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台区联纺中学(原三棉子弟学校),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00多平方米,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00多人。学校于2005年1月归属丛台区文教体局管理。校领导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为创建名牌学校和特色教学努力拼搏,以良好的校风、师风、学风屹立于邯郸名校之列。学校始终坚持“勤奋、严谨、开拓、创新”办学理念,以德育为核心,以名师工程为动力,以高质量教学为目标,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雄厚的师资队伍 现有在册教工102名,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93名,高级职称26人,中级职称29人。学校坚持科研兴校,2004年以来,19名教师在参加市课堂教学比赛中8名获一等奖,11名获二等奖,有58篇教学论文被省、市评为优秀论著文,其中26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一流的办学条件 学校建有27个多媒体教室,有规范的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等,开通了光纤局域网,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为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推进现代化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汉光中学是直属于邯郸市教育局管理邯郸市热点名校。现在学校已拥有三个校区、74个教学班,在校生5600余人。学校坚持“学生第一,教师第一,质量第一”的办学宗旨,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每时每刻都有收获”的办学原则,以端正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手段、一流的教学质量,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特色。学校现有中学高级教师69人,中学一级教师58人,省级名师6名,省级骨干教师10名,市级骨干教师40名,市级教学能手20名;省、市先进教育工作者26名。师资力量十分雄厚。仅最近几年,学校就荣获“河北省教学管理优秀学校”、“全国家庭教育试验学校”、“邯郸市初中教学优秀学校”、“邯郸市高中教学优秀学校”、“邯郸市高考优秀学校”等多种荣誉称号。我校2004级初三(2)班因其班风良好,成绩特别优异,荣获“河北省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近三年,我校中考连创佳绩:10年来中考成绩名列前茅。仅最近10年,我校就累计有2096名初中毕业生考取邯郸市一中,5700余名学生升入二、三、四中等重点高中。我校北校区环境安静幽雅,装备设施齐全,现在已拥有先进的微机室3个,先进的大型多媒体教室2个,先进的多媒体教室35个,有设施齐全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有设施比较齐全的200平方米的图书馆、阅览室。2006年9月,我校东校区正常开课,挂牌上岗,严格管理,整洁的校容校貌、严肃的校规校纪,使得汉光中学东校区成为我校又一个响亮的品牌,成为邯郸市东部一道靓丽的风景。汉光中学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也得到了市教育局领导的充分信任和大力支持。2007年6月,市教育局领导做出重大决定,将原四职中的校址做为汉光中学的南校区,并且加大投入力度,利用一个暑假的时间,把汉光中学南校区建设成为一个高标准的示范性初级中学2007年9月,汉光中学南校区正式揭牌,更多的莘莘学子享受到了汉光中学的优质教育。汉光中学的发展又增添了一个新的平台,学校的发展也完成了又一次新的跨越。
邯郸市第二学校始建于1954年,占地面积200余亩。五十年风拂雨润、五十年春华秋实,二中人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智慧和力量、追求与奉献,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和腾飞,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永不褪色的金色品牌。学校相继荣获河北省文明学校、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邯郸市文明单位、邯郸市教学质量优秀学校、邯郸市德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它坐落在北湖湖畔的邯郸市第二中学,是邯郸市历史最为悠久的省级示范性高中之一。是河北省重点高中之一。六十载风拂雨润,古城名校名师荟萃、杏坛飘香。随着我市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市二中南北分治、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现状也曾一度将学校的发展置于瓶颈。“突破瓶颈,推动学校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全体二中人的迫切愿望。2012年5月,在教育战线担任校长十余年的郭培钢走上了二中校长的岗位,他在第一次来校的就职演讲中这样说:二中有深厚的底蕴、有辉煌的历史,我一定要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工,继承传统、发挥优势、凝心聚力、博采众长,重塑二中辉煌!学校的变革之路就此开始——在短短半年时间里,二中实现了整体北迁,完成了两校整合,落实推进全封闭精细化管理模式,逐步构建“激情二中、快乐二中、和谐二中”的人文环境,点燃了教职工“二中兴旺——我的责任!”的精神烈焰,用行动赢得了家长和各界群众的支持与好评。 学校十分注重学习优秀学校先进经验,曾到邯郸市第一中学、邯郸市第三中学、邯郸市第四中学、衡水中学访问,也曾到邯郸市第二十五中学、邯郸市第十一中学等重点初中学习先进经验。
河北省武安市第八中学(原骈山中学和西土山中学合并)1995年建校,是一所市直属初级中学。学校位于武安市区北郊,校园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15931平方米。学校建有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楼两栋、学生双层餐厅、电子备课室、、音乐室、、图书室、阅览室、学生机房、舞蹈房等,学校专用教室齐全,教学、生活设施齐备,教学手段先进,环境良好。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以“面向全体,充满爱心,继承传统,改革创新”为指导思想,以“良好习惯成就辉煌未来”为育人宗旨,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目标,学校领导班子领导广大师一,务实创亲,开拓进取。学校有36个教学班,学生1667人。专任教师133人,学历达标率100%,中学高级教师11人。邯郸市、武安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0余人。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深化教改,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自主、合作、探究、高效”教学模式。“自尊、自律、自主、自理”的校风、“乐学、善思、探索、创新”的学风、“严谨、高效、爱心、奉献”的教风。学校先后被邯郸市、武安市授予“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实学工作先进单位”、“安全文明校园”、“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三五普法合格单位”、环境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交通安全示范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武安市第八中学始建于1995年,原名“骈山中学”,2010年教育局布局调整“骈山中学为市直属中学,改名为武安市第八中学”。学校是中国教育学会教育仪器设备分会“利用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课题实佼,是东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实验校。良好的办学成绩。武安市第八中学如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全校师生正以百倍的信心,昂扬的斗胆改革创新,锐意开拓进取,团结协作奋进,坚定不移地朝着冀南名校的宏伟目奋斗。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拥有教学楼、实验楼、电教楼、体育馆等,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亭台廊榭、荷塘假山、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一个读书求知的绝佳处所。学校教育设施先进,建有较先进的校园网、ATM宽带教育网、计算机网络教室、标准田径运动场、计算机房、语音室、演播厅、多媒体教室、电子电工实验室等教育设施一应俱全,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公寓式学生宿舍楼,宽敞明亮,为学生的生活休息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学校现有教职工170人,在校学生近2000名。初中教学质量稳定,保持在全市农村中学A等水平。中职部毕业的学生基础扎实、专业技术过硬,学校多次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市级以上基础与技能竞赛,成绩名列前茅。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单位联系,推荐就业,优秀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学校招收的普通高校提前单独招生预科班录取率100%。
临漳县第二中学是邯郸市示范性初中、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示范学校,现有教学班40个,在校师生2200余名,教职工168人,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其中省优秀教师8人,邯郸市优秀教师26人,邯郸市“名师”5人。 我校坚持“以德治校、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崇尚一流,做学生称赞的教师;追求卓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二中精神,“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办学宗旨,在实现“建名校、推名师、育名生”奋斗目标征途中高歌猛进,一年一大步,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我校先后被评为“河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河北省体育达标先进学校”、“邯郸市德育示范学校”、“邯郸市实验教学先进单位”、“邯郸市绿色学校”、“邯郸市现代化教育装备管理先进学校”、“临漳县高考先进单位”等。 临漳二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生命线。狠抓了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注重青年教师的师德和业务培训,建立和完善了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强化了教学工作的管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个别辅导,注重提高,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永安中学前身系邯郸市第四棉纺织子弟学校,组建于1968年,1998年随企业改制易名德源学校,2005年1月1日始,学校归属政府管理更名为丛台区永安学校,2006年7月1日伴随小学分流改名为丛台区永安中学。永安中学占地面积8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97平方米,拥有3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人,在职教工120余人,其中中教高级教师28名,中级职称教师36名,学历达标率100%。永安中学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卓而不群,蒸蒸日上。中考成绩创造辉煌,一中上线人数连年突破百人,名列邯郸市各类中学前茅,雄踞丛台区属中学之冠。邯郸市教育局特别颁发“邯郸市中考成绩优秀”奖牌,荣膺“一中优秀生源学校”。永安中学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方针,教学教研尉然成风,一批在省市教育教学具有影响的教师脱颖而出,涌现出众多省市骨干教师、名师之集,群星璀璨,成为学校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线。永安中学男子篮球队连续四年蝉联邯郸市初中男子比赛冠军,2008年荣获河北省“李宁杯”比赛第三名,在丛台区运动会上,同学们顽强拼搏,六次获得初中组第一名。永安中学首批被命名为邯郸市教育科研先导型试验学校,荣获邯郸市中小学教育工作先进学校。
邯郸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45年10月2日,原名"邯郸中学"、"河北省立邯郸中学",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党在冀南地区创办的第一所中等学校,是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直属学校,在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中起到了宣传队、干部预备队的作用 作曲。"文革"后,是河北省首批命名的24所重点中学之一,河北省首批优先装备的13所重点中学之一,河北省首批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3所试点校之一,河北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岁月如歌声声远,事业如棋局局新",这是邯郸市一中历史和现实的写照。六十年风雨里程,赢得桃李满天下。学校按照"一教会学生做人,二教会学生做学问"的育人目标,为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原黑龙江省委书记岳歧峰、原中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长贾学谦、原河北省文化厅厅长韦野、原河北省军区参谋长郎景书、现河北省副省长付双健、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振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首席翻译袁园等都是他们当中的突出代表。如今,邯郸市一中已成为数以万计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和走向成功的殿堂,已成为邯郸市八百万人民心中的骄傲,有"邯郸小清华"之美誉,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邯郸市对外开放窗口学校"。 学校现分为三个校区,南校区为邯郸市第一中学本部,总占地面积101050平方米(151.5亩),毗邻燕赵古迹武灵丛台;北校区坐落在美丽的沁河之畔、学步桥边,教学设施建筑总面积达58722平方米,两校区隔河相望。在2011年新建成了西校区,位于中华南大街的南部邯郸县,是三个校区最大的校区,为西校区,是理科实验部高一、高二、高三的校园学校。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主校区(本部)近几年来加大了现代教育装备建设,新建有教学楼、文体综合楼、400米高标准田径场和具有现代化设施的图书馆、科学馆、实验楼;北校区建有主教 学楼、体育馆、400米标准田径场、实验楼、综合楼、图书馆、学生食堂、宿舍楼等,功能设施齐全。学校建有教学评估系统、微机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及校园网和网校,并投资300余万元为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学校成为教学设施配套齐全、布局合理、教学设备现代化、校园环境优美的河北省名校、国内知名中学。 学校现有100余个教学班,10000余名学生,教职工446名。其中专任教师250余名;高级教师74名,一级教师58名;特级教师9名;全国骨干教师2名,省级骨干教师23名。中取得研究生硕士学位的4人,取得进修研究生课程结业证书和达到研究生学历水平的23人,学历达标率91.4%。 进入新时期以来,学校坚持"以师为本、励志博学、持续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内树理想、外塑形象、自主和谐、强化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工作指导方针和"常规固本、教科研创新、突出主体、狠抓质量,促使学生人人成才"的教学工作指导方针,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走"素质教育立校"、"教科研兴校"之路,实施"面向全体,分类推进,因材施教,多方培养"的教育教学方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创办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为办学目标,以"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校训,形成了"为人师表、从严执教、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尊师爱校、勤学独思、求知求是"的学风。 全校教职工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业务以及创新的教法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每年都有十几名学生在全国学科竞赛中获奖。恢复高考以来,连年囊括邯郸市文、理科"状元",并曾夺得河北省高考文、理科和外语类"状元",高考本科上线率保持在95%以上,各项指标稳居全市榜首。多年来,为北大、清华、中科大等知名高等院校输送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一流的办学思想、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育人环境,赢得了社会性广泛赞誉。学校九十年代初期就被收入《中国教育大辞典》,新世纪被收入《中国现代教育年鉴》,先后荣获"全国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优秀教育工会"、"全国重点课题‘诱思探究教学"实验基地"、"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首批教育科研先导型实验学校"、"河北省德育示范校"、"省普教系统教学工作先进学校"、"省普通示范性高中"等多项荣誉称号。 "平海惊涛掀巨浪,与时俱进展翅飞"。面对新的形势、面对高中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期,邯郸市一中发展方向及基本思路是:坚持十六字办学理念,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抓实本部管理为基础,以开发利用北校区为过渡,以异地扩建为契机,以组建"邯郸市一中教育集团"为目标,在建校六十周年时,把学校建设成为河北省高水平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在建校八十周年时,达到国家名校的层次。
河北大名三中组建于2002年,位于大名县大名镇元城街中段西侧,是县内建设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唯一单位,被中央党校确立为智力帮扶重点学校,被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绿色学校”,荣获了“河北省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河北省先进少年军校”、“河北省五四红旗团委”,“邯郸市文明单位”、 “邯郸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邯郸市教学工作先进学校”、“邯郸市安全防范红旗单位”、“邯郸市教学工作先进学校”等多项省、市级殊荣,学校领导班子连续两年被县委政府命名为“优秀领导班子”,目前学校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 学校现占地156亩,现有初、高中教学班48个,在校生4118名,教职工268名。建有标准化教学楼、综合办公楼、科技实验楼、专用教室、学生公寓、学生餐厅等,教育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按照我县“3365”工程——三中扩建目标,几年内要投入10106万元人民币,使占地面积达到300亩,招生达到30轨,建筑面积达到60000平方米,在校生达到5000人,逐步建成邯郸市东部设施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质量最高的完全中学,进而实现省级示范性高中目标。 我校在“成人、成才、成功”办学理念指导下,坚定 “形象塑一流,管理上水平,质量抢第一”的办学宗旨,推进 “名师名校、教科研兴校、德育兴校”的三大战略,弘扬“创业、协作、求实、创新、奉献”的立校精神。管理制度健全规范,教风严谨、学风浓郁、校风纯朴,校园内洋溢着文明、活泼、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息。初中教师全部从全县公开选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管理能力;高中教师全部是从东北师大、河北师大等高等院校招聘的全日制二本以上师范类本科优秀毕业生,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绩优异。几年来,数十名教师获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音体美特长班发展迅速,成绩骄人。 大名三中建校时间虽短,但教育教学成果丰硕。中考自2005年至今连续四年荣获全县第一;高考2006年在邯郸市63 所普通高中排名第八;高考2007年在邯郸市排名理综、理科英语排名第六、文综排名第九,数学、文科英语排名第十,受到了市、县领导的表彰。邯郸市教育局局长赵浩军批示:“请市教科所总结一下大名三中的经验,面向全市推广”。政府县长武金良批示:“三中的经验值得推广,请教育局认真总结宣传”。 在校长苗建新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工正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为铸就学校辉煌的明天而开拓进取、奋力拼搏!
河北大名一中创建于1945年8月,是河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曾被誉为"冀南明珠",现为河北省示范性高中;为党和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现有教职工326人,其中高级教师86人,中级教师149人,初级教师91人,高中三个年级,6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0余人。 大名一中坐落在天雄路西段,为完全封闭式高中,占地252亩,建筑面积8.92万平方米,其中包括18000平方米的四栋教学楼、29800平方米的四栋学生公寓楼、9600平方米的学生餐厅、13000平方米的综合科技楼。 大名一中始建于1945年8月,时名"大名抗日中学"。1946年夏,为纪念我党教育家解台臣先生,易名为"冀南公立台臣中学",建国后更名为"河北大名初级中学"。1955年开始招收高中班,河北省教育厅将学校定名为"河北大名第一中学"(1961年-1975年学校一度改名为"河北大名中学",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先生亲笔为学校题了校名)。 为回报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支持,大名一中正在以"二次创业,再铸辉煌"思想为指导,认真实施五大兴校战略,努力奋斗,拼搏进取,力争通过3一5年努力,使新校区办成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达到年级招生30轨,在校生7000余人的办学规模。决心经过3一5年的加快发展,把大名一中建设成为设施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质量一流的冀鲁豫三边名校和万人教学集团,为全县教育加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