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45年5月,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河北省示范性高中。确立了“一年见成效、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的总体工作目标。 学校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是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校园。到2010年底学校有48个教学班,在校生3000余名;教职员工256人,其中专任教师198人,研究生学历42人,本科学历146人;19人荣获国家、省级优秀教师称号。 学校业绩学校在以校长韩英翔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确立了“一年见成效、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的总体工作目标,严抓学生作息纪律,狠抓学生养成教育。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拓展教师知识视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敬业奉献的优秀教师团队,有效促进了新课程改革。学校重视教育科研,积极承担国家和省、市级科研课题,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广大教师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注重教师队伍培养的同时,学校还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重新装备了微机室、实验室、多功能报告厅等设施,学生教室全部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拥有了一流的教学设备,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从一中走出的优秀毕业生,成为硕士、博士的就有1000余人。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教育网站系统示范单位”,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被评为石家庄市“文明单位”、“素质教育先进单位”、“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先进的管理模式,精良的师资队伍,优越的办学条件,铺就了莘莘学子的成才之路。在新的征途上,一中人正以昂扬的姿态,朝着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栾城县第三中学是一所以艺术(美术、音乐)教育为特色的全封闭、寄宿制国办高中。1994年由普通高中转轨而开创艺术特色教育,2003年6月经石家庄市教育局批准增名为“栾城县艺术职业学校”。生源来自石家庄、邢台、邯郸、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等全省各市县,各地慕名而来的学生呈上升趋势。 近几年来,学校美术类高考升学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音乐类高达100%。学校已向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中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八大美院”等近百所国家名牌重点院校输送了众多优秀毕业生。学校已成为向国家名牌重点院校输送艺术人才、设计人才的基地。2004—2008年栾城三中连续五年本科一批上线人数及本科一批上线率均位居全县第一,在河北省同类学校中高考升学率位居前列。2009年411名高三毕业生,艺术专业高考获得外省市高等院校合格证434人次,其中获得国家名牌重点大学合格证110人次。2008年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授予栾城三中双争共建“文明校园”、“卫生先进单位”;石家庄市教育局授予“高中教学先进单位”、“平安校园”、“安全文明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栾城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先进单位”、“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栾城县教育局授予“教学工作先进集体”。2004—2008年连续五年被县教育局授予“教学成绩突出单位”、“教学工作先进集体”,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教学工作先进集体”,被石家庄市教育局授予“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高考成绩突出单位”、“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栾城三中一流的管理水平、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教学设施、良好的育人环境、优秀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石家庄市第三十六中学建于1971年,位于石获南路(原新华西路161号),占地20848.7平方米,建筑面积17260平方米,是一所集初中、普高、职高于一体的综合型国办完全中学。现有在职教工144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6人,研究生学历5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在职党员47 人。学校现有34个教学班,轨制6-8轨,在校生总计1500余人。 石家庄市第三十六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建于1971年,自2001年隶属桥西教育局。我校位于新华西路1061号,现有学生 1800人,教职工120人。其中高级教师24人,研究生8人,本科106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学校占地面积21780 平方米, 31个教学班。学校教学设施齐备,有一类标准的图书馆、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及多媒体教室;能容纳500余人食宿。 学校坚持“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开发学生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特长,造就社会优秀人才”的办学理念,坚持以“育人为本”为核心,以教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断构建“自主、和谐、竞争、超越”的办学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该校紧紧抓住“育人为本”这一素质教育的核心,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保教学、保秩序、保安全”为工作重点,加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力度,从严治校,从新生入学抓起,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严格落实《学生一日常规》、《班级量化细则》等制度,以德育人,收到良好效果。
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是1993年市政府投资兴建的一所国办中学。1998年学校实行了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成为河北省第一所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实验性改革试点学校。1999年经省政府同意,省教委批准,成为河北省重点中学。 学校建校以来,一直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以“诚信、博学、坚毅、创新”为校训,致力于开拓进取,追求卓越,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办学体制,灵活的教育模式,突出的国际特色,优秀的师资队伍,精良的设施设备,科学的管理体系。 学校占地190亩,98个教学班,6000余名学生,400多名教职工。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师9名,河北省优秀教师、骨干教师16名。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5人,市级以上优秀课获得者占教师总数的1/4。 1997至2005年,学校中考成绩已连续九年在全市名列前茅,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如潮好评。2005年,吴琼和李佳两位同学入围石家庄市前十名,省级示范性高中上线率达到了73.58%。 2005年,有120名同学考上重点大学,260多名同学分数在本科二批以上。在2002年中考招生分数并不突出的现实下,王哲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重点大学以26%、本科二批以58%的上线率在全市名列前茅。 该校图书馆始建于1995年,总面积2500m 。包括藏书室2个;中文资料室1个设50个座位,外文资料室1个设30个座位,是教师人数的1/3;学生阅览室1个设150+384个座位,是学生人数的1/10(标准是1/12),可供两个班同时上阅览课,也可供更多的学生自由阅览;电子阅览室3个,配有微机190台;北校区1500m 馆舍已建成,正在筹措资金准备上设备。建有现代化的网络教育技术中心一个,拥有思科路由器交换机多台。网络平台资源有数字图书馆、真源教学资源库、以及网站等平台资源。
藁城市艺术中学地处藁城市九门乡九门村,校园面积29亩,2005年4月经石家庄市教育局批准,在藁城市九门回族中学的基础上改制而成,面向全县招生,是我市唯一一所国办美术特色高中。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520人,教职工66人。学校坚持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向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大学输送合格美术专业新生为办学目标。学校每年招收四个教学班(三个文科一个理科),学校环境优雅,艺术氛围浓厚,教学楼、艺术楼、学生公寓、餐厅等设施齐备,图书馆、微机室、校园网等一应俱全。更聘请了原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刘业通、现河北师范大学美术教授黄卓君、胡志江、现中央美院研究生魏巍、田野、艾旭东、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李蓓、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魏金等资深教授定期来校授课。 几年来,该校美术教育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有数十人被东华大学、西安美院、四川美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西华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重点大学录取。
晋州市第二中学始建于1946年,是河北省重点中学。学校隶属于晋州市教育局,是一所全日制国办高级中学。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校风优良,教育质量高,在社会以管理严而盛誉。 晋州市第二中学位于晋州市西北/西环路(另称新华路)北,晋州市塔上,邮编:052260。教学楼4栋,实验楼1栋,宿舍楼5栋,在校生3000多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先进,设有学生电教室、师生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建立的教学信息平台和北京101教学网接通。
学校简介: 阳光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成立于2012年,现在已开设四个校区,园址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和平西路大郭村铁道路口北行50米,中心环境舒适、整洁、优雅,是孩子们学习、娱乐、休息的乐园。 我们经过四年的经验累积和不断创新,现在已经拥有了一套成熟、独立的教学系统,不仅贯彻了康复五大领域,并且引进先进的八大智能教学方法,以充分开发孩子的潜能与智力,打破传统的死板教学模式,让孩子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得到全面的身心发展。 我园拥有一支具有开拓创新、团结进取的专业教师团队,她们富有爱心、细心、耐心,且教学经验丰富,个别教师从教已达到10余年,保证了我们孩子的康复效果。 我们的课程:一对一个别化训练,AVT,组训,集体课教学模式,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另外我们设有日托,周托,全托入学模式,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我们的宗旨:我们一直秉承“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我是孩子”的崇高育人境界 我们的理念:快乐聆听,阳光成长
鹿泉市第一中学原名"河北获鹿中学",是河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始建于1951年,2006年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现有74个教学班,教职工321人,学生4920人。学校注重学生身心健康。1999年引进心理教师,开设了心理辅导课程;2007年投资13万元建设了包括五室(咨询室、活动室、放松室、测量室)的"心理维护中心",配备五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引进心检软件,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注重培训,科研强校"是学校办学策略;"以研究为工作方式,以工作为研究过程,在研究和工作中感受职业幸福、体验生活乐趣",已经内化为学校文化和教职工的工作习惯。近年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07年省规划办独立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立项,承办省"初高中教学衔接研讨会",推出学校独创、融入新课程文化、融教、学、研、训为一体的"八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先后接待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十几批近800人次参观学习。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