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始终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培育全面创新和谐发展的现代新人”为育人目标,教学上以“勤”文化为核心,孕育“勤勉型”的老师和学生——勤恳,勤俭,勤奋,勤以启智,勤以促学,努力... 学坐落在湖北省黄冈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黄州区宝塔中学座落于古城黄州青云塔下,宝塔大道与西湖一路交汇处,校园占地面积25亩,投资金额1300多万元,建筑面积13225平方米。自1984年开始招生以来,现已发展到了39个教学班,近3000名学生。200多名教职员工。其中具备大专学历以上的有190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0人,中级职称90人。是一支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思想素质的教师队伍。本校配套设施日臻完善。现已有标准的微机室、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阅览室、阶梯教室,教学配套设施的完善,为宝塔中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年来我校共为社会输送普通初中毕业生6000多人,为黄冈中学输送480多人。20年来,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斐然。已有1000多人次获县级竞赛奖,160多人次获国家级竞赛奖。在各类竞赛中,数学成绩尤为突出。其中1990年数学奥赛获地区团体总分第二;近三年在黄冈市语数外综合素质测评中,均在前六名之列。尤其是近来年教学教研成绩捷报频传,先后有二十多名老师在省、地、区优质课大赛中获奖。有三名教师获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2人被评为青年拔尖人才,享受专家待遇。近几年,中考成绩尤为突出。2002年升黄高32人,2003年升黄高38人。 展望未来,我校将进一步完善各项教学配套设施,为全体学生提供一流的学习环境;深化教学考研改革,为初等教育提供一流的师资力量。未来的宝塔中学将成为黄州一所学生更加信赖、家长更加放心、社会更加关心的一流学校。
红安第一中学位于湖北省红安县边街三号,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于1937年秋亲自创办的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名校,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校园景点各异,布局合理,四季花香,环境幽雅。学校教育教学装备设施较为齐全,是教育部确定的中西部地区校园网示范基地,拥有图书10万余册。 红安第一中学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于1937年秋亲自创办的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名校,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 原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多次来校视察。2002年5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李鹏亲临学校并题写校名。奥地利教育家诺特夫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真生清人等外国知名学者纷纷来校考察。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堵城中学坐落在湖北省黄冈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之一。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扬鹰岭中学坐落在湖北省黄冈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之一
英山一中创办于1939年,1999年整体搬迁到新址,系黄冈市示范高中,黄冈市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绿色学校。校园坐落在白莲河畔、莲花腹地,占地106亩,按教学、运动、生活三区分设,风光秀丽,环境优美,是一所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花园式学校。 学校现有55个教学班,学生3600人,在职教职工251人(退休教师59人),专任教师195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3人、本科学历179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9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市级骨干教师18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模范4人。 办学质量优良,高考连创佳绩,每年过重点线300人左右,本科上线率及过线万人比居全市前列,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马井中学创建于一九七五年秋,一九八0年春,撤消高中改办为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学校地处红安县县南口子镇太平桥镇境内,交通便利,信息畅通,西紧连省道阳福公路,东邻麻城市,南接武汉市新洲区、黄陂区,北靠武合高速铁路、京九联络线。校内环境幽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布局合理。 学校校园面积52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500平方米,藏书2.1万册,装备了39台微机,仪器总价值达40多万元,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八室配套齐备,功能齐全。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87人。教职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大专以上学历64人,本科18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45人,66名专任教师全部取得教师资格证,并均已获得计算机和普通话合格等级证。拥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17人,16人次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论文51篇。 马井中学坚持"三个面向"的办学方向、"两全"的办学宗旨,依法治校,教研兴校,质量强校,践行"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实现了学校管理民主化、队伍建设系列化、学生行为自律化、教学改革整体化、后勤服务人本化,全体学生在全面的、生动的、主动的发展过程中张扬个性,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有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素质基础。 学校多次被县教育局、教研室评为"常规教学示范学校"、"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学科竞赛先进单位"和"教学改革先进单位"。一九九九年被县政府授予"先进甲等初级中学",二00一年被市教委评为 "黄冈市实验教学合格学校"。同年,又被县政府评估为"县级示范初级中学"。二00一至二00三年,连续两年被授予"县级文明单位"。自一九九六年以来中考成绩连续六年位居全县乡镇初中之首,近十年来共为重点高中输送品学兼优的学生298人,其中黄高18人,成为全县乡镇中学一颗璀璨的明珠。
华英学校的前身是麻城一中初中部,成立于1993年,1998年改制为民办初中,开麻城民办学校之先河,2003年再度改制为股份制民办学校,2004年取得高中办学资格,成为一所完全中学。华英人经过六年的奋进,学校现已成为麻城民办学校的示范窗口,麻城基础教育的龙头,黄冈市“优秀民办学校”、黄冈市“十强学校”,跻身于鄂东名校行列,赢得社会各界广泛的赞誉。?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形成了民主决策、科学管理、高校运作的管理机制。学校弘扬人文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有序、民主科学”的办学模式,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初三中考屡创佳绩:改制后的华英学校,中考一中正线升学率连续三年居麻城市第一,过黄冈中学线人数年年名列前茅。华英学生进入高中后发展的潜力大,从原初中部升入高中后,有不少学生走进了清华、北大,甚至出国深造,其中在麻城一中就读的洪光明勇夺2001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状元,在黄冈中学就读的袁鹏辉获国际数学竞赛金奖,杨宗长考取北大后公费留学美国深造,他们只是其中优秀的代表,现在黄冈中学、麻城一中在校生各年级的佼佼者有不少是来自华英学校。?学科竞赛捷报频传:近年来获地市级以上奖励212人次,其中国家级奖61人次,全国一等奖达21人之多。唐迪同学参加2003年全国物理竞赛勇夺一等奖,在黄冈市全国六个一等奖中名列前茅。在黄冈市第十九届(2003年)初三语、数、外三科联赛中,华英学校18人参赛,16人获综合奖励,其中一等奖10人,二、三等奖6人,充分展示了华英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竞赛水平。?特色教育,特长突出:华英学校聘请了专职教师开设中学生心理辅导课程,建立了心理咨询辅导室,设立“悄悄话”信箱,把对学生的关爱落到实处。校报《华英学园》成了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文化阵地。此外,华英学生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论文和文学作品50余篇,其中王梦瑶同学在国家级杂志《写作》上发表作文两篇,熊筱熙同学作文在报刊发表后,作为范文收进中学生课外读本。在艺术方面,谢小雪同学在湖北省校园歌手擂台赛中获金奖,在湖北省十佳优秀艺术人才大赛中,谢小雪同学再次获省一等奖,节目在省电台播出。继袁昊同学的书法获省书法美术大赛金奖之后,在2004年全国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中,李彦君同学荣获金奖,同时获银奖3名,铜奖2名。?华英人在1998年抓住历史机遇创办了民办公助性质的华英中学,使学校得以飞速发展,2003年华英再次抓住机遇,彻底地实行改革,成立股份制民办华英学校,今又喜逢《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华英人一定会凭借民办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凭着独有的人文资源优势,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再创辉煌。?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