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十中学,郑州三职专作为办学之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郑州市最古老的一所学校。该校坐落在管城区书院街23号,占地35亩。自光绪八年(1882年)知州将东里书院移建至此后,虽几经沧桑,数易其名,但该地一直作为莘莘学子的求学读书之地延续至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了。 据史载,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知州安而恭在城东门内建东里书院。光绪八年,知州王成德会同绅士9人,将东里书院迁移至现郑州三职专址。光绪三十年(1904年)春,在东里书院设立郑州中学堂,此举开创了郑州市中学教育的先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4月,创立郑州官立中学堂。次年,又改名为郑州中学堂。民国13年(1924年)3月,于原中学堂址新建郑县县立中学。民国18年(1929年)5月,改名为郑州市市立初级中学。民国20年(1931年)11月改办为私立明新中学,当时校舍面积7578平方米,至民国30年(1941年)共有学生8班564名。1949年停办,创立郑州市高级中学。1953年郑州高中迁出,成立纯招女生的郑州第八初级中学,时称"女八中"。1954年秋,按市教育局指示:一中、二中、五中、六中的部分学生并入该校,当时全校共三十六个班,男女生分班上课,全校师生1600余人,规模空前。1956年易名为郑州市第三中学,是为完中。1958年8月定名为郑州市第十中学。1961年定为市重点中学。1981年改为单设普通高中。1985年5月,经省教委批准,正式改为郑州市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99年又被市教委定为综合高中试点学校,并恢复"郑州十中"校名。
河南省京密高级中学创建于1997年,是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的一所全日制寄宿高中,2002年5月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新密市重点普通高中。2006年受市政府委托与新密六高联合办学。 学校位于新密市溱水路西段16号,占地面积7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0平方米,绿化面积27365平方米。 学校建有办公楼、教学楼、综合楼、住宿楼、艺术苑、餐厅、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足球场,配有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报告厅、闭路电视系统、语音广播系统、学校校园网与城域教育网、电信光缆直接连通256个数字点,学校冬有暖气,夏有空调。 在校学生2600余人,44个教学班,教职工261人,其中专任教师183人,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165人,高级教师30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河南省骨干教师5人,郑州市学科带头人10人,新密市优秀教师22人。 学校创办者杨爱远先生是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河南省首届教育十大名人”,“河南省民办中小学杰出人物”。曾先后担任新密一高、实验高中校长职务20多年,从事教育工作50年。校长郭进良是河南省优秀教师,历任新密市实验高中常务副校长、书记,新密市教育体育局党委副书记。名誉校长侯振挺,世界著名数学家,全国劳动模范,“侯氏定理”发明人。名誉校长许仰民,中国汉语言学家,信阳师院教授。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教学为主,以管理取胜”的教学方针,奉行“特生特教,特苗特育,低进高出,超人成功”的办学理念,以“精耕细作,逐个加工,分类推进,人人成才”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突出体、音、美特色,狠抓文化课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广大教师敬业爱岗,工作认真负责,精于教学研究,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在各类竞赛中有125人次获国家、省、市大奖,高考成绩逐年攀升。
洛阳市卫生学校始建于1972年,国家级重点中专。2001年以来,先后获得洛阳市“五好”大中专院校党委、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等60余项荣誉称号。学校规模 学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3.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96万平方米。师资力量 现有专任教师182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75人,副高级以上职称67人(占专任教师的36.81%);各专业公共、基础、专业课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均符合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配备要求。 现有普通中专全日制在校生3836人。开设护理等11个中专专业;与高等院校联合开办6个专业的3+2分段制学历教育,并设护理、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5个专业的专科、本科层次成人教育。护理专业是河南省重点示范专业,学校为洛阳市护理演练基地。学校设施 现有基础和临床实验室31个,教学实验设备总值1216万元。建有千兆校园网、计算机室、语音室等。实验室统一管理,实验开出率达98%。 图书馆馆舍面积5162.5平方米,藏书27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0万册,电子图书7万册。配有较为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和电子阅览系统。 教科研气氛浓厚,成果显著。2001年以来,在CN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26篇,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59项。参编全国大、中专规划教材48部,河南省大、中专统编教材56部,其中主编24人次,副主编36人次,编者78人次。61名教师获得省、市级优质课奖,48项课件获得省、市级优秀课件奖。 29名教师担任全国和省市级学术团体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 6人被授予全国、省级优秀教师,13人被授予市级优秀教师,29人获得国家、省、市先进个人, 2人被授予“洛阳市优秀专家”,3人被省教育厅授予学术带头人。 现有附属医院1所、实习医院31所。附属医院开设床位510张,在职职工745人,专业技术人员473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42人,中级职称201人)。设24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其中眼科、心血管内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年门诊量38万人次,床位平均使用率达90%以上。附属医院和实习医院能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高度重视教学质量与管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认真开展教学质量考核评估与教学督导工作。严格学籍管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多次在省教育厅、卫生厅组织的考试考核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2001年以来,我校先后与北京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新乡医学院等高校合作办学,不断更新和转变办学思想与教育理念,对高等教育办学过程、教育规律和教学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探索。 现任领导班子成员8人,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平均年龄49.1岁。领导班子是一个干事创业、群众拥护的领导集体,自2002年以来,连年考核为优秀。
郑州市第九中学位于郑州市农业路21号,创建于 1953年,走过了“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河南省科学技术专科学校”、“郑州市第九中学”等几个不同寻常的办学阶段,现为一所拥有30个教学班规模的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占地153亩,在校学生1600多人。拥有设备先进的11000平方米教学楼、3434平方米的省级示范性实验室、400米标准塑胶跑道的体育场、功能齐全的体育馆、可容纳近2000人的礼堂、设施先进管理现代化的学生公寓和学生餐厅、藏书10万余册的郑州市甲级图书馆等,为师生的学习、生活、研究与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凝铸时代特色,尽显丰厚文化底蕴,以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宗旨促进教育观念转变,以新课程理念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会考、高考方面,连年全面超额完成市教育局下达的各项管理目标,2005年再次被评为“郑州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三年来有20多名学生荣获奥林匹克竞赛化学、生物、信息学科竞赛省级一等奖,多次蝉联“郑州市普通高中学科竞赛先进单位”、“郑州市普通高中艺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体育传统项目田径、男子足球在市属高中保持领先水平。以“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特色充分诠释着省级示范高中的示范作用, 2004年被省教育厅评定为河南省文明学校,2005年被评定为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6年该校计划招生12个班(含部分体艺特长生)。另外,郑州九中分校计划招生8个班。 志存高远,继往开来,郑州九中正全力加快学校建设,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向着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办学目标迈进!
南召县城位于南阳盆地北缘,北毗平、洛,南通宛、楚,多方文化在此交汇,具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在这里,一颗教苑新星正在冉冉升起在县城南域,那就是飞速发展中的南召现代中学。南召现代中学于2005年筹建,依山临水,环境清幽,是莘莘学子读书求知、陶冶情操的圣地。南召现代中学占地421亩,目前已完成建筑、绿化面积达12万余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教学设施先进。校内开通了校园新闻网,且每个教室都配备有多媒体电教设备,还配有高标准的各类实验室和活动课教室;国书馆和阅览室图书资料丰富,报纸杂志齐全,借阅方便快捷;运动场活动面积达4万平方米,运动设施齐全,体育器材完备;校内服务场所配备现代化,师生在校园内刷卡消费。学校的各项硬件设施建设均达到省内一流水平,优越的条件能容纳60余班4000余名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