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漳县香菜营中学位于地灵人杰、才气横溢的古邺大地。1956年建校,是临漳县西部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校园占地面积299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学校有18个教学班,学生1600人,教职工80人,其中高级教师8人,中级教师32人。教学成绩逐年上升,2006年李高峰同学夺取临漳县中考状元,2007年张海玉同学夺取临漳县中考状元,语文、数学、文综、理综状元也出自该校。连续多年荣获“市德育先进单位”、“县中考先进单位”、“县红旗单位”和“县年度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临漳县香菜营中学简介 临漳县香菜营中学位于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古邺大地。1956年建校,是临漳县西部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校园占地面积60亩,学校有13个教学班,学生800人,教职工66人,其中高级教师8人,中级教师32人。教学成绩逐年上升,临漳县近年来中考状元李高峰、张海玉同学都出自该校,并出现过语文、数学、文综、理综等多个单科状元。在县域内有着良好的声誉。 学校周边有多个旅游景点:南距三国时期曹操和宾客们饮宴赋诗的三台即铜雀台、金凤台和冰井台1.5公里,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遗址10公里。西距曹操墓8公里。北距春秋时,著名军事家、纵横家、教育家王禅(即鬼谷子)诞生地谷子村谷子庙1公里。 学校所在地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临漳历史悠久,西太平仰韶文化遗址(在习文乡)和回漳仰韶文化遗址(在香菜营乡)证明了原始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临漳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临漳古称邺, “邺”之名始于黄帝之孙颛顼孙女女修之子大业始居地(今香菜营乡邺镇一带。邺,业之居住地之意。),距今4000余年。齐桓公始筑邺城,魏文侯以邺城作为陪都,西汉汉高祖置邺县(公元前201年),西晋建兴二年(公元314年)为避愍帝司马邺讳易名,因北临漳河而得名“临漳”。东汉末年,曹操击败袁绍进占邺城(公元204年),营建邺都,邺城自此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公元580年,隋文帝杨坚下令焚烧邺城,千年名都夷为废墟。 邺城经过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20多年全面系统的钻探、发掘,探明了邺城的城墙、宫殿、护城河、台榭、里坊、街道的位置和尺寸,并试掘了邺南城朱明门遗址、西华门遗址、邺南城北墙及地下城门等。邺城分为邺北城和邺南城两部分。邺北城始为齐桓公所筑,曹操将其营建为王都,东西7里,南北5里,外城门7个,城内分南北两区,北为宫殿区,南为里坊。曹操在邺北城西北角城墙上建筑了三个高大的台榭,即铜雀台、金凤台和冰井台,成为曹操和宾客们饮宴赋诗和战备的要地。目前,地表仅存金凤、铜雀二台遗址。邺南城始建于东魏元年(公元535年),南北8里,东西6里,外城门14个,与邺北城共用一道东西城墙。目前,邺南城遗址保存较好,地表下0.5米可见城墙夯土带,城墙保存高度为1—2.5米。 曹魏邺城建筑中轴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街道作棋盘格式,其建筑布局和风格对隋唐长安城、宋代汴梁城、明清北京城,乃至日本平城京都(今奈良县)的建筑格局均有深远影响,成为中国都城史上的建筑典范,在中外都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临漳文物资源十分丰富,已发掘发现古遗址40处、古建筑3处、古墓葬9处,共计5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邺城遗址,拥有“三台”(铜雀台、金凤台、冰井台)、地下潜伏城门、朱明门、西华门、护城河、古汉柏、邺城城墙及部分宫殿、里坊、街道等丰厚的文物遗存和丰富的文物珍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魏北齐皇家寺院塔基,为2002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印证了邺城当时佛教文化的兴盛及其中心地位。 在古邺沃土上,众多历史名人创下了辉煌灿烂的古邺文化。大禹治水,覃怀底绩,至于衡漳。商时河亶甲迁都于相,即今境内孙陶一带。春秋时,著名军事家、纵横家、教育家王禅(即鬼谷子)就诞生在境内香菜营乡谷子村,他创办了中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军事学校,培养出了孙膑、庞涓、毛遂、苏秦、张仪等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纵横家;现存于谷子村的鬼谷子祠堂,不断有中外游人凭吊。战国时,邺令西门豹投巫凿渠,破除迷信,发展生产,泽流后世。秦末,项后生,大破秦军。汉末曹操居邺称霸、统一北方,留下了千古绝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铜雀台饮酒作《短歌行》羽誓师于漳河南,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人生,促人奋进;曹操“求贤纳士,唯才是举”,不惜重金从匈奴赎回才女蔡文姬,蔡文姬答谢曹操在邺城铜雀台即兴演奏自己名作“胡笳十八拍”,而流传后世;曹操聚才于邺,促进了邺城科技、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在邺城,以激轮带动的木制机器人可以击乐演奏,“奇妙机巧,自古未有”;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孙融、王粲、刘桢、陈琳、徐干、应 、阮 )为代表的邺下文人集团,开创并繁荣了 “建安文学”,形成了风格独特、影响深远的“建安风骨”,为邺地赢得了“中原文化之阶”的美誉。郭沫若评“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表现。”五胡争霸,石勒据邺而龙兴。北宋抗辽,宋兵老营设在今境内杜村乡西营村(原名老营),宋真宗阵前督战曾到御家店,即今南东坊镇北头村。隋朝时,临漳人陆法言知识广博,造诣颇深,写成《切韵》五卷,开我国音韵学之先河,成为音韵学之鼻祖。清初开科取士,临漳人一榜文武九魁。相传的临漳八大景观(铜雀飞云、九华雪霁、百阳荷风、太行远翠、奎阁春光、回隆返照、漳水晴波、柳园月色)令人神往。源于古邺大地的曹冲称象、春华秋实、闭月羞花、冲锋陷阵、瓜田李下、鸡犬食禄、快刀斩乱麻、铜雀春深锁二乔等成语典故更是赋予了临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学校简介邯郸市峰峰春华中学(原峰峰矿务局第二中学,现在又和邯郸市20中学,也就是职教中心合并,成为一所普高职高兼容的高中),始建于1989年.地处峰峰矿区中心,学校占地面积近百亩.现有3000余名在校生,220余名教职工.学校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坚持教育教学为中心,强化质量和管理意识,规范办学行为,科学管理,严格要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特色教学,师生团结拼搏,荣获邯郸市现在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依据该地区教育格局的规划调整,该校确定为正规全日制高中,并定格为市重点中学.教学目标学校分东、西、北三院;东院为高一高二部,西院为高三部,北院为职高部。学校教师队伍整齐,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高,学校特色日趋显著.中青年教师达85%以上,现有高级职称专业教师56人,中级称职57人,教师学历达标率90%以上.高考连年取得优异成绩,近三年本科上线2004较2003年增长125%:2005年较2004年增长140%,实"三年三大步"的高考预期目标.学校成就2003年获邯郸市高考先进学校,受到邯郸市政府,市教育局,区教育局三级嘉奖.2004年被邯郸市授予青少年示范军校.区政府授予国防教育先进单位.近十年来,向高等院校输送了300余名音体美专业学生,2001年该校学生魏子龙摘取了当年该地区文科状元.已形成了音体美特长生培养和文科教学特色.学校又与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联手,创建"音乐教育实习基地"和"美术教育实习基地",依托大学特长教学资源优势,延伸个性发展,提升特色教育理念,探索办学模式,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教学与科研并重,教科研气愤浓厚,成果显著.学校承担的国家级"十五"科研课题结题,获河北省一等奖.聘请全国教育专家王晓春为学校专家顾问,通过校本研究不断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该校创建的综合实践展室荣获第二批"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集邮活动师范基地经验交流会,并做大会发表.此项活动还荣获第五界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时间创新活动集体一等奖.丰富了学生德育的素质教育内容,开辟了校本课程资源,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吸引各地同行前来参观交流.
在2006年创建和谐平安校园活动中,该校紧紧围绕“创市先进学校”目标,坚持以德育为重心,把创建工作定位在“创设‘三遇’育人环境,实践‘生本’德育”(“三遇”即指以学生为本,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人、事、物来积极营造遇物而诲,遇事而喻,遇人施教的育人环境)。该校在教师管理方面,采取的是制度先行、活动促进、老中青互帮模式;学生管理方面,采取的是制度规范、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在这两种模式的管理下,营造了一种“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 该校历来重视教学研究与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05年,该校教师有16篇论文在国家、省、地级获奖,在国家级、地市级刊物发表论文2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奖32人次。
学校坚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宗旨,两年来,建立和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分部门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领导班子协调合作,使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向前推进。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建设,认真落实“三留”工作(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于严格管理中渗透人文精神。两年来,教师队伍相对稳定,结构合理,35岁以下的教师就有111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有96人。拥有一支年轻稳定、充满活力的高学历高素养的师资队伍。
英才中学展开“八荣八耻”教诲 连日来,英才中学操纵师生大会、专题学习会、政治课、主题班会、黑板报、鼓吹栏、校园播送等情势对全校师生停止“八荣八耻”教诲。该校要请西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严格自律,当好“八荣八耻”的实际者和带头人。 黉舍非常重视学习优良黉舍先进经历,曾到邯郸市第一中学、衡水中学拜候,也曾到邯郸市第二十五中学、11中学等重点初中学习先进经历。 在“八荣八耻”学习会商活动中,该校连络实际总结出了校园“八荣八耻”,即以尽力学习为荣,以虚度年光光阴为耻;以连合和睦为荣,以拉帮结派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打人骂报酬耻;以尊敬师长为荣,以目无礼节为耻;以节简朴素为荣,以攀比吃穿为耻;以爱护保重花草为荣,以踩踏生命为耻;以讲究卫生为荣,以污染警惕环境为耻;以自主自强为荣,以悲观依靠为耻。该校订峙把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和校园“八荣八耻”精力连络起来,引入课本、引入讲堂、引入糊口,对门生停止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诲,促进他们行荣拒辱,早日成才。
学校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思想,对每一个学生,学校每一个教职工都能做到“关心、关怀、关注”,学生们在校期间的所有活动过程均在学校管理服务之中。两操由政教处和体育组负责管理,课堂及自习由教务处和课任教师管理,三餐由专人跟餐管理,课前课后及课外活动由政教处管理,兴趣小组的活动由辅导教师进行管理,就寝由舍务教师管理。学校班子成员坚持早晚检查,深入课堂听课,实行24小时的无缝隙管理,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在常规管理上下足了功夫,这里所说的管理是指全方位的、全员参与的管理。这种管理落实到每一个人,落实到每一件事,落实到每一细微环节。学校为国有公办高中,所有的收费均严格按照上级规定执行,绝不乱收费,所有收费均有公示,让学生接受到最公平合理的教育。学校坚持奖掖先进,扶助贫困生。为鼓励广大同学全面发展、争先创优,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学校从不同角度分不同层次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使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学校对贫困学生采取了各种政策,资助品学兼优且家境贫寒的学生顺利完成高中阶段学业。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