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区第五小学隶属于蔡甸区政府所在地的蔡甸街,座落于城关结合部的汉乐村。她修建于1998年(因当年发生了百年未遇的大水,毁坏了原汉乐村办汉乐小学),由市政府投资修建,搬迁于2000年,是在原汉乐村小学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学校现有教职工51人,其中高级教师43人,市、区学科带头人2人,优秀青年教师5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教师平均年龄39岁,其中,50岁及以上教师7人,40—49岁教师16人,35—39岁教师8人,30—34岁教师10人,30岁以下教师7人。教学班级12个,学生人数790余人。学校占地面积198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765平方米。学校建有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科学(自然)实验室、体育器材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医务室、劳技室等各功能室,建有200米环行跑道的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学生快乐活动园地。功能室齐全,体育场所布局合理。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9000元,图书册数生均达25册。 近几年,学校被授予区级文明单位称号,被评为武汉市德育“六有六创新”先进校,武汉市学校体育场馆对社区居民(暑假对中小学生)开放先进校,武汉市中小学课外活动示范校,武汉市体育卫生合格学校,区教研先进单位(多次),区先进女教职工委员会,街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 学校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团结奋发的领导集体,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用健全的制度规范人,用科学的方法引导人,用丰富的情感激励人,“文明、活泼、勤奋、创新”的校风,“面向全体,与时俱进,注重实效,老实做人,踏实做事,奉献爱心”的教风,“爱学习,肯用功,会探索,讲诚信,负责任,有爱心”的学风即将内化成全体师生的动力与素质。多名教师被评为区、街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师生屡次在全国、省、市、区各项业务技能比赛中获奖。 目前,全校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为实现“创特色,树名牌,争一流”的强校战略而努力。
蔡甸区第三小学创建于1971年。学校地处江汉之滨的古井路115号,占地面积7544平方米,校园楼群连接,环境幽雅,设施完备。现有教职工91人,学历达标100%。其中省、市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共20余人。蔡甸三小在办学的风雨历程中,始终坚持“德育导向,以人为本,特色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想,拼搏积淀了较为厚实的教学经验,弘扬传承了颇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级“八五”、“九五”、“十五”研究课题,并取得显著成效,原省、市、区有关领导曾多次到我校视察并指导工作。学校先后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市“电化教育先进单位”;市“综合办学水平示范学校”;市“文明单位”;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市“科研五十强学校”;市“卫生先进单位”;市“校园环境先进单位”;市、区“教育科研实验基地”等荣誉称号。为使桃李香满园,青丝堆雪终无悔。蔡甸三小全体师生将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不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正朝着建一流学校、炼一流师资、求一流管理、育一流人才的现代化学校目标努力奋斗。
蔡甸区第二小学位于蔡甸城关的中心,创办于1962年,有着较为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办学经验。 校园占地面积5.5亩,生均2.5平方米。建筑面积7499平方米。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学生1459人,教职工83人。 学校有特级教师2人,市、区两级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23人(占全校教师的四分之一)。近年来,分别受到省、市、区三级表彰的教师60余人次。在编教师中,本科学历40人,专科学历27人,中师学历16人。 学校功能室齐全,各种仪器配备达到一类标准。有微机室1个,装备电脑52台,电子备课室1个,配备电脑10台,多媒体教室1个,档案室1个,建有规范的校园宽带网和有线电视网。有图书室一间,藏书图书2.3万册(不含市局即将配送的8万元图书),报刊、杂志50余种。配有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劳动技能室各1间。 蔡甸二小是金牌的摇篮。两届奥运会羽毛球混双金牌获得者高崚就是从这里起步的,第32届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获得者冯伟的小学生涯,也是在这里度过的。近年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理念出新、教学出名、数学出精、艺体出色、毽球出彩的思路,把快乐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武汉市蔡甸区第一小学(以下简称"蔡甸一小")始建于1916年,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的学校.这里曾经走出了龚培元、张骥、唐义贞等革命先烈和志士贤能;这里先后为各条战线输送了数以万计的杰出人才和优秀建设者.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