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小学校始建于1947年,位于平房区平房镇工农村,属于公办学校。校舍占地面积10837.5平方米,有个6个教学班,26名教职员工。学校设有14个标准化教室,有体育室、音乐室、美术室、微机室、远程教育室、自然仪器室、准备室、图书室、卫生室及电教室等。 工农小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年轻化,专业化。有4名区级骨干教师,1名市级学科带头人。有9名本科教师,14名专科教师,所有教师的学历均达到标准。在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中,我们站在时代发展的制高点,抓住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办学宗旨,以“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人才”为办学思想;坚持“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为办学理念;坚持“打造一流教师,培养高素质学生,创办农村一流学校”为办学目标;以“文明养成教育”为办学特色,充分发挥自己的办学优势;坚持“管理讲科学,德育讲实效,教研抓重点,科研重实践”的原则形成了开创性的办学思路。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发展,为学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有“严谨、务实、开拓、创新”的教风,“勤奋好学、严谨求实”的学风。全校教师树立了“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积极奉献、努力工作。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工农小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求实、创新的发展理念,以实施新课程,打造新教师,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以新课改为切入点,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各种激励机制,细化岗位责任,量化工作成效,严格规范师生的“教”与“学”行为,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多年来,工农小学的办学质量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学校在2005年被评为市级一类学校;2006年被评为素质教育先进学校,2007年被评为素质教育先进学校。
呼兰区莲花中心小学始建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1988年择地重建。校园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35平方米,是一所普通农村小学,1991年被确定为规范化合格学校。 莲花中心小学位于镇政府所在地莲花村的中部,学校现在10个教学班,在校生311人,教职工21人,学校设有少先队活动室、卫生室、图书室、实验室等。几年来,校领导以人为本、德智双全、身心两健、学创俱佳的办学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学校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办学水平逐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学校在2002年2月获得了呼兰区“德育先进集体”的称号,2002年9月被评为呼兰区“职业道德先进集体”,2003年4月荣获呼兰区青少年“中华魂”《新世纪宣言》主题读书活动的先进集体,2006年荣获呼兰区“德育先进集体”,2000年以来学校连续5年被评为呼兰区教育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先进集体”,2007年被评为“平安校园先进集体”。2008年被评为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并荣获2008年呼兰区教育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先进集体”。
我校位于道里区西南郊,与双城市毗邻。办学求学氛围浓郁。空气宜人,交通比较方便,是理想的求学环境。我校的教学硬件比较齐全,配有微机2台,电视3台VCD2台DVD2台,实物展台1台,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之上,整个教学环境整洁、文明。 学校共有专职教师:11人,(男教师:9人,女教师:2人)其中共产党员4人,约占全校教师人数的36%,共青团员1人,约占全校教师人数的9%;高级教师:10人,约占全校教师人数的91%,小学一级教师1人,约占全校教师人数的9%;大专毕业5人,约占全校教师人数的45%,中师毕业6人,约占全校教师人数的55%。 学校形成了“文明、勤奋、活跃、创优”的校风,“认真、勤学、好问”的学风,“爱生、求实、探索、奉献”的教风,“团结、开拓、高效、廉洁”的领导作风。学校把“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作为办学指导思想,全面推进学校整体改革,提高了办学效益,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教学水平始终居太平镇中上游。
校园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拥有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综合活动室、图书室各一个,有图书约3000册,生均达9册。 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31名,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5人,区级教学骨干教师5人,学历合格率达100%。 取得成绩:学校先后荣获黑龙江省“规范化合格学校”、省级“改善办学条件单位”、市级“先进集体”等称号。
呼兰区二八中心小学始建于1947年。至今已有61年的建校历史。现在,学校有学生457人,教学班10个,教职工27人。其中本科学历的有7人,专科学历的有6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区级骨干教师4人。 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味。我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形成了以德育为首,以常规管理和校本研修为保障;以科研为突破口;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启动全盘,统筹兼顾的学校工作格局。 在校本研修工作中,我们坚持“走出去、引进来、重学习、勇实践、常反思、善积累”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兴自修反思之风气,举互帮互学之旗帜,鼓探索创新之勇气,闯课程改革之新路,树敬业奉献之形象,育兴国安邦之栋梁”的工作模式。为了给广大教师和学生搭建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学校创办了校报“校园彩虹”。到目前为止,学校共装订《校园诗苑》三集,装裱学生的十字绣作品二十余幅,教师新课程学习手抄报三十余期。极大的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呼兰区大用中心小学:原名大用镇佟家小学,是一所公办小学,坐落于大用镇佟家村,是哈尔滨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排头兵。现有教师24人,先后有20人被评为哈市优秀教师,呼兰区记大功,呼兰区师德先进个人,其中1人被授予省模范教师称号,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8人,区级骨干教师3人,在校生288人。 该学校曾多次被评为呼兰区绿化美化先进学校,呼兰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先进学校的荣誉称号。
全校占地总面积16600平方米。1995年新建三层教学楼,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现有学生443人,教职工25名。其中本科学历10人,达到学校教师总人数的40%,专科学历达到98%以上。市骨干2人,区骨干4人。室内设有 12个标准教室和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大队部、保健室、体育活动室、美术室、语音室等十个辅助教室。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我校培养出了一支优秀的教师群体,在道里区教师系列大赛中均取得好成绩,从而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我校于1997年达到市级合格学校标准。从1997年至今连续多次被评为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997年达到市级标准化体育组,2005年被评为区级电化教学先进单位。
香滨小学校是一所办学质量高,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师资队伍过硬,教研科研成果显示着,办学特色鲜明的品牌学校。 香滨小学始建于1960年,学校属国有公办学校。该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按照市、区教育局指示精神招收一年级新生,新生入学年龄为6周岁,在该校招生范围内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6—12周岁的适龄儿童中途没有辍学现象,小学生毕业率100%,学生档案管理规范。现有28个教学班,1344名学生。学校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操场面积5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使用面积400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5.1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3.5平方米。校园场地生均面积4.23平方米,环形跑道不足200米,没有足球场和器械场。普通教室24个(香滨一部),学校建有图书室、大队部、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语音室、音乐教室、档案室、卫生室、微机教室两个(112台)、多媒体电教室、体育活动室、体育器材室、美术室、师生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等17个专业教室,专业活动室教室基本能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 该校有一支思想过硬、教学业务强的教师队伍,在“两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有教职工75人,教师71人,教师配备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分布与结构合理,思品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学科都有专任教师。现有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 8人,小学高级教师 36人,小学一级教师26人。教师任职合格率为100%。 学校建立健全了教师终身教育制度,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大力推行“校本研训”制度,学校给每位教师建立了考核档案,注重过程性评价,做到分层次培养教师,推进“名师工程”建设。教师100%学历达标,其中100%的教师达大专以上学历,85%的教师达本科学历,5名教师为在读研究生。学校各学科均有不同级别的骨干教师,现任教师中,省骨干教师1人,省教学能手6人,市骨干教师16人,区骨干教师21人,名列全区前列。教师年龄结构合理中青年教师居多,大多数教师处于教育的黄金期。教师中30岁以下教师27人,31岁到40的教师29人,41到50岁的教师13人,50岁以上的教师6人。近三年,学校有3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区教学竞赛,频频获奖。
黎明一校始建于1946年。位于香坊区黎明镇,交通还算方便。学校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校舍是二层楼房,共1200多平方米。共有20名教职工,其中本科学历7人,大专学历10人,中师学历3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区级骨干2人。共有150名学生,6个教学班。根据教育局课程计划安排开齐,开满所有课程。在马校长的领导下,全校教师精诚团结,通力合作,在当前连通勤费都没有的情况下,教师们无一人请假,终日工作,的确非常难得。并且教师们工作得法,多年来黎明一校(原是黎明中心校)教学成绩稳定,工作业绩突出。1999年成为哈尔滨市第一批教师基本功验收优秀学校。1997——1999年,连续三年并被评为哈尔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0年被评为动力区档案管理先进集体。2004年被评为动力区教育系统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被告授予动力区少先队“红旗大队”荣誉称号。不足之处就是同城市学校相比硬件设施太差,育人环境不好,无法和市内学校相比。导致部分学生外流。学校要想改变这一现状确实有一定困难,只能从学校的教育软件方面入手,做目前力所能及的工作。以此来带动学校工作,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知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