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习城乡第二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坐落于甘露集南头路东,学校占地面积 13340平方米,建筑面积5719平方米。现有学生700余人,12个教学班。全校教职工42人,其中高级教师6人,中学一级教师26人,中学二级及以下教师10人。一线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有硕士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26人,专科学历12人;省优秀教师2人,市县优秀教师9人。教学经验丰富,教研能力强,教学质量一流。 学校教学设施先进、装备完善,建有高标准的教学楼、宿舍楼、多功能餐厅、计算机教室。新型的电子备课室和微机室的建立,随时可以登录中国远程教育网,更好的实现了与全国各地名校的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2009年学校又配备了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并为各教学班架设了专线,电化教学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走到同行的前列。随着校园改造工作的不断深入,教学区、操场、校内道路旁等场所进行了绿化、美化,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探索“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路;实践“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的治校方略;创建“诚信厚德、因材施教、自主创新”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追求“道德高尚、素质全面、特长鲜明、身心健康”创新型人才的理想与目标,把校园美化和校园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多年来,学校教育硕果累累,中考成绩始终名列全县前茅,2008年被濮阳市教育局授予“濮阳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2010年被濮阳市教育局授予“师德建设先进学校”;2000年被濮阳县教育局表彰为“教育质量年活动先进集体”,2010年被濮阳县委宣传部、濮阳县教育局表彰为“校讯通杯信息化教学示范校”;又连续多次被乡政府评为“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教学工作突出贡献单位”; 2011年9月被县教育局评为濮阳县四步探究教学法优秀实验学校。学校教风正,学风浓,校风优,全校师生正以蓬勃的朝气、昂扬的姿态,积极把我校打造成为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这里人才济济,桃李满天下;这里是人才的摇篮,知识的沃土;学在习城二中,是我们的骄傲。欢迎广大莘莘学子走进我校!
新郑市市直中学是市教育体育局直属的三所初中之一,于2002年8月成立。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1300余名学生,109名教职工。新校区位于文苑路北,占地面积56亩,建筑面积为11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三栋教楼,一栋综合楼,一栋办公楼,一个400米标准化运动场。校园环境优美,东邻滨河公园—— 郑风苑,西南两面郑韩故城绵延环绕。校园及其周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我市最理想的学习场所,诚挚欢迎有志少年到市直中学来学习! 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拥有高标准双配套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专用音乐和美术教室、语音广播系统、校园计算机网络等,是目前新郑市教学设施最完善的一所初级中学。 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教师队伍。任课教师全都是正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大部分是经过层层选拔的优秀青年教师,师资力量雄厚,师德修养高尚。其中高级教师1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3%,一级教师4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4%。所有教师学历达标,本科学历 4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5%。全校教师党员35人,占教师总数的31.9%,各级优秀教师占到了教师总数的52.3%。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育人为本,促终身发展。”办学目标是:“办特色教育,创一流质量。”办学精神是:“实干奉献,爱岗敬业,团结协作,进取创新。”我们市直中学秉承“勤奋、严谨、文明、创新”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开展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四自”管理和以“导学稿”为载体的 “四环六步”课堂教学改革。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校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校,教研兴校之路。全校师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五年来,教师获国家、省、郑州市级奖励共467人次。学生参加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能力竞赛及作文、摄影、书法、电脑制作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共633人次。我校学生代表新郑市参加郑州市九运会象棋比赛荣获团体第二名,参加郑州市中学生校园集体舞比赛获一等奖,参加郑州市中学生合唱比赛、速写比赛分获二等奖,获得郑州市第三届中小学生体育节组织奖。在市举行的各学科抽测中,我校成绩均名列前茅,特别是建校以来连续三年的中招考试中,我校一举夺得三率一平、上线比率、综合考评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2002年我校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诱思探究教学深化研究"实验基地。2003年,我校被确定为郑州市调节教学实验重点学校。2004年,我校被命名为郑州市文明学校,郑州市教科研先进单位,我校的家长学校被命名为郑州市示范性家长学校。2005年我校被命名为新郑市基础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双合格”家长学校,郑州市施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示范单位,河南省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实验学校和河南省校本研修示范性学校。2006年我校被评为新郑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先进单位,新郑市基础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新郑市教师教育先进单位,学校团委和党支部分别被命名为先进团委和“五好基层党支部”。2007年被命名为郑州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郑州市标准化初中,河南省优秀家长学校等。 如今的市直中学,已成为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建市直中学美好的未来!
郑州二十七中创建于1965年,现有24个教学班。1992年成立音乐、美术特长班,挂牌为郑州市艺术中学。 学校位于金水区,占地面积24亩。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校园整体布局合理,新建教学楼、办公楼、错落有致。前院为“七彩园”景区,大型“校园乐章”雕塑座落其中,辅以花架、假山、奇石、长廊,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后院为“体艺健身园”,塑胶跑道、形体房、钢琴房、梧桐树林,是广大莘莘学子求知的殿堂,人才的摇篮,文化氛围浓厚,体现了艺术中学的办学特色,育人环境精致优雅。 在省市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怀支持下,学校硬件建设已达市一流水平。学校建有设施齐全的校园网,双向闭路教学系统,两个标准64座计算机教室,以及多个视听语音室和标准实验室,学生教室配有空调、多媒体教学系统等。 近年来,我校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确立“基教重素质,艺教创特色”的办学目标。深化素质教育,中招成绩连年上升,2002届升入重点高中人数占应届毕业生的40%,艺术班毕业生每年考入音乐学院附中、专业艺术团体、省市重点高中比例高达70%以上。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家长学校、郑州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郑州市文明学校、郑州市标准化学校、郑州市科技教育先进单位、郑州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郑州市卫生先进单位、郑州市教育科研达标单位、郑州市五好党支部、首届中小学计算机知识竞赛组织奖、省首届中小学科技知识竞赛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我校全体教职工将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更多更好的德、智、体、美、艺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登封少林中学是少林塔沟教育集团2004年创办的以实施普通高中教育为主的民办高级中学。学校先后获得登封教育教学贡献奖、登封市文明学校、郑州市民办教育办学先进单位、河南省人民满意的民办学校等光荣称号。 少林中学地处登封城区。校园环境优美,有设施一流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图书馆、餐厅、浴池、操场等供学生使用。少林中学起步晚,发展快,已形成办学规模,目前学校有32个教学班,在校生1800人。 少林中学高标准招教,先后从郑州、洛阳、驻马店、巩义、登封等重点高中聘请名师。现有高中教师108人,其中高级教师41人,占38%,党员21人,专家学者4人,行政管理干部12人,骨干教师12人。学校突出常规教学,实行封闭式管理,小班额教学,辅导面大,时间紧,节奏快,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幅度大。高考成绩创造了少林中学的辉煌。2005年,参加高考87人,高校录取61人,升学率69%;2006年,参加高考276人,113人上本科线,位居登封普通高中第三名。2007年上本科线114人,2008年上本科线154人,上专科线665人,上线率96%,名列登封一般高中第一名。 少林中学举办普高重点班和高考复读班,重奖高考优秀生,在校优秀生每期可申请补助。办学五年来,1626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受到学校补助共计172万元。 少林中学地处登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交通便利。民办学校办学体制活,重点班,特长班,专业班;用人机制活,师资力量雄厚,管理规范,高紧严活,讲效率,质量高,学校重奖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的优秀生,补助在校优秀生。
郑州维纲中学是经郑州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民办全日制寄宿学校,位于郑州龙湖高校园区,周边高校林立、环境优雅、交通便利、文化氛围浓郁。自办学以来,郑州维纲中学将孙维刚老师的毕生教育探索和北京四中的先进教育理念、科学管理模式、数字化校园建设融会贯通,坚持“以人育人,共同发展”,让孩子们真正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郑州维纲中学以“要把德育作为第一标准”、“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在思维运动中训练思维”等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为办学理念,努力把维纲中学办成在中原具有示范作用、在全国享有良好声誉的高质量、有特色、有教研实力的学校,使维纲中学成为师生精神生活的家园和丰富人生的起点,让师生获得发展的机会、享受成长的愉悦,懂得责任与良知,持之以恒地发掘潜能,积极乐观地面对未来。
侯寨乡地处郑州市西南郊,面积82平方公里,共有27个行政村,125个自然村,183 个村民组,人口45838人(其中农业人口43828人)。郑密路、高等级环城路穿境而过,西南绕城高速公路正在修筑之中,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资金、技术等条件的限制还未完全开发。侯寨乡现是一个农业大乡,乡政府近几年大力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林果业、养殖业、建材业已初具规模,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51元。 全乡共有20所小学,3所中学。小学共有13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138人,平均每班30.81人;中学共有6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181人,平均每班66.3人。 全乡现有公办教师408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231人,学历符合规定的教师231人,学历达标率100%,1990年以来新补充教师学历达标率为 100%;中学专任教师177人,其中学历符合规定的教师177人,学历达标率100%,1993年以来新补充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中小学高学历教师(小学大专以上、中学本科以上)逐年增加,截止2003年底,小学高学历教师达49.32%(本科9人、大专98人),中学高学历教师达25.4%(本科45人)。 乡中心学校建立健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调动了学校、教师各方面的积极性。侯寨教育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学管理方面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用人制度上采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教师聘任制度。教学质量从1993以后一年一个台阶稳步上升,1996年至今侯寨乡中学教学质量稳居二七区初中教育之首。
始建于1956年的郑州市22中是直属于二七区教体局的一所普通中学,50载寒来暑往,郑州22中三迁校址,经历了从初中到完中再到初中的更迭,见证了二七区乃至郑州市教育的风云变幻,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奋力拼搏,百折不挠,为践行“爱与责任”的教育理念勇往直前。 50年来,22中人本着以校为家、勤俭办学的思想,在资金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一步一个脚印,使学校的办学条件逐年得到改善。经过不懈努力,2006年,学校在二七区率先被评为省级网络示范校,并且实现了所有班级的班班通,使教育信息化真正走向了每一间教室,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堂。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因此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如今,学校86名在职教师中,已有高级教师23名,一级教师34名,省级骨干教师3名。不仅所有一线教师都达到了规定学历,还有3名青年教师正在中央美院、河南师范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 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多年来,学校的生源并不理想,但是22中的全体教师始终抱着对每一个家庭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的态度,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们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坚守职业道德、岗位规范,50年一脉相承,爱生如子、任劳任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为社会培养出大量合格公民和优秀人才,在2003年的中招考试中,我校毕业生李慧一举获得了全市第三名的好成绩。同时,学校也涌现出了全国模范教师吴玲这样的先进典型,在华夏大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基础教育战线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在实现郑州市跨越式发展的大形势下,22中全体教师面对挑战,迎难而上,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殚精竭虑,出谋划策。我们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广泛吸收借鉴先进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明确目标,落实措施,狠抓细节,持之以恒,在严格要求中体现人文关怀,在面向全体时渗透培优补差,以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学业进步,促进师生和谐相处,促进学校品位提升。 “教育是思想,这种思想越是现实,越有智慧;教育是信仰,这种信仰越是坚定,越有力量;教育是追求,这种追求越是执著,越有成果。”作为有思想、有信仰、有追求的教育者,不管前面的道路多漫长,多坎坷,相信以我们的现实、坚定和执著,一定会实现22中奋飞的梦想!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