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寺镇第一中学位于河南省新郑市观音寺镇开源大道,北距豫01省道1000米,南距镇 政府300米,始建于1973年。学校原名观音寺镇唐庄中学。1980年更名为观音寺镇中心中学,1990年由唐庄村搬迁至观音寺镇商场街中段,1993年学校更名为观音寺镇第一中学。
郑州市第二十三中学 ,地理位置优越,处于省会郑州金水区经二路与政四街交叉口,东与省中医学院为邻,西和省人民政府接壤,南边是风景怡人的金水河,北边则为休闲娱乐的经纬广场,占地四十余亩,校内绿树成荫、亭台晖应、气氛轻松、环境优雅。 学校始建于1962年,经过近四十余年的发展。二十三中学现有硬件、软件设备设施都已初具规模。学校现有教学楼三座,办公楼,实验楼,礼堂楼各一座。现代化的语音教室两个,拥有200多台电脑的计算机教室两个,并且计算机已进行了校内联网,所有教室都配有多媒体双向传输系统。理化生实验时,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各一个。图书馆藏书达8万余册。体育设施完善,拥有标准的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各类体育、实验器材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 学校多年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有24个教学班,教职工70余人,其中中高级教师的比例占80%以上。有四位教师被教委定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四位教师担任市教研室中心教研员,六人被评为改新秀,十位教师被评为教改积极分子。一年来,有23篇论文分获省、市一、二、三等奖,并有两个教学成果荣获市一等奖。青年教师表现突出:青年教师高菁去年被郑州市选送参加河南省100名省级教育专家培训班学习一年(郑州市唯一的初中英语教师),今年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英语教师大奖赛获得二等奖。青年教师仇杰今年参加“郑州市十佳青年语文教师”比赛荣获第一名,今年6月份代表河南生获全国比赛一等奖。物理教师雷丽萍、刘晖,计算机教师宋强,数学教师郭瑞霞,语文教师王海燕,音乐教师陈虹等分获省、市优质课一、二等奖。 近年来,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一改过去薄弱学校的形象,各个学科的整体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数学、英语、理化生、政史地教研组先后被评为郑州市优秀教研组。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突出英语办学特色,特聘外籍教师强化学生的口语、听力教学,并成立了“英语会话角”,开展用英语讲故事、表演小品、朗诵诗歌等活动,学校学生在全国中学英语能力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就有五人,九八届黄梅同学在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初中组一等奖、辩论二等奖,成为河南省唯一获奖选手。九九届毕业生禹洋同学在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学校近几年的中招成绩多次超额完成优秀率、合格率。九八届有61人超过省、市重点中学录取最低分数线,75人进入普通高中学习,零零届有72人超过省市重点中学最低分数线,86人超过普通高中最低分数线(其中13人超过一中分数线)。2000年优秀率达27.49%,超过了市平均优秀率三个百分点,并超过了部分热点学校。九九届的杜洁璇、方高展同学在当年中招考试中获全市第六、第十名,零零届的吴思扬同学在中招考试中获全市第三名。另外,学校近几年的优秀毕业生王晖、李世杰、王洪波、阮华、徐灏等在参加全国各科奥林匹克竞赛获奖后,已陆续升入清华、北大、科大、浙大、武汉大学等全国一流重点大学。 学校十分重视素质教育,组织各类兴趣活动小组,且成绩斐然,数学小组的同学参加全国数学希望杯邀请赛,九八年获九枚铜牌,九九年获两枚铜牌,零零年李明欣同学获得金牌一枚。赵李、于淼同学在河南省数学联赛中先后获第一名。化学小组九九年、零零年在全国比赛中获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学校“心雨”文学社,已经有多篇文章刊登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多次获得市一等奖。王力、张婷同学在去年全国第二届“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三等奖。计算机兴趣小组的同学更是技艺高超,去年有两名同学分别获得“市计算机十佳”、“市计算机能手”称号。体音美小组一样成绩辉煌,篮球队、足球队已进入全市前四、五名。 二十三中有其骄傲的历史,亚洲“第一屏”制作者——李超,河南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高汉青,世界双向飞碟冠军——张冰,国家女子足球队主力队员——范运杰都从这里走出。我们深信郑州二十三中在你我的共同努力下,必将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郑州市第二十九中学始建于1956年,原为一所完全中学。1978年取消初中部,成为一所纯高中,1995年喜迁座落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2公里处的现代化新址。新址占地100亩,处于“大郑州”框架内,具备持续发展的巨大空间。 学校现有建筑面积48000平方米,拥有400米环行跑道标准化操场和齐备的理化生仪器室、实验室以及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等各种功能场室。任课教师大都是从全省各师范类院校中招来的本科生,达标率高。在岗教师80人,其中高级教师14人,一级教师26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
郑州市第十八中学是郑州市教育局直属普通高中。学校位于二七广场西侧100米正兴街路南,公交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学校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齐全,所有教师均安装有空调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学校配备有两个计算机教室(已接通教育宽带网)、十个画室、标准化的理、化、生实验室、师生阅览室、语音室、形体训练房、音乐教室等。 学校于80年代开始创办普通高中美术特长班。由于师资力量强,加上名师任教,高考升学率达85%,部分同学被中央工艺美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印刷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河南大学等院校录取。措辞受到是教育局的表彰。后由于种种原因,美术特长班停办。 2002年学校开始招收普通高中生,恢复美术特长班。两年多来,学校非常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学校在校风、学风、教风方面发生着巨大变化。在校除部分文理科学生外,其余均为美术特长生。学生60%来自农村,农村学的目标明确,生活俭朴,刻苦学习的精神与城市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敏锐、性格豁达的作风,已形成优势互补且转化为良好的风气,正在发扬光大。此外,学校重视名师教学,邀请本校离休教师、著名书画家唐玉润先生出山,亲自为学生授课。特邀著名画家王威、曹新林、王彦发、王宏剑、王刚、王敬贤等教授专家为顾问,定期为学生上课。
龙湖镇第二初级中学位于龙湖镇柏树刘村,与升达大学、中原工学院、107国道隔路相望,交通便利。学校自1999年搬入新校址以来,全体二中人发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克服了基础设施不全的重重困难,亲自动手规划、美化校园,使刚搬入时“蒿草丛生,杂乱无章”的荒芜之地,变成了现在布局合理、风景如画的美丽家园。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质量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的管理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尊师爱生,守纪文明”的校风、“敬业精深,严教善导”的学风、“博学多思,勤奋创造”的学风。学校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线,以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富有特色的自主型课程体系、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特长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93人,专任教师70人,学历全部达标,高层次学历 18人。20072008学年共有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80人。学校坚持“五育”,以德育人是我校的办学特色。学校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其中寝室文化、教室文化、办德育银行助学生成长开展“校园之星”评选活动卓有成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不懈努力,学校的各项活动一步一个脚印,教学成绩每年一个台阶,中招上线人数逐年稳步上升:2005 年中招考试中我校的乔丹丹同学荣获新郑市非课改区总分第一名,2006年中招考试新郑市总分前100名中我校就占8名,其中邱亚星同学荣获新郑市总分第3 名,2007年中招又取得了普高上线78人的好成绩。在短短的八年中,我校连年荣获龙湖镇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先后被命名为“新郑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新郑市教学教研工作先进单位”、“新郑市优秀家长学校”、“新郑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学校”、“郑州市依法治理工作示范学校”、“郑州市文明学校“郑州市教育系统安全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校兴我荣,发展才是硬道理。所有二中人都将时刻牢记“我是二中人,我为二中增光彩”校训,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相信:只要有社会各界关心指导、家长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龙湖二中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郑州市第四十三中学(郑州市商贸管理学校)是创办于 1973 年的一所有着辉煌育人历史的教育局直属职普合一的学校。学校位于繁华的紫荆山路与东西大街交汇处,占地 28000 平方米 ,在校生 2700 多人, 150 多名教职员工。校园环境幽雅,四季鸟语花香。综合教学楼宽敞明亮,设有 48 个标准教室及微机室、画室、图书馆、阅览室等,每个教室均配有空调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使课堂教学变得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规范化的室外运动场为学生的课外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秉承严谨、勤勉、尚礼、求是的校风,是学生求学的理想之地。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才并举;一专多能,人人成功”的办学理念;坚持“全面发展,技能突出”的培养目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逐步形成了工艺美术、电于商务两大专业体系。学校坚持“理论以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实战相结合”的教学特色,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强化操作技能的训练,所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学校坚持“为学生搭建升学平台,为社会造就使用人才”的办学宗旨,毕业生既可以参加对口升学,升入高等院校深造外,学生也可以本着“立足郑州,面向河南、射全国”的就业安置方针,由学校就业办公室安排在宣传、策划、出版、广告、产品营销、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行业及中外企业就职。
龙王乡第一初级中学,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龙王乡蒲庄村,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郑韩时期的苑陵古城所在地,而我们龙王一中就处在苑陵古城的东隔壁。 龙王乡第一初级中学始建于1975年,位于龙王乡政府所在地龙王村北一公里处,新椿公路西侧。 学校建筑合理,区域分明,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是龙王乡以北各村初中学生学习的场所,学校由开始建校时的高中建制,转变为初中建制。各任学校领导发展目标一致,那就是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宗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三是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放松,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力度不大,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甚少,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诸类问题不同程度的限制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整体社会效益的提高。 广大教师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团结拼搏,创建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创建一流的管理水平,创建一流的学校,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人才。服务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教师们前赴后继,在各届领导的带领下,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着祖国盛开的花朵,有多少个莘莘学子,从这里走出,进了高一级学府深造,最终成为才华横溢的中原娇子,走上了建设现代化祖国的重要岗位,但是,龙王一初中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困难和新问题,学校基本建设、办学条件得不到彻底改善,教师结构不够合理,年龄段出现断层,补充新教师较多,中青年教师寥寥无几。
郑州市第十四中学是一所创建于1954年市属完全中学,郑州市示范性高中。学校位于铭功路180号,占地1.94万㎡,建筑面积3.84万㎡,现有3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人(其中高中部有20个教学班,学生1148人)。现有教职工126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中高级职称64人,研究生进修结业11人,大学本科学历87人,省市骨干教师6人。校园错落有致,美丽如画,梧桐婆娑,白杨挺拔,青松苍翠,四季开花。带有地下活动室的现代化塑胶运动场功能齐全,高品位的体艺楼靓丽典雅。 学校有教学楼3座,每个教室都装配有多媒体设备及无线语音接收系统;实验室设备先进,被评为市先进实验室;图书馆为市甲级图书馆,藏书51700册,电子阅览室2个;电教信息楼1座,内设微机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报告厅、活动室等;综合楼1座,内有形体训练房、健身房、体操房等;办公楼1座,各处室和教研组都配有计算机,随时可上网查询和传送信息,每位教师都配有笔记本电脑,每个教室和办公室都装有冷暖空调。300m塑胶操场和2000㎡地下活动室正在积极建设中,将于2006年6月前全部竣工。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