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竹山县城关镇林东桥心小学正式落成,该校的前身是竹山县莲花小学。2002年5月,林东来这里考察。这个覆盖人口2911人、服务半径达10公里的中心小学。
十堰经济开发区马路小学位于十堰经济开发区祥安巷3号,十堰经济开发区马路小学创建于1950年,1992年迁入现址。在有关政策指导下,2001年光明小学与红庙希望小学合并到马路小学。2002年根据教育体制改革精神,将我校划归为区直属小学。设小学教学班14个,附设学前教育班2个,在校学生数667人,在班园幼儿数119人;实际在岗人数45人。服务于马路、中观(部分)两个社区和马路村、柯家村,占地面积9245平方米,建筑面积5960平方米。 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在开发区党委和文教卫局的关心和支持下,马路小学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十堰市优质名校为目标,以构建有效课堂为契机。高扬“勤学多练、奋发图强”的校训,践行“快乐生活、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创设快乐教育、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快乐生活的校园环境。让每一位师生在成长中体验快乐。学校以“锤炼名师、训练小学生文明礼仪”为抓手,以教育科研为平台,以绩效考核为措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办学成效显著:学校先后被授予“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北省写字教育实验学校”、“湖北省少先队示范学校”、“十堰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十堰市绿化达标先进单位”、“十堰经济开发区文明单位”、“十堰经济开发区安全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水坪镇中心小学地处竹溪东部,水坪镇北岸山脚下。学校占地面积6136平方米,建筑面积2547平方米。建有标准的教学楼、运动场和师生生活用房,有规范的实验室、电教室、图书室、档案室、陈列室、播音室和教师办公室、少先队活动室、心语室、政教处、教务处等专用处室,配有基本完备的教学、体育设施,校园绿化布局合理,环境整洁清爽宜人,是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理想之地! 全校现有教学班15个,在校学生700余人,在岗教师36人,学历达标率100%,高学历(大专以上学历)比率87.2%,其中小教高级教师22人,市三星级教师2名,市小学语数学会会员3名,市小学体育会员1名,县级骨干教师8名,省、市、县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先进教育工作者12名。所有教师都参加了计算机高级培训,培训合格率达100%,全校教师普通话水平均达二级乙等以上。 近几年来,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为孩子的成功人生奠基”为办学宗旨,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办学理念,以“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教研兴校,质量强校”为治校方针,以“抓三评,促教风,树校风,正行风;把三关、保安全、提质量、塑形象”为工作主线,坚持质量兴校不动摇,稳步推进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岗位责任制,学校的办学环境不断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攀升。 通过几年的努力,极大地促使了教师职业道德、业务素质、教学质量和教研水平的提高,截止目前,全校共有100余篇教科研论文、优质教案等在国家、省、市、县级刊物发表或获奖,学校先后获“市校本培训先进学校”、“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县教学工作优胜单位”、“镇教学先进单位”、“县红领巾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2008年小学毕业班调研考试全县排名第二,荣获“县小学毕业班调研考试优胜单位”奖,2009年小学毕业班调研考试山外乡镇排列第一,2010年元月被评为“县级示范学校”。 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为了实现学生理想,为了不负家长重托,为了学校和谐发展,我们将用更理性、更人性、更个性的办学观念提升学校办学品味,不失时机地与社会、家庭相配合,吸纳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资源,努力创设优良的内外部环境,积极开展学校管理水平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良好氛围和优质服务,为每个教师提供舒心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和主动发展的空间,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变实验为经验,变经验为成果,以成果促发展,努力把我校办成县级农村示范学校!
万峪东风希望小学是在原房县万峪河乡中心小学基础上于1998年由东风公司援建而成,现有在校学生330余人。多年来,东风公司始终心系万峪东风希望小学的建设与发展,下属的车桥厂小学、刃量具厂小学、专用设备厂小学都与学校建立了“手拉手”关系,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帮扶活动。多次捐款捐物,两次送课下乡,共资助110名贫困学生入学读书,累计捐款捐物达5万多元。在东风公司的资助下,学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水平逐步提高,连续两年被评为合格学校、优秀学校。
十堰经济开发区白浪小学始建于1937年,位于十堰城区东大门。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近700人,现有教职工总数54人,高级教师35人,一级教师9人,本科11人,专科25人。 近年来,在开发区党委、文教卫局的正确领导下,学校求真务实抓管理,开拓进取谋发展,确立了“一个目标四种理念”的办学方向(即“做人民满意教师创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目标;“追求智慧的教育、成就智慧的教师、发展智慧的学生”的办学理念;“创造适合学生差异的教育,学校一切工作服务于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知识管理,文化创新,形成学校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动力”的管理理念;“教育应走在发展的前头,着力打造公认的教育品牌,兴办适度超前的现代化教育”的发展理念),以提高质量为根本,以教育现代化为突破口,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创建人民满意学校为目标,强化创新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重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创建节约型校园,进一步加强了家长学校的建设,增强了德育实效性,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学生学习条件和教师办公环境,学校面貌有了明显改善,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快速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较好的评价。 白浪小学的全体师生决不辜负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期望,以现有的成绩为起点,用新思想,新观念,新眼光,新视角透视未来教育,勾勒出新的教育蓝图,为建设“师生留恋、家长信赖、社会向往”的学校而努力奋斗。
十堰市东风小学地处张湾区汉江北路二十七号,学校创建于1987年,前身为东风轮胎集团公司子弟学校。2004年4月根据中央关于企业剥离附体的有关文件精神,划为十堰市教育局直属小学,收归市教育局管理。 学校现有一至六年级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893人。我校属十堰市流动人口子女就读学校,生源主要来自于周边农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员工54人,专任教师50人,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有36人,本科以上学历有13人。 近年来,学校以生本教育实验为突破口,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以“内抓质量、外塑品牌”为目标,切实加强德育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学习环境。学校先后投入20多万元,为每个班配备了电视机、多媒体教学设施,成立了校园电视台。学校的校容校貌、教学设施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随着生本教育实验的深入,今天的东风小学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学校的办学行为日趋规范,社会声誉和知名度越来越高。
郧西县香口乡中心小学于1995年8月由原来的文公庙内整体新迁于现校址,位于香口乡东部,人口密集,郧漫省道擦门而过,翘首可观十漫高速公路,交通便利。教学综合楼、师生生活楼连为一体,座北朝南,后有魏巍青山,前有潺潺流水。院内花团锦簇,曲径通幽,错落有致,清新怡人,是一所花园式的保育制学校。 校园占地面积10660平方米,建筑面积2234平方米,现有十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94人,其中学前生187人,设大、中、小三个班,分级管理分级教学,开创乡镇幼儿教育之先河。现有教师44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均达专科以上学历,后勤服务人员3人,男女保育教师各一人,学校教学资源配置齐备,拥有图书室、仪器室、微机室、电教室、接待室、教职工活动室,为全体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为提升教师个人素质,完善教师自我提供了发展平台。回顾过去,我们的基本做法是: 一、后勤服务意识日趋强化 “学校工作无巨细,点点滴滴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是我们的根本宗旨,我们牢牢树立“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思想,建章立制,摒弃过去那种只把育人工作当作是走上讲台的教师的职责的错误做法,要求我们的后勤工作人员同样担起育人的重任,他们同样是学生人生的引导着、教育者,都应帮助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使每一位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二、后勤服务设备日渐完美化。 近年来,学校对基础设施建设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年推进”的原则,通过内挖外引,先后投资68.23万元,不断加大对内部环境的优化。其中上级投入53万元,新建学生生活楼一栋16.8万元,投入19万元建起了100平方米的水冲式厕所,操场硬化、绿化17.1万元本校自筹资金15.23万元建起了幼儿乐园、高标准学生餐厅、学生澡堂和教师办公室。学生餐具统一更新,学生生活用品做到了“十统一”。即:统一床单、统一被罩、统一枕头、统一饭钵、统一水瓶、统一牙具、统一脸盆、统一毛巾、统一鞋子、统一箱包。建起了校园文化长廊,添置了舞台音响和校园广播,钟灵毓秀,环境幽雅,可谓一年一大步,年年有变化。 三、后勤管理制度日益规范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为使后勤工作规范化,先后制定了《粮食仓库管理制度》、《学生伙食管理制度》、《教师陪餐制度》、《锅炉房管理制度》等10种制度。在各项制度的激励和制约下,全体后勤工作人员严格照章行事、尽职尽责,后勤工作井然有条,服务质量稳中有升。 四、后勤管理逐步人性化 首先是勤于卫生管理。学校环境卫生是学校的容貌和形象,也是学校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展现,为了创造一个整洁、优雅、舒适的校园环境,我们对校园卫生施行责任划分制,落实到班级,每天打扫,实行检查评比,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班级量化考核。其次是精于食堂的管理,坚决落实“三监督、三签字、九统一”,即:采购员外出采购粮、油、煤、菜、物品,必有一名教师监督员陪同监督签字,一次换一人;物品购回后,由一名入库监督员、学生代表、保管员复秤签字;物品出库入厨,由炊事员、学生代表监秤签字。统一后勤财务管理账目、统一采购渠道、统一入库登记、统一下粮学生监秤制度、统一结算方式、统一学生伙食标准、统一学生宿舍食堂文化、统一制定后勤管理制度、统一宿舍内基础建设。继续实行派菜制,使学生甩掉菜桶子,端上菜盘子,让学生每餐都能吃上富有营养且及其新鲜的蔬菜,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精于保育管理。为使住宿生吃的舒心、学的开心、玩的称心,学校配备了专职保育员,全程全天候服务,严格按照“六无、八有、十个一条线”配置管理。即:床上无杂物、房顶无蛛网、地面无垃圾、物品无污垢、卫生无死角、宿舍无异味;有值班室、制度、点名册、责任教师电话、家长电话、文化布置、应急电话和药品、垃圾桶和整衣镜;床单、被罩、枕头、饭钵、水瓶、牙具、脸盆、毛巾、鞋子、箱包一条线。逐步培养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增强,学生乐意,家长满意。 五、安全教育步入经常化 学校安全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学校和谐、社会稳定,学生饮食卫生安全直接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为此我们以“平安学校”创建为龙头,以“平安班级”创建为载体,创新防范机制,丰富创建内容,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每年开学初,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和落实食品安全工作,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做到制度健全并落实到位。同时我们严格实行了校园封闭式管理,依法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坚持每天晨会时对全体师生进行安全教育,真正做到绷紧安全弦,警钟天天敲。 “根深叶茂植沃土,栉风沐雨成栋梁”。自强不息的香口乡中心小学全体师生正以百倍的信心凭着“务实求真、团结奋进”的教学态度,本着“依法治校、依法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路,爱岗敬业,勤勉奋进,乐学乐教,勇于创新,先后被市、县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授予“后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人民满意学校”等光荣称号。以出色的业绩,践行我们“让学生称心,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庄重承诺,敢竞风流奋扬帆。
香口乡六斗保育寄宿制完全小学,始建于1952年,随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而几易其名:六斗乡完全小学,六斗完全小学,2004年该校在全县率先创办保育寄宿制学校,故更为现名。 学校占地面积5211㎡建筑面积3667㎡,办公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图书室、实验室、电教室、微机室、学习兴趣活动室……设施齐全。 学校辐射6个行政村,服务人口7000余人,在校学生近300人,8个年级,8个教学班,教职工21人,其中本科毕业4人,专科毕业12人,中师毕业5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骨干教师8人,近几年,先后有12名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有10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60余篇论文分别在省、市、县权威刊物上发表。2001年,教师刘昌枝获国家希望工程园丁奖。 先进的办学理念,优美的育人环境,使六小的每一个孩子提升着生命的质量,享受着成长的快乐,六小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习的乐园,十几年来从这里走出去的研究生达10余人,大学生生50余人,学校先后被评为“香口乡教学质量先进单位”,“香口乡远程教育运用先进单位”,“郧西县人民满意学校”,“十堰市后勤管理先进单位”……。 目前六小正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秉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办学理念,紧紧扣住八个字(吃、住、洗、便、育、玩、安、学)办好特色寄宿制,科学谋划,不断创新,用生命的赤诚诠释着教育创新的今天,描绘着孩子生命发展美好的明天。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