学输送近百名优秀学子。几十名博士研究生、多名国家级高科技人才也出自该校。 然而三中基础设施多为建校初期所建,虽经历年修补扩充,终究为低层次小规模之举。依古刹所建之校舍,受文物保护及四邻民居限制,极难再有突破,终至成为三中发展之瓶颈,也成为制约全县教育资源开发、影响实现本世纪前十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之藩篱。 为适应高中教育发展新形势,蔚县县委、县政府经本着“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举全县之力兴建一座现代、适度、超前、可持续发展之新三中。兴建新三中工程作为重点建设工程和县办实事项目于2001年立项、筹资、动工。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推进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历时三年,投资6588万元人民币、占地186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的一期工程于2004年8月告竣。2004年9月,三中迁入新校。 新校位于蔚州镇前进路东端,校园由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大区组成,三纵三横主干道贯通于三区之间,使三区既彼此独......
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是1993年市政府投资兴建的一所国办中学。1998年学校实行了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成为河北省第一所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实验性改革试点学校。1999年经省政府同意,省教委批准,成为河北省重点中学。 学校建校以来,一直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以“诚信、博学、坚毅、创新”为校训,致力于开拓进取,追求卓越,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办学体制,灵活的教育模式,突出的国际特色,优秀的师资队伍,精良的设施设备,科学的管理体系。 学校占地190亩,98个教学班,6000余名学生,400多名教职工。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师9名,河北省优秀教师、骨干教师16名。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5人,市级以上优秀课获得者占教师总数的1/4。 1997至2005年,学校中考成绩已连续九年在全市名列前茅,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如潮好评。2005年,吴琼和李佳两位同学入围石家庄市前十名,省级示范性高中上线率达到了73.58%。 2005年,有120名同学考上重点大学,260多名同学分数在本科二批以上。在2002年中考招生分数并不突出的现实下,王哲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重点大学以26%、本科二批以58%的上线率在全市名列前茅。 该校图书馆始建于1995年,总面积2500m 。包括藏书室2个;中文资料室1个设50个座位,外文资料室1个设30个座位,是教师人数的1/3;学生阅览室1个设150+384个座位,是学生人数的1/10(标准是1/12),可供两个班同时上阅览课,也可供更多的学生自由阅览;电子阅览室3个,配有微机190台;北校区1500m 馆舍已建成,正在筹措资金准备上设备。建有现代化的网络教育技术中心一个,拥有思科路由器交换机多台。网络平台资源有数字图书馆、真源教学资源库、以及网站等平台资源。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