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镇安团实验学校是在原安团中学基础上合并安团地区所有小学而成立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教职工42人,在校学生485人。 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师生成长服务”为办学宗旨,以“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办学目标。近年来,学校狠抓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创办人民满意学校,先后获得区“教育质量先进单位”、“最佳文明单位”、“德育先进单位”、“安全卫生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远程教育资源管理与应用先进单位”、“三带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后勤管理先进单位,市“示范家长学校”、“实验检查评估先进单位”、“学校博客研究先进单位”、“放心食堂”等荣誉。学校在九年一贯制管理和教学研究上取得了初步成绩,形成了一定特色。 在管理的方法和模式上,我们采用“校长总管、副校长分管、主任主管”的三级管理模式,层层分解责任,构建有效管理格局。充分发挥党、团、工、青等群团组织在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学校实行校务公开,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进行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在长期德育工作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五化”特色:思想教育制度化、德育管理常态化、养成教育长期化、传统教育乡土化、主题活动系列化。同时抓好师生安全教育,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创建安全、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作为突破口,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校容校貌,使学校成为环境整洁优美、秩序井然、生机勃发的育人场所。以健康向上、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情操,使学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东方之星外国语学校位于市中心莫愁大道与码头街交汇处,新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王府大道北端东侧,学校占地300余亩,是一所高起点、高规格、高品位的现代化民办学校。学校分为幼儿部、小学部和初中部,小学部创办于2005年,已拥有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00余人。2010年秋季开办初中部。 东方之星发展势头强劲,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教育品牌。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理念新、技能熟、有爱心的教师团队。“用真心真情,做真人真事,办人民满意教育”是全体教师的教育理想;“壮大优生群体,让优生更优;关注学困生,赏识最后一名,让每位学生获得更好发展”是每位教师的职业追求。 学校特色鲜明,课程设置丰富多彩。全面、过硬的质量体系,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保证。强势的外语优势,外籍教师进课堂,让学生立足乡土,放眼世界,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在竞争中得到领先发展。形体课、演讲课、思维训练课,是学校的特色课程,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小提琴、葫芦丝、拉丁舞、健美操、足球等7个特长班,极大地增添了校园的动感与活力;一年一度的英语节、艺术节、红歌会、体育运动会,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为学生展示自我搭建平台,培养了学生健康优雅的生活情趣。 独树一帜的“五线德育”以培养学生阳光向上、健全饱满人格为目标,以课堂为主阵地、活动为载体,寓德育于实践,把爱国教育、集体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理想教育渗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学校建立健全学生心理辅导机制,确保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体贴温馨的后勤服务,营造东方之星幸福家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走读或寄宿。寄宿生配备专职的生活指导教师,把学生当子女,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生活指导和服务。生活管理做到“七化”:配餐营养化、就餐有序化、卫生习惯化、起居统一化、环境个性化、服务细致化、关怀人文化。学生无时无处不品尝到“学校是家,老师是父母”的浓浓家滋味。 让孩子享受更优质的教育,是每位学生家长的共同愿望。东方之星外国语学校顺应时代要求,依法办学,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必将在社会各界的呵护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顺利度过她的幼年期,成为钟祥教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荆门市东宝区马河镇实验学校位于荆门市西北边陲,面临漳河水库,是一所新生的山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始建于1989年,原名马河中学,1990年7月建成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同年9月学校落成开学。2008年9月,马河中学与原马河镇三里岗小学优化合并成实验学校,同时附设马河镇中心学校,行使原教育组全部职责,管理全镇教育事务,并正式更名为荆门市东宝区马河镇实验学校。 学校现有学生430余人,12个教学班,教职工48人,中级职称35人,其中本科学历9人,专科学历30人;招生以全镇学子为主,辐射当阳、南漳、远安等周边县市及地区。 建校20年来,学校累计投入三百万余元进行硬件建设,同时强化内部管理,力求上档次、上规模,大力推行山区教育的品牌建设,教育质量逐年提高,现已成为崛起于山区的一所新型农村学校。 办学理念:让每一朵山花都能灿烂的绽放 校训:文明、诚信、求知、创新 办学目标:争创农村教育的窗口 教师诺言:不仅要对学生的九年负责,更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 学生誓言:今天我以马河为荣,明天马河以我为荣! 办学特色: 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多年来,学校秉承“让每一朵山花都能灿烂的开放”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德育为重点,以教学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确立了“创特色、有品味,创品牌”的办学思路,通过励志教育充分发展学生潜能,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努力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学校以“争创农村教育的窗口”为办学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放大示范效应,科学统筹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工作上档升级,全面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 历史翻过了二十世纪,迈入新世纪的马河实验学校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春天。2003年,学校投资5万多元进行了全方位的校园环境建设,平整操场、垒墙铺路,修橱窗、建长廊、造花坛、种花草,极具山区特色的校园围墙、三级台阶式校园布局、千米仿古镂花铸铁护栏一时间成了“靓丽”的代名词。实验室、图书室、电教室、阅览室、体音美室、档案室等功能室相继建成,绿化、美化、硬化、亮化的各项整改措施相继实施,学校完成了“大变脸”,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继而投资16万元建起山区学校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教室。2004年,学校争取到国家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45万余元,重新修建了学生餐厅、食堂、礼堂、宿舍楼等。 2005年,学校投资2万元建立了KU波段远程教育空中课堂网站;2007年,学校投资1万元配合上级建立了第二个多媒体计算机教室。至此,一个全新的马河实验学校正以优秀的教育资源,优良的教育成果展现在人们面前。 短短的二十年,马河实验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昔日荆棘丛生的荒山野坡,今朝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美丽校园。我们坚信:它将紧握时代的脉搏,以更新的面貌,更好的教育成绩,开创山区教育的新局面。 办学成果: 二十年来,无数的荣誉也伴随着马河实验学校。学校1993年被评为全区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1994年被评为全区先进党支部;1995年被评全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1996年被评为全区普九工作先进单位;1997年被评为全区教育质量先进学校;1999年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2001年被评为全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2002年被评为全区模范党支部;2003年被评为全区德育红旗学校;2005年被评为全区教育质量先进学校;2006年被评为全市农村中小学示范初中。
荆门市东宝区栗溪实验学校创办于1958年。1999年,学校成为东宝区第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试点学校。学校位于荆门市东宝区栗溪镇荆北街童子路,校园占地30691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132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19个,在校学生844人,教职员工88人,其中专任教师74人,高级教师3人。 近年来,学校秉承“办人民满意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办学宗旨,把“一切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着力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品位得以大幅提升,成为了山区教育一颗璀璨的明珠。 办学理念:办人民满意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 校训:诚信、勇敢、勤奋、智慧 办学目标:一切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学校管理】 治校方略: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教研兴校、质量强校 管理原则: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制度为先、执行为重 【教学与科研】 学校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开设课程,严格学生在校时间,科学实行教学管理。学校以科研为先导,以校本教研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切实提高教科研质量,探索科学育人规律。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开展“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师生倒过来”为活动目标的创新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德育与安全】 学校以传统孝文化教育为突破口,通过感知孝文化,感悟孝德,实践孝行等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爱父母长辈的情怀,进而由爱家人、亲人,推及到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的高尚情操。近年来,栗溪实验学校孝文化教育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其经验在《德育报》头版头条刊载,并被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推介。学校在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防范暴力事件发生的同时,注重开展学生心理健康、交通安全、预防突发事件等知识教育,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里学习生活。 办学成果: 【办学成果】 2002年以来,学校两次荣获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研究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区“教育质量先进单位”,语文学科获得区教学质量“四连冠”荣誉称号;05年被评为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06年,学校德育工作(孝敬教育)经验在全市推广,学校被中央文明办定为德育联系学校。07年,学校被评为市后勤管理先进学校,学校的基地建设受到市勤办通报表彰,并被制作成专题录像片送省厅展示。08、09年学校被评为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09年,学校被评为市“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单位”。学校连年被评为镇“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年被评为区“综合目标考评先进单位”。
荆门市东宝区栗溪镇实验学校位于荆门市最北端的山区乡镇——栗溪镇中心,是东宝区第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试点学校。学校服务25个行政村和两个社区,服务范围内人口2.3万;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82人;现有专任教师82人,学历达标率98%。 近年来,学校秉承“办人民满意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办学宗旨,把“一切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着力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办学效益显著提高。2002年以来,学校两次荣获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研究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镇“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被评为区“教育质量先进单位”,语文学科获得区教学质量“四连冠”荣誉称号;05年被评为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06年,学校德育工作(孝敬教育)经验在全市推广;07年,学校被评为 市后勤管理先进学校,学校的基地建设受到市勤办通报表彰,并被制作成专题录像片送省厅展示。 学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美化硬化校园,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环境优雅,四季绿树成阴。先后建起了运动场、学生宿舍楼、综合楼、教师宿舍楼、餐厅、微机室、多功能电教室,开通了校园宽带网;植树种花造景,营造文化氛围,美化校园环境。学校的整体办学品位得以大幅提升,成为了山区教育一颗璀璨的明珠。
石桥驿实验学校是2008年9月由原石桥驿中学和石桥驿小学合并而成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学校东临207国道,西接绿波荡漾的湖岩水库,校内巍巍的古石桥驿碑和静默的荆门市第一个党小组遗址见证着这所年轻而又久负盛名的百年老校。 学校占地面积21814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全校现有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600人,拥有教职工65人,其中专任教师54人,高级教师5人,本科学历占任课教师的83%,大专学历占任课教师的17%,教师学历全部达标。 合校两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向管理要效益的办学宗旨,以创办实验名校为目标,以培育英才为己任,以中小学衔接教育为突破口,力求用先进的教育思想、优化的科学体系、现代的教育手段、规范的办学行为、科学的组织管理,优化学校人文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改革活校”的治校方略和管理理念,学校各项工作蓬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升。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 校训:博学、朴实、和谐、健美 办学目标:建农村一流的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 (一)与时俱进,积极构建先进的教育理念 科学而前沿的教育理念是学校治校、强校、兴校的灵魂,为使教师牢固树立起“为学生的最优化发展服务、为学生的一生幸福负责”的素质教育观,学校确定了“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确定了“建农村一流的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的办学目标,恪守“用人格引领人格,让智慧点燃智慧”的教师誓言;铭记“我要刻苦勤奋、自强不息、坚定自信、永不放弃、严谨规范、文明守纪、爱我青春,脚踏实地、爱我至亲、努力学习、爱我祖国,永争第一”的学生誓言。 (二)以人为本,努力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廉洁自律、求实进取、勇于创新。做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情暖人,以爱育人”。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教师的每一点进步,为教师创设了“民主、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发展了教师的潜能。为了实现教师培养目标,学生培养目标,学校要求教师学会学习的能力,学会合作的能力,学会反思的能力;努力成为学生的“四者”,即:成为学生做人和求知的引导者,成为学生特长和潜能的发现者,成为学生成长中的鼓励者,成为学生的欣赏者;培养教师五种意识,即:服务意识,为人师表意识,廉洁从教意识,教学质量意识,团队协作意识。 (三)德育为先,不断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 为使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发扬优良传统美德,构建和谐校园,学校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德育内容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实施德育,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我校以寝室文化为突破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寝室文化:充满个性的寝室铭,用学生书画作品装饰的墙壁,学生动手制作的挂件,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此外,我校的德育系列活动如:三八妇女节的“情感支票,爱的约定”、油菜花风筝节、走进荆门市第一个党小组遗址清明节等,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 石桥驿实验学校成立两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三风建设渐入佳境,教学质量成绩喜人。我校的寝室文化建设在全区做经验交流,一年一度的“油菜花风筝节”在荆门晚报刊登,传统体育项目“抽陀螺,跳皮筋”等在荆门电视台播放,理化生实验操作连续两年全区第一。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级示范家长学校、区级最佳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9年中考及小升初双双荣获东宝区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面对成绩,我们不骄不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他们深深懂得,已有的已是过去,欲求的还在征程”。他们决心在新的世纪里,紧抓历史机遇,紧跟时代步伐,以新思想、新观念、新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为最终把学校建设成为“农村一流的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而努力奋斗。
荆门市实验高中是荆门市教育局主管的直属重点普通高中学校。历年被荆门市教育局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2004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最佳文明单位。学校以“优才重出、中才高出、特色巧出、人人成才”为教学理念,高起点构筑学生成长平台,全方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让学生接受一流的教育,为升入高等院校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学校设立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学生;设立了助学金,资助家庭贫困学生顺利完成高中学业。 校园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有2栋教学大楼、1栋实验大楼、1栋教师办公大楼、5栋学生公寓、3个学生食堂;建有金紫园、桂园、沁园、枇杷园和文化广场,校园环境优美,2002年被湖北省教育厅命名为“园林式学校”。教学设施按照示范高中的标准配备,设备完备,学生能自主进行实验和探究学习。拥有5个计算机联网教室,实行了校园网、闭路电视网和调视广播网合一。艺术(体音美)专业拥有专用教室、琴房、画室、健身房、舞蹈房。建有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图书馆藏书10万册,阅览室有报刊杂志300多种,并配有电子阅览室,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后勤服务完善,学生公寓每个寝室配有电话,建有澡堂,学生食堂饭菜品种丰富,质优价廉,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生活需求。2004年学校食堂创建成为湖北省A级食堂(我市高中学校第一所)。 有研究生学历教师3人,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00人,学科带头人45人,市级名师25人,市级以上优质课获奖教师和学科竞赛(奥赛)优秀教练50多人,引进市内外重点学校骨干教师20人,特聘美籍、澳大利亚籍教师担任英语口语教学。教师师德高尚、业务精通、教学有方、诲人不倦。 学校实行全员育人,每位教职工都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并与学生结对培养;实行全封闭管理,领导教师值日值周,每天晚上班主任查寝,每栋公寓配备两名正式教职工为公寓管理员,24小时值班巡查,全天侯关爱学生。校园秩序井然,被评为荆门市“安全文明校园”。教师教学实行质量管理,采取过程评价、绩效评等、学生评教三位一体方式评价,并将评聘挂钩;注重学生品格全面培养,塑造健康人格,提升整体素质。 低分进校,高分上大学是学校教学成绩最鲜明的体现。2002年高考上省线400人,本科272人,重本50人。2003年高考上省线565人,本科300人,重本100人。2004年高考上省线518人,本科449人,重本110人。2004年首届实验班(招生分数线为县市一中正取线)重本升学率为42%,二本(一)升学率100%,一大批艺术考生获中国美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重点艺术院校专业考试合格证书。 为保证应届生高考上档次、创名牌,今年学校继续遴选一批优秀初中毕业生组建“英才班”和“实验班”,实行小班教学。“特长班”继续招收体、音、美特长生,经测试合格者,文化分可适当下调录取。 学生奖励多样 学校设有“英才助学金”,每学期1400元。设立“雏鹰助学金”,每学期400元。设有“爱心助学金,教师资助贫困学生,最高资助1000元。设立“希望奖”,奖励品学兼优学生,最高500元。设立“奥赛奖,奖励学科竞赛、奥赛获得者,最高为500元。
钟祥市第一中学是湖北省重点中学,湖北省示范中学,湖北省电化教育试点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五十强学校,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荆门市文明单位。 学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正式办学始于一九0五年,上将、“世界500强企业”中粮集团董事长周明臣、全国基层干部楷模吴天祥、第三届、第四届“雨花杯”全国中学十佳文学少年施蕾、郭婧均在此孕育成才。1995年,学校迎来90周年校庆大典,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秦基伟、张思卿、雷洁琼等10位中央领导同志为校庆挥笔泼墨以示祝贺,原国家教委、省教委也发来贺电。
湖北省钟祥市职业高级中学创办于1985年。是一所由政府主办、教育部门主管的公办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建设部实行“双元制”教学改革的试点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湖北省“512工程”合格学校。校园占地118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开设有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财会、建筑、物业管理等专业,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860人。教职工168人,专任教师112人。其中高级教师38人,中级教师56人。各种教学仪器设备价值620万元,图书6.8万册。学校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钟祥三富机电有限公司、金汉江集团、市活塞厂和中保家电商场等10多个校内外生产实习基地,各种实验室29个。 学校坚持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走出了一条订单招生,定向培养,对口就业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新路,搭建了升学有路,就业有门的育人平台。二十年来,共为社会培养合格毕业生12000多名,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到95%以上,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校办产业明星学校”、“湖北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