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肖家沟小学创建于1965年,地处丹江城区丹赵路口。校园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现有教学楼、办公楼和综合楼,共有25个教学班,3个学前班,在校学生1400余人,教职工71人,学前班在班儿童181人。目前,属于城区内规模较大的学校。 学校创办以来,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努力拼搏下,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校容校貎一年一个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无论在办学规模、学校管理,还是在办学效果上,都走到了同级学校的前列。几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启发式教学先进学校”、“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十堰市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丹江口市普九达标先进单位”、“丹江口市最佳文明单位”、“丹江口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办学能力不断增强,已步入丹江口市一级学校行列。 几年来,校园环境得到了大力的改善。校内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四季花香溢人,常青树、风景树、花、草环绕在教学楼、运动区和生活区的周围,在汉白玉人物塑像、大幅面的“园丁之歌”浮雕和各种艺术造型花坛的衬托下组成了校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标准规范的运动场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篮球场、羽毛球场、双杠、云梯、联合健身器等运动器材和设施基本齐全。幽雅、洁净、舒适的校园为师生们营造了了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 几年来,学校狠抓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电教上先后建起了卫星地面接收系统、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红领巾电视节目演播系统、CAI课件制作系统和宽带入网的校园网系统;建起了大屏幕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配备了液晶投影机、实物展示台、摄像机、录像机、照相机、扫描仪、刻录机、DVD、VCD等配套设备。“三机一幕一柜”进入每个教室。实验室、图书室全部达到二类标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出率在90%以上,实验仪器能满足教学基本需要。图书室藏书生平15册,图书内容涵盖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艺术、人文自然科学等等,各种报刊杂志几十余种,并且每年都有新书增加,极大地丰富了师生们的阅读视野。体育室配有齐全的教学器材和设备。卫生室配有药箱,红汞碘酒,头疼感冒发烧等常用药品。劳技室有刀、凿、铲、剪、斧等劳动技术工具和器材。音乐室配有电子琴、鼓、锣、嚓、风琴、小号、手钤,还有成套的二胡、琵琶、古筝、洋琴、笛子等乐器。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办学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教育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明确思想,统一认识,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方向,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教育者和接班人,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提出了“高素质的队伍,科学化的管理,现代化的设施,育一流的人才”的办学总目标,以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为育人宗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强力推进素质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在教学中,学校采取立足常规,突出教学过程管理的办法,狠抓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和考查评估等五个基本环节。备课要求深钻课标,吃透教材,程序清楚,步骤合理;课堂教学要求目的明确,方法灵活,容量适中,结构合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形式多样;作业要求紧扣教材,份量适度,注重双基,培养能力;辅导要求对象落实,时间落实。在教师中,大力倡导争做学习型教师,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学校坚持开展每周政治学习制度,坚持教师基本功训练和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活动,坚持听课、评课制度,为骨干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参赛的机会。自2000年以来,分期分批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培训和新课标培训。学校每学期都要在教师中开展优质课、观摩课、研讨课、考核课、汇报课等教学比武活动,在活动中广大教师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教学理念和业务技能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涌现出了诸如黄文娟、郑晓红、王贤莲、朱弟莲、黄丽丽等一大批优秀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通过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树师德标兵、评精神文明标兵和优秀教师等活动,“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精神已在广大教师中扎根,教师中“比、学、赶、帮、超”蔚然成风,“争做新时期最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已成为全体教师要求自己的基本标准。 在抓好课堂主渠道的同时,学校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狠抓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先后成立了民乐队、鼓号队、二胡班、绘画班、乒乓球队、舞蹈队、合唱团等一批兴趣特长班,极大地活跃了校园文化气氛,为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每年学校定期组织春季运动会、秋季运动会、数学奥林匹克赛、朗诵会、艺术节文艺汇演、庆元旦校园小歌手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兴趣中开展活动,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的育人方针。在学生中开展多主题的德育教育活动。在抓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重点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着力培养文明卫生、勤奋好学的好学生。学校定期举办法制教育讲座、《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举办十佳明星风采展,每周坚持举行升降旗仪式,通过校园闭路电视系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开展队前、队后培训等等。通过建立德育教育网络,多渠道地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文明、健康、勤奋、活泼”地优良学风已初步形成。 几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水平逐年上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获奖累计达300多人次,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2名学生获第二名,教师们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教案、交流的课例、课件累计达200件篇之多,分别在国家、省、十堰市和丹江口市级发表或获奖。学校的教育教学综合评价一直名列城区同级学校的前列。肖家沟小学今天的辉煌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曾多次来学校现场办公、检查指导工作。丹江口市副市长尚定有先后两次来学校现场办公,解决运动场建设问题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问题。 回顾过去,催人奋进;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深信,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在各级组织的关心支持下,肖家沟小学必将会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丹江口市泰山庙小学创建于1942年,位于丹江大道中段,学校占地面积5283平方米,校舍面积504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5个,学生1398人,在职教职工7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专任教师的80%以上,省、市级骨干教师33人,市明星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53人。学校建起了寓教学、办公、电教、实验于一体的科教楼、卫星地面接收站、多媒体电教室、微机室、少儿乒乓球训练室、红领巾广播站、四机一幕等,教育网络覆盖了全校各处室;有400米长的德育宣传阵地,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环境优美,教学质量过硬的现代化学校。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本着“团结、进取、求真、创新”的精神,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加大教科研力度为重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建“特色+示范”学校,培育“合格+特长”学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启发式教学试验基地”、“十堰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十堰市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十堰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丹江口市最佳文明单位”、“校务公开优秀单位”、“平安学校教育宣传优秀单位”、“综合治理安全文明单位”、“庭院绿化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湖北省丹江口市徐家沟小学坐落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脚下,1958年,为解决修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的10万建设大军的子女就学问题,时任湖北省省长、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总指挥张体学同志亲切关心创建了“工地子弟学校”,1984年改名为“丹江口市徐家沟小学”。学校位于丹江口市徐家沟路中段,占地面积20500平方米,校舍面积10133平方米,现有4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18人。现有教职工109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65人,30人被授予国家、省、市级明星、骨干教师。学校拥有现代化的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红领巾广播站,有高标准的舞蹈排练厅、塑胶运动场,有完善的校园网,41个教学班,班班配备电脑和液晶投影仪,并与互联网连接。 建校50年来,徐家沟小学始终坚持“给孩子美好童年,为学生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秉承“自强不息、服务社会”的办学传统,把“树良师形象、创艺术特色、促师生发展、塑品牌名校”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坚持走教育改革与创新之路,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如今的徐家沟小学环境幽雅、设施先进、特色鲜明、师资雄厚,形成了以校园文化、艺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为主的鲜明办学特色。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为构建和谐校园、亲情校园、人文校园奠定了基础。有着良好传统的艺术教育,在省、市享有盛誉,曾在“普九”迎检汇演中受到来自国家、省、市教育部门领导的高度评价。两年一届的“小浪花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艺术小人才。校园网建设内容丰富,班级网站、教师网页、教师博客、名师工作室内容精彩纷呈,教师掌握和运用教育信息技术的水平已经走在了全市前列。 经过努力,学校先后被授予“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强学校”、“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黄鹤美育节先进单位”、“湖北省贯彻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十堰市普通中小学示范学校”、“十堰市艺术教育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在新的时期,徐家沟小学以开拓创新、团结进取的精神,健步踏向争创“楚天名校”的新征程,为宏伟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再立新功。
丹江口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坐落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地的窗口性示范学校,在校学生2600余人。冠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强学校和湖北省教改名校等殊荣,现有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各级各类科研骨干80余名,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近年来又建成了一栋集教学、科研、实验于一体的科教楼。校内建有校园网络中心和大型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教科研功能室(地)十余个以及完全开放的藏书4万多册的图书阅览室,教学资源丰厚,设施齐全。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与指导下,我校曾担任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和姜乐仁的“启发式教学实验”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极大的丰富了我校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经验,同时教科室结合学校科研实际,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立项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评价的研究》、《开设电影课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研究》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地方课程研究》、《小学语文探索性阅读教学的研究》、《新课程教学改革实验》的课题研究,教师袁金凤撰写的《利用电影课培养学生科研素质》侯晓红撰写的《让学生学会估算》等数十件科研作品在国家、省、市级科研部门获奖和各类刊物上发表,校园内外孕育着浓厚的教科研气息,学校先后被上级主管部门分别授予“湖北省现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十堰市电化教育先进单位”、“十堰市教育科研实验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试点示范学校”、“全国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强学校”、“湖北省教改名校”、“全国启发式教学试验基地”等数十项科研荣誉。
湖北省丹江口市浪河镇小学位于襄渝铁路附近,该校自1981年来组织少先队成立护路队开展义务护路,护路队不分晴天下雨、不论刮风打雷,每4人编为一组,由一名中队以上干部带班,穿上黄马甲、戴上小黄帽,坚持在以学校为中心的两公里范围内,利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巡回轮流巡逻,25年风雨无阻从未间断,深受社会好评。日前,被铁道部武汉铁路分局授予“铁道小卫士”光荣称号。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