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金象学校地处荆门市沿河路8号,原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工程兵32支队子弟学校,1965年创办于贵州水城,1975年搬到荆门,更名为中建三局一公司子弟学校,2002年7月15日整体移交荆门市,现在是由荆门市人民政府主办,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学校。学校占地一万多平方米,位居荆门市中心城区。现有16个教学班,学生612人,教师86人,其中湖北省骨干教师1人,荆门名师4人,高级教师21人,中级教师46人;大学本科60人,专科25人,湖北省、荆门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多名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回顾金象学校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近年来不懈努力,金象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想体系,营造了浓郁的金象文化氛围。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特色日益彰显,正在向精品特色学校不断迈进,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不懈努力。 金象精神:团结和谐卓越拼搏爱心奉献 办学理念:让学校成为充满爱与智慧的阳光乐园 爱与智慧是教育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爱的情感(这里的爱,外延很广)。教育需要智慧,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智慧。义务教育重在为学生的未来奠基。“阳光”是指让师生沐浴阳光并将阳光教育的办学理念形象化;“乐园”即倡导愉快教育、快乐成长。 校训:知行并进文质彬彬 知、行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方法论问题的一对基本范畴。作为一般方法论范畴,它是传统教育方法论的逻辑基石。知与行的内涵十分丰富,“知”指认知、认识、为学、明理、思索等,“行”指实践、践行、躬行、运用等。古人论学,强调知行合一、知行相资并进。王夫之曾指出:“知行相资以为用,惟其各有致功,百亦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在《朱子语类辑略》中,记载了朱熹的言论:“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过一边,则一边受病。”“知行并进”简而言之,即要求教师和学生既注重学习又注重实践,两者互相促进。“文质彬彬”,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指外表文雅,“质”指内心朴实,“文质彬彬”是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形象。“文质彬彬”,要求教师和学生内外兼修,外在美与内在美和谐统一。 校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教与学是学校的基本活动,对教师而言,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学生而言,要“学而不厌”。 教风: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这一思想滥觞于孔子。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育经验时,曾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简而言之,就是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这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理念一脉相承。 学风:敏而好学学贵自得 “敏而好学”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敏而好学”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其大意是:勤勉学习,喜爱学习。“学贵自得”是中国传统为学方法论的重要特点,将“自得”作为一个原则提出来的是孟子:“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诸左右而逢源。”“自得”,包括自我得之(即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也包括自然得之(即遵循学习的心理规律)。“学贵自得”,与当今教育倡导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一脉相承。 形象宣传语1:品质如金行为似象 学校形象宣传语将校名“金象”嵌入其中,“品质如金”,指学校、教师和学生追求黄金一样纯正、美好、珍贵的品质;“行为似象”,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似大象一样稳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具有力量和生机。 形象宣传语2:金针可度勤学者象塔能攀励志人 金针:比喻秘法,诀窍;度:通“渡”,越过,引伸为传授。古指采娘七夕祭织女,得金针而刺绣越发长进。比喻把高明的方法传授给别人。金·元好问《论诗》诗:“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唐白居易有《白氏金针诗格》三卷。见《宋史·艺文志八》。金元好问《论诗》诗之三:“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因谓把某种技艺的秘法、诀窍传授给别人。 象牙塔:在汉语中,象牙塔的外延涵义主要是指"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大学,研究院正是这种地方,通常比喻为学校。 办学目标:现代化个性化精品化 让师生共同快乐成长,让学校成为充满成功与自信的乐园。 现代化: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个性化:特色鲜明,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学习问题个性化分析诊断系统,学习过程个性化管理系统,老师团队个性化教学系统,阳光成长个性化生成系统。突显精品特色学校个性。 精品化:精心打造教师队伍,精心构建高效课堂,精心培育校园文化,精心关爱每个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办学品质,处处彰显爱心特色精品学校风采。 学生培养目标:全面发展彰显个性 全面发展:面向全体,促使每个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提问、细观察、善思维、乐表达、会合作、敢质疑、勤动手、有主见的优良学习品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彰显个性:尊重个性、张扬个性,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和鲜明的个性特长。让学生学会负责,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并学有所长。 教师培养目标:拥有自信品味创造塑造师魂收获成功 建设一支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崇高的敬业精神,高尚的师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育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新世纪创造型的教师团队。 “八·一”爱生行动: 给学生一个温馨的问候,给学生一个善意的微笑, 给学生一个自信的手势,给学生一个宽容的抚慰, 给学生一个阳光的心态,给学生一个热情的鼓励, 给学生一个殷切的期望,给学生一个自主的机会。 五星学生”创建活动: 文明礼仪星学习智慧星艺术特长星 安全守纪星劳动卫生星 办学特色: 教育教学小班化英语口语日训化经典诵读常规化 体艺活动个性化阳光教育长效化 育人策略: 1、全面育人: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的行为举止、精神气质、心理素质、道德礼仪、思想情操、理想追求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塑造工程。 2、全体育人: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氛围,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全员参与,以教学为主线,全面渗透。坚持育人无小事,时时、事事、处处有教育。 3、全程育人:使学校系列化的教育工程保持系统性、规范性和长效性。跟踪每一个时期、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情况,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完善“学分+特长+激励”的评价体系,实施学生“成长成功奖励计划”,促进全体学生全程、全面和谐发展。 办学成果:金象学校是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阳光教育实验基地学校,湖北省动漫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市十佳书香校园,2010年中小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市教育教研名校。学校承担的教育部《健全中小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途径》课题研究结题,其课题成果集获国家级一等奖。学校承担的《阳光教育》、《城市边缘人群子女教育研究》等四个省、市级课题研究已有一个课题顺利结题,三个课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大批教科研论文荣获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省级一等奖。学校熊冰冰、蔡晶晶小朋友的书画作品双双获得国家级一等奖;金全宁、张天敏小同学的优秀习作也双双喜获国家级二等奖;学校自编、自导、自演的舞蹈《金色的摇篮》,荣获湖北省黄鹤美育节金奖。近年来,在市教研室组织的期末调研考试中,金象学校成绩优秀。
荆门市海慧中学 海慧中学是荆门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普通初级中学,始建于1978年,位于荆门中心城区海慧路15号。其前身为荆门市第一中学,是湖北省重点中学之一。1999年高中部迁出,初中部独立成校,更名为荆门市海慧中学,是荆门市首批获得聘外资格的学校。现有46个教学班,2600余名学生。2002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示范学校”称号,并被教育督导评估组誉为“荆楚大地一颗正在腾升的教育之星。” 2003年9月,学校拥有了一位在全市的公开竞聘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掌门人”——青年特级教师、校长谢先刚;以第4名的成绩入选湖北省中小学综合实力50强;被中央教科所评选为“中国经典名校200强”;《海慧中学2004—2008年发展绿皮书》正式启动。学校正昂首跨入新一轮大发展。目前,学校在谢先刚校长的带领下,正以“海纳百川、慧泽众生”的情怀和胸襟,诠释着“志远行近、博文约礼”的校训,努力建设示范性和实验型的现代城市初中。 一、文化品牌:“海纳百川,慧泽众生”成为一种文化名片 30年筚路蓝缕,30年含英咀华。在岁月动人的痕迹中,海慧中学在一点一滴地积淀着自己的文化精髓。“志远行近,博文约礼”的校训,展现了海慧中学厚重的文化品位和丰富的精神世界。而在实践的总结和理论沉思的基础上研制的《海慧中学改革和发展绿皮书》,从战略上对学校的发展进行了宏观建构,在全省示范学校中开了研制绿皮书的先河。作为学校新一轮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绿皮书提出了“一切为了师生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创办具有实验性和示范性的现代城市初中”的办学定位,确立了“创办具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优质初中” 的办学愿景。校训的解读、校名的阐释、师生誓词的制定,无不浸润着厚重的文化气息,彰显着文化品牌立校的前瞻性。 在“海慧”这片沃土上,莘莘学子吮吸着知识的雨露,承载着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享受着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初中名校的优质服务,万余名学子从这座知识殿堂走向四面八方,遍布五湖四海,他们有的已成为国家党政领导干部,有的成为科技、文化界的知名学者、专家,有的成为金融领域和商界的精英…… 二、教师品牌:业务竞赛获奖率占据全市半壁江山 2007年,有3名教师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优质课竞赛,在整个湖北省,只有荆门市海慧中学有此殊荣。他们分别是:李金玲老师作为湖北省唯一代表参加在广东举行的地理优质课竞赛荣获全国一等奖;占正奎老师是湖北省唯一获得全国软件大赛一等奖的老师,受到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陈显平老师在南京举办的第七届英语教学观摩会上获得全国优质课二等奖。这不仅仅是海慧中学的光荣,更是荆门教育、湖北教育的骄傲! 近几年,在国家、省、市级优质课、说课、电脑制作创新大赛等教学业务竞赛中,海慧中学教师获奖人数在全市遥遥领先,几乎占据全市半壁江山,乃至在全省初中学校中都是首屈一指。 目前,海慧中学有国家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5人,市十佳教师、荆门名师14人,省市学科带头人17人,省市专业委员会专家13人,75人次获省级以上优质课说课竞赛、电脑制作竞赛奖。 三、质量品牌:教学成绩居全市前列 “轻负担、高质量”是海慧中学的“金字招牌”之一。在这里,严格执行湖北省规定的中小学作息时间,学校开足开齐了体音美计算机等所有课程,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时间。 海慧中学的生源质量在荆门城区并不是最好的,但提升率无疑是最高的。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除了该校的优秀教师团队外,最主要是有一个“自主学习型”高效课堂。在这所学校,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被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课外,海慧中学大张旗鼓地提倡师生读书,用雅言传承文明,以经典浸润人生,建设书香校园。每班都有书架,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读两本教育类专著,读书渐渐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而在课内,海慧中学则聚焦课堂教学、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他们请教育部、省教研室课改专家零距离诊断课堂教学;他们学习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先进而不拘泥于先进,努力追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互动沟通、思维活跃的课堂。自主探究和学习,已成为海慧课堂的主旋律,高效课堂应运而生。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成长,60多节课受到教育部和省课课改专家的好评,《散步》等5个课例成为人教社新教材示范课,发行到全国、全省各地。 四、外教品牌:英语口语教学成为传统优势 海慧中学是湖北省首批获得聘外资格的学校。近年来,先后从欧美等国聘请了48位外籍教师,对教师进行英语口语培训,对学生进行英语口语教学。原汁原味的“情景英语”,异国他乡的“交际英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该校李文田在全国CCTV英语风采大赛中与武大、华师学生同台竞技,获得湖北赛区第2名,是获奖选手中的唯一初中生。08年5月,代表荆门市参加全省英语口语大赛的4名高中生选手中,毕业于海慧中学的就占3名,他们是张世璁、廖子韬、王紫璇;其中张世璁是06年代表全省参加全国口语大赛的2名选手之一。据悉,海慧中学已从2007年秋季起,免费对学生进行英语口语教学,学生不花一分钱,照样接受外籍教师口语教学。 五、育人品牌:让每个生命都精彩的“导师制” 在海慧中学,学生一进校园就有一位老师做学生的导师,对学生做到“四导”:学习辅导、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导师的工作要求很具体:一是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内容包括学生家庭情况、学生个性特征、行为习惯、兴趣爱好、道德素养、心理状况等;对学生每月表现及每次考试成绩逐一分析对照。二是建立谈心辅导制度和家长联络制度,重点跟踪关注优等生和学困生。三是建立个案分析制度,年级管委每月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 在海慧中学5年的导师制实践中,一大批优秀学生、学困生、单亲、留守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在导师引领下,克服了学业上、心理上、经济条件上的许多困难,顺利完成了学业,跨入了理想的高中学校。该校的导师制成为一个育人品牌,备受《学校党建》杂志推崇。 六、安全品牌:校园安全零事故 在海慧中学这所拥有2700多名师生员工的超级大校中,校风严谨、秩序井然。学生文明雅行、彬彬有礼;升旗仪式、集会、两课两操、食堂就餐、学生一出教室便是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这种景象,得益于该校把生命教育、安全意识放在重要位置的精细化管理。他们主要有两个抓手: 按照ISO国际质量认证标准突出过程管理。2005年,海慧中学通过中国方圆认证中心湖北分中心认证审核,成为全省首所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的公办学校,建立起海慧中学质量管理体系,按程序操作,依规矩做事,并通过服务对象适时监督,学校内部定期考核,权威部门周期审核等多种途径来达到不断改进、渐进提高的目的。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行风评议员、学生、家长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教满意率都在95%以上。 二是通过创建省级平安校园强化细节管理。该校是湖北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荆门市唯一的省级平安校园。海慧中学综合治理工作注重实效,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强化了组织保障和机制保障“两个保障”;构建了校外多方联动和校内多层防患的“两个网络”;突出了卓有成效的多方联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春风化雨的导师制度“三个亮点”,学校自独立成校以来,没有发生一起校园安全事故。 七、硬件品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领军学校 海慧中学抢占教育信息化的制高点,视角超前、效益超前,成为全省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闪亮名片。共投资500多万元建设和升级了校园网,构建集校园电视台、计算机校园网、数字音频视频点播系统、多媒体教学网、远程教学网、智能广播网及红外线预警、视频探头等校园安防监控网多网合一的校园网络,每间教室都可使用多媒体音像系统上课,每个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教学和办公实现了信息化和现代化,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在全省颇有名气。9月1日,师生就在各自的教室里观看了《开学第一课》。 八、服务品牌:荆门市学校中首个国家A级学生食堂 2004年的荆门市,共有4家国家级A级食堂,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肯德基、麦当劳、荆门宾馆外,还有一家就是海慧中学学生食堂。作为荆门市学校中首个国家A级食堂,设施设备无可挑剔,食品卫生层层把关,早中晚餐丰富多样,能同时供应2500人就餐。 海纳百川无穷水,慧泽众生永不息,海慧中学“一切为了师生的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在许多细节得到了体现。他们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学生的成人成才为出发点,正在完成由规模大校向品牌名校的嬗变。
屈家岭第一初级中学位于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镇东,东临省城武汉,西望长江三峡,西南依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北靠古城襄樊,汉宜公路穿管理区中心,交通十分便利。 学校占地面积5333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229.8平方米,校园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食堂、寝室等馆舍,还建有400米标准运动场1个、室外篮球场4个,运动器材齐全,能满足教学和训练的需要。 学校教学设施完备,拥有5个标准化的理、化、生实验室,2个多媒体微机教室,1个多媒体语音教室,1个多功能远程教育室,1个电教室。拥有图书和电子图书55000册,生均40余册。辟有1个学生阅览室、1个教师阅览室。 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78名,教职工113人,其中专任教师96人,中学高级教师29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