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面向21世纪的战略高度出发,于1999年投资兴建的一所面向新世纪的现代化、开放型、寄宿制实验学校。学校位于美丽、开放的青岛西海岸,北眺见山,南望见海,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学校占地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现有61个教学班,学生3300余人,教职工232名。 学校实行“国有民办”的办学体制,以“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一切为了适应未来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实验创新”的教学理念,走“科研兴教,科研强校”之路。学校建校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依法治教,科学管理,全校教职工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形成了学校发展的强大合力,学校建立起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走上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校加强与国内外名校的联系和交流,是胶南市唯一可以接受外籍学生就读的普通高中。
现有教学楼、电教实验楼和艺术图书综合楼各一座,总建筑面积 6044m 2 。校内电教、实验、文体、图书等设施,设备、仪器、器材的配备达到义务教育一类学校标准。 学校承担国家教育科研“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的子课题《不同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验研究,努力构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的德育管理模式,通过多种途径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使学生健康地发展。学校德育工作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多名教师获得市级德育先进个人。 学校构建以科研、科教兴教的教学管理模式。努力培养“研究型”教师。承担的内蒙古教育科研规划重点立项课题子课题,进入了实质性研究阶段并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学校开设科技教育课,使学生的科技意识、创新精神及各种能力均得到发展。
河北肥乡第一中学,始建于建国之初的一九五二年。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几代园丁的辛勤耕耘,使肥乡一中这座历史名校变的更加厚重,充满内涵。成千上万的优秀学子从这里走出,考入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享誉中外的全国一流知名院校,走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续写着人生的辉煌。 学校先后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文明学校"、"达标单位",被团中央命名为"活跃的中学生生活"先进小组,全国总工会颁发"职工之家"奖匾,被评为"河北省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先进学校",被邯郸市命名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安全校园"、"高考先进学校"。 2006年学校搬迁到肥乡县城主干道广安路西段,新一中占地21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建有高标准的教学楼、实验楼、行政办公楼、学生公寓、学生餐厅、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标准化塑胶操场。校园全部实现了亮化,绿化,美化,形成了景在人眼前,人在画中行的美丽景观。 2009年8月,一中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新的领导班子,在新校训"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策励下,通过持续不断地思想引领、制度保障、文化熏陶、活动巩固,大力度推进学校管理,大举措整治教育教学秩序,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变化,教学质量实现了大幅提升,形成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实现创建一流优质名校的目标越来越近。 今天的肥乡一中,师生精神振奋、气势高昂,广大教师把工作当成事业,视学生如子女,奉质量为生命,心系学校,关爱学生,倾心教学。 今天的肥乡一中,秩序井然、文明向上、书香飘洒、生机无限! 今天的肥乡一中,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它的脉搏在铿锵有力地跳动,老师的脸上写着自信,学生的脸上溢满阳光,处处充满朝气......
邯郸市第一中学北校区位于河北市邯郸市沁河北岸,以实力强劲的师资队伍作依托。 2007年12月21日,邯郸市第一中学新校区正式开工建设。该校始建于1945年, 系我省首批重点中学、示范性高级中学,也是邯郸众多中学生们最为向往的一所“热点”中学。 邯郸市第一中学新校区位于市区南郊中华大街南延路东,距老校区7公里,系河北省、邯郸市两级重点建设项目。新校区总占地511亩,建筑面积达16.8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5亿多元,该项目2005年12月经省有关部门批复,将本着“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分两期进行,一期计划2009年6月建成,二期于2010年7月完成,并于2011年后半年正式投入使用。 据了解,新建校园为高中校区,建成后在校师生可达10000余人。该校成为冀南地区规模最大,师生最多,设施最为先进,且集生态化、人文化、数字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校园。
邯郸县第一中学是一所省级树模性高中,天下科普创新树模黉舍,始建于1951年,最早可追溯到公元1745年(清乾隆十年)的邯山书院,坐落于邯郸市雪驰路,位居新区核心肠带,毗邻市汽车东站。黉舍交通便利,环境文雅,讲授设施一流,师资力量薄弱,是邯郸教诲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 比来几年来,在县委、县当局的精确带领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撑下,黉舍一直对峙“以报酬本,科研兴校,寻求出色”的办学理念,对准“创名校名师,促进功成才”的生长目标,大力发扬“爱校如家、爱生如子、连合勤奋、爱岗敬业、忘我贡献”的县一中精力,构成了“连合、敬业、勤奋、创新”的杰出校风,获得了骄人的服从。黉舍前后荣获“中国特性教诲黉舍”、“中国师德扶植树模单位”、“天下深化实施本质教诲典范黉舍”、“天下科普创新树模黉舍”、“天下粹校标准化办理树模单位”、“河北省树模性初级中学”、“河北省浅显高校招生先进个人”、“河北省电教树模单位”、“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市讲授成绩优良黉舍”、“邯郸市德育树模黉舍”、“邯郸市社会治安综合管理事情先进个人”等多项国度、省、市级名誉称呼。
临漳县第四中学,是于2010年7月建立的一所新的城区初级中学,是文教体局为促进城区教诲均衡生长,处理城区初中择校题目,适应城区教诲生长情势和社会各界呼声,对原城区初中教诲布局和办学体制,停止大力度鼎新,而建立的一所教诲局直属国办黉舍。同时文教体局为了使城区三所初中在教诲质量、西席步队、办理体制、经费保证、构造带领等方面程度附近,构成良性合作、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场合场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鼎足之势”的态势,完成办人们对劲教诲的目标,县文教体局察民意、听民声,从教诲的底子大计解缆,审时度势,对三所黉舍的西席遵循“重新肯定体例、校长聘请、优化组合”的准绳停止调剂,充分阐扬原镇中黉舍在占空中积、专室装备上的上风,在原镇中的校址建立县直属初级中学——临漳县第四中学。1、杰出的讲授设施,文雅的育人环境第四中学占地67亩,利用面积50688平方米,黉舍讲授设施一流,是县城内独一一所标准化的初级中学。为进一步改良我校的办学前提,进步我校教诲讲授质量,完成收集讲授、长途讲授、教诲资本共享,我校操纵寒假短短一个月的时候,建成了设施先进、服从完整的校园互联网体系、智能播送体系,特别是在初中各班课堂装置多媒体讲授设备,完成教诲讲授手腕当代化,晋升了办学层次,优化了育人环境。2、一流的办理团队、薄弱的师资力量新黉舍、新出发点,临漳县第四中学迎来了又好又快生长的可贵机遇:(一)带领班子连合务虚,勤奋笃行。校长马运生曾带领县二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并续写尝试黉舍光辉;副校长张根林带领才气才气纵横强、办理经历丰富,在教诲界素有“老黄牛”之称;原兴凯黉舍副校长李兵任该校副校长。原尝试黉舍首要中层干部也调任该校办理岗亭,他们必将把在尝试黉舍和兴凯黉舍构成的求真务虚的事情风格、当真卖力的事情态度、先进的讲授理念、丰富的办理经历带入该校。同时他们深知肩上任务严峻,就任伊始,就多次召开集会,详细阐发了黉舍生长所面对的有益前提和倒霉身分,在精确掌控情势的根本上,建立 “一年大变样、三年景龙头、五年建名校”的妥协目标,尽力把黉舍打形成临漳城区教诲的窗口黉舍、初中教诲的明星黉舍、教诲体系的名片黉舍、泛博门生最神驰的胜利黉舍。(二)新四中的西席步队由原尝试黉舍、兴凯黉舍、临漳镇中三校名师构成。黉舍现有教职工88人,全数具有本迷信历,西席学历达标率100%。一多量团体本质高、责肆认识强、讲授经历丰富、社会上口碑皆佳的三校的名师加盟我校。如王海霞、李文香、吕卫华、吕凤菊、韩玉芬、武凤英、李品然、左艳光、刘凤雪、王玉娥、贾爱霞、郝伟、任春芹、姚爱荣、杨海英、侯晶霞、朱丽敏等等。他们的加盟必将为我校超越式生长供应踏实的人才根本和薄弱的师资保证,必将为黉舍腾飞插上无力的翅膀。3、严格门生办理、构成杰出校风第四中学将以“铁的规律,爱的教诲”为办理理念;以“让标准成为风俗”为教诲目标;展开“知荣明耻的文明门生”等系列主题教诲活动,大力加强门生规律清算,标准办理、迷信办理、严格办理,构成文明守纪、悲观向上、主动朝长进步的校园氛围,从而促进门生综合本质的全面进步。我们有来由信赖、社会各界有来由信赖,在文教体局的精确带领下、在我校全部师生的共同尽力下,新四中必将成为莘莘学子成才的基地、胜利的摇篮。
河北广平第一中学新校区位于广平县城曲魏路南段 西侧是广平县中央公园,东侧是广平县东湖公园,环境十分优雅。 老校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城勤政路3号。 广平一中始建于1952年7月,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光辉历史。系河北省师范高中。学校总投资1.1亿元,占地350亩,可容纳60个教学班,3200余名师生。学校现有教职工400名,专任教师180名。学校拥有图书室,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等各项教学设备,教学条件较为完善。近5年时间里,学校领导班子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的办法模式,确立了“宏观控制,条块管理”的总体管理模式,制定了“标准要高、要求要严、工作要细、效果要好”的工作标准,以“五抓”(抓宣传,树形象;抓学习,强素质;抓教学,上质量;抓管理,树校风;抓职责,促落实)为措施,以教学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扎实工作,创造了新业绩,铸就了新辉煌。 近年来,广平一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一中心,强化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狠抓科研攻关,培育师资队伍,坚持开放办学,优化学校环境,高标准,严要求。在2007年高考中,二本上线96人,比去年增长10.6%,本科上线421人,比去年增长22.4%,专科以上上线107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0%。在2012年高考中,二本上线首次突破百人大关,三本上线总人数达357人,本科上线率达到57.3%。在2013年高考中,一本上线160人,比去年增加87人,同比增长119.18%;二本以上上线179人,比去年增加79人,同比增长79%,创历史最高水平。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